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韵律知识荟萃

 西湖谐人 2011-08-14


时间:2011-04-17 13:11来源: 苦荞茶知 作者:中国特产网
【释义】【对联的词组结构】【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平平仄仄仄平平转载自醉风 ...
  

【释义】

【对联的词组结构】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遍】:"变"字用到唐代,简化了一下,借用"徧"字,或作"遍"字。词的上下可称为上下遍,或上下片,或上下段。

平平仄仄仄平平

转载自醉风浪子转载于2009年02月20日14:44阅读(568)评论(96)

水天一色;

【长调】:明人以9字以上为长调。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律句】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意大利有什么特产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谦受益;

秦代时间短促,加上焚书坑儒,思想统治极为严酷,因此主要只有民间尚有歌谣流传。到了汉代,西汉文人诗坛,颇为寂寞。基本上为模拟四言和骚体的创作。值得一提的有汉初高祖刘邦的骚体歌诗《大风歌》、韦孟的四言《讽谏诗》等。但是到了东汉,情况就有转变,张衡的《四愁诗》虽没有脱尽骚体影响,但已具有新的气象。在班固、张衡的倡导下,东汉文人注意学习乐府民歌。为配合音乐而歌唱的《乐府诗》,其直接继承了《诗经》中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代表了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东汉早期作家班固写的《咏史》诗,采用的是五言形式。后来张衡作铜仁特产《同声歌》、秦嘉作《留郡赠妇诗》,使五言诗的技巧上更有进步。《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建安时代,由于三曹七子的提倡,终于形成了"五言腾踊"的局面。七言诗的创作也在尝试中。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下句就是: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汉语四声与对联】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知否?知否?

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

点缀风流却欠梅。

二十画:籍黩嚼

现代诗体主要依从唐诗遗留下来,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六种基本形式。前两种无严格格律规范,(为我们"宽"找到历史的依据)后四种有严谨的格律框定,尤其是五律七律,除大众尽知的平仄平韵外,还讲究对仗,沾对,防孤平,三平收尾,等等诸多细节。"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也是非"律"不联。"词"初被贬为'诗余'又名"曲"等等,相当于现代的音乐,所以它重音律。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仄仄仄平平(韵)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李清照

1.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唐代,诗歌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不但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数量超过了西周至南北朝历代之总和,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题材领域的拓展、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体制的完备成熟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百花竞放,蔚为大观。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格律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更讲究追求声律。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五、七言律诗(八句)和五、七言律绝(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盛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不论

【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

述而》)等等。

十七画:擢蟋檄

【对仗】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平平平仄仄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

仄仄仄平平

中文:

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试问卷帘人,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树已半寻休纵斧;

【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

【用韵】

【对联的分类】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柴门都向水边开。

仄平仄仄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平平仄仄平(韵)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穿窈窕,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过拍】:即换头。

绿蓑衣,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平平仄仄平(韵)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四声】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复组,十字结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怎样区别平仄】

【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

武侯祠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什么是词】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平平仄仄平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莫放春秋佳日过;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韵)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倚声】:即填词。

【用韵】

【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井非结句。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平平平仄仄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千古一人。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因此律诗,楹联,诗余,若冠之以名就要所依其律。否则引人嗤之以鼻,贻笑大方,也是咎由自取。这也是没有折中和商量的余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无知的历史依据。(但醉风尤为喜欢诗余那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海选的格式以及它特有的抑扬抗坠、变化多端的长短句。却独独不喜欢遵循它原有的定律。而根据自己的口感和抒怀去肆意放纵。又何尝不可?但这也有个前提,就是标明无仄或无韵。当然也不能称之为词,至于叫什么,你自己想好了在告诉我)

【近体、古体】

平平仄仄平

格律是一种规范,本身没有商讨还价的余地,而诗词作者遵守格律与否,即通常所说的把握格律严、宽程度,严就不必废舌,对于宽的限度也是大有争议:比如常说的平仄上的2、4、6分明,1、3、5不论。其实还可以宽,只重"格"每句字数相同,都以偶数句结束。弃平仄只注韵(而且还不计韵的平仄,如本人)适当上下句对仗等等。

仄仄平平仄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复组,六字结构)

【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

果然一点不相干。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侧艳词】:即艳词。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楹联如词者如清许太眉题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古典诗词概述】

限于本人文笔和知识的贫乏,闲叙至此。

动摇意态虽多竹,

古典诗词-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但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可以将诗词归为一类的。中国古典诗歌大体分为:(1古体诗(古风):四言、五言、七言古体诗,乐府诗;(2)近体诗(格律诗):律诗、律绝、排律;(3)词: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格词、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错叶格词。(4)曲:散曲、杂剧。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二、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春江桃叶莺啼湿;

楹联象散文者如佚名题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台联:

【过片】:即换头。

(复组,七字结构)

【大词】:宋人以慢曲为大词。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

〖例句〗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仅要多读多听多说,还要掌握一定的词汇。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

平平平仄仄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鱼传尺素,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过崔嵬,

平平仄仄平(韵)

【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句】

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格"是一种样式,是形式上的东西;"律"是规律、规范。

平平平仄仄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平平仄仄平

【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风月无边。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仄仄仄平平(韵)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个字为句的顿逗处,通常又叫一字豆。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西塞山前白鹭飞,

