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留一步:张英知让涉世安乐 【菜根妙语】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菜根故事】 安徽桐城有一条一百多米的“六尺巷”,巷子不长,却非常有名,因为它记录着一个关于“让”的故事。 话说康熙年间的某一天,一骑快马奔进宰相府,马上人匆匆忙忙要求拜见宰相大人,他这么着急并不是要禀告什么天下大事,而是给宰相张英带来一封来自安徽桐城老家的信。 原来张宰相家与邻居叶家发生地界纠纷,闹得难解难分。 事情是这样,这两家人家都是当地大户,张英是朝廷重臣,而叶家家主是地方权贵。两家虽相邻多年,但并不来往。好歹是左邻右舍,各走各的门,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无事。 哪里知道在这一年,两家同时大兴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显荣贵之意。其实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并不会出现什么麻烦,但问题是,两家大院的宅地大约都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地界便不怎么清晰了。 两户人家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所以才引发了争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礼,你不允我不依,一时间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县衙老爷那里。 张家、叶家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县衙老爷乃七品芝麻小官,岂敢轻易判决,只好装糊涂,拖来拖去,官司迟迟没有结果。 张英家里觉得这个事情也不大,可偏偏这小小的官司迟迟无果,不免气愤难忍,无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禀报宰相张英,希望他出面干预,以振族威,出掉这口怨气。 张英看过信,只是爽然一笑,他这一笑让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成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将诗封好,交给来人,命他再快马加鞭带回老家。 家里人左等右盼终于见得书信回来,喜不自禁,都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打开一看,却是这样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但是仔细一读这道诗,一合计,皆息怒默语,家产虽可贵,但急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家人悄悄将与叶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这让邻居们都交口称赞张英和他的家人的旷达态度。 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叶家十分感动,愧疚之余,也仿效张家做法,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于是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其中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这条一百多米的巷子很短,但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