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杨氏家庭农场:20亩小农场,毛收入最高20万元

 铭亿鑫 2017-06-07

  2月15日上午10点,杨家雄的家庭农场里已经有前来收草莓的商人了。“现在8块钱一斤,赶紧买吧。”杨家雄和爱人一边忙着育苗,一边忙着卖草莓:“春节哪敢歇,草莓差不多要'下桥'了,得张罗着卖了再播种。”6天时间,杨家雄卖了1万多元的草莓。

胡伟桥采摘“稀奇蔬菜”
查看大图

  杨氏家庭农场,位于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青锋大队,是武汉市最早的五个家庭农场之一。早在2009年时,杨家雄家的近10亩土地便已盖上大棚,连片集中种植,灌溉、供肥等配套设施也都已然成型。

  走进杨氏家庭农场,绿紫相间的菜薹依然铺满土地,莴苣叶泛出的翠绿光芒还是那样璀璨夺目……一片片黄土地被“涂”上了各种生机勃勃的色彩。

  两年过去了,农场从10亩地变成20亩地,蔬菜大棚从9个变成了14个。这个春节过后,杨家雄这20亩地的毛收入,最高可达到20万元。

  收入的快速增长,杨家雄将根本原因归结于技术支撑:“从硬件设施和技术上做文章,滴灌、喷灌,喷肥料做好,再凭借经验技术把单产提高,同时提早上市时间,专业化种植市场行情好的蔬菜。”杨家雄说,自己的地面积扩大了,再应用技术进行培育,均衡供水、供肥,尽量让每一亩地都长得一样好。

  这两年收入倍增,增速越来越快,杨家雄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前不久,杨家雄为儿子在吴家山购置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给儿子结婚。

  稀奇蔬菜点燃荒地希望

  从黄陂横店大道向南,走了二十分钟,就开进新年村,在村民的指引下,再走过一段小路,记者来到了一片布满大棚的阶梯状田地,一眼看不到边,这里就是胡伟桥的特色菜家庭农场。

  胡伟桥的表哥杜国全正在帮着打理。记者跟着杜国全一路走下去,可以数出二十多个大棚。每个大棚中都种有至少五种不同种类的菜,有田七、紫背天葵、西洋菜等市面少见的“稀奇”菜。

  在最高一层的田地里,两块由武汉市农业局竖的牌子介绍了这个家庭农场的特点:总计86亩地,从台湾地区、日本引进了二十多种蔬菜品种,目前主要产出帝王菜、紫背天葵、田七等。

  不过,杜国全介绍说,市场对蔬菜的需求每年都不同,因此像帝王菜现在就没有种了,而主要种植了养生菜、西洋菜等新品种。为了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胡伟桥常常是殚精竭虑。首先是在网上搜索,二是到别处旅游时留意,三是农业部门介绍。即使选择好了后,他仍在“摸着石头过河”,每年试种很多品种。

  去年因为蔬菜行情不好,批发市场萎靡不振,胡伟桥就主动出击找市场。没想到,这一“主动出击”,还跟武汉太子、梦天湖、艳阳天、小蓝鲸等多家大酒店建立了联系,实现了蔬菜直销,酒店的收购价格还比批发市场高出一倍。

  前年,胡伟桥还只搞了7个大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20多个,这也让胡伟桥的亲戚们跟着有了事情做。胡伟桥介绍,他今年还将再增加6~7个大棚,并打算建立冷库。能让他有这样的信心,一方面是做精一行就能赚钱的信念,另一方面就是账面上40万的毛年收入的数字,“应该一年比一年有信心吧”。

  800多万元押宝火龙果

  下午2点刚过,56岁的黄腊华就踱着步,跟两个儿子一起到大棚里去看火龙果的长势。“武汉没多少种火龙果的,喜欢吃的人又多,肯定好卖!”投入800多万元建设家庭农场的老黄一家人,似乎已经看到了成功后的“钱”景。

  去年3月,黄陂区祁家湾街黄砦村的黄腊华,通过村委会,以每年50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360亩土地,土地租期17年,开始筹建家庭农场。因为面积较大,黄腊华又请了40多名乡亲帮忙种地。

  种什么才赚钱?黄腊华咨询农业专家,获得了“种植火龙果”的信息:“这种热带水果在武汉没人种,消费者又爱吃,市场应该很不错。”黄腊华决定用160亩地种火龙果。

  黄腊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一亩地种800株种苗,每株要30元,成本2.4万元。再加上大棚的建设成本、人工、肥料、各种生产资料等,一亩地的总投入要6万元。

  “不过,大棚和苗圃的投入是一次性的,可结20年的果实。”黄腊华说,火龙果一年结8次果,一次的亩产能达到800~1000斤,按市场价30元/斤算,一亩地的收益在2万—3万元,两年就能收回成本,3年就见效益:“2年过后,160亩地一年有望收益400万元左右。”黄腊华乐观地说。

  除了火龙果,黄腊华还专门找熟人一起搞了30亩的鱼塘,还打算在100多亩的黄土地上种各种常规蔬菜。

  火龙果、鱼塘,还有即将种下的蔬菜,黄腊华和两个儿子对农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打工仔变身农场主,一年净挣100万

  2月20日,记者来到新洲区三店街七里村宋春生的家庭农场时,他正跟合伙人程友生一起商量开春的种苗投放。

  为了经营农场,两人就在水塘边搭起了一室一厅的活动房。在房间的冷柜里,记者看到了冻藏的南美白对虾。“别看这会儿什么都没有,过个半年,塘里的虾一捞上来,一色的活蹦乱跳。”负责白对虾养殖的程友生言语中满是骄傲。