仄仄仄平平(韵)

青箬笠,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但魏晋之际,只以宫、商之类分韵,还没有四声之名。南北朝时,由于受佛经"转读"的启发和影响,创立了四声之说,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声调,应用于中国诗文,遂成平、上、去、入四声。其间,周颙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并根据诗歌要求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特点,经过创作实践的摸索,总结出诗歌必须"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的原则。于是,诗文的韵律日益严格。对偶句的格律由骈偶发展成为律偶。在沈约、谢眺的"永明体"诗中已有比较工整的律偶。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谢眺《新亭诸别范零陵云》)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摇红;

词牌

【对联之起源】

【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①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典|名词|用词不当。②语句;话语:台词|歌词|词不达意。③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词曲|宋词。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仄平平仄平

【格律概述】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摊破】:即添字。

【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

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仄仄平平仄

乱云剩带炊烟去,

英文:(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平平仄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么】:一首词的下遍。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如;"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沈约《休沐寄怀》)等。从齐梁"四声"、"八病"说盛行之后,再把四声二元化,分为平(平声)、仄(上、去、入声)两大类,既有了平仄的概念,又逐步总结出每句诗的平仄应有变化,每句诗与每句诗之间的平仄也应有变化的"调平仄术"和联结律诗的"粘法";同时,又发现每句诗用五、七字比用四、六字更富有音乐美,节奏也更加有变化;在一首诗中,骈偶句与散体句并用,又能显示出语言的错综美。就这样,从齐梁时略带格律的"新体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律诗达到了严格精密的阶段,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平平仄仄平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语言学里,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格"是框定的形式上的视觉,"平仄"是朗诵时声音上抑扬顿挫的听觉。"韵"则是收与放产生荡气铿锵的味觉。什么是好诗?保持口感上的流畅与通顺,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或拗口,韵味荡气回肠余味无穷,意境不重复颠倒,延伸有序。如同打开的历史画卷。同写作,有开场白,有过程,有结尾,张弛有度;浓笔淡墨,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手法,或作者本人予以抒发的情感,轻重缓急来决定重心与浮力。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在上述各种文体中,对偶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运用,并非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多从三字到七字之间;三是对仗很宽松,字数、词性、句式大体能相对,但缺乏平仄的对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意义的排偶较早起,声音的对仗是从它推演出来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

(复组,八字结构)

仄起:仄仄仄平平

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一画:一

【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平平仄仄平(韵)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知足常乐;

愿我们在古典的海洋里摇橹扬帆,愉快徜徉!-水云间(2009年2月20日)感谢两位贤德,愚作了整理和编册,不妥之处还望海涵并指正。-一叶扁舟(2009年8月25日)

【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文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发展为五言句和七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座标,其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月迷津渡,

【粘对】

【歇拍】:即结拍

他人学诗皆从格律入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醉风不再妄自诽薄。根据个人实践心得,学诗亦可从意境入手--先修炼内涵再框以格律。如同先学会做有骨头的人,再来打造自己的形象。意境是真身,格律是衣服,表里如一方能魅力无穷。(意境套格律,这里要有个转型的"度",至少要达到意境上的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不要太急功好利忙于求成,须知根基不稳大厦将倾。格律入门与意境入手的区别是,前者在笼子里造房子,后者在房子里做笼子。束缚与反束缚,是思想上的解放与尝试。)

能忍自安。

【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天竺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过变】:即换头。

九画:觉(觉悟)急罚

【古典诗词概述】

【自过腔】: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倚歌】:即填词。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三画:兀孑勺习夕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段】:与片、遍同义。

【格律概述】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昆流莺说:少住为佳。

驿寄梅花,

野水闲将日影来。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汉语四声与对联】

(单组,二字结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琴趣】: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

四画:仆曰什及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陆游,岳飞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和李清照。

●○●○

【小词】:宋人以令、引、近为小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对联之起源】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仄仄仄平平(韵)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昆楝花风,尔且慢到;

(复组,十二字结构)

【徧】:即遍。

【过】:即换头。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

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到盛唐已发展至尽善尽美。唐代诗人的对仗技巧已炉火炖青。如果把楹联比喻成孕育在诗文母体中的胎儿,那么此时的胎儿已是完全发育成熟,即将呱呱坠地了。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二画:七八十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同理,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二是分咏格诗钟。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诗歌是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此联实可当作一首清新秀美、温软伤怀的词来读。

应是绿肥红瘦!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

涤翠。

楹联如曲者如清佚名讽某知府联: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仄仄仄平平

【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

【对仗之路】

"格律"不是诗的唯一,仅是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分意境与格律,古今论证不休的矛盾并非格律之争。而是意境与格律的天枰倾斜,救"意"还是保"律"-由个人喜好而定,个人意志不足以强化到群体的共同意志和规范。所以这种争论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还有诗词的存在,指责与被指责,自得与自卫就会轮番上演,但格律本身并不矛盾,比如隋朝遵循陆法言的《切韵》至南宋以后推广刘渊的《平水韵》,到今天由中华诗词学会发起的按新华字典声韵而修编的《新韵》,每一历史时期都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和运用。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词的风格

(单组,三字结构)

却道海棠依旧。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它文学形式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近体、古体】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单组,五字结构)

【对联之格律】

风格及代表人物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孤平和三平调】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转]华山论剑---古韵律知识荟萃分类:原创草成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满招损。

