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基/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5课导学

 wyzwy001 2017-06-07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5课导学

4《勤读》

了解课文:

《勤读》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读书需要勤奋。课文虽然讲了勤奋学习的道理,但是没有具体化。文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人们一直运用的名句。虽然课文中的故事、主人公都离开学生的生活久远,但揭示的道理还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很接近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自然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缩短时空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理解课文,感悟课文的主题。

这个故事出自于《三国志·魏志·董遇》。《三国志》是一部文学巨著、史学巨著,它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志·魏志·董遇》就表示这个故事是出自三国中魏国的董遇的。

多音字

jiāo(教书)jiào(教室)

dāng(当时)dàng(上当)

解释

从学者,遇 不肯 教,而云必当 先读 百遍。

有人想跟随董遇学习,董遇不肯教,他说:“应当自己先读一百遍。

“读 遍,而 见”。

还说:“读书一百遍,文章的意思自然就知道了。”跟随学习的人

云:“苦 日。”董遇说:“当 。”

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利用三种剩余的时间。”

“三 余”之 。遇 :“

有人问三种剩余的时间是什么意思。董遇说:“冬天,是

之余 ,夜 余,阴雨 也。”

的剩余时间;晚上,是一天的剩余时间;雨天,是时令的剩余时间。”

积累名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爸爸和书》

了解课文:

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作者具体描写了“我”和爸爸为了省钱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宁愿不坐汽车,冒着呼啸的寒风,走了好远好远的路,步行回家。 这篇文章比较长,紧紧围绕“书”来展开,是“书”把爸爸、姐姐和“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家人酷爱读书,渴求知识。

【多音字】

bēi(背包)bèi(后背)

qiáng(强大)qiǎng(勉强)

【近义词】

珍贵——宝贵清晰——清楚异口同声——不约而同

【反义词】

破旧——崭新寒冷——暖和热爱——讨厌

清晰——模糊

【课文结构】

爸爸和书

“我”和姐姐的书架上有一百来本书

酷爱读书

渴求知识的精神

详细介绍其中一本书的由来

归纳这一百来本书是爸爸省吃俭用买来的

【我向课本学习】

课文里处处都体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大家在写作自己的作文时,如果为了表现一个人物的某个特点,可以从字里行间进行介绍,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不失时机地在叙述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这篇课文里就是处处都在展示“我”对读书的热爱。

……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高兴极了。……好,咱们走回去!我说。……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我忍着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

学习课文时,不单纯只是学些生字和词语,也应该透过文字读出韵味和含义,最好还能读出写作门道,这样你就可以很快地摸到写作的门道了。

【近义词】

仿佛——好像浮现——出现渐渐——慢慢

严严实实——密不透风

【反义词】

破旧——崭新寒冷——炎热热爱——憎恨

清晰——模糊

【积累好词】

描写寒冷:寒风凛冽寒风刺骨寒气逼人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天寒地冻

动宾构成的词:节衣缩食排山倒海

呼风唤雨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损兵折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