分享

原文地址:【转载】自闻涛的博客: 重温经典——读《飘》笔记作者:minji

 天一角458 2017-06-07

【转载】自:闻涛的博客

重温经典——读《飘》笔记



对美国作家玛格瑞特·米切尔的《飘》,大家都不陌生。我和很多人一样,不仅很早就读过原著,而且,这么多年来,还一次一次地回味根据本书拍摄的电影。原著细腻,电影恢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是读原著,还是看电影,每次都都能让我兴奋不已,感慨万千。这次一边读,一边竟然忍不住写下了笔记。

读《飘》笔记1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男人的审美标准与现代社会的男人相比,真可谓南辕北辙。那时,男人们喜欢胆子小得像老鼠,吃饭少得像小鳥,脑子笨得像木头一样的女孩。女孩子出门参加聚会前,要先在家吃饱肚子,以免在餐桌上现狼吞虎咽之相。那时的女人以肤白如玉为美,所以要遮得严严的。中国人现在仍然如此,千百年来“一白遮万丑”依旧深入人心。而在当今美国,肤白不仅不美,反而令女孩们不好意思了。经常做日光浴,把全身晒得黝黑,那才是健康美丽的象征。

读《飘》笔记2

一个半世纪前的美国南方,人们根深蒂?的概念是,同类人结合才会长久、幸福,而两个家庭背景、知识水平、性格习惯不尽相似的男女,是结合不到一块的。这和中国几千年的“门当戸对”同出一辙。正因为如此,贾宝玉只能娶薛宝钗,艾希里只能娶梅兰妮,而思嘉(赫思嘉)虽然深爱艾希里,却不可能被她的爸爸妈妈理解,也不可能被艾希里接受。主人公思嘉因此而付出了终身的代价。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虽然两个不同类的人也可以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但那毕竟还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幸福的家庭仍然是由相似的男女组成的。当然,有权有势的男人娶个年轻娇妻,也可能不会不幸福。不过,像杨振宁和巩帆那样的婚姻就是另类中的另类了。

归根结底,中国几千年、美国几百年来,人们的婚姻观在这一点上似乎没有实质的改变。虽然在美国“门当户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在这种情况下,志同道合就显得更加必须。这似乎是一条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难怪多少年来寻求叛逆的少男少女,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

读《飘》笔记3

玛格丽特·米切尓笔下的两个女人,从一开始,就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思嘉活泼、开朗、勇敢、任性而自私,而梅兰妮恬静、高雅、娇小、脆弱而宽容。思嘉性情中人,喜怒哀乐,一揽无余;而梅兰丽经常是愉快的,这让她周围的人们也都感到愉快。梅兰妮总能从别人身上找到优点,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愚蠢的仆人。当她毫无吝啬地对这些人加以赞赏时,连被赞赏者本人都不曾意识到自己竟拥有这样的高尚品德。这也难怪身边的人都喜欢她了。

作家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梅兰妮为了使人们愉快而讲些亲切和恭维的话(即使仅仅是暂时的),而思嘉从不这样,除非是要为自己达到更高的目的。

 
梅兰妮的行为也许是发自内心的,源于她的宽厚和仁慈,而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语言技巧。联想到身边随处可见的尖酸刻薄,梅兰妮的行为真的是太难能可贵了。一个瘦弱而又不太漂亮的女人,能做到让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喜欢并尊敬她,包括她的情敌思嘉,她的精神世界一定是非常富足的。虽然作家米切尓的创作重点是思嘉,但也不惜笔墨,对梅兰妮进行了讴歌,并为此倾注了无限的情感。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所演绎出来的故事已经非常引人入胜,更不用说艾希里和巴特勒船长随后的推波助澜了。

读《飘》笔记4
 


 

巴特勒船长这个角色颇为复杂,也很有意思,真是,有人恨死,有人爱死。
 
他与众不同,似乎与当时的社会隔隔不入。他因某种未知原因和一位女孩夜间在外逗留,按当时的道德规范,他必须娶这位女孩,以保护她的名誉。但瑞德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根本不爱这个女孩,更重要的是,他根本没把这女孩怎么样。然而,瑞徳的行为触犯的人们心中的道德底线。他被迫和这女孩的弟弟决斗并杀死对方。从此,瑞德在整个地区如过街老鼠。

瑞德不随大流,只有他曾预测南方会在战争中失败,他的言论激怒了身边所有的人。

当别人都为战争摇旗呐喊、狂热鼓动的时候,只有瑞德认为,这场战争没有必要,是某些上层政客拿老百姓生家性命做赌注。

瑞德是个精明的商人,在战争期间,他借为南方运输紧急物资而大发横财。当有人夸奖他冒死穿越烽火线,为南方解燃眉之急时,他却非常坦白:自己之所以这样做,为的是利益,而不是因为爱国,这让那些爱国者们大失所望,并进而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这个故事和我们所经历的何等相似?当我们为解放、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歌功颂德时,有几个人关心过那些死去的冤魂?对比之下,美国人似乎较为冷静,自阿战伊战一开始,就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战争真有必要吗?陪去那么多生命真的值得吗?

