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伽蓝记】京都巡礼之前行篇

 alayavijnana 2017-06-09

编者按:惟楚有才,必也狂狷乎?楚狂兒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爱好者,也是在家的佛弟子,利用在京都游学的便利,一一参访那里的各大寺院,并结合网路资料整理出详细的参访攻略以助后来者。赞叹赞叹。以后,我们就期待他的一篇篇精彩好文吧。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擁有1800所佛寺、2000所神社、18處世界文化遺產的京都,不但像長安洛陽,也很像魏晉南北朝的建康,甚至那種清淡玄雅的氣質,更有建康的神韻。東西本願寺、東寺、清水寺、三十三間堂、大德寺、鹿苑寺(金閣寺)、慈照寺(銀閣寺)、妙心寺、龍安寺、仁和寺、三千院、鞍馬寺、醍醐寺、神護寺、南禪寺、永觀堂、平等院等全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佛教寺廟均坐落在這座古都之中。



巡礼路线大集合

京都的佛寺,有許多以若干有某種關聯的寺院組成系列的主題朝聖路線,其中很多系列都有悠久歷史和緣起、典故。日本傳統的朝拜者,都會按這種系列的方式進行朝聖活動,稱為“巡拜”。

如:


洛陽三十三觀音


(以朝拜觀音菩薩為主題三十三所寺院)


京都三弘法


(與空海大師相關之三座代表性寺院)


京都十二藥師


(以朝拜藥師如來為主題的十二所寺院)


京都十三佛


(以朝拜十三尊著名聖像為主題的十三所寺院)


洛陽六阿彌陀


(以朝拜阿彌陀佛為主題的六所寺院)


京都七福神


(以朝拜七福神為主題的七所寺院)


洛陽十二支妙見


(以朝拜妙見菩薩為主題的十二所寺院)


京都六地藏


(以朝拜地藏菩薩為主題的六所寺院)


京都六大黑天


(以朝拜大黑天為主題的六所寺院)


洛陽四十八所地藏尊


(朝拜地藏菩薩為主題的四十八所寺院)


洛陽四十八願所


(以朝拜阿彌陀佛為主題的四十八所寺院)


通稱寺巡拜


(多座結盟的、不同宗派的寺院,俱在京都範圍)


日本三如來


(此朝聖系列兩寺在京都)


日本三文殊


(此朝聖系列一寺在京都)


日本三不動尊


(此朝聖系列一寺在京都)


數珠巡拜


(以京都為主的結盟寺院)


真言宗十八本山


(巡拜真言宗各支派祖庭,其中八寺在京都)


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


(以朝拜觀音菩薩為主題,其中十二寺在京都)


西國愛染明王十七靈場


(以朝拜愛染明王為主題,其中一寺在京都)


西國藥師四十九靈場


(以朝拜藥師如來為主題,其中十二寺在京都)


新西國靈場


(以朝拜觀音菩薩為主題,其中十五寺在京都)


關西花之寺二十五靈場


(其中七寺在京都)


近畿三十六不動尊


(以朝拜不動明王為主題,其中十一寺在京都)


四國遍路


(與空海大師相關之寺院,出發前先朝拜京都三弘法系列)



朝聖守則


入寺


如果所到寺院有三門,在三門處面朝寺院恭敬鞠躬一次。


取水


進入寺院範圍後,在入寺處通常會有一個稱為“水屋”或“手水舍”的地方(來自日本本土神道信仰傳統,有些佛教寺院不設),這是象徵性地淨化自己身心的地點。水屋通常是設計典雅的出水設備、水池,並提供若干個勺。朝拜者用右手提勺取水,取水後稍後退半步(以避免用過的水滴到蓄水池裏),倒少許在左手掌心洗手,再換左手拿勺倒水於右手掌心,然後再次換手,右手持勺倒水於左手掌心,以左手就口吸水、漱口、吐出(直接從勺中喝水會被視為極端無禮;吐水時應以手覆口、躬身,尤其必須注意吐水時必須刻意與蓄水池拉開一定的距離,避免吐出的水滴回蓄水池);最後,把勺垂直豎立舉起,讓勺裏剩餘的水沿木柄自然流下(這是為了把手持過的木柄清洗),再把勺底朝天輕輕放回原位。先後洗雙手、漱口、清洗木柄這幾步,用的是一勺量的水,並不重複取水。如果水屋掛著毛巾,這是專門提供給香客擦手用途的,可自由使用。