【中调】:明人以59字至9字为中调。

[宋]辛弃疾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将在下面回帖栏里张贴些通用的诗词,楹联基本格律,供业余爱好者观摩学习,免去查经据典的辛苦。若对以上观念有所出处,或加以完善,修正,请回复留言版。醉风及时予以更正,在此先行谢过诸师友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浓睡不消残酒。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对联的分类】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有的词限定[中]也就是在某些字上可以不压韵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

东林试问几时栽?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宋)苏轼

【常用入声字表】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栀放同心结;

仄仄仄平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平平仄仄平(韵)

【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

【对仗】

【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

桃花流水之曲;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

仄仄平平仄

【词学名词解释】

【对联的词组结构】

【词的种类】

【对联之习俗】

仄仄平平仄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仄仄平平仄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至魏晋达到顶峰。其中对偶句亦较多运用。汉乐府中对偶句更趋工整,俨如后代律诗中的联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平平平仄仄

【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自制曲】:即自度曲。

【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对仗之路】

【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

【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最难风雨故人来。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风"取决个人的态度和秉性。有人生性懒散放浪,有人自律拘谨正统,所以手法不一,笔锋各异。莫一味强求的依附他人,当定位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灵魂的血肉做诗风的坚实后盾,再渗入扎实的文学功底,何作他人衣?

以下全部为醉风浪子收集整理并发在其"七指琴",为方便自己和大家学习,特此转来,在此对醉风表示感谢!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的昆说一声:"呵!呵!呵!"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近】:即近拍。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即骈偶)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遍】:即摘遍。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单组,四字结构)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复组,十一字结构)

莲开并蒂花。

四、平起首句押韵: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桃源望断无寻处。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昨夜雨疏风骤,

绿荫芳草之间。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这叫做一变。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对联之特征】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中国人民。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过腔】:即换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仄仄平平平

【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

夜雨梅花蝶梦寒。

构佳思;

【孤平和三平调】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文人创作的漫长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春秋时编成的《诗经》是现在能看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从音乐角度上分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诗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最早发生、发展的文学形式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发展阶段的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昆几个:"是!是!是!"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诗"忌直,忌露,忌奥。"直"显得生硬,"露"少回旋余地,"奥"不使人知。诗不要成为鸡肋,食而无味,弃之不舍。要视觉上让人情愿读下去;要听觉上让人读来爽乎;要味觉上让人履嚼有味,引人深思哲理,探索你内心的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或认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

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首句押韵: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砌成此恨无重数!

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对联之特征】

【粘对】

昆山片玉连城。

【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

为谁流下潇湘去?

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丛桂一枝香满;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词学名词解释】

【四声】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渔歌子

【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古音与今音,发音、发声大多都貌合神离。喜古而不复古,那是回忆里最亮丽的风景,但越逾千年的距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所以醉风个人提倡今人写新韵,毕竟我们写诗是给今人读的,而不是给古人看的。

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什么是词】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

【词序】:"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

[唐]张志和

【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下句就是: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十九画:蹶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因此,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rite good ord."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则可称为楹联。

此联的口语化和谐谑意味,颇有曲的味道,刻画封建官僚丑态,维妙维肖。

(复组,九字结构)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

(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文心雕龙丽辞》:

平平仄仄平

【词的种类】

【自度腔】:即自度曲。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殇。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如梦令

[宋]秦观

【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平平平仄仄

踏莎行郴州旅舍

一、古典诗词概述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对联之习俗】

郴江幸自绕郴山,

【南乐】:元人也称词为南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

文言传)

一般有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很反感非格律不成诗的论调,对于意境与格律,醉风个人严重倾向意境修炼。格律是前人所规范的,休要拿来卖弄或作为横加指责别人的工具。熟不知你不过是拿着别人的东西炫耀着自己,好比走在老虎前面的狐狸,这"势"是借的,只不过你时间多了点,学的早了点,记忆力好了点,除此无他。意境是纯个人的情感流露,宣泄,也体现个人的文学功底。醉风有时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跟纯自己的东西比较,还那样理直气壮,声大气粗。是底气不足?是心虚?疑是分不清别人的自己的?混淆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这是明目张胆的剽窃和毫无羞耻的掠夺),或是本性好斗使然。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平平平仄仄

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雾失楼台,

平起:平平仄仄平

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千丈冰溪百步雷。

【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

【小令】:明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对联之格律】

写妙句。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词要通顺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过处】:即换头。

【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一人千古;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减字】:即偷声。

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知否?知否?