瑞德从某种意义上在精神上拯救了思嘉。思嘉新婚守寡,按当时的规范,她不得有任何男女之间的欲望,不能打扮,甚至连和男人说话都会遭人非议。瑞德是唯一一位同情思嘉处境的人,或许是因为他一直对思嘉有爱慕之心,因而竭力鼓励并帮助思嘉向传统挑战。他送给思嘉一顶贵重的礼帽,答应不收分文,条件是她不能把它修改成丧服的要求。瑞德欣赏她的美,并不遗余力让她冲破传统的束缚,展示她的美,而不被反动的礼仪所扼杀。

瑞德虽然行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对大多数女人不恭不敬、嘻皮笑脸、出言不逊,但对梅兰妮他却尊重有加,足见他对人对事拿捏有自己的分寸,他的聪明和狡狡诈略见一斑。

读《飘》笔记5

思嘉对艾希里的一往情深被作家描写得淋漓尽致。她想到艾希里就心动,想到艾希里在战场上遭受苦难就心痛不已,想到他可能会在战争中死去就绝望无助。从小说里揭示的细节,他们没有亲亲我我的经历,也不曾有过打情骂俏或山盟海誓。西嘉的爱完全出于一个16岁女孩对比她自己大而成熟的男性的崇拜。她爱他的伟岸的身躯,金黄的头发,富于磁性的声音,当然还有他翩翩的风度和良好的教养。尽管她的爱恋丝毫没有得到艾希里的鼓励,她还是一如既往,甚至与日俱增。她因为爱艾希里而憎恨抢走了他的梅兰妮,也因为爱艾希里而答应他保护他的妻子、自己的情敌,以致在最艰苦的生死关头,对梅兰妮母子不弃不离。

如果说战争和苦难让思嘉一夜间从一个任性的小女孩禅变为一个勇敢的成年妇女,那么对艾希里的执着的恋情却使得思嘉除了自己外,还关心着别人。虽然这种关心也或多或少夹杂着一些私心,因为这是为了她对艾希里的承诺。我们不应该对思嘉太过苛刻了,她做了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尤其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至此,思嘉的人物形象已经非常风满。

读《飘》笔记6

 
当战火燃烧,亚特兰大被北方军队围困,全城人心惶惶之时,人们纷纷逃离,逃到离战火越远的地方越好。然而,在危难之时,思嘉心中唯一安全的地方,是她的故乡——塔拉,因为那里有她的亲人们,特别是她的妈妈。只要想到有妈妈在身边,思嘉便什么都不怕了。瑞德·巴特勒船上试图说服她不要去塔拉,因为,不仅塔拉离亚特兰大很近、是战斗延烧的区域之一,而且,从亚特兰大回塔拉的道路也充満着危险,随时可能遭遇到北方军人。但思嘉的信念不可动摇,明明知道回塔拉的路充满着危险,她还是义无反顾。作家米切尓用这段生动的描写,将思嘉对故乡的依恋刻画得惟妙惟肖。这种对故乡的誊念和信心源于她从那里所获得的爱,尤其是伟大的母爱,源于她在家乡所经历的幸福的童年和少年,源于她对妈妈的无比信任和尊敬。故乡是思嘉的力量源泉,妈妈是思嘉的精神支柱。思嘉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坚强而能干。思嘉自己后来实实在在地继承了这一品德。

读《飘》笔记 7

瑞德·巴特勒和思嘉之间的爱恨情仇,是这部书写得最透彻、最丰满、最富戏剧性、也是最有文学和美学价值的部分。

瑞德无意中偷听到思嘉对艾希里的表白,从此让他俩结下了不解之缘。瑞德似乎从第一次见面,就对思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敏锐地发现,思嘉是和自己同一类型的人,她的性格是自己喜欢的那种,敢爱敢恨,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叛逆。

尽管对思嘉感兴趣,但瑞徳没有像一般俗人那样去使劲追求她。相反,他把这次偷听偷看的一幕,时常拿出来嘲讽,思嘉也因此对他惧怕三分,生怕他把此事公开,那样的话,她的名誉和少女的尊严就全完了。

瑞德是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牺牲品,被家庭和社会抛弃,声名狼藉,但他为自己而活,活得很自在潇洒。这也让他养成了没皮没脸、玩世不恭的习惯。除了对人们的所谓爱国情操和道德规范嗤之以鼻外,他对思嘉的一切心理活动洞若观火。你可以说他聪明绝顶,也可以说他在思嘉身上花了很多心思,所以对思嘉好恶了若指掌。他在思嘉面前说话似乎永远没有正经,嘲笑、讽刺、挖苦,经常把思嘉剥得“一丝不掛”。他的奇特的眼神,也让思嘉望而生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好像裸露在他的面前。

