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亲子纪录片《镜子》深度解读(一)

 star_2019 2017-06-11

注:《镜子》是一部反应亲子问题的记录片,我们【内家心理学训练小组】也组织了一场学习讨论。纪录片本身存在的意义不否定,我们更多的,是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些孩子,和其背后的家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片中心理机构的做法,哪些可取?哪些是有偏颇的?

 

全片共三集,本文是第一集的内容剖析,先看视频。



(纪录片《镜子》第一集)


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大家有个小讨论,谈论看完记录片之后的感受。

 

咨询师唐斯:


从机构角度来讲的话,他在做引导、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够深入,核心的问题,根本没有解决。比如,一个场景是,一个爸爸,他的孩子不上学,要做一个背包客,那这样子,到底是行还是不行?结果,里面的老师说“我就是告诉你,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去探讨,把这个问题挖的更深入,就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孩子为什么就要做背包客?为何不想上学?他后面的原因,很多都没有呈现出来,所以,我觉得还不够深入。

 

它有的一些理念,我不是完全认同。比如说,心理咨询师说:“开车、做医生、做心理咨询师,都要考证,但是,做家长不需要学习,没有考证”,从我自己的经验出来,我不完全认同,因为之前,之前我学了那么多,也看了很多书啊,关于育儿方面,华德福、蒙台梭利等,华德福的书我都看完了啊,可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啊。你说要学习,我学了啊,你说学的对不对?我也学的华德福、蒙台梭利啊,都是最好的啊。但是,你看动物,小鹰长大的时候,老鹰该踹它一脚就踹,让它学会了飞翔,他没有去学习啊,他就是一种本能。这个东西,我的理解就是,他们过多的强调用脑学习如何带孩子,而不是用心感受孩子。老师一直教我们致良知,那个良知不是妄心,所以说,不是过多的用脑,而是用心。

 

它里面,我还是有认同的观点,比如说,问题孩子的背后,就是一个问题家庭。

 

从孩子角度来讲,首先,这些孩子可不可以调?我现在是非常相信,这些孩子是可以调好的,在这里,我看到了X的变化,但怎么去调?我还是认同那个机构的观点,父母要调。

 

但父母怎么调?里面的泽清,父母后来去了中央电视台,如果他们的父母,愿意面对媒体、愿意面对大众,其实,他们是很愿意解决问题的,但事实上,他们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他孩子的问题,是不是真解决了?我是怀疑的。

 

 

咨询师吴雪莹:


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觉得那些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心声没有被看到、没有被满足到。

 

 以我的经历而言,当时我和我父母闹退学的时候,我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看起来很有道理的借口,但其实,从现在的角度回想起来,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开始自己也没发现到,家长也没发现到真正的理由是什么。

 

老师:那真正的理由是什么?

 

我觉得需要的是,有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能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支持。

 

比如说,我遇到各种问题,可能学校里被欺负啊,学习不顺啊,什么的,我希望这些我敢在父母面前去表达,能得到一些正向的回馈,他们能满足我的需求。

 

如果当年,我跟他们说我在学校过的不开心的时候,他们能真正的跑到我学校里看看,看我到底怎么过的,并且能帮助解决我的问题的话,我就不会退学了。

 

 

咨询师郑泽香:


我看的很匆忙,想的可能没那么深。我觉得孩子的路,就只有一条,学习吗?他那个背包客,不想学习,就让他休学一年,他去背个够呗,吃够苦他就回来了,那么硬生生掰过来,大家都那么痛苦,你让他吃一下苦,切身体验一样,到时,他遇到困难了,他困惑了,你再去关心他,把他揪回来,效果不更好吗?苦吃够了,他才听的进啊,现在怎么听得进呢?如果他背包,就不回来上学了,那又怎么样呢?既然孩子都能在外面独立生活了,也不是只有读书这条路,他以后也能在社会上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嘛。就觉得父母心态也要调一下嘛,孩子想法肯定有问题,但你要知道他问题在哪,切中要害,你找不到要害的话,只能让他去摸索

 