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处区别:一,叠句,如如梦令,如梦如梦。二,叠字,如忆秦娥后前后第三句起三字皆叠用第二句之尾三字。三,倒叠字,如调笑令,下片起首例叠上片最末二字,且二字倒转。四,叠韵,如长相思,起二句,君泪盈,妾泪盈,二句韵同。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哲学探源: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

点缀风流却欠梅。

二十画:籍黩嚼

现代诗体主要依从唐诗遗留下来,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六种基本形式。前两种无严格格律规范,(为我们"宽"找到历史的依据)后四种有严谨的格律框定,尤其是五律七律,除大众尽知的平仄平韵外,还讲究对仗,沾对,防孤平,三平收尾,等等诸多细节。"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也是非"律"不联。"词"初被贬为'诗余'又名"曲"等等,相当于现代的音乐,所以它重音律。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仄仄仄平平(韵)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摘遍】:从大曲中摘取其一遍来谱词演唱,称为摘遍。

(1)"看"作平声:日用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李清照

1.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这十个数字按次序分别为:入去平去上入入入上入。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唐代,诗歌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全盛时期。不但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数量超过了西周至南北朝历代之总和,而且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题材领域的拓展、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体制的完备成熟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百花竞放,蔚为大观。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唐代的诗歌形成了固定的分类。其分类有两种,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是指模仿唐代以前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二是近体诗(格律诗),不象古体诗那样自由,在篇幅、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更讲究追求声律。它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五、七言律诗(八句)和五、七言律绝(四句)。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作排律。盛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不论

【令】: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令。

述而》)等等。

十七画:擢蟋檄

【对仗】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平平平仄仄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

仄仄仄平平

中文:

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试问卷帘人,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歌头】:大曲歌遍之第一遍,谓之歌头。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树已半寻休纵斧;

【大拍】:宋人以音繁词多的曲调为大拍。

【用韵】

【对联的分类】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柴门都向水边开。

仄平仄仄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

平平仄仄平(韵)

一般说来,平声字音平和,有较长的尾音。仄声字尾音短促,或者无尾音。近代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首先肯定了释真空对于古汉语四声的分析是正确的。半农先生又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作了补充,他说:"平声平去,曲折最少,习称为平衡调。上去两声曲折最多,或上升,或下降,或降升,或升降。应为非平衡调。入声最短,称促调。"半农先生的论述,简单而明了。张世禄先生更为简要地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两大类,平声是长音步所在,仄声是短音步所在,平仄主要是长与短的区别。笔者还认为,古汉语四声,除了有长音步和短音步之分外,读音高低也是大相径庭的,如以:"东董冻笃"为例,从平声起,音阶逐渐升高,至去声达到顶峰,亦即第三声读音最高。入声一落千丈,音量低短而简捷。简言之: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上列散论,只是一般方法,读者可在学习和实践中再行验证。

穿窈窕,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平声,也可作仄声,如看、教、为、思、傍…略举数例如下:

【过拍】:即换头。

绿蓑衣,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平平仄仄平(韵)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四声】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复组,十字结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怎样区别平仄】

【阕】:一首词称为一阕,这是词所特有的单位名词。

武侯祠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3.去--去声分明哀远道。去声读音宛转,尾音短,高昂。

【什么是词】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平平仄仄平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莫放春秋佳日过;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韵)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倚声】:即填词。

【用韵】

【结拍】:词的结尾处,谓之结拍。但结拍井非结句。

(○为平,●为仄。"学"字按《平水韵部》为入声)

平平平仄仄

一是字数要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有一种特殊情况,即上下联故意字数不等,如民国时某人讽袁世凯一联:

千古一人。

为了练习辨别四声的本领,古人列举了如下三十二个字,作为平仄基本知识锻炼的文字,只要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字的平仄,那么其他字的平仄,就可触类旁通,一读即知了。

因此律诗,楹联,诗余,若冠之以名就要所依其律。否则引人嗤之以鼻,贻笑大方,也是咎由自取。这也是没有折中和商量的余地,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开脱无知的历史依据。(但醉风尤为喜欢诗余那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而海选的格式以及它特有的抑扬抗坠、变化多端的长短句。却独独不喜欢遵循它原有的定律。而根据自己的口感和抒怀去肆意放纵。又何尝不可?但这也有个前提,就是标明无仄或无韵。当然也不能称之为词,至于叫什么,你自己想好了在告诉我)

【近体、古体】

平平仄仄平

格律是一种规范,本身没有商讨还价的余地,而诗词作者遵守格律与否,即通常所说的把握格律严、宽程度,严就不必废舌,对于宽的限度也是大有争议:比如常说的平仄上的2、4、6分明,1、3、5不论。其实还可以宽,只重"格"每句字数相同,都以偶数句结束。弃平仄只注韵(而且还不计韵的平仄,如本人)适当上下句对仗等等。

仄仄平平仄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字的平仄分别为:入入上平去上平平平上。

(复组,六字结构)

【犯】: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

果然一点不相干。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侧艳词】:即艳词。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楹联如词者如清许太眉题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古典诗词概述】

限于本人文笔和知识的贫乏,闲叙至此。

动摇意态虽多竹,

古典诗词-旧体诗词(相对新诗而言)。诗词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两种体裁,但由于词是从诗中派生出来的文学体裁,也可以将诗词归为一类的。中国古典诗歌大体分为:(1古体诗(古风):四言、五言、七言古体诗,乐府诗;(2)近体诗(格律诗):律诗、律绝、排律;(3)词:平韵、仄韵、平仄韵转换格词、平仄韵通叶、平仄韵错叶格词。(4)曲:散曲、杂剧。

这是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较长的对联,节奏也必须相应。

二、简述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春江桃叶莺啼湿;

楹联象散文者如佚名题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台联:

【过片】:即换头。

(复组,七字结构)

【大词】:宋人以慢曲为大词。

【词题】:宋以后,词的内容、意境和题材都繁复了。有时光看词的文句,还不知道为何而作。于是作者有必要给加一个题目。

【填词】:先有乐曲,然后依这个乐曲的声调,配上歌词。宋元以来一般人则通称"填词"。

〖例句〗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仅要多读多听多说,还要掌握一定的词汇。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寓声乐府】:自创新曲,而寓其声于旧调。