思嘉恨透了瑞德,因为他不是个上等人,甚至有些下流。思嘉也离不开瑞德,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瑞德敢于邀请她跳舞,愿意在她最失落最沮丧的时候,投其所好。她有时甚至盼望瑞德能够吻自己一下,可惜,瑞德没有那样做,这更让她愤怒异常。

瑞德内心深处实际是爱着思嘉的,他在不知不觉地花费了很多心血,鼓励并促使思嘉冲破落后伦理道德的束缚,因为只有这样,思嘉才有可能成为他爱的对像。同时,瑞德还需要把她从对艾希里盲目的爱中解脱出来。他试图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迪思嘉、感化思嘉。瑞德在这方面的耐心和恒心是非常惊人的。

思嘉对瑞德爱恨参半,她不喜欢他,因为在他面前她没有尊严。她又离不开他,而且最关健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思嘉想到的也是瑞德。他俩成了难分难解的特殊共同体。

瑞德冒着生命危险,为思嘉偷到一驾马车,为思嘉等人逃离亚特兰大创造了条件。当危难关头,瑞德的出现,让思嘉如释重负。瑞德处变不惊的态度,结实的肌肉、宽阔的胸膛,让思嘉以为再次找到了依靠,对他报着很大的期望,顺理成章地认为瑞德会护送她回塔拉。然而,瑞德没有那样做,他选择了去加入战斗。思嘉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瑞德的所为,也无论如何不能原谅他。

瑞德的潇洒自如和坦然足以让每一个读者吃惊:他到底爱不爱思嘉?如果爱,怎么舍得让她一人回塔拉?如果不爱,那他为她所做的一切又为了什么?

一个复杂的瑞德,一个迷一样的瑞德。

读《飘》笔试记8

       《飘》上卷有三个场景令人震撼。

      当瑞德决定丢下思嘉,自己加入军人行列的时候,也是他很难得严肃认真的瞬间。他正是在这个时候,拥抱和亲吻了思嘉,并对她倾诉了自己的爱恋。瑞德的爱似乎是悲壮的,作为一个男人,在所有的人都信心満满的时候,他远离战争,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并不时风言风语;而当南方一败涂地、节节败退之际,他却毅然决定置思嘉于不顾,去投身部队,参加战斗。正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他准备为战争去牺牲的时候,瑞德毫无疑义地倾吐了他的爱。

      "我爱你,思嘉,因为我们两人那么相像,我们都是叛教者,亲爱的,都是自私自利的无赖。要是整个世界都归于毁灭,我们两人都会一点不在乎的,只要我们自己安全舒适就行了。"

  “你对于我上个月说的那些话不想改变自己的看法吗?没有什么能像危险和死亡那样给人以更大的刺激了。来一点爱国精神吧,思嘉。试想,如果你用美好的记忆送一名士兵去牺牲,那会怎么样啊!"

       很显然,瑞德的行为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就更不是思嘉所能理解。瑞徳虽然行为放荡不羁且玩世不恭,但他也有一腔热血,而这腔热血似乎因思嘉而更加炽热。他深沉而悲壮。“'我要不是更爱荣誉,亲爱的,我不会这样爱你' 这话很恰当,不是吗?”

      思嘉回到她的故乡塔拉,饥寒交迫、走投无路,后来不得不从地里挖罗卜充饥。生活的磨难,第一次让她明白,饥饿是人生最最可怕的一件事,于是她在夜幕下发誓:“凭上帝作证,凭上帝作证,北方佬是征服不的。我要闯过这一难关,以后就不会再挨饿了。不,我家里的人谁也不会挨饿了。即使我被迫去偷,去杀人 ----凭上帝作证,我也决不会再挨饿了。"米切尓对思嘉的掌握恰到好处,思嘉的形象这么栩栩如生,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她在下卷里会如何演绎。

    相反,梅兰妮的行为却没有因为战争而有丝毫的改变。战争结束后,她整日思念着她的丈夫。当那些军人在回家路上途经塔拉时,她宁愿自己少吃,也要不折不扣地让这些兵能多吃一点。思嘉因此而抱怨,因为塔拉的粮食也不充裕。这时梅兰妮说道:

      “啊,请不要责怪我!思嘉,让我这样做吧。你不知道这使我多么高兴。每次我给一个挨饿的人吃一部分我的食品,我就想也许在路上什么地方有个女人把她的午餐给了我的艾希礼一点,帮助他早日回家来。"“我的艾希礼。"

     这是个多么善良的女人!她的博大仁慈可见一斑。一个社会,如果毎个人都能这样去想,都有这样的胸襟,那将是什么场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

读《飘》笔试记9

    南北战争后,南方的黑奴得到了解放。对此,不仅南方的白人不满,南方的黑奴们很多也不以为然。黑奴被解放后,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些本来好吃懒做的一帮没有上进心的黑人;而对于那些本来勤勤恳恳干活的人来说,解放与否并没有多大差别。相反,倒是战争的破坏,让他们失去了本来所拥有的一份不错的差事和安逸的生活。

