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讲座文本分享:如何辅导孩子写好作文

 ismilesmile 2017-06-07

名师教你如何辅导孩子写好作文

4月18日 20:00

崔蕾

/ 大夏读书会微课群-千聊直播间 /

讲座文本分享




我教了十八年语文,研究作文教学也有十多年了,我将自己的作文教学感受写进了《教作文有窍门》这本书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能够感受和理解从孩子到家长对于写作方面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的分数不高或老师评语不佳,便为之苦恼,有的责备孩子不用心写作,有的埋怨孩子不是写作的材料,有的家长则认为是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佳等等。


要知道,在学校的大班制教学中,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听一个教师一种教学,说实话,老师的初衷是教学适应多数孩子,但是未必适应每一个孩子。孩子学得好的,一下子就学会了。要坐在课上等学得慢的,学得不好的,要踮着脚跟上学得好的。就算是中间那一拨孩子,也是各有个性,不一定真的完全听懂了领会了老师的教学。


因而,孩子能否把作文写好,除了依靠老师的教堂教学、课外辅导外,还要依靠家长的帮助。




一、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在对作文感到头疼的孩子中,大部分遇到的难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感到没有内容可写。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孩子们的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每天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上课、活动、做作业所占得时间比较多,即便是星期天,属于孩子的时间也少,这对孩子通过生活搜集、积累素材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家长可以尝试这样帮助孩子积累素材。



1、和孩子一起做个有心人


平时在茶余饭后,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可介绍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新鲜事及社会见闻等,尽可能讲得情节完整、生动有趣,并加以分析,让孩子知道写哪一类作文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必要时,还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简要地记录下来。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必须做有心人,首先自己要关心周围的生活。


例如,我在要求孩子写《春来了》这篇文章前,我首先带着他来到公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用眼睛去看花草树木,天空小河;用耳朵去听风声雨声,鸟虫鸣叫;用鼻子去闻花香草香,泥土气息;用舌头去尝春天里特有的菜肴。接着在具体指导写作时要求学生再回味一下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闻到的,所尝到的事物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想象写出自己春天感情。结果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充满了浓重的春天气息,生动具体,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真所谓“妙笔生辉”。


我想这都是悉心观察的成果。让我们带着孩子用观察的眼睛看待周围的生活。



2、帮助孩子回忆自己的经历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写不出作文来,就包办代替,特别是在晚上,为了让孩子早点休息,第二天好向老师交作业,往往就口述作文,或者让孩子照着范文抄一抄。


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可取。不如根据题目要求帮助孩子寻找素材,引导、启发孩子回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让他们自己动手练习。


例如,一个孩子告诉我,生活中实在找不到能反映母爱的事例。真是这样吗?我启发女孩好好想想,想了一会儿,女孩问我这样一个事情能不能写?她说,妈妈因为是全职太太,特别爱打扮,一化妆起码半小时,而且不化好妆绝不出门。可是那天自己忘了带饭盒,吃饭前才发现,急着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打完后她就后悔了,知道化妆加上路上时间,没有四十分钟妈妈是赶不过来的,到时候吃饭的点早过了。可是,没想到,就十多分钟,妈妈已经到了教室门口,女孩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样狼狈过——头发蓬乱着,眉毛画得一高一低,最可笑的是居然穿了双居家用的拖鞋就匆匆赶来了。接过妈妈递来的饭盒,她五味杂陈,她觉得妈妈虽然爱美,但在妈妈心目中自己的女儿的地位是远远超过自己的。


听完这个事例,我大为赞赏,这才是孩子真实的生活,这的细节难道不能表现母爱吗?所以,作文的材料就在孩子们身边,我们就要做个有心人,引导他们去寻找、去发现。



3、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平时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在星期天、节假日中,也要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是逛逛市场,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家长还要注意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体察生活,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看书做作业,结果,孩子的生活面很窄,孤陋寡闻,这不利于孩子丰富作文素材。


比如,你可以带领孩子去一趟菜市场,和他们一起讨价还价,挑拣蔬菜,听一听,看一看,闻一闻,留心观察各种声音、颜色、气味,写一篇《逛菜市场》的作文。孩子有了这样的生活,就写出了精彩的片段——