平平平仄仄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鱼传尺素,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见《应用写作》1987年第1期《漫话对联》)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全联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过崔嵬,

平平仄仄平(韵)

【双曳头】:三叠以上的词,第二叠与第一叠句式、平厌完全相同,形式上好似第三叠的双头,故名之曰双曳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律句】

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格"是一种样式,是形式上的东西;"律"是规律、规范。

平平平仄仄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将悲欢离合,再叙从头。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平平仄仄平

【大曲】:大曲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少的也有十多遍,多的可以有几十遍。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对联的平仄规律,与诗基本相同,一殷套用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风月无边。

作为诗歌的一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仄仄仄平平(韵)

婚联习俗。婚联是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对联,通常张贴于婚娶之家的大门、洞房门、厅堂或妆奁堂上。其内容多是对结婚双方的热情赞美和良好祝福,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豆】:凡词谱中注有豆字者,即一个字为句的顿逗处,通常又叫一字豆。

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神州千古秀"对"赤县万年春"、"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就属合掌。当然,个别非中心词语的合掌,或者合掌部分在联中比重很小,无伤大雅。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西塞山前白鹭飞,

仄仄仄平平(韵)

青箬笠,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一)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五是平仄相谐。什么是平仄?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古四声中,平声为平,上、去、入声为仄。平仄相谐包括两个方面:

【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中序又称为拍序。

第三阶段是律偶阶段。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但魏晋之际,只以宫、商之类分韵,还没有四声之名。南北朝时,由于受佛经"转读"的启发和影响,创立了四声之说,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声调,应用于中国诗文,遂成平、上、去、入四声。其间,周颙作《四声切韵》,沈约作《四声谱》,创"四声""八病"之说,并根据诗歌要求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特点,经过创作实践的摸索,总结出诗歌必须"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的原则。于是,诗文的韵律日益严格。对偶句的格律由骈偶发展成为律偶。在沈约、谢眺的"永明体"诗中已有比较工整的律偶。如:"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谢眺《新亭诸别范零陵云》)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摇红;

词牌

【对联之起源】

【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则换平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平。凡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则换仄韵。或上句皆押平韵,至此另换一平韵,亦称换仄,既换平韵之后之后,又换仄韵。与上文之仄韵不同一部者,谓之"三换仄"。同属一部者,称为"叶仄"。既换仄韵之后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

①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典|名词|用词不当。②语句;话语:台词|歌词|词不达意。③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词曲|宋词。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曲子词】:唐与五代时词被称为曲子词。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仄平平仄平

【格律概述】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对联除要求押韵和对仗外,词组和结构也是有一定规则的。如:

对联平仄问题不是绝对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对联中出现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因联意需要时也可以例外。

【摊破】:即添字。

【片】:在南宋,遍字又省作"片"字。词一般分上下两阕,上阕叫上片,下阕叫下片。

春联习俗春联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介绍和评定文字如下:

四是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仄仄平平仄

乱云剩带炊烟去,

英文:(莎士比亚名言,按楹联形式排列)

仄仄平平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平平仄仄

把古往今来,重新说起;

【么】:一首词的下遍。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填腔】:宋人为歌词作曲,称为"填腔"。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如;"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沈约《休沐寄怀》)等。从齐梁"四声"、"八病"说盛行之后,再把四声二元化,分为平(平声)、仄(上、去、入声)两大类,既有了平仄的概念,又逐步总结出每句诗的平仄应有变化,每句诗与每句诗之间的平仄也应有变化的"调平仄术"和联结律诗的"粘法";同时,又发现每句诗用五、七字比用四、六字更富有音乐美,节奏也更加有变化;在一首诗中,骈偶句与散体句并用,又能显示出语言的错综美。就这样,从齐梁时略带格律的"新体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律诗达到了严格精密的阶段,成为唐诗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平平仄仄平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语言学里,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格"是框定的形式上的视觉,"平仄"是朗诵时声音上抑扬顿挫的听觉。"韵"则是收与放产生荡气铿锵的味觉。什么是好诗?保持口感上的流畅与通顺,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或拗口,韵味荡气回肠余味无穷,意境不重复颠倒,延伸有序。如同打开的历史画卷。同写作,有开场白,有过程,有结尾,张弛有度;浓笔淡墨,要根据自己的写作手法,或作者本人予以抒发的情感,轻重缓急来决定重心与浮力。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在上述各种文体中,对偶句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它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运用,并非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多从三字到七字之间;三是对仗很宽松,字数、词性、句式大体能相对,但缺乏平仄的对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意义的排偶较早起,声音的对仗是从它推演出来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

《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

(复组,八字结构)

仄起:仄仄仄平平

楹联应用广泛,除名胜宫殿、亭台楼阁、厅堂书屋悬挂外,还广泛应用于节庆、题赠、祝贺、哀挽、陵墓等场合。依据功用之不同,它可分为春联、寿联、风景名胜联、自题联及各种技巧联等。

一画:一

【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叠字与重字是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如明代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联:

平平仄仄平(韵)

4.入--入声短促急收藏。入声读音质朴而急,收音短促,低沉,无尾音。

知足常乐;