    被解放的黑奴们头一回发现自己有人给他们撑腰,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力,由本来的游手好闲,发展到胆敢强奸白人妇女,以至于3K党想尽一切办法要把这些人统统杀死。南北战争后,亚特兰大原来对北方佬的联邦政府那么仇恨而且长期对抗,是我始料未及的。

    在米切尔笔下,战前的南方简直是天堂。南方对像艾希里、梅兰妮和思嘉这样的人来说是天堂,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几代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有时间和金钱去体验各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奇怪的是,从《飘》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思嘉家里的黑人们,似乎也过着非常不错的生活。从养育了思嘉和她妈妈的嬷嬷,到忠心耿耿的家奴波克,再到危难之时奋不顾身救思嘉于歹徒之手的萨姆,无不体现了主人和家奴的鱼水之情,读来让人动容。慈眉善目的嬷嬷简直就是思嘉的亲人,甚至比亲人更亲,她对思嘉的爱,一点也不比她妈妈少。而思嘉对嬷嬷的尊重,绝不是一个奴隶所能想象的。白人和黑人的关系似乎并不像《汤姆叔叔的小屋》里所描写的那样糟。

    米切尔巧妙地用两个细节生动地阐述了南北方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大个子萨姆因为战争失散,在北方住了一段时间。当他从北方回来见到思嘉时,思嘉问他是否喜欢北方,他回答“也喜欢,也不喜欢。那个上校是个大好人,他了解黑人,他太太就不一样,他太太头一次见我,称我‘先生’,她老这么叫我,我觉得很别扭。后来上校告诉她叫我‘萨姆’,她才叫我‘萨姆’的。可是所有北方人,头一次见到我,都叫我‘奥哈拉先生’。他们还请我和他们坐在一起,好像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不过我从来没和白人坐在一起过,现在太老了,也学不会了。他们待我就像待他们自己人一样,思嘉小姐,可是他们心里并不喜欢我----他们不喜欢黑人,他们怕我,因为我块儿大。他们还老问我猫狗怎么追我,我怎么挨打。可是天知道,思嘉小姐,我没有挨过打呀!你知道杰拉尔德老爷从不让人打我这样一个不值钱的黑人。我把情况告诉他们,还对他们说太太对待黑人多么好,我得肺炎的时候,她连觉也不睡,细心照料我一个星期,可他们都不相信。”

      北方来的人虽然表面上对黑人很客气、很尊重黑人,但他们内心并不真正喜欢他们,也对他们不怎么放心。思嘉有一次经过一家住着三家北方佬军官的房子,三个军官的妻子中的一位向她打听如何找到一个好保姆、到哪里去找。思嘉说告诉她:“这并不难,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刚从农村来的还没有被‘自由人局’宠坏的黑人,你就会有一个最好的仆人了。你就站在这里,站在你家门口,询问每一个经过这里的黑女人,我保证——”那三个女人气得大声叫喊起来。 “你以为我会放心将我的孩子交给一个黑鬼吗?”缅因州的女人喊道。“我是要一个爱尔兰的好姑娘呀。”“我恐怕你在亚特兰大是找不到爱尔兰仆人的了,” 思嘉冷冷地回答说。“我自己就从未见过一个白种仆人,我家也想要,而且,”她忍不住在话里略带讥设的声调,“我可以向你保证,黑人并不会吃人,倒是很值得依赖的。”“天哪,这怎么行!我家里可不能用黑人。怎么能这样想呀!”“我连看都不要看,怎么还能相信他们呢,至于让他们带我的孩子。……”思嘉想起嬷嬷那双亲切而粗糙的手,那双由于伺候爱伦、她自己和韦德而变得难看的手。这帮陌生人对于黑人的手能知道什么,她们哪里会明白黑人的手多么可贵,多么令人鼓舞,多么准确无误地懂得怎样去抚慰人、体贴人和温暖人,她想到这里轻轻地笑了笑。 “真奇怪,你们怎么会这样想呢。不正是你们大家把他们解放了吗?”“天哪,可不是我呀,亲爱的,”缅因州女人笑着说。“上个月我来南方之前,还从没见过一个黑人呢,而且也不想再见另外一个了。他们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可不能信任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

     一个半世纪前的场景犹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任何东西,任何事,破坏都比建设要容易得多。南方黑奴制度在一夜之间被砸碎了,而美国社会的黑白矛盾却始终没有好的解决之道。一代代人的努力,似乎收效甚微。的确,有人会说,黑人有选举权了,黑人得奥斯卡了,黑人当总统了。然而,黑人问题一直是美国社会的一个巨大疮疤,不仅难看,而且还有可能随时溃烂、发炎。深刻的文化冲突、价值观的冲突、以及生活方式的冲突,让无数仁人志士无所适从。
- See more at: http://eade