一进市场大门,只见里面人头攒动,人声喧哗。市场分蔬菜区、鱼肉禽蛋区和商品区。我们随着人群走进了蔬菜市场。只见里边的蔬菜、水果,鲜嫩丰富,琳琅满目。蔬菜摊上绿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萝卜,水灵灵的芹菜,红润润的番茄,绿衣带刺的黄瓜,各类农副产品应有尽有。两边的炒栗子的甜味、酱菜的酸味、卤菜的香味,混合在空气中,这味道顿时变得特别怪异。挑挑拣拣的顾客将狭窄的过道挤得水泄不通。突然,从南边开来一辆装满货物的三轮电瓶车,“突突突”地响着。可是“突”了老半天,才走了两三米。听,这边喊:“借光,借光!撞啦,撞啦!”那边喊:“甩卖啦!甩卖啦!今天最后一天啦!”“要尝尝吗?刮刮香的葵花籽。”“香蕉!香蕉!五块钱三斤,快来买哟!”……


你看,菜场那种嘈杂、热闹的景象,让作文变得有声有色。所以,让孩子更多地走进生活,他们就会有内容可写。




二、掌握一定的作文基本方法


家长要辅导好孩子的作文,除了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还要教给孩子一定的作文基本方法。从说入手,启发孩子说作文,然后写出说的作文,加以补充内容修饰技巧。



1.从说入手,多问几个“怎么样”


现在的孩子都能说会道,说的比写的还形象还精彩,而且思路顺畅。训练一个写作文很难的孩子,先让他想,让他讲:在过去的日子里,看见了什么事,有哪些特殊的事情,说说某遇到些方面的事,在某一篇作文的主题范围之内选典型素材。


孩子很快就能说出来观察到的经历过的事情,一件件校园内外的“奇人怪事”,孩子的想象叙述水平比作文水平要高。选择其中与作文题相关的事,让孩子把刚才“说过的作文”写出来,孩子很容易就写出来文字。


但是,由口头表达转为书面表达,对才八九岁的孩子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坎。你若是问他,为什么你的文章写得这么短呀?保准有许多小朋友一头雾水地回答你:“老师,我能写的内容都写了,没什么话好讲了呀!”


当然,“写得多”不代表“写得好”,作文如果只是一味述说,没有描写,没有真情实感,写得不生动,反而像是在记帐。但作文若是只有寥寥数句,叙事一定不可能很清楚,描写肯定也不会很生动。


怎样让学生把作文写长,是一个困扰不少家长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我看来,就要在学生写作文时,帮助他们多问几个“怎么样”。 例如写一件事,你不妨问问他:“这件事情开始时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结果又怎么样?”……写一个人,不妨问问孩子:“他做了些什么?是怎样做的?” “他又说了些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写自己想到的,不妨让他问问自己:“你还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呀?”…


就如一个学生写了自己在游泳馆玩水上滑道的片段:

我换好泳衣来到儿童戏水区,戏水的孩子很多。我忍不住参加水上滑道的项目,我站在高高的洞口,有点胆怯。妈妈的鼓励我试试,我一下子从滑道顶上来到池底。


这位小朋友的作文头绪还清楚,但只是一个粗线条的勾勒,只有略没有详,只有骨头没有肉,没有让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觉。


有没有办法使这篇作文改得长一些呢?有。我想,若能多问几个“怎么样”“为什么”,这篇作文就会长起来。


于是,我就关于这篇作文向他提出这么一些问题:

1、戏水的孩子在干些什么呢?

2、水上滑道是个怎样惊险刺激的项目呢?

3、你是如何从水上滑道滑下来的,感觉怎样?

4、战胜自己的胆怯后,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假如能把这些问题考虑一番,并且都把它写清楚,这篇作文就会有血有肉了,作文也就长起来了。


这个孩子对这些“怎么样”作了反复考虑以后,就铺纸重写,经过修改以后,写成这样一个片段:


我迫不及待地换好泳衣来到儿童戏水区,这里的泳池早已是孩子们的乐园。瞧,有的在玩水中滑梯,有的在互相泼水嬉戏,还有的悠闲地随波游动……快乐的笑声不绝于耳。我不禁心痒痒的,赶紧加入了这欢快的阵营。水上滑道是个惊险刺激的项目,站在高高的洞口,我有点胆怯。妈妈的鼓励让我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平躺下去。快速的水流推动着我向下滑行,拐弯、旋转、直行……一切都在瞬间完成。当我终于“啪”的一声,来到碧波荡漾的池底,那种战胜畏惧的快意一下子荡漾在我的心头。


你看,这样一修改,原先干瘪的内容现在却像一幅电影画面一样,就生动形象多了。


所以,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文时,对感受最深的部分和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部分,一定要多问几个“怎么样”——你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只有把这些细节写清楚了,文章才会具体、生动。


写接力赛时,问问自己,“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大家是怎么配合协调的?“我跑得很快”,到底做了怎样的动作?“心里高兴极了”,这是从哪儿表现出来的呢?