愿我们在古典的海洋里摇橹扬帆,愉快徜徉!-水云间(2009年2月20日)感谢两位贤德,愚作了整理和编册,不妥之处还望海涵并指正。-一叶扁舟(2009年8月25日)

【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继《诗经》之后,公元前四世纪,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骚体诗,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这种由文人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色彩的新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骚体诗冲破《诗经》四言诗的固定格式,发展为五言句和七言句,不但能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且韵律和节奏也更富于音乐性。先秦时代,《诗经》与《楚辞》双峰并峙,是中国诗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座巍然屹立的座标,其巨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上--上声高呼猛烈强。读音响亮,声音短促,无尾音。

月迷津渡,

【粘对】

【歇拍】:即结拍

他人学诗皆从格律入门,这传统的教学模式醉风不再妄自诽薄。根据个人实践心得,学诗亦可从意境入手--先修炼内涵再框以格律。如同先学会做有骨头的人,再来打造自己的形象。意境是真身,格律是衣服,表里如一方能魅力无穷。(意境套格律,这里要有个转型的"度",至少要达到意境上的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不要太急功好利忙于求成,须知根基不稳大厦将倾。格律入门与意境入手的区别是,前者在笼子里造房子,后者在房子里做笼子。束缚与反束缚,是思想上的解放与尝试。)

能忍自安。

【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诗的格律和声韵还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只是由作者按照个人的内容需要和声韵感觉来进行写作。到了魏晋,由于受到了天竺梵音学的影响,我国的声韵学得到了发展。使诗歌创作由自然的声律发展到讲究追求声律,出现了作诗要注意平仄和韵律的性质,形成了格律诗的主要内容。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过变】:即换头。

九画:觉(觉悟)急罚

【古典诗词概述】

【自过腔】: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所谓"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

(6)"为"作仄声:本为汉王建大功,未将自我置胸中;早知兔绝终烹狗,悔不淮阴坐钓终。

【倚歌】:即填词。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三画:兀孑勺习夕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如按《佩文韵府》音韵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平声列为"平",上、去、入都归纳进了"仄"。按北京语调,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样一来,平声字多了,没有"入"声,把一部分去入声字归入了平声,这是学习撰联的同志值得注意的。古来有很多语言学者对古汉语四声,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如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析:

【段】:与片、遍同义。

【格律概述】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昆流莺说:少住为佳。

驿寄梅花,

野水闲将日影来。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汉语四声与对联】

(单组,二字结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1.平--平声平道莫低昂。读时发音平和、尾音长,有余韵。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琴趣】:后人以"琴趣"为词的别名

四画:仆曰什及

(2)"看"作仄声: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陆游,岳飞和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周邦彦,晏殊,秦观和李清照。

●○●○

【小词】:宋人以令、引、近为小词。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发达,对联的科目将会更多,更为齐全和完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长一点的词还可以有: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对联之起源】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是可以的。不过,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是允许的(称为"换位格"),如林森挽孙中山先生联::

六是内容相关。什么是对联?就是既"对"又"联"。上面说到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节奏相应和平仄相谐都是"对",还差一个"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仄仄仄平平(韵)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昆楝花风,尔且慢到;

(复组,十二字结构)

【徧】:即遍。

【过】:即换头。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近拍】: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

综上所述,汉文学的对偶句式历经了至少两三千年,经由排偶、骈偶、律偶三个阶段,"对称原则由意义推广到声音方面"(《朱光潜美学文集》第十二章),到盛唐已发展至尽善尽美。唐代诗人的对仗技巧已炉火炖青。如果把楹联比喻成孕育在诗文母体中的胎儿,那么此时的胎儿已是完全发育成熟,即将呱呱坠地了。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二画:七八十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同理,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楹联习俗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西晋时期(29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

二是分咏格诗钟。上下联分别咏出不相干的两个事物;逐字逐词对仗工整;通过联意从某一点上把两件事物关连起来。分咏格诗钟有些类似无情对,还类似谜语,但不同点也很多,有兴趣的联友可作进一步研习。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诗歌是先秦文学的巨大成就之一。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

此联实可当作一首清新秀美、温软伤怀的词来读。

应是绿肥红瘦!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雅词】:宋以后词调由俚俗转为要求雅正,称为雅词。

涤翠。

楹联如曲者如清佚名讽某知府联: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仄仄仄平平

【拍】:韩愈给拍板下定义,称之为乐句。

【对仗之路】

"格律"不是诗的唯一,仅是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分意境与格律,古今论证不休的矛盾并非格律之争。而是意境与格律的天枰倾斜,救"意"还是保"律"-由个人喜好而定,个人意志不足以强化到群体的共同意志和规范。所以这种争论会一直延续下去,只要还有诗词的存在,指责与被指责,自得与自卫就会轮番上演,但格律本身并不矛盾,比如隋朝遵循陆法言的《切韵》至南宋以后推广刘渊的《平水韵》,到今天由中华诗词学会发起的按新华字典声韵而修编的《新韵》,每一历史时期都有严格的格律规范和运用。

寿联习俗。寿联是为过寿的人祝寿专用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是评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祝福过寿者多福高寿,美满幸福,具有热烈而庄敬的感情色彩。

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领字】:于词意转折处,使上下句悟结合,起过度或联系作用的字。

