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鹏城医话|哲学系中医帮你理理中医治病到底怎么才能好呢?

 静卧沉思 2017-06-10

治病思路再理清

(一)

鹏城医话|哲学系中医帮你理理中医治病到底怎么才能好呢?

我自己以前也犯过错误,比如,某同学去找某某名医看病,结果没看好。我也曾经随大流式的认为名医不过如此,水平不行。

可是现在看起来,这是一个很有缺陷的事件概括,某次就诊体验远远不足以概括某人医术。

1,信息交流充分吗?

名医得到足够信息了吗?是否太忙了三分钟就看完了?这反映的往往是医院管理制度问题。后面还有五十人排队呢。如果每个人都能有半个小时以上的详细全面沟通,医生的水平必然总体提高。

2,技术问题,这里面问题就复杂了。

比如,名医擅长其他类型的疾病,取得了很高的疗效,不代表所有类型都能胜任,但是,即使不能胜任所有类型,也可以照样是真明医。

另外,比如,医生的治疗规划是选择了短时间效果不明显的路径,比如更强调培补元气慢慢治病,在外呈现出一个效果慢的状态,不等于技术缺陷。

还有,患者的治疗期待与医生的治疗方案的矛盾,比如患者有六个症状,他迫切需要解决1、2、3,这三个方面。可是医师经过分析,认为优先解决4、5、6更符合治病逻辑。这样在治疗的初期,患者需要解决的1、2、3没有得到解决,而是解决了不痛不痒的4、5、6,这样由于医患双方评价侧重点不同,导致患者不满意,这仍然不代表医师水平有问题。

3,药材质量问题

4,患者服药情况

是否规范服药,是否遵守禁忌。

5,疾病本身难度。

6,患者不良的就医态度

导致医师采取了防御自保式治疗方案,不代表医师真实水平。

7,没有及时复诊,无法完成一个疗效检验周期。

8,其他我暂时想不到的原因。

排除这些原因之外,才能轮的上医师水平问题。所以,治病是一个充满细节的互动过程。这是一个需要牢固确立的观念。

(二)

鹏城医话|哲学系中医帮你理理中医治病到底怎么才能好呢?

究竟疾病为何难治?

这是我持续苦思冥想的问题。

我现在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容易片面化,概括化。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重要事情说四遍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而人们理解片面化了,这是疾病难治的重要原因。

本来人脑通过概括某一个事物形成概念标签,大大方便了人类的认识,使得人类不断进行思维上的合作超越其他物种,获得一个又一个生存胜利。

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放弃细节的过程,比如说任意某个事物的定义吧。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些概念看似正确,实际上是我们放弃了大量的细节得来的思维概括,不能代表任何现实事物,也不存在某个事物与其对应。

我们常常说这个桌子是正方形的,这个桌子是长方形的,可是世界上真的存在正方形的桌子吗?真的存在长方形的桌子吗?

任何实际事物的边缘都是凹凸不平的,如果人类体积缩小到一个原子大小,站在一个所谓“正方形”桌子的边缘来看待桌子,宏观的长长的桌子边缘竟然变成了眼前的起伏不定的高山沟壑,根本没有直线的存在!!

世界上并不存在实际直线边缘的桌子,我说的是一切,全部,包括迄今为止一切最精确的切割品。

任何一个具体现实事物,内在包含着无限丰富的细节和作用方式。

仍旧拿一个桌子来说,当我们发出指令:“把正方形的桌子排成一排”,这句话使用了桌子的形状概括(注意:是形状概括而不是实际形状,因为桌子的实际形状细节,我们其实并不知道)

当我们发出指令,“把红色的桌子搬出来”,我们的大脑通过丢失桌子的材料,重量,形状等信息,抓取了颜色信息,对桌子进行了分类,然后把桌子搬出去了。

但是,红色真的是一个靠谱的概念吗?对于红色有精确的定义吗?一个红色的桌子,在里面掺杂了2个绿色物质分子,我们能否称呼这个桌子为红色?世界上真的存在纯粹红色的桌子吗?能不能较真呢?

你会发现不能较真,人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真实的正方形红色桌子。

同样,任何物体的实际重量,我们能准确掌握吗?这个好理解,我们永远得到的是一个近似值,我们也永远无法知道桌子的实际精确重量,甚至那个国际标准千克原器。

我们的大脑通过丢失无限丰富的细节,完成了概念的认识。

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就是通过概念运作来实现。

这跟看病有关系吗?