读《飘》笔记10  

        思嘉和梅兰妮的命运一直紧紧相连。思嘉在梅兰妮最无助的时候,帮她度过了难关,从战火中把她从亚特兰大救出,帮她接生,并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照顾着她们母子。即使后来战争结束了,由于艾希里无所作为,梅兰妮一家三口基本上也还是靠思嘉养活。虽然思嘉做这一切的背后动机完全是因为艾希里,但客观上她的确拯救了梅兰妮一家,从而让梅兰妮终生感恩戴德,并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保护思嘉。  

        梅兰妮在书中被塑造为一位伟大的女性,除了以前提到的恬静、高雅、慈悲、宽容的美德外,她聪明绝顶,却大智若愚;她头脑冷静,经常处变不惊;她嫉恶如仇,对北方入侵者和恶意诋毁思嘉的朋友和家人绝不妥协。每当思嘉需要帮助时,她总是在思嘉的身边。   

        早在战前十二橡树的烤肉宴上,就有人私下议论思嘉,说她对艾希里有意,讥讽思嘉像个交际花,作为艾希里的未婚妻,梅兰里毫不犹豫地为思嘉辩解。战争时期,她们一起逃到塔拉,有一天,家里来了北方兵,试图抢劫,幸好思嘉有一把枪,打死了这个兵。此时,思嘉看到弱不经风的梅兰妮已经拿着武器站在楼梯上,准备助思嘉一背之力。后来又帮思嘉一起将士兵的尸体拖出屋。另一次,北方兵火烧塔拉,当梅兰妮发现思嘉后背着火,她用尽毕生的力气为她拍打灭火,才让思嘉免于一难。
 

        艾希里决定去北方的一家银行任职,意味着他即将永远离开思嘉,思嘉心碎,但却没有任何办法让艾希里改变主意。后来,梅兰妮对艾希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让艾希里接受了思嘉的安排,在亚特兰大思嘉开的木材厂当经理。如愿以偿的思嘉,非但不感激梅兰妮,相反,她心里嘲笑梅兰妮愚蠢透顶。其实,梅兰妮并不是像思嘉想象的那样,对她和自己丈夫之间的恋情一无所知。
 

        思嘉的第二个丈夫肯尼迪因在参加三K党活动被打死。一年以后,思嘉和巴特勒船长结婚。这时,身边的很多人,包括艾希里的妹妹英迪亚都对思嘉大加鞭笞,骂思嘉轻浮放荡,做事下贱,并拒绝参加他们的婚宴。梅兰妮听到她们几个蜚短流长的谈话后,气得满脸通红,眼睛冒火,随后对她们进行了无情的训斥,不惜和所有人闹翻。
 

        思嘉和艾希里在木材厂的亲热场面被人看到,立刻掀起轩然大波,人们骂思嘉无耻、通奸,用上了所有最肮脏、最恶毒的字眼。思嘉羞愧难当,吓得不敢见梅兰妮。在瑞德的逼迫下,她硬着头皮去梅兰妮家参加聚会。让思嘉万万没想到的是,梅兰妮不仅不生气,反而对她热烈相迎,给足了思嘉的地位和荣誉,也让其他喜欢捕风捉影的人们重新审视思嘉,不再推波助澜了。
梅兰里总是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充当思嘉的保护神。对这点,思嘉似乎并不怎么感激,她以为梅兰里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蒙在鼓里。其实,梅兰妮对思嘉和艾希妮之间的一切都洞若观火。她的聪明之处是,始终相信自己深爱的丈夫,也始终相信自己深爱的思嘉。
 
读《飘》笔记11   

       米切尔笔下思嘉和艾希里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思嘉的美无与伦比,思嘉的魅力光芒四射,追求她的小伙子无以记数。但怀春的少年思嘉,战前的一个春天,曾和艾希里交往密切,并被艾希里所吸引。她自己虽然像她的爱尔兰爸爸,喜欢无拘无束,也没有什么涵养,但他却欣赏艾希里的绅士风度和渊博的学识。不过,她对于艾希里并不了解,她所了解的只是艾希里的外表,艾希里的躯壳。她爱他,她需要他,但是她不了解他。她是那么直率、简单,而艾希里属于那种一有闲暇不是用来做事,而是用来思想,用来编织色彩斑斓而毫无现实内容的幻梦。他经常在一个比佐治亚美好得多的内心世界里留连忘返。他对人冷眼旁观,既不喜欢也不厌恶。他对生活漠然视之,无所动心,也无所忧虑。艾希里痴迷书藉、音乐、风景,他和他的家人在思嘉爸爸眼里,是有些疯疯癫癫的,有时会为了一场音乐会从亚特兰大跑到纽约。
 