词的风格

(单组,三字结构)

却道海棠依旧。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它文学形式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近体、古体】

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字分别为:上上平上平上上去平上入上。

(单组,五字结构)

【对联之格律】

风格及代表人物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孤平和三平调】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转]华山论剑---古韵律知识荟萃分类:原创草成

顾名思义,对联是要成"对"的,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易传》中,分别以各种具体事物象征阴阳二爻。阴代表坤、地、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与此相对应,阳则代表乾、天、男、父、君、首、上、南、雷、火、山、果、赤黄、刚健等。这种无所不在的阴阳观念,深入到了汉民族的潜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而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物生在两…,体有左右,各有妃藕。"(《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下的道路,只是一个包两个。"(《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成熟、新生,二者于义为对。对待之文,自太极出两仪后,无事无物不然;日用、寒暑、昼夜,以及人事之万有--生死、贵贱、贫富、尊卑、上下、长短、远近、新旧、大小、香臭、深浅、明暗,种种两端,不可枚举。"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满招损。

【中调】:明人以59字至9字为中调。

[宋]辛弃疾

(5)"为"作平声: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将在下面回帖栏里张贴些通用的诗词,楹联基本格律,供业余爱好者观摩学习,免去查经据典的辛苦。若对以上观念有所出处,或加以完善,修正,请回复留言版。醉风及时予以更正,在此先行谢过诸师友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浓睡不消残酒。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对联的分类】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有的词限定[中]也就是在某些字上可以不压韵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

东林试问几时栽?

楹联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右后左,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楹联属格律文学,有种种讲究,但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是其文体特性,其中尤以声律的平仄与词性的对仗为关捩。楹联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人称"诗中之诗"。

(宋)苏轼

【常用入声字表】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栀放同心结;

仄仄仄平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平平仄仄平(韵)

【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

【对仗】

【重头】: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头"只有小令才有。

桃花流水之曲;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对联习俗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艳词】:相对于雅词而言。

仄仄平平仄

【词学名词解释】

【对联的词组结构】

【词的种类】

【对联之习俗】

仄仄平平仄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应用。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仄仄平平仄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至魏晋达到顶峰。其中对偶句亦较多运用。汉乐府中对偶句更趋工整,俨如后代律诗中的联句。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平平平仄仄

【中腔】:所谓"中腔",可能也就是中序的一遍。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自制曲】:即自度曲。

【转调】:一个曲子,原来属于某一宫调,音乐家把它翻入另一个宫调,节奏既变,歌词亦变,便出现带"转调"二字的词调名。

春联习俗。春联古称春贴,是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书写张贴的一种时令对联。春联习俗起源于五代,至宋代已成形,明代已很普遍。在湖南,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习俗。春联具有祝颂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特点,并突出一个"春"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对仗之路】

【叠】:叠字的意义是重复。故词家一般都以一首词的下片为叠。

【换头】:词从单遍发展为两遍,凡是下遍开始处的句式与上遍开始处不同的,这叫做换头。

最难风雨故人来。

挽联习俗。挽联,有的地方叫丧联,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人们用于对先人、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往往贴在门口、骨灰盒两侧、追悼会会场两侧、花圈上,一般用白纸配黑字,具有肃穆、庄严和沉痛的感情色彩。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诗风"取决个人的态度和秉性。有人生性懒散放浪,有人自律拘谨正统,所以手法不一,笔锋各异。莫一味强求的依附他人,当定位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灵魂的血肉做诗风的坚实后盾,再渗入扎实的文学功底,何作他人衣?

以下全部为醉风浪子收集整理并发在其"七指琴",为方便自己和大家学习,特此转来,在此对醉风表示感谢!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的昆说一声:"呵!呵!呵!"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

【近】:即近拍。

对联的规范与创作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曲破】: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即骈偶)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遍】:即摘遍。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双调】: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单组,四字结构)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复组,十一字结构)

莲开并蒂花。

四、平起首句押韵: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桃源望断无寻处。

(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如:

昨夜雨疏风骤,

绿荫芳草之间。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变】:每一支歌曲,从头到尾演奏一次,接下去便另奏一曲,这叫做一变。

清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寺、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例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对联之特征】

"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意思是袁世凯中国人民。

但对联的任何规则都有例外,"内容相关"也是如此。对联中有两类极特殊的对联。一是"无情对",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如:

【过腔】:即换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仄仄平平平

【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关于是否一部,请检用词韵)。

夜雨梅花蝶梦寒。

构佳思;

【孤平和三平调】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体植必两,辞动有配。…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

其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从集体歌唱到文人创作的漫长过程。在中国文学史上,春秋时编成的《诗经》是现在能看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在语言的句法上,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从音乐角度上分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诗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最早发生、发展的文学形式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发展阶段的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昆几个:"是!是!是!"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诗"忌直,忌露,忌奥。"直"显得生硬,"露"少回旋余地,"奥"不使人知。诗不要成为鸡肋,食而无味,弃之不舍。要视觉上让人情愿读下去;要听觉上让人读来爽乎;要味觉上让人履嚼有味,引人深思哲理,探索你内心的世界,引起心灵的共鸣或认知。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诗余】:南宋初,有人编诗集,把词作附在后面,加上一个类目,就称为"诗余"

平平仄仄平

二、仄起首句押韵: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引】: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添字】: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增叫做添字,与移宫转调有关。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砌成此恨无重数!