写钓鱼时,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来到郊外的一条小河边”这一句,让孩子边回忆边问自己,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我放下钓钩时”,到底做了哪些动作,怎样才把鱼钩抛到河中的?等待鱼儿上钩时,又是怎样焦虑的心情?“鱼儿终于上钩了!”是用怎样的动作将它迅速提出水面的?此刻心里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写包饺子时,“妈妈给我做了示范”,有哪些步骤?妈妈做了哪些动作呢?“我怎么也捏不好,”问问自己到底是怎样捏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终于包成了一个像样的饺子”,这个饺子是怎样的呢?妈妈怎样评价的?此刻,心情又是如何呢?


让孩子尝试多问几个“怎么样”? 反复坚持,在在文章重点处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给粗线条的文章添枝加叶。这是一把能把文章写具体的钥匙,用它去开启内容空洞的锁,一般都灵。对于一些写作文时只能罗列出骨架,却缺少血肉的学生而言,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的。



2.适当模仿,多看几篇范文


我知道,不少家长都给孩子购买大量的《中小学生作文选》《优秀作文》等材料,作文选有各年级各种体裁的,分类很细,开头、结尾、写老师眼睛的、写同学的、母亲的手、写小动物的。老师在学校里布置了作文,学生无心自己去想去写作文,咬着笔头在等,只待回家后,翻阅作文选拿出同题目的作文,改头换面,克隆一篇。


对于模仿,我并不反对,毕竟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从咿呀学语到口若悬河,从一笔一画的临帖到飞笔走龙的书画,孩子的一切学习成果都受益于模仿,更何况作文?


但是,被模仿的作文并非是最优秀的文章,只能使孩子耗费时间,越写越感到写作文难,作文课烦。不学习名家的优秀篇章,不细细消化课文里选的文章,不引导孩子写自己眼睛里的人和事,不引导孩子描写他们自己想象的世界,可能造就一批批见了作文就咬笔头皱眉头的孩子,而他们作文能力也很难真正提高。


所以,让孩子多读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文字,而且读的文本要有一定的共性——要么是谋篇布局的相同,要么是语言风格的相仿,要么是描写手法的类似等等,侧重于形式的相同,而内容则各具特色,这样就对“应该怎样写”形成一种简练直观的现身说法,学生的写作思路也就拓宽了。



3.自我检查,让孩子把作文读给你听


这一点是初学作文的孩子一个必要的分享过程。任何人在刚写成某样东西的时候都希望给别人看看,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者建议,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给孩子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也给家庭一个分享孩子大作的机会,更给家庭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让你时刻掌握着孩子的习作情况。


同时这也是一个作文自我检查的过程,一朗读,什么病句啊,用词不当啊,内容不够具体啊,不加标点啊等等问题全都表现出来了。这样,家长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让孩子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现在的孩子都聪明灵活有悟性,一点就透,说完作文,一经指导,在字词句上下功夫,主动去琢磨,一篇作文很容易就写出来了。身为家长,要多多鼓励孩子:你这样写出的作文,也是优秀的作文,只要努力。孩子的信心大增,才会对写作文有较浓厚的兴趣。


当然,习作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培养工程,语文学习是慢功夫,家长需改变心态,静待花开。


感谢崔蕾老师提供文本




问答环节



问:学校没有当堂写作,也没有作文讲评课,家长很迷茫。

答:如果是六年级情有可原,如果是中年级,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

 


问:没有素材怎么办?

