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昌起义的革命成功,乃是一场意外?

 寻梦云泽 2017-06-10

辛亥革命,意外的成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而在当时,中国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在美国为革命募捐,时年45岁。图为湖北军政府成立。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在武昌清兵空虚的情况之下,1911年9月23日,湖北境内两个影响甚大的两个革命团体——湖北共进会、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宣布合并,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为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给农民剪掉象征清王朝统治的辫子。

1911年10月8日晚,蒋翊武被捕,后跳出巡警署围墙逃跑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总督瑞瀓闻听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 ,造成恐怖气氛而激起的兵变。

熊秉坤(1885—1969)

起事时的领导人不过是一位正目(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的一个班长)熊秉坤和另一位队官(左队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参与兵变的官兵中自然也有一些底层的革命党人,但他们并没指望这次的仓促起事一定能成功,不过是情势危急下的拼死一搏。

吴兆麟(1882—1942)

但此时湖广总督瑞澂闻讯逃往楚豫号兵舰上去了,武昌全镇很快被控制;12日,起义士兵又迅速占领了汉阳和汉口。随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全国各地独立、易帜的风潮如山呼海啸般涌起,并最终导致清朝268年统治和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的终结。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王朝。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国途经香港时在船上与胡汉民、廖仲恺、陈少白等合影。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说:“按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就武昌起义的炮声而言,其原本不在同盟会的谋划之列,但这场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偏偏发生在革命党人的起义到处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说它是一个突发性的事件,亦不为过。

革命的火焰,多次被扑灭

此前,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全都归于失败,而这次的意外事变,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推翻了曾不可一世的满清王朝。

12月29日,十七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南京召开,由于各省代表多不赞成内阁制,因此表决时还是通过总统制,并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08年11月,时值光绪与慈禧太后的国丧期间,已打入安庆新军的同盟会员熊成基、范传甲等人密谋举事,19日晚,在熊成基的指挥下,马、炮、步各营出动,会攻当时的省城安庆,不料安徽巡抚朱家宝早有防备,革命军攻击整晚而未能拿下,起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图为孙中山、胡汉民等人在上海沪宁车站乘坐专列前往南京就职。

1910年2月的广州新军起义也是如此,当时革命党人赵声、倪映典等已在新军中策划已久,其加盟革命的士兵已近三千人。但事出意外的是,新军第二标与广州警察在革命前夕突起冲突,革命党人遂决定提前发难,在与水师提督李准所率的两千清兵激战后,起义因弹尽援绝而失败。

1922年1月22日,孙中山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就让位于袁世凯。2月12日,在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隆裕太后发布《清帝逊位诏书》,两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宣告终结。图为2月15日,孙中山携南京临时政府官员谒祭明孝陵。

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有其必然的发展趋势,但事件的爆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偶然性来决定的,任何对偶然性事件的忽视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正如清末时节,看似革命党举事屡屡失败,不足为忧,实则清廷这个大火药桶,只需一根点燃的火柴,足矣。

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议决临时政府仍设在南京,但袁世凯以兵变为由,坚持迁都北京。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此时,孙中山在南京仍未解任,形成了南北两个临时大总统的局面。图为孙中山带领他的官员召开会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