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对联之特征】

【粘对】

昆山片玉连城。

【平仄诗二十八式格律表】

为谁流下潇湘去?

对联又叫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对联格律,概括起来,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叙如下:

丛桂一枝香满;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词学名词解释】

【四声】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渔歌子

【自度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写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

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古音与今音,发音、发声大多都貌合神离。喜古而不复古,那是回忆里最亮丽的风景,但越逾千年的距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所以醉风个人提倡今人写新韵,毕竟我们写诗是给今人读的,而不是给古人看的。

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什么是词】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

【词序】:"词序"其实就是词题。如果用一段比较长的文字来说明作词缘起,并略为说明词意,这就称为词序。

[唐]张志和

【南词】:北方人称词为南词,以区别于北词(曲)。

对联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应保持一致和统一,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与"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在谋篇布局对联词组时,一定要注意上下联的词组结构必须相同,这亦是对联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规则。

下句就是: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十九画:蹶

英文"上、下联"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也相同,但音节不相等。读起来,因其无声调,上下联都是一个声音面貌,没有平仄相间带来的抑扬顿挫。至于书写上,"下联"比"上联"少了两个字母的位置,故全不对称。读者或许会想,能不能找出和写出一个英文对偶句,在单词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础上音节也相等,书写(字母数相等)也相等呢?不能说绝对不能,但因英文的音节、文字、语素不是三位一体的,实际操作起来只能是顾此失彼,即使莎翁这个对偶句,在英语中都是极其罕见的。而中文的"构佳思;写妙句"情况就不同了。你看,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对,音节相等,平仄基本相谐,书写起来则完全整齐对称。因此,英文"think good thoughts;rite good ord."不是楹联,而中文"构佳思;写妙句。"则可称为楹联。

此联的口语化和谐谑意味,颇有曲的味道,刻画封建官僚丑态,维妙维肖。

(复组,九字结构)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

(叶燮:《原诗》外篇)这种根源于阴阳二元论世界观偏爱成双结对的民族心理,是对偶句式得以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之一。前人的许多论述,也注意到了这种联系。《文心雕龙丽辞》:

平平仄仄平

【词的种类】

【自度腔】:即自度曲。

语言寻根: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即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单词"car"与"jeep"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音节不相等。而汉语"kǎchē"与"jīpǔ",数量相等又音节相等。汉语之所以能实现"音节"相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每个音节独立性强,都有确定的长度和音调,音调古有平、上、去、入四声,今有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四声,皆分平仄两大类。平对仄即谓相拗。这样,汉语的语素与语素之间(即字与字之间)就能建立起字数相等、平仄相谐的对仗关系。而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概念能够相对,单词的数量和词性能够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能够相对,但其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可自由拼读,又无声调,故无法相对。楹联大多数是写成文字,并且很多时候还要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它建筑物或器物上。因此,楹联对仗的第二层即是所谓文字相对。文字相对意味着楹联不仅是语言艺术,又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位置。它具有可读性,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而英文呢,它是拼音文字,每个单词长短不一,只表音,不表义,更无可视性,只能横排,不能竖排,无法从形体上实现真正的对称。下面试举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偶句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说明为何只有汉语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则不能。

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殇。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如梦令

[宋]秦观

【促拍】:所谓"促拍",就是乐曲节奏的改变,不过从歌词的字句之间是看不出来的。

(4)"教"作仄声:粉笔生涯亦快哉,因材施教育良材;满园桃李生机鬯,化雨春风次第开。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平平平仄仄

踏莎行郴州旅舍

一、古典诗词概述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

【对联之习俗】

郴江幸自绕郴山,

【南乐】:元人也称词为南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

文言传)

一般有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很反感非格律不成诗的论调,对于意境与格律,醉风个人严重倾向意境修炼。格律是前人所规范的,休要拿来卖弄或作为横加指责别人的工具。熟不知你不过是拿着别人的东西炫耀着自己,好比走在老虎前面的狐狸,这"势"是借的,只不过你时间多了点,学的早了点,记忆力好了点,除此无他。意境是纯个人的情感流露,宣泄,也体现个人的文学功底。醉风有时就想不明白为什么拿别人的东西跟纯自己的东西比较,还那样理直气壮,声大气粗。是底气不足?是心虚?疑是分不清别人的自己的?混淆了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这是明目张胆的剽窃和毫无羞耻的掠夺),或是本性好斗使然。

二是词性相当。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前者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后者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天文(日月风雨等)、

平平平仄仄

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中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雾失楼台,

平起:平平仄仄平

第二阶段是骈偶阶段。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千丈冰溪百步雷。

【近体乐府】:"近体乐府"是北宋人给词的定名,

【小令】:明人以58字以内为小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制品种类繁多,包括纸裱、镜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联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各类楹联典籍数以万计。

(3)"教"作平声:樱杏桃榴次第开,故教一一傍窗栽;毵毵竹影依依柳,分得清阴入户来。

但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三是结构相称。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李白题题湖南岳阳楼联:

【对联之格律】

写妙句。

3.用字技巧: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等。

词要通顺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过处】:即换头。

【偷声】:一首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减叫做偷声,与移宫转调有关。

一人千古;

第一阶段为对偶阶段,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减字】:即偷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