答:所有东西都可以写进作文里,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我们在生活中,带孩子去看,或者创造生活。例如孩子要去写一个踢毽子高手,这时候就可以让孩子拿着毽子感受一下,想象一下分解动作怎么踢,首先拿到毽子掂两下,脚要摆到什么程度就正好可以击到毽子,要踢到什么高度,比如正好到胸口,随着嗒嗒嗒几声,毽子上下翻飞。你要让他去重现生活或创造生活。



问:如何引导低年级孩子学写话,农村孩子生活经验少,阅读较少。

答:农村反而有更多的东西可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观察日常。如双层巴士、美丽的迎春花、划船、爬山等等日常生活融入到日常写作中去。你要稍稍加以点拨,让孩子进行观察。



问:有人建议平时养成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学校没有孩子写日记,家长如何鼓励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答:有一节上课上课,我和孩子们说我是最强大脑,可以记住每一天发生的事儿,让孩子们来考我,那一年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拿出了我20年前的日记,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很惊讶,然后我就教他们如何写日记。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写日记,那么你不仅要告诉孩子写日记有什么好处,你也要是一个曾经写过日记的人。我们永远不要把你认为好的,但是你做不到的强加给别人。家长要以身作则。写日记和写作文有很大的差别,不能以写作文的标准来要求日记,日记是一个私人化的事件。孩子到了六年级时候,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写作的欲望,这是给自己看的,给同龄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写作。所以不要强求孩子把写日记和写作文画上等号。要不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强求孩子。

 


问:孩子到了小升初,希望他的文章能不跑题,点明中心,首尾呼应。

答:这个不是希望,是必须。到了小升初的话,如果孩子的作文还会跑题,其实孩子的作文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了。到了六年级就要有细节描写了,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所以家长的要求可以再高一点,告诉孩子这个是基本功,是必须达到的。



问:孩子作文里老是写废话,没有中心,怎么教呢?

答:三年级的时候,让孩子围绕一句话来写一段话。例如写某某同学是一个小书迷。那就让孩子举例,怎么证明这个同学是一个小书迷。比如说下课了,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了,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只有这个同学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整个人沉浸在书的氛围当中,你拍拍他的肩膀,他却说:我正看着有趣的故事呢,一会儿再说吧。在刚开始写的时候要有中心句,写两个片段的时候,要有过渡句,让孩子有一个意识,是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写,以后写作文才会有围绕中心。

 


问:语言组织能力弱、表达能力欠佳,好动、懒动笔的学生,应怎样快速有效地引导且诱导孩子基本能写、肯写、乐写!

答:能写、肯写、乐写是三个层面。乐写是因人而异的,有个孩子就特别喜欢写作,家长和老师只能进行引导,让孩子觉得写作是件快乐的事儿。如果碰到不能写或者不肯写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的积累比较弱,这时候就可以让他多积累、多阅读,尤其是读一些他能用得上的文字。鼓励孩子把文章中背过的积累过的语句用在自己的作文上,这个很重要。

 


问:让孩子做摘抄笔记,但是感觉孩子都在应付,怎么办?

答:好词好句只有能真正融入文章,才算好词好句。如果无法融入孩子的文章,无论词语有多么的不同凡响,都不能称之为好词好句。

 


问:写作中鼓励孩子把背过的写在作文上,孩子会不会把全篇课文都写下去?

答:孩子所写的和文章中的并不完全一致,这中间是有难度的,孩子只会引用片段。万事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孩子不是照抄,是他脑海中存在的,可以灵光一现展现出来的,那你就应该鼓励他。积累的多了,就变成无数可能的组合,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创作始于模仿。

 


问:前几天,看到孩子在背作文,老师布置的。感觉背作文思维会被限制住。

答:如果孩子能不背作文就可以写成好的文章,那么证明老师让孩子背课文会限制孩子的思维。老师让孩子背作文,很多时候都是孩子没有自己的思维,不知道怎么去写。现在的都是大班制授课形式,老师不能一一指导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作文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这时候老师就会走一个捷径,让孩子去背作文。背作文也是一种积累,但只限于背作文没有积累,不知道怎么去写作文的孩子。但是对于已经内化了有积累的孩子,就可以写一个相反的题目,拓展一下思维。比如其他孩子都写这个冬天很冷,那么对于有积累的孩子,就可以写这个冬天不太冷,写一个能打动心灵的温暖的小细节。所以是否背作文还是要看孩子的的水平

 

问:平时写的作文背下来考试用,好吗?

答:好。写作和写作文是两条路。写作是需要生命力的,是放飞自我的。但是写作的孩子很少,文字的敏感性是天生的。我们教的就是写作文,写作文是有套路的,要文通字顺、有重心。写作文说的功利一点,就是为了在考试的时候少失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