我最感触的那个,是要拿1万块那个。我最开始以为老师推荐给我们看,是说他里面的人做的很好,以学习的心态来看,但越看越受不了,特别是看到那个要给1万块的时候,整个感觉就是压的难受,你心理师这样做,会让小孩以后觉得父母的钱都是我的,价值观不对啊。父母赚的钱是他自己的,他要不要给你,是自己的事,你要干什么,自己用双手去挣。心理师说:“父母有进步,孩子要10000块,给了8000,满足孩子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这心理师太偏差了。父母辛苦赚的钱,他用1700买只宠物狗给女朋友,这些东西是不对的啊,完全不能这样子教。

 

老师:不错,你以为老师是很认同,让你们好好学,结果能看出不对劲的地方。

 


咨询师周婷:


当时看这个片子,就觉得机构的做法,其实很多细节都透露出,他们对孩子都是很简单、粗暴的,从孩子接过去的那些行为,可以说…是把孩子压过去的,这个细节就让我挺难受的。

 

因为平时我们做个案,都是要个案自愿的嘛,个案有面对意愿,他那样强制的把小孩带过去,小孩子受到的心理的冲击是很大的,像有个小孩,报了警,连警察也没办法,还是让他们带过去了,就这一个场景,就觉得,这个小孩会认为,他到底犯了多大的错,要受到这样的对待。

 

后面,虽说配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们,说着很有道理的一些话,跟那些孩子的谈话,也问出来了一些东西,但是,他们没有去调。像我们平时做的,老师做的,更多的是去调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想法,他们有问出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但是,他几乎没有去调整这个孩子的思维和想法。

 

比如说,那个背包客,那个早恋、带女朋友回家的那两个孩子,背包客,回去后,依然是在父母的依附下背包,早恋的,也还是不信任父母。他们不信任父母的核心的东西,其实是没有出来的。甚至他回去,还是依然不让父母回家,让他父母住自己的门店。

 

他们这个机构,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的,在表层的问题打转。

 

我现在感觉是,单从一方面去调整他的思维,调整他的想法,让他把问题看得更全面,从一方面的改变,其实可以带动另一方的改变。每一层,你都看清楚后,你的思维自然而然就会不一样。先撇开父母问题不说,就算小孩,如果你调到位了,他能更全面的去看父母的这些行为,更加理性的去分析自己的这些行为,我并不是说父母不需要去理解孩子,并不是说这一块,现在说孩子在这里,如果你只能调孩子的话,如果真去做,是可以做的到的。


他们不管从做孩子,还是父母这一块调整,都是调的很片面的,都是在一方妥协、一方勒索的状况下。

 

老师:任何一方只要调到位,其实都会改变。

 

好,我们今天下午要看完,先不讨论了,边看边讲解。

 

(以下文字部分,没特别注明的,均为一敏老师讲解)


(一个孩子抓狂、怒吼的画面)


一开头看到这些孩子抓狂的画面,暴躁的画面,基本上就知道,孩子的愤怒无处可去,越暴躁的孩子,恰恰是他的愤怒无处可去,拳打出去没有回应,所以,他就会越暴躁。这几个孩子很可怜啊,哭、吼、挣扎成这样,一看就好可怜。这些父母,又无辜的要死,痛苦的要死。


“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啊?爱啊,爱始终都在那里啊。”

 

他们要追求的就是那个效果,拥抱、哭泣。这也是心理咨询常用的方式,他们只要这个。各种心理访谈节目,也喜欢以这个画面为结束。当然,以这个画面为结束,看起来很美好啊,化解了、和解了,包括咨询中很多都这样做啊。所以,你看,一个东西经过剪辑之后,其实那个东西已经不对劲了。

 

“这些家长爱不爱孩子啊?爱啊,爱始终都在那里啊。”这话听着很感动啊。


但这东西,你只要拉长时间,放在生活当中,很多谎言就会破灭。现在的心灵课程,很多都这样啊,老师站在台上跟下面的学生很感动的分享,“爱不来不去,你只要勇敢去爱就好了”,“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爱是一切问题的钥匙”,可恰恰问题是什么?


问题都是发生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而不是你以为的爱,你以为的爱往往已经不是了,问题恰恰在这里。而这个地方,这个视频从头到尾都没有讲过,问题都是发生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你知道的地方都不是问题,或者说,你知道的地方都是很容易被修正的,这个点没有做到,都是白搭,说的再有感染力又如何?

