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舂水一别是烟洲!

 刘政人性本恶 2017-06-09

舂水不是春水。秦有舂陵县,汉有舂陵侯国,还有舂陵侯国后裔刘秀建立的大名鼎鼎的东汉王朝。《汉书》中的“舂水”,就是舂陵水,《水经注》《水经注疏》都有记载。徐霞客路过时记载:舂水出道州舂陵山,岿水出宁远九嶷山,经桂阳西境,合流至此入湘,为常宁县界。


诗韵舂陵河 崔建华摄

千里舂陵水,一朝入了湘江,就把一身的王侯历史抛到身后的烟尘里。入口处的小镇,就是烟洲镇。

  他说,烟洲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有人说烟洲的名字,仅是因为那里盛产烟叶。我想,如果这么简单,也枉费古人一番深情了。史载:茭河(舂水)入口,水雾缭绕,洲隐约其中,是为烟洲。

  烟洲的神韵在水。舂陵的水。湘江的水。


烟洲集镇码头

  烟洲自古就是湘南有名的水运码头,因地处常宁、耒阳、衡南三县(市)交界,一边揽着舂陵水,一头枕着湘江,河面宽阔,水深平缓,有着通江达海的便利。因此临河建立的烟洲集镇,自古繁华。史料记载,宋代时候常宁38个市,分成东西南北四个乡,北乡9个市,烟洲就是其一。清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烟洲正式设镇开墟,逢农历三、六、九赶圩,流传至今。

  集市在河边不远处。沿河百姓自古多是操舟驾船为业,也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因此房子建得也各具特色。新街原是没有规划,生长得很野蛮。后来经过整治,新街、老街逐渐自成派别。老街还有青砖瓦房,斗角飞檐,雕龙画栋,密密匝匝。有老人说,烟洲老街那时候赶集的日子好多人哩!最多的时候起码上万人。上码头、正码头、杨泗码头、下码头每天停着货船10多艘,洋船、货船、木排川流不息。晚上店铺里挂满了煤气灯、荷叶灯,街铺亮如白昼。新街道路日渐宽敞。百货南杂、粮油米面,街上的商铺林林总总,人声鼎沸,摩肩接踵,车来车往,空气里飘荡着蔬菜、猪肉和水果的生活气息。

  他说,只有走在集镇上,才是真真切切的烟火人间。

  他说,烟洲的骨子里,充满着文化的味道。

  集镇上有一座戏台。戏台为半砖半土木结构,台内壁绘有精美图案,上八仙、龙雕、“和”字大印,“出将”、“入相”门。左右写着龙飞凤舞一副对联:

  “烟画麒麟,从从容容将人情世故双眼看破;

  洲连鹦鹉,威威赫赫把英雄豪杰一脚踢翻。”


烟洲戏台

  这个嵌字联据说是一位前清秀才所作。重修戏台后,又请常宁版画家、首倡并打造中国印山的吴国威老师手书。戏台建在集镇中,正对舂陵水边的码头。据说一是因风水缘故,戏台唱戏用以镇煞辟邪;二是人口集中,方便大家看戏。戏台几次被毁,几番重修。唱戏一开始,少则三五天,长则半月。《三姑记》、《卖妙郎》、《三代婆媳》、《小姑贤》、《大打铁》……湘剧、祁剧、花鼓戏都唱。

  他说,烟洲以前热闹得很。正月舞狮子耍龙灯,二月向盟山“三帝王庙”进乡的龙灯赛,五月七月街上唱皮影戏,五月龙船赛,六月木偶戏,八月中秋烧火龙,八月九月跑马灯,九月十月戏台唱大戏。


双龙惜字塔

  往河边走,有一座双龙惜字塔。五层塔身是本地红色砂石所建,一身暗红,高近十米。一侧用欧体刻有“敬惜字纸”。这是一个焚字塔。年纪老的人说,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宋时有个姓王的人十分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也设法取来用水洗净,烘晒干了,用火焚过。这样多年后,一天,他妻子将要临产,忽然梦见孔圣人进屋就说:“你家里爱惜字纸,阴功很大。我已遣弟子曾参来投生你家,让你们富贵非常。”后来果然生了儿子,就取名为王曾。王曾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而宋朝连中三元的,只有三人。王曾的功名,竟是惜字纸积来的福,而爱惜字纸这样容易事,谁做不了呢?于是,有人专门建了惜字塔,一时崇文敬字,蔚然成风。

烟洲莽莽涯涯的红色丘陵上,长着郁郁葱葱的油茶树。茶油现在很金贵,号称东方橄榄油,炒菜好吃,尤其炒荤菜很香,还能降血脂血糖。“常宁茶油,香飘全球。”哪怕是当地人,茶油炒菜也是用来招待贵客的。没有种油茶的地方,就种上了柑橘,桃李,都是常宁十分有名的特产。田地里土地肥沃,种满了水稻、烟叶,铺陈过去,都是一汪碧绿。

  乡野的风常常放荡不羁,在房屋前停留,在田野中舞蹈,然后遇到一棵树,是个几百年的香樟,就温柔下来。香樟主干上一脉分成七枝,有人的腰身粗细。当地说这树已成仙,唤作七姊妹(七姊樟)。旁边一所小学漂亮的女老师说,七姊妹简直就是树在风中舞蹈的精灵。

  他说,你不知道,烟洲偏僻简陋的山丘里藏着许多伤痛,已经很久不曾说起了。你乘车也好驾船也罢,当你趟过茭河口渡过舂陵水,走过熙攘的集市,等你把丘陵上红色的黄色的土壤都抛在身后,你还会不会记起百年前的往事?会不会记得八十年前旧事?

  烟洲毗邻水口山,在举世瞩目的水口山工人运动大罢工中,受其影响很深。当地也有很多人去水口山做矿工。1927年3月,在中共水口山地方委员会和中共常宁特别支部的领导下,烟洲建立了农民协会,组织了农民自卫军开展革命活动。只是马日事变后,协会散了,积极分子开始转入地下活动。

  他说,灾难深重的是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走日本”,这是湘南一带至今仍常常提起的口头禅。那年的衡阳大会战,毗邻50公里的烟洲自是难以避免。日寇从耒阳越过舂陵水,从荫田而下,经过烟洲,直扑水口山。日寇占领水口山后,日本飞机连续对烟洲街市进行轰炸,炸弹、毒气弹、细菌单像雨点一样,古镇街市上的人伤亡人口几近一半。史书至今犹记:“死633人,失踪116人,绝户107户……”。

  他说,短短几个数字,却是烟洲人永远的血海深仇。

  烟洲镇的镇长长得丰神俊朗,写得一手风流文章。那天,他邀请我们去赶集。在集市上走了一天,我们都是两手空空,却听了他一肚子的故事。

  后来,镇长送我们,拱拱手。

  他说,舂水一别是烟洲。欢迎下次再来。

编辑/尹维龙

文/欧阳明勇

来源:常宁手机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