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南安桃源村点亮“泉州第一灯”

 统元论 2017-06-07

踩街队伍中引人注目的“小骑士”们

过元宵,看花灯,在泉州丰州镇,上元点灯这一民俗经过千百年传承,代代相续,从不间断,已成为泉州乃至福建地界极富盛名的一项民俗盛事。正月十五元宵节,记者来到丰州镇,亲身体验了一把当地热闹有趣的民风民俗。

燕山黄氏家庙:掷信杯 请七星 攻炮城

丰州镇燕山村黄氏家庙的元宵灯会,每年按照村落由该村的黄氏裔孙轮流举办,在当地最为热闹,。

从正月十三日起,位于燕山村的黄氏家庙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南音高甲锣鼓喧天,山珍海味摆满筵桌。十五灯会当日,踩街队伍沿着从前的古官道祖宗发祥地绕一圈,最后再回到家庙。

家庙中挤满烧香的人,不少刚结婚的新媳妇都来烧香点烛,在祖公面前掷信杯,讨花枝,求添丁,讨完花枝后不少人还在花灯下钻灯脚、讨彩头。

掷出信杯最多的人可以请走一盏“七星灯”

敬祖结束,便轮到乞灯、赛灯, 60多个村庄2、3百人在祖先面前掷信杯,掷出最多者便可请走一盏七星灯,七盏请完为止,回去后整个村庄要举行敬灯仪式,祈求村人生意兴旺发达,添丁进财好事不断。

掷信杯时,几百号黄氏后人,水泄不通地挤在黄氏家庙后的小天井里,等待自己的名字被家庙里的主持者叫响,一次只放5、6个人进入家庙掷信杯,许多掷信杯的人,都会先将一对木“杯”在先祖画像前的香烛上熏一熏,以求受到庇佑拾获好运气,掷信杯时,在场所有人都屏神静气,生怕冲了掷信杯者的运道,掷出信杯的,大家都为其欢呼雀跃,而掷出笑杯的,则垂头丧气,怏怏而出。

家庙外“攻炮城”的高竿至少10米以上

午宴过后,黄氏家庙外会竖起一根10米左右的高竿,竿顶挂着用竹子扎成的小房子,小房子周围挂一串长长的鞭炮,外围糊上彩纸,“炮城”就成形了。“攻城”开始时,炮手点燃自家鞭炮,向高竿顶端的“炮城”掷去,用火花引燃“炮城”内的鞭炮引信,“炮城”即算攻破,而“攻”下“炮城”的炮手,也拾取了这一年最美好的祝福。

黄氏家庙灯会被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氏另一家庙门口“双龙戏珠”的花灯很是抢镜

走兽造型栩栩如生,听说即使是雕工也是出自傅氏后人的巧手呢!

虾类与水果拼合成的“二龙戏珠”

老人协会内香客虔诚上香

家庙内张灯结彩,美不胜收

黄氏家庙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祭祀用品堆满了整个供桌

据说闽南地区过去家家户户都有这样一盏“天宫灯”,将香火插进灯的底盘,寄望心愿能通过天宫灯上达天听

众人在祠堂前争相点香

仍是学生的黄氏后人向祖先祭拜,求取好成绩

黄氏老先生为众人表演南音

南安珠渊黄氏年轻后辈演唱南音

鼓声隆隆

锣声锵锵

黄氏宗庙中的灯多是各家黄姓后裔捐赠的

黄氏家庙(上)与傅氏宗祠(下)大门上的门神图腾截然不同

桃源傅氏宗祠:广场舞挑亮“泉州第一灯”

丰州古街,一头连着燕山村,一头直通桃源村。

桃源村最有名的元宵灯会要数桃源傅氏武荣大宗祠举办的了。

桃源上元点灯活动延续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早已列入“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之中,堪称“泉州上元第一灯”。

桃源点灯代代相传。如今,加入了许多侨乡特色,内容也不断地予以更新,如丰盛筵席祭祀、十世同堂拜祖,还有攻炮城、篮球比赛、竞猜谜语、摄影展览、车队游行等,近年,傅氏元宵灯会甚至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唱红歌广场舞”的活动内容,鼓励邻里乡亲共同跟上时代的脚步,强身健体,磨砺心志。

热闹的灯会,丰州历史悠久,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繁衍生息的每个姓氏背后,都凝结着历史的风霜印记,上元点灯,只是丰州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缩影,悠久醇厚的丰州海丝之旅,始杨帆起航。

傅氏宗祠里众人虔诚祷祝

傅氏宗祠房梁上悬挂的百岁“子孙灯”,寓意“百子千孙,生生不息”

傅氏宗祠内挂的牌匾,傅氏一门人才辈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