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38---词的分类(下)

 江山携手 2017-06-10

现代汉语知识讲座38----词的分类(下)(三)助词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比况助词、表数助词等。词的个性特征很强,各个小类之间在附着对象上都不同。之所以都归入助词,就在于:功能上,它们都是附着的,大都是后附,少数是前附;在作用上,它们都是辅助的,是用来辅助各类实词、词组和句子的;在表达上,它们都是以表语法意义为主的;在读音上,他们大都要发生一定程度的音变,有相当一部分要弱化并读成轻声。

“的”、“地”、“得”是结构助词,在口语里都念“de”。“的”附着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定语,如“人民的中国”、“推广普通话的经验”

“地”附着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如“迅速地前进”、“仔仔细细地调查”、“异乎寻常地热烈”。“得”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边的词或词组是补语,如“干得起劲”、“说得清清楚楚”、“红得十分可爱”。

注意:“认得、记得、博得、赢得、获得、懒得、落得、觉得”中的“得”都是语素。

助词“的”也可以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边,合起来成为具有名词功能的“的”字结构。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例如:

(1)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2)触目的是一张旧照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⑶金属的不如竹子的。

⑷简装的不好,我要精装的。

⑸野生的更值钱。

⑹这台电视机是彩色的。

“的”字短语的概括性很大,相当于一类的人或事物。

⑺现在种田的、做工的、教书的、甚至当兵的,都在为经济建设而奔忙。

但“的”字短语显得不够尊重,有点随意。

“的”有时还附着在联合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弄点糖儿豆儿的”、“买些文具什么的”。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时态。“着”表示进行态,指明动作在进行,如“他大声地说着话”;或指明动作的结果在持续,如“屋里点着灯”。“了”表示完成态,指明动作已经完成,如“他到了北京”。“过”表示经验态,如“他到过北京”。

此外,还有一些助词,如“们”、“所”、“似的”、“来”、“把”、“初”、“第”等等。

“们”经常附着在指人的名词(一般是双音节名词)后边,表示“群”的意义。“群’是不计算数量的多数,同它相对的格式是计算数量的多数。如“同志们”和“X位同志”相对。因此,用了“们”前边就不能再用上表示定数的数词和量词了。我们可以说“全体同学们’,但是不能说“三个学生们’。“们”附着在人称代词后边,表示的也是::群”的意思。

“所’经常附着在动词前边,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如“所见”、“所闻”。、所学非所用、夺人所爱、强人所难。

有些“所”字结构和“的”连用,只用来修饰别的名词,将其他短语转化为偏正短语,如“所读的书”、“所提的意见”、“四人帮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所喜欢的那棵玫瑰花”

比况助词有“似的、一样、一般、般、样”

暴风雨般的掌声、黑塔似的虎妞、火一样的热情、杨二嫂飞也似的跑了

“似的”经常附着在词或词组后边,使这个词或词组具有描写的作用。如“花园似的城市’、“石头似的站在那儿”、“那小孩象野马似的”。

助词“来”和“把”经常附着在数词或量词之后,表示概数。如“五里来路”、“二十来人”、“百来斤米”、“斤把米’、“千把人”。用“把”,前边只能出现“百’、“千”等数词。“十多个人”的“多”也是助词。

助词“第”附着在数词或数词词组之前,“初”附着在数词一至十之前,表示次序。

“的话”是用来帮助假设的,既可以和假设连词配合,也可以单用。比如:

如果下雨的话,就顺延一个星期。   找不到他的话,给她姐姐也行。

“看”用于加强尝试态,大多用在重叠动词后面,必须读轻声。比如:

尝尝看、想想看、试试看、先服几味药看

(四)语气词  例如:

的  了  吗  呢  吧 

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在整个句子的未了,表示语气。后边有专节讨论。

(五)叹词

叹词包括表示感叹和应答的词,如“唉”、“呀”、“哟”、“哎哟”、“喂’、“嗯”、“唔”等。

2.叹词的结构功能

叹词的句法结构功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本的功能,就是这些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比较灵活,通常不同其他实词发生特定的关系,一种是变通的功能,就是充当句法成分

第一种用法主要有三种:用于句首,用于句中,用于句后。比如

哦,我知道了。    咦,你又来了。    哈,还真不简单。    哇,这么多菜啊。    啊,多可爱的小生灵啊!    哼,还说是公平竞争呢。    啧,啧,头发烫得多漂亮啊!

徐主任,咦,哪儿去了?    咱这里,哈,就数你的脾气好。    她,哼,和大杂院里的娘儿们没有什么两样。  孩子,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

水!——舀点水来,嗨!    又到了星期日了,唉!    便宜你这小子了,哼!·  我怎么会碰到你这样无赖的家伙,呸!