太有关系了!!

我们对于医生,对于药物,对于疾病,对于患者,能做一句话式的评价吗?

这样的论断会不会也是通过丢失大量细节来完成的?接近事实吗?

下面尝试还原一个具体的幼儿高热案例

某某深圳小女孩,3岁,不明原因发热,最高达到39点5度,流清涕,偶尔有咳嗽,不爱动。

然后父母抱着孩子去了儿童医院,儿童医院的医生认为是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给予美林等退热药物处理。

整个诊疗过程5分钟。

父母拿药回家,服用后很快退烧,可是三五个小时以后很快再次发热,反复如此。并且咳嗽越来越严重。

于是父母带着孩子来我这里治疗,我通过半个小时左右的问诊,详细了解了孩子生活中的细节,发病前期的表现,确立诊断,然后呢?

1,我开了一剂药,告诉患儿父母,服药后有可能短时间体温更加升高,属于正常。

2,我给患儿父母留下了微信号,告诉他有了新变化及时反馈

3,详细告诉了患儿饮食注意事项

然后,患者服药后体温果真上升到了40度,继续服药,开始退热,咳嗽减少。

第二天复诊,调整新处方,这次开方两剂吃两天。

在微信中不断根据病情动态变化,调整服药方法。

再次复诊,患儿咳嗽消失,发热解除,治疗结束,患儿父母满意而归。

并且告诉预防的方法。

问题反思:

问题一,儿童医院的医生水平有问题吗?

答案是,不一定。

原因:

1,后面还有五十人排队,导致时间分配不足,信息沟通不足,医师水平不能完全发挥。

2,患儿父母没有复诊,而是改成了看中医,没有完成一个完整诊疗计划。

3,即使这个案例处理不当,仍然不代表医生其他类型疾病不行,甚至也不代表小儿发热水平不行,这仅仅是一个个案,所以不能评价。

4,给予美林处方以后,没有动态跟踪,没有联络。这一点在医院做不到。

问题二,我的水平高吗?我是个好医生吗?

答案是,不一定。

原因

1,我用大量详细的问诊,弥补了自己水平的不足,如果只给我三分钟的时间,我的表现可能还比不上医院的其他医生。

2,患儿父母的就医状态良好,素质高,没有呈现出咄咄逼人的无聊傲慢的态势,我乐意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治疗,我感觉他们是高素质患者。

3,患儿父母认真执行了医嘱,这是重要助力,幼儿服药存在的问题是服药量有的时候不足,耽误治疗。

4,疾病本身并非疑难病,如果过分疑难,我也估计搞不定。

5,我们随时保持沟通,动态的掌握病情,动态调整服药,避免了出现新变化无所适从的局面。

6,其他原因

问题三:小儿发热咳嗽这个病难治吗?

答案是:不一定。

1,病情本身有轻重不同,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情况之后才能确定,并且这种确定,严谨的医生是不能对外公开论断的“这个很简单”“这个包治根治”,都是不恰当的。空空咨询,不能当面掌握实际病情,不能论断。

2,医生的水平有差异,治疗思路有差异,呈现出来的治疗过程不一样。

3,幼儿服药不一样,有的孩子咳嗽就是不服药,导致无法治疗,孩子能配合,效果好一些。

4,患者父母的就医态度是否傲慢无知?是否给医生制造了低素质患者的形象?这直接影响到了医生的治疗思路。当患者逼迫医生首先采取自保措施,而不是认真治病的时候,呈现效果会差一些。

5,各种医嘱,禁忌执行情况如何?执行好了就好治一些。

6,服药时间,周期复诊能做到吗?能做到,就好治一些。

以前有患者咳嗽一个月更换六个医生,每个医生服药两天效果不明显就更换下一个,在我这里治疗第三天咳嗽接近消失。并不是我的水平高,而是如果患者在第一个医生那里认真吃药三五天,估计早就好了。

7,患者家人支持治疗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在旁边鼓励治疗还是风言风语?