        在艾希里眼中,思嘉活泼开朗,对生活倾注着全部热情,而这种热情他自己没有。思嘉能够狠狠地爱和狠狠地恨,而他自己却不能这样。思嘉就像火和风以及其他原始的东西那样单纯,而他的精神世界复杂得多。所以,在十二橡树烤肉宴之前,在思嘉对他表白之前,艾希里根本没有想过他和思嘉会成为一对恋人。思嘉有很多男友,而且思嘉也善于把她身边的小伙子们玩得团团转,折腾得死去活来。在艾希里看来,一方面,他自己不会和其他小伙子们争风吃醋,去追求思嘉;另一方面,他认为思嘉也不会把他列为首选。所以,当思嘉第一次向他表白的时候,他除了吃惊还是吃惊。此外,按照艾希里家族的传统,世世代代都是表兄妹联姻,艾希里是个体面人,也不可能去打破这个常规。只有梅兰妮和他才是天作之合。用他的话说“她是像我的,是我的血脉的一个部分,而且我们互相了解。”   

       艾希里从部队回家休假,临别时和思嘉进行了单独的接触并把梅兰妮托付给思嘉。他对思嘉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是受到了思嘉示爱的鼓舞,也许是战争的残酷,生命的无常,让艾希里感悟到对爱的珍惜。毕竟,思嘉在烤肉宴上所表现出来的青春的美丽,给他的印象震撼而深刻,以至于他在战场上最困难的时刻,都会回忆思嘉当时的音容笑貌,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他记得住思嘉当时全身衣着的样式和颜色,思嘉的这个形象定格在他记忆的深处,成为他幻想的一部分。

       他的他第一次俯下身来,双手捧着思嘉的脸,轻轻在额上吻了一下。“思嘉,思嘉!你真漂亮,真坚强,真好!亲爱的,你的美不仅仅在这张可爱的脸上,更在于你的一切,你的身子、你的思想和你的灵魂。”“我常常想,或许我比别人更加了解你,我看得见你心灵深处的美,而别人却过于大意和轻率,往往注意不到。” 作为一个有妇之夫,这时候能对思嘉说出这番话,对艾希里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这明显对思嘉的爱作出了回应,虽然思嘉仍不满足。思嘉要让他说“我爱你。”思嘉想让他亲吻她的唇,然而,他终究没有走出这一步。最后临别的一刹那,艾希里露出的是思嘉平生所见最愁苦的一张脸,它的表情不再是淡漠的了,脸上流露出对她的爱和由于她的爱而感到的喜悦,可同时也有羞愧和绝望在与之斗争。正是这次告别,这次托付,这张脸,让思嘉念念不忘,让她坚强地活着,拼搏着,等待着,希望着。

       思嘉经常做一个噩梦,在一个大屋子里狂奔,去寻找一个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始终都找不到。这个东西是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是钱,是吃的,是人,是艾希里,还是她一直渴求的艾希里的爱情?钱她后来有了,吃的她也有了,艾希里战后回到塔拉,大部分时间都在她的左右,只有艾希里的爱情,她似乎始终没能得到。

       战争结束,艾希里从部队回到塔拉后,思嘉很高兴,可是他却因为过去发生的一切而心灰意冷。他所热爱的一切精神层面的东西都一去不复返了,他绝望、消沉、自暴自弃。似乎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思嘉不可能了解他的内心的苦闷。冬日里在塔拉果园,两个人在痛苦中愉快地亲吻,艾希里面对思嘉欲与火的诱惑,差点把持不住。但最后一刻,他退却了,仍旧像一个君子。她把一切都想得过于简单,为了艾希里,她竟然要说服艾希里和他私奔,扔下塔拉,扔下双方的亲人!思嘉厌倦了现实中的一切,高额的税款让她绝望无助。她迫切需要艾希里爱的滋润,她也需要逃避现实,去寻求自己的梦。在她看来,只要艾希里答应和她私奔,她愿意做牛做马,一定会让他幸福。艾希里当然不会答应。思嘉的感性和艾希里的理性发生了碰撞,思嘉的梦被撞得粉碎。
 

        但艾希里终究是个弱者,他这个公子哥没有能力在战后的环境下生存,因为他从来都是衣食无忧,根本没有学会生存之道,甚至不屑去做有辱自己高贵身份的事。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动机去保护思嘉,虽然他心中还有一丝可怜的爱。这种对思嘉的爱,到底是情爱,还是性爱?或许只是一种肉体的吸引吧。

       为了保住塔拉,思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闪电般地把她自己妹妹的未婚夫抢去结婚,第二次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人。艾希里对思嘉的这次婚姻后来好像有些忏悔,但远没有瑞德那样内心的伤痛。思嘉对于他似乎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思嘉的爱,对他是一种慰藉,能够抚平他内心一角的创伤,能够让他心灵得到一丝满足,一丝不敢真正炫耀的炫耀。但他终究不会,也不能真正为思嘉做点什么。他走不出自己的阴影,走不出梅兰妮的阴影,走不出社会道德和责任的阴影,却不能正视他并不真爱思嘉的事实。最后牺牲的只能是思嘉。这一点他没法和瑞德相提并论。