  “两年前在广州吃饭时,听朋友们说广深两地有很多湖北人特别喜欢吃这种南美白对虾,但是鲜有养殖。”2011年,程友生与老家的宋春生一合计,便找到村委会提出流转土地建家庭农场的申请:“那会儿村里40%的土地都抛了荒。”

  在村委会的协调下,两人以300元/亩的价格,从26户乡亲手中租来176亩土地和水塘,用80亩田养南美白对虾,96亩田养草鱼、鲫鱼、鲢鱼等鱼类。

  两年前,程友生还在广州打工,年入不过16万元,而宋春生在武汉打工,一年带回家的不超过3万元。而现在,100多亩水塘,至少能产生100万元纯利润。

  按照程两人的思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还要扩大。不过,特色水产养殖的风险也会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变得更大,“南美白对虾很容易缺氧,规模扩大之后,对护养技术要求更高,一旦照顾不过来,死亡率会比较高。”程友生说。

  程友生每年都会从海南专门请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技术员,来农场指导,技术员每年指导三个月,每月8000元工资。说到底,这都需要资金。“现在投入的300万,是我们村里五个人集资的,如果还要往前发展,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农户一起来,甚至还要贷款。”程友生说,这是他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花盆里种野菜,开辟致富新模式

  如果只看一排排的大棚,彭开友的家庭农场可能与一般的家庭农场没区别。但一走进专门培育盆栽野菜的温室大棚,一盆盆像花儿一样的野菜马上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劳七村这片家庭农场,摆放整齐的连片盆栽红红绿绿,一片生机盎然。“田七菜、紫菜、地菜、野芹菜、马齿苋、薯尖,有十几种!”“当初看到隔壁有个大棚在培育花卉,卖得还不错,我就琢磨为什么不能在花盆里种野菜呢,一样有观赏性,还能自己种自己吃!”彭开友想到就做,慢慢培育出2.4万盆野菜。

  花盆是塑料质地,装满有机质的营养土,一个盆就种一棵菜,根茎和叶子的颜色特别鲜艳。

  “土壤好,温度适中,不用施肥,只用浇水。”彭开友拿起一盆紫菜,捏着根茎说,一棵菜可以长两年,每家每户都能种,既能观赏,又能掐下来吃,已经有不少商贩来订货了。

  2011年,彭开友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田七、紫菜等特色种植。去年4月,彭开友将大棚扩充到44个,整个农场面积24亩,专心培育洋野菜新西兰马齿苋。

  “每天把运输、工资、肥料除开,一天的开支在4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是十五六万元的样子。”彭开友说,新西兰马齿苋批发价6元/斤左右,零售卖到10元/斤,算上其他野菜6元/斤的平均价,一天卖500斤野菜的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一年的毛收入有50万元,算上各种投资成本,纯利润在20万-30万元。

  如今,彭开友想继续扩大规模,却面临两个限制:需要流转更多土地,但目前的土地租金已翻倍涨价,流动资金不足;此外,规模扩大了,就需要更多有技术的农民一起育苗、栽培,但达到他的技术要求的农民少之又少。

  120亩荒田上打造循环农业样本

  18日上午,天空中飘起了冷雨。黄陂区前川街吴店村的农田里,也呈现着冬日的景象,看不到绿色,也几乎看不到劳作的农人。

  朱兰萍的家庭农场,显得有些不同。一般的农场,要么种地要么养殖,比较单一,而在她家这块120亩的农场里,猪圈、农田、池塘、沼气池错落有致,各自独立却又连成一体。

  在这个农场的入口,挂着一块牌子:“武汉市黄陂区朱兰萍循环农业家庭农场”。循环农业,正是朱兰萍的家庭农场特色。

  农场里,左侧是五排猪圈,中间是一片农田,右侧则有两个大池塘。

  踏入田间小路,朱兰萍边走边介绍,去年养了1000多头猪,年前卖了不少,现在存栏的还有几百头。记者看到,在每一排猪圈背后,都修建有水渠,猪粪和猪尿,通过水渠流向了不远处的一个池子。

  池子上方,悬挂着一台搅拌机。朱兰萍说,这是循环农业的第一环。猪粪便集中入池后,通过搅拌、发酵就能产生沼气,沼气免费提供给附近的村民使用,而沼液则用来灌溉农田,沼渣拿来喂鱼和做肥料。

  朱兰萍笑着说,“你别看沼液不起眼,它可是帮助植物生产的最好的肥料,可提高产量15%~35%左右。”她说,她们种的蔬菜从不使用化肥,光是靠这个,就能保证产量和质量。

  从沼液池伸出的水管,一直铺向远处的农田。朱兰萍告诉记者,农场的农田灌溉主要就靠沼液,利用这些水管,可以将沼液输送到每块农田。

  现在,光靠养猪,朱兰萍的收益就在50万元左右,加上种植的蔬菜和养的鱼也都很受市场欢迎,效益也不错,加上养猪的收入,每年能赚到60多万元。

  种稻种藕又养鱼 农家风景加垂钓

  在江夏区安山街茅岭村,50岁的徐家祥成了 “全国种粮售粮大户”。600亩地种水稻,可让他一年获纯利30万余元。

  22日上午,记者跟随徐家祥前往他的种粮基地。徐家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地成本包括人工插秧费、犁田费、种子等,600亩地总成本约53.7万元;600亩收了粮食可卖79.2万元,再加上国家补贴的4.8万元,总收入可达84万元。减去成本,每年到手的有30.3万元。

  徐家祥说,水稻种植收入稳定,但承包的亩数越多,资金周转、用工成本等问题也越突出。而且单种水稻本身风险比较大,一旦遇上天灾就会“全军覆没”。因此,2008年徐家祥又另租下310亩地种莲藕,外加100多亩地做鱼塘,“三样事情一起干,就可以分担风险。比如一旦莲藕亏本了,水稻和鱼能补贴上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