充当句法成分的叹词位置相当灵活,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也可以充当谓语,比如:

一大半人的嘴巴不自觉地张开,时时还漏出“啧!  啧!”的叹美声。

秦敏一扬脸,哈哈笑起来。    疼得他哎哟哎哟地喊了起来。    她什么也不说,只是嘿嘿地笑。

他扬着浓浓的眉毛,咧着嘴巴狠狠的咦了一声。    人们纷纷“啧”着嘴唇,赞叹着。

充当句法成分的叹词,大都具有一种活用的痕迹,是将叹词当作名动形实词来用。3.叹词的表义功用

叹词的表义功用与语气词比较接近,主要表示各种语气、情感和情态,少数也可以用于应答和允诺。概括地说起来,叹词所表示的心情、感觉、态度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喜悦或赞叹。比如:

嘿嘿,你真能说!    哈哈!  丰收了,还能不高兴!    啊,我亲爱的祖国!    呵!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哇!好大的蛋糕啊!。

(2)悲伤或无奈。比如:咳,不提周海我还不伤心呢!    唉,这不怨我呀!    嘿!  比比人家,看看自己!    瞎!老喽,连鼻子都不中用了。    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3)意外或惊讶。比如:啊!你吓了我一跳。    哎呀,这怎么可能呢!    咦!  怎么我的钱还在?    嗬!你怎么在这里!    嚯,他后来真去了,没有出意外吧?

(4)提醒或领悟。比如:

哎,老弟,以后要改改你的坏脾气了。    哎呀,老大爷,你找谁啊?

哦,你昨天找我原来是要给我说媒,要我嫁人啊?  噢,原来是这件事!

(5)鄙视和唾弃。比如:   

哼!你就跟他们是一路货。    哼,妈不像你,见钱就忘了命。  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

(6)招呼与应答。比如:

喂,:年青人,你找谁?    嗨,你俩上哪儿去?    嗯,军长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嗯!对了,他是比以前改多了。    呀,可以这么认为,不过并不确切。    ·

从表达的角度看,首先,所表示的心态、情感与各个叹词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同一个叹词,往往可以表示多种情感,而相同的情感,常常可以用不同的叹词来表达。比如“啊”可以分别表示赞叹、惊讶、领悟等等:

啊!何等壮丽的景象啊。    啊,简直不得了了。

再比如“哟”、“哎呀”、“哎哟”、“哟嗬”等都可以表示惊讶:

哟,你也在这儿哪。    哎呀,这怎么办呢?    哎哟,这么大的力气

啊!.  哟嗬,是你呀

其次,无论是单音节叹词、,还是双音节叹词,都有一些叹词可以重复或复叠,以加强所表达的情感和语气。比如:

哎哎,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哦哦,多美呀!    唉,唉。你简直不能想象我激动到什么程度!    呵呀呵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六)象声词

摹拟声音的词,如“乒乓”、“哗啦”、“叮当”等。

2.象声词的功能

从不同的角度看,象声词的功能包括单独使用功能、句法组合功能和模拟表达功能三个方面。

(1)独用功能。象声词独用时,可以作为一个句子成分,也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可以一次使用,也可以多次重复;可以位于句首,也可以位于句中。比如:

咯喳,车把断了。    咣,门被什么人一脚踢开了。    咔嗒咔嗒,随着剪刀声音一落,两根乌黑的大辫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    轰隆隆,轰隆隆。外面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炮声。“咕咕咕咕咕咕咕”,一顿机关炮,打得山头烟火直冒。    连着响来的冲床声就变成“匡当匡当匡当匡当”地一直响下去,响个没完。

大多数象声词可以独立使用,少数像“琅琅”、“轰然”一类的象声词一般

不能独立使用。总体上看,象声词的独立性比叹词要低一些,充当句法成分的概率比叹词要高得多。

(2)组合功能。象声词可以在句中充当定语和状语,单纯的象声词后面常带数量词“一声”。充当定语时一般要有“的”,充当状语时,可以没“地”。如:

我听见头脑里“嗡”的一声,墙壁随即转动起来。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车身摇晃一下就停了。    她看了看那只嘀嘀哒哒响的马蹄表。

他老婆扑哧一声笑了。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    小王的耳朵嗡嗡直叫。    小河的水哗哗哗地向东流去。    把门一关,就呼呼地.睡去了。  土块噼里啪啦地落了他们一身。

象声词也可以充当谓语和补语。直接作谓语的句子往往是对举性的。

比如:

一路上,车声隆隆,马蹄哒哒。    铁匠铺里,你丁丁当当,我当当丁丁,好不热闹。

象声词也可以单独充当谓语,后面常需要带“的”。比如:

敌机在天上嗡嗡着。    样子拿了支烟放在唇间吧唧着。    敌人家伙什儿好,也不顶事,抵不住咱们战士的猛冲猛打,一打,就哗啦了。

旗子在风中哗啦哗啦的。

象声词作补语时,后面常带“的”。比如:

大娘呢,穿着拖鞋便跑,笑得咯咯的。    盐籽蹦进了油锅,炸得哔哔剥剥的。

象声词偶尔还可以充当主语和宾语。比如:

隐约可辨的唧唧喳喳和嘻嘻哈哈,是女工们工间休息的谈笑声。

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他又听见了听惯了的“哇……乌……”

(3)虚拟功能。象声词的主要功能是模拟事物的声音。拟音可以分为实拟和虚拟,实拟是对客观事物的声音的据实模拟,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实拟。虚拟是对客观上不存在但在心理上能感受到或想像到的声音的虚构模拟。比如:

他的面孔“唰”地变白了。    他接过纸条一看,脸“腾”地一下红了。

“面孔”和“脸”事实上不会发声,通过虚拟情态,能化无声为有声。同样,对

抽象的心理活动,也可以用虚拟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对不易觉察的声音的虚拟可以化隐为显,化小为大。比如:

心里“咯噔”一声,压上块铁饼,脸色也就暗下来了。

我听了心里“扑通扑通”直跳。我的牙齿刚才又“吸吸”痛了几下。

听到这消息,她的眼泪“唰”地一下流下来。

身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近地皮,寒气“嗖嗖”地直往肚皮里钻

二  词类和词性

分类是以全体词作对象的,得出来的结果是词类;归类是以个别词作对象的,得出来的结果是词性。从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点,类和类之间的区

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说,有些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的兼类。例如:“代表’,在·代表们’、“三位代表’中是名词,在·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是动词,它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类。又如“声音很低’的“低’是形容词,“他低着头走进来”的“低”却是动词了。

关于各类词的语法特点,我们应该认清:

第一,语法书上讲的某类词的特点,指的是它的主要特点,并不是它的全部特点。

第二,就每一个具体的词而言,并不一定具备某类词的全部特点,一般地说,它具备该类词的某些主要特点。所以,在为汉语的词进行分类时,必须分清主要和次要,普遍与个别,一般与特殊,经常与偶然之间的关系,如果眼睛只盯着例外的现象,那就没有多少规律可谈了。

第三,词的语法特点是指词在全部活动范围内的特点,不是指它在某一具体句子中的语法特点。事实是:在具体句子中的词只能体现它的部分特点。比如“说”是动词,能加“了”、“着”、“过”、“起来”、“下去’等等,但是在“请你再说一遍’当中,这些词都加不上了。

第四,所谓兼类有两个条件:一是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分属不同的功能范畴,二是不同功能之间词汇意义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指某个词在具体语句中同时具备甲类和乙类的特点,

恰恰相反,指的是某个词在某一场合具备甲类词的特点而不具备乙类词的特点;在另一场合具备乙类词的特点而不具备甲类词的特点。例如·丰富’、“方便’、“繁荣”是形容词兼属动词。因为是形容词,所以它们前边能加程度副词“很”,但是一经加“很’,后边就不能带宾语了。又因为它们是动词,所以能带上宾语,如“丰富生活’、“方便群众’、“繁荣创作”。既然带上宾语,它们前边就不能加“很’了。

代表:两千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名)     他们代表了全国十二亿人民(动)

规矩:这是我们这儿的规矩(名)       不过这孩儿还蛮规矩的(形)

麻烦:这件事很麻烦(形)  给你带了许多麻烦(名)  那就麻烦你了(动)

兼类最主要有三种:名兼动、形兼动、名兼形。比如:

名兼动:研究  组织  准备  翻译  导演  编辑

形兼动:协调  繁荣  方便  健全  严肃  端正

名兼形:困难  危险  自由  矛盾  科学  烦恼

第五,必须把兼类现象与同音词现象区别开来。例如:“白纸”的“白”和“白吃’的“白’,“光头”的“光’和“光说不做”的“光”,都是同音词,不算兼类。

其条件也有两点:①句法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②词汇意义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光”、“挺”、“直”、“真”、“净”、“老”、“快”、“怪”。

甲类词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修辞上的需要,偶尔用作乙类,这也有两个条件:①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②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比如:

像他这样的,不运动运动他,还了得?

作家的脑子里又意识流了一下。    孩子在战场上光荣了。

比雷锋还雷锋。  这一切的确十分堂吉诃德了。

活用不属兼类,也不改变原来的词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