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珠曾经照沧海——记胡先骕(2)

 泮溪别馆 2017-06-10


两度美国求学

 

 

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由江西教育司司长符鼎升、熊育锡等提议,经江西都督李烈钧批准,选拔录取江西的学子前往日本、欧美留学,8月28日,江西省政务会议通过这个提案,决定拨款10万元。9月2日,由江西省文事局主持,在南昌开设考场,各府、区、县的优秀有志青年汇集南昌,应考者甚众,但录取人数较少。据民国元年江西教育司考取东西洋留学生题名录   计取赴东洋留学生正取范致远等12名,取赴西洋留学生正取胡先骕等5名。


 

第一次美国留学时的胡先骕

 

公元1913年二月,胡先骕启程赴美,在美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胡先骕离家远行,开始选择农学专业,后改为森林植物学,这在当时不被国内人们所重视的一门学科,但是,此后胡先骕五十年如一日,对植物学刻苦钻研,为了能使国家富强,他在丙辰《书感》中说到:“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   ”

 

临行前(1912年腊月),遵母命与王夫人完婚。王氏,名蓉芬(其祖父王鲁凤曾任九江知府),小名婉(1893—1926),浙江孝丰人。二人系指腹为婚,又有青梅竹马之交,因而相敬如宾,贫贱与共。

 


 加利福尼亚大学

 

1914年,胡先骕等在美捐资创办《科学》杂志。这是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刊物之一。  1915年,胡先骕与留美同学在创办《科学》杂志社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并于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纽约绮色佳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任鸿隽为社长。该社后于1918年迁回国内,1928年定址上海。办有生物研究所、明复图书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科学》、《科学画报》、《科学季刊》等杂志,又有《论文专刊》、《科学丛书》、《科学译丛》、《科学史丛书》等,对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技人才,推动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16年11月,胡先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森林植物学已届期满,各科成绩优秀,宣读毕业论文后,经专业教授评定,授予农学硕士学位。学成后立即乘海轮归国。

 

1923年初秋,胡先骕第二次前往美国。由上海吴淞口乘巨舰赴美。入哈佛大学后,攻读植物分类学哲学博士学位。途经日本长崎、神户,在宫驿候车赴东京,复自东京登海轮抵檀香山,游水族馆。至旧金山,观金门夕照和海狮石等名胜,并重访母校——加州大学,最后抵达目的地纽约。


 

胡先骕在哈佛大学师从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杰克教授,杰克教授曾于1905年到过中国,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胡先骕在杰克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利用哈佛大学优越的的图书、标本条件,用两年的时间,对中国的有花植物进行全面的整理,完成《中国有花植物属志》三卷本的博士论文。

 

  

1925年,胡先骕的《中国有花植物属志》论文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随即取道檀香山、日本,由上海至南京而回国。在哈佛大学,胡先骕除了与杰克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外,还与哈佛的Millage、Robber等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往来,与他们一直保持通讯到1949年。(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