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浙路

 几点云影 2017-06-09

    太平兴国三年(978),漳泉、吴越相继献地,宋初统称之为“两浙诸州”。五月丙戌,以“刑部郎中杨克让充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宗正丞赵齐副之;祠部郎中河南刘保勋充两浙东北路转运使,右拾遗郑骧副之”,始分闽、浙诸州为两路。两浙东北路后改两浙路,但史文阙逸,不得其时。据《长编》所载,太平兴国六年八月,罢免两浙东北路转运使王德裔。九月,其后任高冕的官衔已改为“两浙转运使”。则两浙东北路改名两浙路,当在六年王德裔、高冕到罢之际。

    太平兴国时,两浙路的辖境不详。《元一统志》卷8《常州路》言,常州,“雍熙四年(986)属江南道,至道三年(997)属两浙路”。因此,《元丰九域志》等地志所载,两浙路辖杭、越、苏、润、湖、婺、明、常、温、台、处、衢、睦、秀州及江阴军等十五州军,当为至道三年所定规模。

    熙宁七年(1074)四月壬辰,从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沈括之请,分两浙路为东、西两路,以杭、苏、湖、润、常、秀、睦七州为浙西路,越、明、婺、温、台、衢、处七州为浙东路。此后屡分屡合,熙宁七年九月合为一路,九年五月复分,十年五月复合。

    宣和五年(1123),复分临安、平江、镇江、嘉兴四府,安吉、常、严三州,江阴一军为西路;绍兴、庆元、瑞安三府,婺、台、衢、处四州为东路。然两浙路不同于他路,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如王象之所言:“今荆、淮、江、广诸路漕臣皆分路自置,惟两浙以财赋合一,故共置一司,兼统两路,并得刺举,尚熙宁旧制也。”所谓“尚熙宁旧制”,即熙宁十年五月所诏,两浙东、西路复“合为一路。盖以财赋不可分,又已责监司分定巡历诸州县岁遍故也”。因而,就转运司而言,北宋末,两浙东、西两路在财政上实仍为一路,即两浙路,仅设一司,通管两路财赋。而转运司在行使监察职权时,则仍同于提刑、提举司,各分东、西路。

    两浙路转运司,初沿唐江南东道采访使治于苏之旧制,设于苏州。《吴郡图经续记·下》言,“两浙转运使治所初在吴郡,孙何汉公自京东迁二浙,实居于此”。孙何为浙漕,据《长编》载,在咸平三年(1000)六月后不久。又《宋史》卷306《孙何传》言,“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云云,则至少景德前两浙转运司治于苏。

    仁宗景祐时,两浙漕已移司杭州。据《长编》载,景祐二年(1035)六月,度支判官、直集贤院段少连为两浙转运副使。“是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守杭,无治才。讼者不服,往往自州出,径趋少连。少连一言处决,莫不尽其理”云云,可证。自兹以后,迄于英宗,浙漕仍治于杭,兹举三例以证。据《苏学士文集》卷15《两浙路转运使王公墓表》载,庆历四年(1044)春,王雍“充两浙转运按察使。是岁秋七月甲子,考终于钱塘之官舍”。又《浮溪集》卷26《周公墓志铭》载:“皇祐五年(1053),(之道)进士第,调主杭州钱塘簿。转运司治钱塘,吏习倨骄,视州县蔑如。转运使元绛委公督租,吏胡通者,绛任之,有田邑中,租过期不入,公执通归,仗而徇,一邑大惊,他租不日而办。”又《宋史》卷344《孔文仲传》言,皇祐五年,文仲“举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如荀卿、扬雄,白主司,擢第一。调余杭尉。恬介自守,不事请谒。转运使在杭,召与议事,事已,驰归,不诣府。人问之,曰:‘吾于府无事也。’”

    熙宁七年,两浙分为东、西两路。西路转运司治于杭,东路转运司治于越。此后屡经分合,分则各治于杭、越,合则并治于杭州临安府。从宋代诸《会稽志》不载转运司治所,即可知浙漕基本未设于越州绍兴府。