       艾希里自以为对思嘉非常了解,他的思维一直停留在战前对思嘉的肤浅认知,而故意忽略思嘉在战后所遇到的血雨腥风,以及她为了生存所不得不使用的一切卑劣手段。艾希里是虚伪的,在他眼里,思嘉仍是个勇敢善良的小姑娘。当她发现思嘉采用残忍的手段对付手下的劳工的时候,竟把一切责任推给了瑞德。不仅如此,艾希里嫉妒瑞德,并向思嘉暗示,他不能忍受思嘉和瑞德有肌肤之亲。艾希里不了解思嘉,他的一点可怜的爱,或许是一种肉体的欲望,实际上害了思嘉。

      在艾希里生日晚会前夕,思嘉又一次和艾希里单独相处。他们有说有笑,拉手拥抱。这时,思嘉虽然能感觉到幸福和愉悦的温暖,但却没有当年少女式的酥麻和颤栗。
 

        梅兰里死后,艾希里立刻明白了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这时候,思嘉才真正明白,艾希里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爱过她,他爱她的是那种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活力,一种梅兰妮和他都没有的东西。也许,他爱的是她碧绿温情的眼睛,轻盈紧束的腰身,摇曳婀娜的美臀。这些也都是他的妻子梅兰妮所不具备的。

       她这时猛醒,不再爱这个懦弱无主的艾希里。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读《飘》笔记12
 

        瑞德从一开始就非常嫉妒艾希里。艾希里什么都不做,却让思嘉爱得死去活来,而瑞德自己,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没有让思嘉从心灵深处把艾希里驱赶走。虽然在瑞德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思嘉完成了对传统礼数的背叛,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但瑞德的一切赶走艾希里的努力,似乎都付诸东流了。
 

        瑞德其实从一开始就爱上了思嘉,但思嘉并不知道这点。他虽然爱他,却故意装得无所谓,而且口口声声不想结婚。即使在和思嘉很亲近的时候,他也说希望思嘉做他的情妇。这一次次激怒了思嘉,也伤害了思嘉的自尊,以至于思嘉骂他下流、卑鄙无耻。

       战争期间,在思嘉处于心理和生理压抑时期,瑞德如果想得到思嘉的身体,其实并不难,但他没有乘人之危,而且耐心地和思嘉周旋着,把内心的痛苦掩饰起来。
 

        战后,瑞德在监狱中遇见了来探访他的思嘉。一开始瑞徳很高兴,期望思嘉能有所觉悟,真心关心他而来看望他。但他很快便发觉思嘉的来意是为了他的钱,于是,他又不动声色地恢复了他一贯调侃讥讽的态度,一点一点把思嘉的面具和伪装撕开,让思嘉羞得无地自容。思嘉忍受了他的嘲弄,忍受了他的侮辱,心想着,只要能拿到那300元,保住塔拉,就是卖身,也在所不惜。但瑞德在对她无情地羞辱之后,并没有让她得到那笔钱。思嘉恨他,诅咒他被绞死。瑞德何偿不恨她?爱之深,恨之切。瑞徳自己被别人看成是非正经人,以前来监狱看望他的都是妓女之类,思嘉是第一个来看望他的正经人。人最缺什么,就最想要什么。可惜思嘉并没有给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思嘉又何尝不让他失望?

       思嘉和她妹妹的未婚夫肯尼迪结婚了。在后来的日子里瑞德和思嘉“巧遇”越来越频繁,实际上瑞德一直在暗中关心并保护着思嘉。瑞德爱着思嘉,他想得到她的全部,而不只是她的肉体。他却又苦于不能将其对她的爱全盘托出,因为他知道她也是个索求无度的人,他不愿意被她抓住弱点,不愿意被她控制。另外,瑞徳自认他自己也是一位和艾希里一样高尚的人,至少他愿意做一个那样高尚的人。为了所有人的名誉,他不能对一位有夫之妇示爱,尽量他一直默默地、如饥似渴地想占有她。他只能站得远远地去欣赏她、崇拜她。

       但瑞德也有控制不住情绪的时候,也会露馅。但往往没等他说完,思嘉就不耐烦地打断他。因为他常说话没正经,真到了正经说话时,思嘉也不信了,只以为他又在嘲弄自己寻开心。

       瑞德细心地注意到思嘉马车的马性子太烈,不安全,劝她赶紧换掉。思嘉答应了并心存感激。可这时瑞德的两眼恶作剧地闪烁着,又开始油腔滑调了,逼得思嘉又来骂他。
 

        瑞徳借钱给思嘉买下了木材厂,当时的唯一条件,是她不能用这笔钱来养活艾希里。可后来为了让艾希里留下来,思嘉还是让他进了木材厂当经理。瑞德骂她不讲信用,也慨叹生活着弄自己。他一心想把艾希里从她的生活中赶走,却反而让他俩越走越近。