 

 (继续看视频)



(上图是视频中孩子们在台上背诵“我是一面镜子”的画面)

 

其实,说白了,这些孩子,好调吧?其实都好调。到最后,他们都愿意,只要你告诉他们这条路行的通,都愿意去做,他们都愿意相信,并且都愿意很真诚的去相信。

 

甚至这么说吧,孩子站在舞台上,他讲的一切都是真的,都是内心最真最善良的需求,可是,回去之后,又会变成一场幻象的破灭,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这种个案我接待过啊,跟着一起上课啊,上完课之后,前面一两个月觉得父母在演戏,后面戏演不下去了,孩子一定会试探你的底线,不停的试探你的底线,只要你是演的,只要你是假的,他一定会戳破你。孩子心理想:“果然,你又是这样”。

 

到后来,有些孩子最终要自杀,其实,是每一次在求助的过程当中,那个求助的心被破灭掉,因为都是无效、都是无效!导致后来父母再做什么,孩子再也不相信了。

 

其实,当时看到这部记录片的时候,心理很生气,这里面,每一对父母、每一个家庭,都是有求助意愿的,都想被帮助,包括那些父母,不管再对抗、再对抗,但是,他既然来了,花了钱了,都有面对意愿。这部记录片折射出来的,恰恰是机构的无能!很可怕的。

 

到后面,有些孩子,再也闭门不出了,甚至谁来也不相信了,导致后面的咨询师很难做。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所以,越被咨询师咨询过的个案,是最难做的个案,最难清理的个案,因为他们心是最绝望的。

 

 (继续看视频)



看这一幕,每个孩子都很善良啊。不懂行的人,最后看结果是大团圆,但懂行的人,看了就知道不是这样的。

 

其实,你只要告诉孩子“你这样做,你可以展现你的内心”,孩子都愿意的,孩子愿意这么去做,他会做,但是,做完之后,回应是不对的,或者没有回应,或者最后,没有结果,那才是可怕的。

 

这种训练机构,他真的都是这么做的,他就是这么调的,并且这已经是主流、现在比较高级的调法。典型的结业典礼都是这样的,包括教练技术。结业典礼,汇报演出,汇报给谁看?说难听点,汇报给谁看?给观众看,给机构自己看,好像成果已经达到了。但这个成果,是演绎出来的,用演绎的方式,来塑造一个很感动、大团圆的结局……这种产生广告效应是挺好的。人嘛,都是有表演欲的,再加上你经过表演之后,夸张出来的那种效果,那确实会很感人。

 

生活中最难的,就是每个细小的问题,你都要去解决;最难的,是细水长流,是你每天面对这些东西,每天都得解决。彼此知不知道要爱啊?要感动一下啊?当然知道,太容易了,这种汇报太容易了。但如果把这种汇报当真……

 

(继续看视频)


(片中的一个孩子——家明,他爸爸坐在车上时的心理活动)

 

父亲的话是很典型的哈,大部分父亲都会这么说话,但其实这种话都会让人绝望的。

 

(继续看视频)



这段对话,孩子的诉求,是要自由,他立刻“那怎么得了?”,一句话孩子和他就已经没办法往下说了。

 

第一个,孩子要做自由人?到底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自由?说真的,孩子自己其实也不清楚,但只是因为孩子和他在一起难受,怎么难受?从这一句话就听的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一句话能跟你往下说的,一个观点都没办法往下表达的,直接被你截断掉,直接被你主导掉。那孩子怎么可能觉得有自由?其实,有时自由是什么?有时自由只是被理解,没有被理解的时候,你给他天大的自由,那也不叫自由

 

“要尽快改变思想……”这个家长,真的是在调教机器人,但是,他完全不知道他的调教机器人已经完全失败,他还在非常坚定、非常顽固的按照这套程序继续调教他的机器人。

 

“网络对他消极影响也是有的,他上那个什么背包客(网站)…….”你看,他将原因归结为网络,归结为背包客群对他的影响,所以,他一直想要他断掉网络。


这就是没好好想过:孩子的诉求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会上网?为什么背包客的东西对他会很有影响?再反过来说,如果孩子非要去做背包客,你硬生生的给他断掉,其实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是,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

