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 | 耒阳农村建房“上梁”风俗

 自来自去的人生 2017-06-11


据史料记载,我国建房上梁举行仪式始于魏晋,到明清时期已普及全国各地。


在湘南耒阳农村,建新房时事先要提早一年选好一根有了年岁的大香樟木或梓木、杉木做梁。木的主杆要直,无明显弯曲,没有鸟儿的筑巢和虫蛀的痕迹。忌选用松木,因为松木是一条根的树,意味着后嗣一条根,难以延续。


建新房时,主家会在梁的中间缚上一块红布,梁上贴红纸,书“上梁大吉”四个大字。红布里包着五谷及铜钱,呈菱形状地钉在梁的中部。


祭梁时,准备三盘供果,点香烛、放鞭炮、烧钱纸,边烧边唱:“今日祭梁,天地开张,财源茂盛,人强马壮,玉女金童齐着力,金梁升上主华堂。”



民间传说,上梁披红乃工匠祖师爷鲁班首创。据说有两个工匠替人盖房,因一时粗心,把主梁的料下短了半尺,等到上梁时怎么也没法放稳妥,正在万分焦急之时,来了一位老师傅,他拿起锯子把大梁锯成两截,两往墙上一搁,不长不短,为了把中间的破绽掩盖住,老师傅把身上的红布兜脱下来往梁中间一挂,红布被风一吹,新上的梁显得格外喜气洋洋,两人忙跑下梯子向老师傅道谢,却不见了人影。原来他就是鲁班,从此,工匠们盖房时,都要在梁上披红,同时焚香祭祀,感谢祖师爷相助之恩,祈求祖师爷保佑上梁操作过程顺利完成。


祭完梁后就开始上梁,上梁是颇有讲究的,需要两个父母双全,兄弟较多(即八字好)的青年爬上房屋高处去拉绳,东家燃放鞭炮,木匠唱赞词:“下有金鸡叫,上有凤凰来,此时正上梁。”上梁到房架高处,泥匠包工头用斧头宰杀雄鸡,把鸡血淋到梁上,然后把雄鸡从高处扔下来,唱:“金鸡落地,荣华富贵,好崽养八个,好女养一双。”



上梁时,梁的东端要高于西端,因为东端代表青龙,西端代表白龙。按风水说的要求:青龙要高于白虎才吉利。


接下来的仪式是抛梁,就是撒高梁粑,掺和着糖果从房屋高处往下撒,一连撒向看热闹的人群,一边唱:“抛梁抛到东,东海龙王献金龙,公主喜临把酒斟,养了贵子龙戏凤。抛梁抛到南,南海观音接粑团,养了贵子赛潘安,文武香球理龙案。抛梁抛到西,西天如来笑眯眯,子孙前程万万里,当家娘娘好福气。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麒麟送子挂双喜,子子孙孙做状元。抛梁抛到中,大梁玉柱盘金龙,武将超过孙悟空,文武才略诸葛同。当撒向手捧簸箕跪在梁下的主人时,包工头要问他:“你是要富,还是要贵?”主人一定会说:“富贵都要。”这时,鞭炮声、人声热闹不已,气氛达到了高潮。



最后,主人准备丰盛的酒食款待匠人、帮工和亲朋好友,并分发红包,这餐饭称之为“过师夜”,意思是请工匠师傅吃的晚饭,吃完这餐饭,上梁仪式才算全部结束。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