换服


在日本佛教文化中,朝聖的穿著有一定的講究。如果要披上漢傳佛教僧人的袈裟或居士的海青,或佩戴日本佛教裏的輪袈裟、半袈裟,應在水屋進行。



敲钟


有少數寺院鐘樓允許朝拜者自由敲鐘。在這種情況下,只應敲一或三下,而且日本傳統是在到達的時候進行,離開時候敲鐘被視為不祥的緣起。哪怕在這些少數允許敲鐘的寺院,往往也限制敲鐘時段,必須謹慎注意。在不清楚規矩的情況下,最保守的做法是索性別敲。


进殿


有些寺院的殿堂並不允許進入(許多小型寺院傳統如此;此類殿堂通常有窗,讓朝拜者能瞻仰佛像、殿堂內部,功德箱設在殿堂外或從窗口伸手能及之處;朝拜方式是在殿堂前祈禱、供養),有些則完全開放。


礼佛


此外,寺院的最重要佛像(“本尊”),許多時候收藏在一個稱為“禦廚子”的密封佛龕裏,稱為“秘佛”,只在特定的日子才公開展示(稱為“禦開帳”;有的每年固定日期開放,有的幾十年才開放一次,也有僅在天皇即位時方舉行開帳儀式的,甚至還有永不公開的)。不論哪種情況,在殿堂或主尊正前方,通常會有一條繩子連接上方的一個銅鑼,朝拜者可搖動繩子敲鑼一次(有時會看到不懂規矩的日本人拍掌,這其實是日本本土神道信仰的禮儀;如在佛教寺院裏進行,雖並不被視為無禮,也沒有人會介意、干涉,但會被視為外行)。



供养


如果喜歡供香、燈燭,通常在此時進行。傳統朝拜者通常會略作供養,把一個硬幣(五元,日語中和緣字諧音)投進以漢字寫著“奉納”或者“淨財”的功德箱。



诵经


日本朝聖者也會在佛寺裏、佛像前誦經。日本佛教深受漢傳佛教影響,所念誦的為漢文佛經(使用音讀,即唐音)。不同宗派的日本佛教徒朝拜念誦的內容略有不同。


以下是相對共通於日本佛教各派朝聖者的念誦內容:


1.合掌鞠躬,並念“虔心於佛前作禮供奉”(原日文為“恭しくみ仏を禮拝し奉る”),重複三次;


2.念誦《開經偈》一次: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3.念誦《般若心經》一次


4.念誦各自宗派所重視的各種真言、祖師名號等(從印度人念到中國人,再念到日本人);


5.念誦《回向文》一次: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我等與眾生 皆共成佛道


6.合掌鞠躬一次作為感謝。


其他注意事项


進行頂禮、念誦,正常禮儀是在敲鑼、供養後,從殿堂中軸位置退到旁邊進行,以讓道給其他朝拜者。


此外,在寺院、殿堂裏移動,必須避免在進行祈禱中的別人面前經過;


進出殿堂時應該在左或右邊跨過門檻進入,不能把腳踩在門檻上。


离寺


在離開時,通常會在殿外轉身面對佛像方向,再次恭敬鞠躬一次。



追尋過往聖哲的痕迹,亦在這些追尋中令自己的足迹與聖哲們的足迹重疊。回溯千年的時光,感受唐風遺韻。


下一篇,洛陽三十三觀音靈場巡禮之第一番:頂法寺(六角堂)。敬请期待!


隨喜掃描讚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