 

14岁,在父母心中,可能真是孩子忽的一下就长大了。因为9岁的小孩和14、15岁的小孩其实完全不一样,对吧?但有时,父母真的是反应不过来。在他的印象当中,本来就好好的啊。但其实,几年已经过去了,几年,孩子的内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9岁的小孩,你天天说“网络不行啊,网络对你有影响,你把网络切断掉,孩子好像就变得乖了。你对9岁的孩子可以,但15岁的小孩已经不行了。就是什么?父母已经跟不上了。你不能说父母这套方式以前是没有用的哦,他以前是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是失效。

 

就像J对她儿子的那套方式,现在还有效,她现在比较抓狂而已,孩子现在4岁半了,但等到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出去跑啊、上网啊、自己交女朋友啊,你会崩溃,若没有提前调整,基本你的命运从孩子十四、五岁开始,急转直下,绝对是这样。

 

不然,你以为这些父母,哪个父母都傻啊?只是突然间反映不过来了。只是,那些父母天天忙,天天忙,突然有一天,孩子说不上学了,不肯去了,你反应不过来,知道吗?

 

就比如:J现在如果去找份工作,每天很忙,孩子照样教,每天晚上回来,孩子好像都在睡觉,早上起来,孩子也去上学,但到1415岁时,问题突然爆发了,你会以为很突然,会以为“以前都很乖啊,以前都没有做错啊”,其实,父母问题是在这里。

 

(继续看视频)


(教育机构人员,进入“问题孩子”家明的卧室瞬间)


这人的对话模式是有问题的。你凭什么直接闯入孩子的房间?并且闯入孩子的房间后,你要他冷静,“不冷静,他们就会控制你”。这不对啊,你们几个人,突然侵入到人家的界限里面,你们是陌生人,他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啊。我们在视频里看,孩子反应这么大,好像孩子有极大的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对陌生人这样防御,是对的啊。你控制他,你凭什么?16岁的孩子,就没有资格拥有自己的领地吗?16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安全就没有自我捍卫的权利吗?这是有问题的啊。

 

从本质上讲,这些人都是极其霸道的人,这样的人,如何能调好孩子?

 

这孩子,他最讨厌的、最讨厌最讨厌的,就是被控制,你们还这样做。

 

 

其实,父母已经把孩子判定为非常有问题的孩子了,父母这个时候,当然很心痛,孩子大吼大叫,他当然很心痛,他心痛的不得了,确实是。但反过来说,我看过那种个案,父母亲手把孩子送进精神病院,但实际上,这孩子是没问题的,孩子只是在怒吼,只是在怒吼着说:“爸爸妈妈,你们一点都不理解我,我没有病,我要的不是这个,我要的只是你们听我好好说话!”。父母哭啊,好心痛啊,“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好可怜啊,被医生控制着,被送进医院,关到精神病院啊。你说这些孩子,不恨死父母才见鬼了。

 

哪个人愿意这样被控制?

 

真的心痛,为人父母谁不心痛?可是,这其实就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啦。如果父母更强势一点的话,这孩子最后就妥协了,就乖乖的,不反抗了。对不对?

 

(继续看视频)



现在很流行,试图用这种军事训练的方法,把孩子给调整过来。

 

其实,我当时接待过一个孩子,他去过这种地方,真的是自愿去的,他去过之后,觉得这里是不对劲的,他和爸妈讲,那里是不对劲的,他不想再去了。

 

“十分钟之后如果你还铺(床)不好……刚才也有言在先哈,搞不好,继续”


像这种所谓的有言在先,这种叫有言在先啊?这种有言在先,别人根本没有同意的机会,是“你必须照着做”,用非常霸道的方式在调整孩子,其实,这个孩子我还真的挺佩服他,有股硬气,这样的孩子,反而有得调,只要你入了他的心的时候,他会迅速改变。

 

(继续看视频)



现在一听就知道,是有问题的哈。问题在哪里?

 

学生:他们家都听他儿子的啊,父母从小娇惯他,不娇惯他,他敢这样吗?

 

老师:那不就是嘛。这里面缺位的是什么?父亲权威的缺位,父亲在家里是没有地位、没有声音、不敢主导的,这个父亲虽说看起来很有能力,开的奥迪车,但内心…….

