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招胜有招,格律诗的江湖套路

 JwwooLIB 2017-06-10



南北朝的南齐永明年间,江湖无事,天下太平。


一个叫周颙[yóng]的人隐居的时候闲得无聊,手头的古诗都已经翻过好几遍了,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一日他又读一首古诗,突然眼睛一亮,诗的读音中似乎有什么秘密,莫非藏着什么绝世武学?于是又赶紧翻看其他的诗,翻来翻去最后发现了四个字:

平上去入”!


他有一点兴奋,“我就要掌握诗歌美的钥匙了!”他把自己的发现写成一本《四声切韵》,扔在了一个山洞里,等待从山崖上掉下来一个少年。


没想到的是,他的书很快就被盗版,出现在神仙姐姐的“琅嬛福地”里。


一个叫沈约的人读到了这本《四声切韵》之后,日日苦练,后来发现其中竟然还有不少漏洞。于是提出了练习这本秘笈的“八项注意”,称为“八病”: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


八病是必须要避免的。


依照《四声切韵》以及“八病”练习的武功,后来人们叫“永明体”。


“永明体”开始展露头角,当时以“永明体”行走江湖的就有八个人,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八人中权利最大的是萧衍,他是皇帝,但最牛逼的是谢眺、沈约。


尤其是谢眺,他写了一首《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名声大震。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而沈约的《咏芙蓉》,也是清新脱俗,“永明体”的风格突出可见。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但是江湖上大多数诗人的内功还停留在汉魏时代,所以这种“永明体”发展十分缓慢。



内功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直到了唐朝初年,江湖上练“古体诗”的仍然人数众多。


但是很多人一边练“古体诗”,一边开始接受“永明体”四声八病的格律风格,并给“永明体”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今体诗”,也有人叫“近体诗”,以区分于不守格律的“古体诗”。


不要误以为“近体诗”是近现代的事情,近现代一行一行的诗,那叫新诗。


武功都是一代代传承发展的,格律诗也是。从“永明体”到“近体诗”,格律诗的注意事项越来越多,按照字数的多少还分出了三种招式。

 

第一招,叫“绝句”,一共有四个句子,两联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这第一招,常常短促干脆,遵循“起承转合”的规律,三四句常常转得奇崛又自然。


第二招,叫“律诗”,一共八个句子,四联诗,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个字一句的叫“五言律诗”,七个字一句的叫“七言律诗”。


第三招,叫“排律”,十个句子以上,上不封顶。排律也有五言、七言的。由于此招式太过于冗长,在唐代肯学、并且学的好的人不多。


虽然只有三招,但是为了练到家,唐初不少人摸索了几十年,直到两个人的出现,基本的口诀才定型。这两个人一个叫沈佺期,一个叫宋之问。


写格律诗练武侠小说里练就武学十分像,懂招式,懂口诀,是基本功,但会基本功的不一定练的出色。沈佺期、宋之问虽然完善了口诀,但是自己水平一般。宋之问甚至还有人品问题,很像逍遥派的丁春秋。



虽然三个招式的字数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口诀只有六个字:

平仄,押韵,对仗


这六个字里面包含着同样的东西,那就是“美”,平仄体现的是声律的起伏美,押韵体现的是声律的重复美,对仗体现的是文字的对称美。


到了科举考试的年份,在考试之前,住在旅馆里的五湖四海的同学们都要互相提前切磋切磋。


“阴平阳平都分不清楚,直接回家卖红薯。”


“犯了三平尾,又犯三仄尾,只能给人当跑腿。”


“音节为两字,平仄交替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人摇头晃脑地念着。


“还有还有呢。同联平仄对,前后平仄粘。”


……


“王维老师,您这首诗应该是仄起不入韵吧?……”


“王昌龄老师,您这首用平起入韵,真的很合适……”


“杜甫老师,您的颔联对仗的真工整……”


“贺知章老师,您这句犯了合掌的毛病了把?……”