治病是全家的事儿。

8,治好了以后,生活注意事项能做到吗?有一个孩子感冒我刚刚治好,姥爷觉得孩子感冒几天了“太虚了”,给做了鸡汤猪蹄,吃完了结果当天又开始咳嗽发热。又搞了几天才好。

所以综上所述,治病究竟是咋回事儿呢?这是个一言难尽的事啊。

贴标签思维,不仅伤害了医患关系,阻碍了治病过程,也阻碍了人们对于事物的正确认知。

另外比如,在儿童养育中,常常见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贴标签:

“这个孩子就是淘”

“这个孩子就是倔”

“这个孩子就是懒”

“这个孩子就是皮”

“这个孩子就是爱哭”

“这个孩子就是胆小”

这些日常的标签阻碍了人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大人们心安理得活在自以为是的对孩子的“认识”之中,出现了各种家庭教育的问题,以至于孩子成年之后,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对抗幼年的心理创伤。

我么能否脱离标签式认识事物的方式?

我们能否脱离“这个医生是庸医”“这个医生是良医”“医德高”“没有医德”“难治”“容易治”,这样标签式的对治病以及对医生的评价系统?

能否如实动态全面的看待一个治病事件呢?但愿治病告别道德绑架,如实看病,告别片面标签评价。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重要事情说四遍

治疗疾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参与的动态过程。

这个过程配合顺畅,庸医可以变成良医,难治病可以变成小病。配合不好,小病长期久治不愈,良医被逼迫不能发挥正常水平。

这是治病思维再次理清。

(三)

鹏城医话|哲学系中医帮你理理中医治病到底怎么才能好呢?

告别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A即B的思维方式,而是深入治病过程的动态评价

常常见到病人询问,我这个病难治吗?我这个病能治吗?或者病人议论,某某医生是庸医,某某主任专家根本不会看病,等等。

事实上呢?治病的难易程度是在治疗过程中互动实现的,并不是用难易两个字概括的。

感冒貌似简单,可是每年也有因为感冒去世的病人。癌症扩散,看起来难,可是也有晚期癌症康复的案例。另外,有些疾病,开始容易,彻底消除难。

有些疾病,开始很难,然后越来越容易;

有些疾病,主要看患者的生活习惯,患者生活习惯调节好了,就相对容易;

有些疾病,看似简单,实际很难;

有些疾病,看似难度很大,实际不难;

有些疾病张医生这里很难处理,但是李医生轻轻松松治好了。

但是有些李医生觉得难以处理的疾病,到了张医生那里变得很简单;所以,治病是一个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不能用难易这样的简单词语概括。

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是,我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让疾病更快恢复?

同样,评价医生也不能简单的用“神医”“庸医”等等词语,这些都代表不了现实的临床情况。

任何一个医生都有治愈的病人,也有久治不愈的病人,并且治病效果根本不是仅仅看医生。

上次遇到的,咳嗽一个月更换六个医生的患者让我觉得惊奇,这次遇见一个咳嗽三天换三个医生的患者更是奇葩,后来咳嗽怎样好的呢?她把第四个医生的药物跟前面医生的药物混合在一起吃下去,结果好了,最终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医生治好的。

这样的患者即使遇见神医也能亲手毁成庸医。这样的患者在描述病情的时候,就会说,“我看了很多中医西医都没看好,我总是遇见庸医”。

另外,对医生的评价是多角度的,技术平平可能医德很好,医德不佳可是技术高超,某一个病很擅长不代表其他病能治好,即使能治好某个病,不代表医术高或者低,可能以前技术好,先在水平差了,或者以前差,现在好了。这里面很多细节问题,一不小心就冤枉了好人,制造了口业。

我总是在琢磨,为何很多病难以治好,除了某些特别困难的疾病,甚至是常见病简单病都很多长期不愈的案例?

我于是想出了系统化治病的说法,可是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我缺少一种更加贴切的比喻,今天想出来了,其实治病跟谈恋爱有稍微类似,都是需要两个真心相待的人。

你无法定义恋爱是苦涩还是甜蜜,你知道要看双方的相处过程,而不是简单定义。

如果张三医生开了一张处方,你满心都是疑惑,于是找一堆不相干的人来评头论足,会更加增加心里的纠结,对于张三医生治疗方案的执行毫无用处,并且心里会越来越乱。

也有的患者自作聪明同时执行三个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且隐瞒不告知这些医生其他方案的存在。治病失败,在所难免。

所以治病只能有一个主导医生决策,谈恋爱一般也不赞成脚踏三只船。父母包办婚姻往往不幸福,所以劝人看病,热脸贴冷屁股看病,如果患者没有就医意愿,硬要帮助人家治病,往往最终看不好。

所以,治病有点类似谈恋爱,需要两个真心对待的人,去经历一个变动的过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