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耳文摘】崇尚典雅不废通俗

 晓芜书屋1982M 2017-06-07
【肖耳文摘】崇尚典雅 <wbr> <wbr>不废通俗

 《百年谜品·凡例》里提出采择佳谜的宗旨是“崇尚典雅,不废通俗”,作为此书的著者,我个人的谜作当然也是秉承这一喜好来构思和创制的。对于古典审美领域中“典雅”一词的理解,倘抛开清、民和当代谜家们关于“典雅”与“通俗”的界定观点,按照苏德友先生的说法,“典雅”又分为“典雅”“古雅”“高古”等多种,而《百年》一书所选之谜诚然大都是“古雅”之作了——这大概也是所谓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吧?此处暂且撇开“典雅”,不做延伸探讨,且就“八字方针”的后一半“不废通俗”举出两条拙作来

 二人翻杠,一人伸腿爬上,一人飞身跨上(梁山泊人)朱仝

 此谜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刊载在六安《皋城谜萃》的副刊《皋风》上。这是一条描摹谜底“朱仝”形态的谜作。先将“朱仝”的下部“木”“工”看成是体育器材双杠的“杠”字,再将“朱”的上部(“丿”+“一”)与“仝”的上部看成是二“人”,并用动态的“翻杠子”作各自的形象比喻,则正好是“一人伸腿爬上(木)”、“一人飞身跨上(工)”。

 记得早年有一摹形名作:“二人踢球,一人跌倒(字)似”,调动想象思维,觉得传神之极。拙谜也承其余绪,倾心仿效,但不知这第N次将美女喻作鲜花的劳什子,还入得了入不了谜评家们的法眼? 

 小锣两声,休止,哑钹声,大锣小锣铙钹齐击声(5字台湾旅游宣传语)来台一起逛

此谜作于新世纪的2009年,随后被收入六安《皋城谜苑》第9期。运用戏曲舞台上的锣鼓经入谜者比较罕见,在我本人这也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一般来说,小锣单击声为“来”、“台”,休止符在经谱中通以“一”(或“乙”)作表示;哑钹声为“起”(或“七”),而大锣小锣铙钹一齐击打之声,便是“逛”(或“咣”“仓”)了。谜底“来台一起逛”,是从昔年刘雁云先生复印寄来的灯谜资料背面(雁老何惜纸乃尔?一笑)所看到的台湾旅游招徕口号。倘能把面句上的锣鼓经依序演奏一遍,即可体会到此谜的别开生面和不同“凡响”。至于拟面文法是否略带那么一丝林嗣环《口技》的味道,则是题外话了。

去年张家口“弘扬国粹,助力申奥”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中,武骝兄有一获奖之作:“板鼓小锣各一声(冬奥项目名词)大台”,也正是巧妙运用锣鼓经来吸引阅者眼球的。虽武谜比较简洁,不似拙谜繁琐,由此可见象声之技不乏“知音”。

 上陈两则拙谜,一摹形,一象声,谜面通俗易懂,谜底一点就破,故私心甚喜,时时把玩,并不因其俚俗而废之。

 或有人说,这两条都避开了常用的别解会意法,而运他法以体现通俗。但我认为,事实上谜人们口中所说的“通俗”,大多是指谜面的语言文字,非谓谜底的是否大白话——试看第19届“华清杯”紫苜蓿的“豁然破篱籓”(6字消费行为,含3字卡名)刷一下一卡通,第14届“风云杯”冬妮娅的“辽鹤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4字飞机运行状态)还没落地,这两条算作典雅谜,还是算作通俗谜?反过来说,像我在2014年常熟国际中学生谜赛上所出的谜题“先要房子,后要孩子(7字《鱼我所欲也》句)所欲有甚于生者”,“有人不同意对傻子做傻事的看法(6字《岳阳楼记》句)或异二者之为”,算作通俗谜还是典雅谜为宜?这就跟古谜“城外面饼极多(五言唐诗)野火烧不尽”,“主人颠了,抢了乔二姑爷溺壶(七言唐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一样,无疑都是以面句语言来论雅俗的——虽然后面这一条已由“通俗”急转直下,谑而近虐,沦为严重的“低俗”甚至“恶俗”了。

 总之,如果承认“典雅”与“通俗”是语言文字应用于谜面上的两种风格,就应判定与创作技法完全无干。以此推断具有“典雅”风格的典雅谜,但凡以现成或仿制古典诗词文赋置面,不管是语言类的,还是情志类的,抑或是境界类的,无论是“古雅”“高古”“委婉”“纤秾”“蕴藉”“隽永”······就都纳天地于一炉,通通吃进了。

 关于个人的谜法运用和谜作风格的追求,请恕我在这里再套用一次百川先生的至理名言,那就是“谜人自高低,喜好殊酸涩;谜作有优劣,谜法无好坏。”   

 对于《百年》一书引谜的拣选,若说思欲“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自然是“身去长不返,箫声时往还”(5字口语)一吹吹上天”的无稽之谈,但起码也当如人境庐所言“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至于作品的导向、簸扬、后世影响云云,则非吾所能虑及也,相信每个作者无不如此。 

                                                                                                   (2016年6月12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