    总之,两浙路转运司,景德前治于苏州,后治于杭州临安府。熙宁分路时期,则分治于杭、越。

    两浙路提举常平司治所,《舆地纪胜》卷10《两浙东路·绍兴府·监司沿革·提举司》条记叙较完整,该条言:“初置司,合两浙为一路,治苏州。寻徙杭州。宣和末,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越。”该条有三点不足:第一,熙宁七年四月至九月,两浙分为东、西两路,浙西仓治于杭州,浙东仓治于越州。熙宁九年五月至十年五月,再次分路,治所亦当如此,忽略未言。第二,徙杭之时不明。据《宝庆会稽续志》卷2《提举题名》言,徙杭在大观年间。然大观至熙宁甚远,未可言“寻”,则熙宁二年初置常平司后不久,当徙治于杭。熙宁末合为一路后至大观前,常平司可能先后治于杭、苏二地。第三,宣和分路之时不明。据《吴郡志》卷7《官宇·提举常平茶盐司》言,“宣和五年,又分淮、浙为(两路),西路则八州军三十八县隶焉,治平江府”,则分路在宣和五年。故两浙路提举常平司之治所,熙宁初设时治于苏,寻徙杭州;熙宁两次分路,常平司则分治于杭、越;熙宁末至大观时,先后治于杭、苏二州;大观中,治于杭;宣和五年以后,迄于南宋末,分治于苏州平江府与越州绍兴府。

    两浙路提点刑狱司治所,据《舆地纪胜》卷10《两浙东路·绍兴府》言,初在越州。熙宁七年四月,分两浙为东、西路,置浙西提点刑狱于润州,浙东提点刑狱于温州。同年九月,两浙转运司以分路之后财赋通融不行为由,请求复合,并请“提刑司依旧在越州驻泊”。则熙宁七年前后,两浙路提刑司治于越州。其后,熙宁末再次分合。分则两浙路提刑司应分治润、温,合则两浙路提刑司应治于越州。

    两浙路提举司,于宣和五年分路而治,则提点刑狱司亦当同时分路。然据《要录》诸书记载,建炎时,两浙似又合为一路,但提刑司则分设于镇江与越州两地。建炎二年(1128)二月己未,“诏两浙武臣提刑于镇江置司”,三年十二月戊戌,提刑王翿在越州,可资佐证。不过,四年二月丙申,“罢诸路武臣提点刑狱”,两浙路亦当罢去。绍兴元年(1131)十二月,局势平稳,宋“诏两浙分东、西路,置提点刑狱”,分治于苏、越。王象之据《浙东提刑司题名》所言“置司起于建炎四年”,“题名亦起自四年”,推测两浙提刑之分治苏、越,当在四年,与上说稍异。

    因此,两浙东、西路提刑司治所,自绍兴元年以来,分治于苏、越。并且,据《方舆胜览》卷2《平江府》、卷6《绍兴府》,宝庆《会稽续志》卷2《提刑司》,《吴郡志》卷7《官宇》,《宋史》卷416《胡颖传》等条记载,可知南宋时期基本如此。咸淳末,浙西提刑可能移司安吉州。《宋史》卷451《赵良淳传》言:“咸淳末……除良淳知安吉州……寻以徐道隆为浙西提刑,以辅良淳……大兵迫独松关,有旨趣道隆入卫。道隆既去,大兵至,军其东、西门,良淳率众城守。”可证。但德祐元年(1275)三月丙戌,又“徙浙西提点刑狱司于平江府”。

    从文献上看,南宋时,两浙东、西路提刑、提举常兼权知两浙各州府,即“移司兼郡”现象较频繁。但这并不影响平江府与绍兴府作为两浙东、西提刑、提举司的主要置司之所的地位。

    总之,两浙路提刑司初治于越州。熙宁分路,则分治于润、温二州。熙宁以后,仍治于越州。宣和五年,复分路,则提刑司分治于苏州平江府与越州绍兴府。咸淳末,浙西提刑移司安吉州。德祐初,复旧治。

    北宋时,知杭州常领两浙一路兵马钤辖。仁宗皇祐、嘉祐时及徽宗大观、宣和时,两浙帅司路数度分为东、西两路,越、杭二州则为两浙东、西路帅司治所,然事平则罢。南宋建炎元年,杭、越二州知州并兼一路安抚使,终南宋之世不变,遂为永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