       瑞德不仅透彻地了解思嘉,也同样透彻地了解艾希里。他认为艾希里完了,怜悯他,也有一点鄙视他,但不是嫉妒他。他认为他和艾希里很相象,瑞德认为,他早该死了,而他没死;他的世界已经完了,而他不知如何是好。他让一个女人来照顾来养活,这意味着,他的一切都完了。但思嘉不可能知道这些,她以为他接受她的帮助天经地义。
 

        肯尼迪死后,瑞德没有浪费一点时间便说服思嘉嫁给他,并在一年后结婚。瑞德承认,他几乎不能再忍受天天看着思嘉和肯尼迪做夫妻,即使肯尼迪不被北方佬杀死,瑞德有一天也会把他杀死。  

       瑞德没能在结婚之前让艾希里彻底靠边站,他期望在婚后来慢慢感化她,从而实现这一目标。他通过和她结婚,把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留在身边,希望有一天这件东西完全属于自己。他对思嘉百依百顺,前提是,她必须老老实实地提出,不拐弯抹角,不耍女人的小手腕。
 

        瑞德心里爱她,却对她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态度,让思嘉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和她结婚。在思嘉看来,他和她结婚,既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为了建立家庭、生儿育女,更不是为了金钱。他几乎不愿意住在这个家里,从来没有表示愿意要个孩子。当她隐约感到他只是为了占有她的肉体,和占有妓女的肉体没什么两样的时候,思嘉感觉不快,甚至是被侮辱。
 

        作家米切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瑞德性格坚强的一面,他年少被家族抛弃,自己闯荡江湖,出生入死。他被整个上流社会拒绝,只能自己交弧朋狗友。战争期间,为了赚钱,他冒险闯封锁线。为了思嘉,他冒死偷马。战后,他涉险救包括艾希里在内的三K党成员。瑞德为了自己的后代能够重返上流体面社会,绞尽脑汁,而且不惜低三下气去讨好自己最讨厌的妇人。然而,瑞德的性格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一想到在他和思嘉之间有个艾希里,想到每天晚上床上睡着三个人,想到思嘉和他做爱时心里把他当成艾希里,他就要发疯。思嘉提出和他分房,他答应了,却痛苦地去找妓女鬼混,并借酒浇愁。在思嘉看来,婚后只有一次,瑞德是真正把她当成爱的对象而和她发生肉体交融的,这就是在他醉酒之后。  

       聪明绝顶、毅力超群的瑞德,在和艾希里的较量中落败了。当他在这个家里最后的一线希望之光逝去,他心爱的女儿死去的时候,他决定放弃思嘉,这个他花了半辈子想要得到的他深爱的女人,尽管这个女人此时已从梦中醒来,完全属于他了。
 
        米切尓用瑞德的两段独白,完整地揭示了他和思嘉、艾希里的关系,这是瑞德决定放弃思嘉前的咏叹调,字字句句,穿心撕肺,荡气回肠。

      “唔,是的,你对我忠实,因为艾希礼不想要你。不过,该死的,我才不会妒嫉艾希礼占有你的肉体呢?我知道肉体没多大意思----尤其是女人的肉体。但是,对于他占有你的感情和你那可爱的、冷酷的、不如廉耻的、顽固的心,我倒的确有些妒嫉。他并不要你的心,那傻瓜,可我也不要你的肉体。我不用花多少钱就能买到女人。不过,我的确想要你的情感和心,可是我却永远得不到它们,就像永远得不到艾希礼的心一样。这就是我为你难过的地方。"


  “是的,因为你真像个孩子,思嘉。一个孩子哭喊着要月亮,可是假如他果真有了月亮,他拿它来干什么用呢?同样,你拿艾希礼来干什么用呢?是的,我为你难过----看到你双手把幸福抛掉,同时又伸出手去追求某种永远也不会使你快乐的东西。我为你难过,因为你是这样一个傻瓜,竟不懂得除了彼此相似的配偶觉得高兴是永远不会还有什么别的幸福了。如果我死了,如果媚兰死了,你得到了你那个宝贵的体面的情人,你以为你跟他在一起就会快乐了?呸,不会的!你会永远不了解他,永远不了解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永远不懂得他的为人,犹如你不懂音乐、诗歌、书籍或除了金钱以外的任何东西一样。而我们呢,我亲爱的知心的妻子,我们却可能过得十分愉快。我们俩都是无赖,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我们本来可以快快活活的过日子,因为我爱你,也了解你,思嘉,彻头彻尾地了解,这决不是艾希礼所能做的。而他呢,如果他真正了解你,就会看不起你了。……可是不,你却偏要一辈子痴心梦想地追求一个你不了解的男人。至于我,亲爱的,我会继续追求婊子。而且,我敢说,我们俩可以结成世界上少有的一对幸福配偶呢。"

转载自:闻涛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