……


一时争吵不停,热闹不休。倒酒的小二只听见什么阴的阳的,还“入孕”,满脸发红,心想这帮文人思想比我还不单纯呢。


这小二哪里听得懂这些,要听得懂,也早就不当小二了。这里的“阴平阳平”都属于“平仄”里面的“平”,而平仄里的“仄”,包含《四声切韵》里面的“上去入”三种音。


如果非要和现代的发音做一个大概的对应,那平声包含一声和二声,仄声包含三声和四声,古代的“入”声字,现代已经分别散入了一二三四声,所以是最容易出错的一种。


“音节为两字”说的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平仄交替出”说的是在一个句子里面的音节的平仄是交替出现的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更简单了,说的是一个句子里面的奇数位字的平仄可以自由选,但是偶数位必须是交替出现。


举个王之涣老师《登鹳雀楼》中的句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这里的第一句的第一个字“欲”是仄声,实际上也可以是平声,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平仄相对的。


在“欲穷千里目”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如果用仄声就犯了“孤平”的毛病,这是大忌。所谓的“孤平”就是除了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整个句子只有一个平声。


而所谓的“三平尾”或者“三仄尾”,是说一个句子最后三个字全部是平声或者仄声。


而“同联平仄相对”说的是同一联诗的前后两句的第一个音节是平仄相对的,第一句的如果是平,第二句的就得是仄,注意这里说的都是音节。一个音节的平仄主要取决于第二个字的平仄。


“前后平仄相粘”说的是前面一联诗的第二句的第一个音节和后面一联诗的第一句的第一个音节,平仄保持一致。


还是举起王之涣老师的《登鹳雀楼》,练习练习前面说的口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需要注意的是,白是入声字,属于“仄”。


那么“仄起不入韵”又是什么呢?其实也简单。“仄起”说的第一个音节的第二个字是仄声,如果平起,则第二个字是平声。入韵说的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不入韵则不押韵。一般而言,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则不押韵,如果是平声则押韵。


所以,看一首近体诗的声律以及是否押韵,只需要看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和最后一个字,后面的句子依照规律就自然水落石出了。


古人押韵和现代人不太一样,古人押的韵后来总结为平水韵,现在人们写格律诗押的今韵,则是中华新韵。不知道平水韵,没事,可以问度娘。


至于对仗,有单独的一套学问。对仗的一联诗,抽出来基本就是一副对联。对仗的基本口诀是“前后两句在相同的位置使用词性相同的词语。”


还是举《登鹳雀楼》的例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和黄都是形容词,代表颜色;日和河都是名词,都是大自然的景物;依和入都是动词,尽和流都是动词。对仗就十分工整,这叫工对,有工对,那就有宽对,宽对的用词相对宽松。


犯“合掌”,说的是一联中的两个句子,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重复了,这是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比如:

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这里长空和广宇都是天空的意思,展翅和翔云都是飞翔的意思,完全重复了。


对于律诗来说,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的必须全部对仗,排律也是一样。



上面说的都是有招,绝顶武功的演化一般遵循从无招到有招,从有招再到无招的规律,写格律诗也是如此。


但不是为了无招而无招,无招都是有原则的,武功的原则是能够胜了对方,而诗的原则是符合人们对美的要求


比如说《静夜思》,就不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了,那么可以归为古体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比如李商隐的《登乐游原》,第一句全部是仄声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比如说《春晓》,押的是仄韵,“晓”,“鸟”,“少”都是仄声,与平常的平声韵不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押仄韵的还有李绅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另外,一般而言,对于五言诗来说,仄起为“正格”,平起为“偏格”;对于七言诗来说,平起为“正格”,仄起为“偏格”。


杜甫的《绝句》就是偏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犀灵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仄相对也好,押韵也好,对仗也好,都是为“美”服务的,如果因为这些反而破坏了美,那么不要也罢,这就是无招胜有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