 

这个家里,一开始就看出是错位的,孩子住在家里,把老爹老娘赶出去,才这么小,那以后稍微大一点,等到孩子可以独立,父母老了,父母的悲惨命运才刚刚开始。到时就是“孩子不孝啊,我养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现在不管老子了”,就纯粹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了。

 

 

L:我在想,除了家庭,是社会也有问题,社会如果不是高考华山一条道,这些孩子也不会这样。

 

老师:根本原因一定是家里出了问题,社会永远是这样,这个社会是丛林法则,永远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不会因为你善良,不会因为你可爱,而就不残酷,就算没有高考华山一条道,你的人生,也必须跟这些人竞争,对不对?你要在非高考之外,再杀出一条途径来,更难。

 

苦永远都在,如果你认为是社会需要改变的话,你已经走弯路了。因为社会永远有不完善的地方,永远有他残忍的一面,你寄托于社会的改变,那是不现实的。能做到的改变,说实话,还是自己改变。这里面,我们能做到的,最小单位的改变,就是自己家庭的改变。你从家庭里面出来,没有给孩子打下一个好的心理基础的话,是,就算没有高考的竞争激烈,去到别的竞争激烈的地方,你扛得住吗?去到企业也一样啊,生存没有难度吗?更难啊。像心理咨询师行业,门槛极低啊,拿个证都能做,但你试试看,能存活下来的能有几个?存活下来的概率比高考的概率还要低,并且低很多很多,熬的住吗?这个社会,一定是二八法则的。



现在说回这部片子,首先,你看,他们过来接,这已经本末倒置了

 

这父母,跟孩子的沟通,已经完全阻断掉了,并且父母对孩子,是一点点能力都没有,完全影响不了孩子。他们居然敢这样去介入一个人的家庭!从系统角度来讲,这是非常粗暴的做法。你是咨询师啊,或者说你是外来干预的人,你来干预这个家庭,你直接这样简单粗暴!也就是他所有的方法,都是简单粗暴的。


很明显,这个教育机构就认为他自己的方法就是对的,所有的人都得按照他的来,他甚至比这家庭的父母都是更准确的,你都得跟我学,都得怎样。这其实是严重不尊重这个系统,就像我跟你们说的:我们作为一个咨询师,在这个家庭系统,是最末位的,是要完全尊重这个家庭系统的。孩子不过来,你还派人过来接啊,还派几个大汉过来压着,这样弄肯定有问题啊。

 

最应该处理的,是先把父母训练成有能力管教孩子。

 

这父母,首先和孩子已经完全没有沟通了,所以,要先建立沟通啊。建立沟通,父母首先要怎么样?父母先要放下自己作为父母的偏执,放下“我是对的,孩子有问题”这个想法,父母先要打开心。打开心这个东西没有去做,你跟他讲“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肯定无效啊。

 

(继续看视频)


(几个教育机构训练人员,把“问题孩子”张钊,用强压的方式,控制着,让他去训练基地)

 

心理干预是多么细腻的东西,用这么粗暴的方式。心理干预、心理调整,是多么细腻的东西,你看,我们在这里沟通,稍微有一点点对抗,个案内心的东西就出不来了,内心的伤痛就出不来,内心疗愈的东西就出不来了。咱们沟通,是要像水一样,没有痕迹,把个案内心的东西托出来,是不是?他们这样做,想谁改变啊?

 

所以,这种就是机械的,类似于机械、粗暴的行为干预,把人当动物一样

 

 

孩子对父母说:“你行啊!你行啊!你们真行啊!那是人呆的地方吗?”仔细听这个哭声……

 

我们仔细去感受,感受这孩子的心。

 

“你行啊,你真行啊,你有能耐了,你现在找人把我送到那个学校去”,和“你翅膀硬了,你胆粗了,你能找人来对付我了……”,是不是类似于这个意思?

 

张钊父母:“你好好的,你怎么就不好好的啊?”

 

这是完全无法沟通的对话,这对父母有多么的无力,这对父母心中是没有任何的力量的,知道吗?问题在这里。问题不是那样调的,怎么可以那样调呢?

 

孩子:“你把我送到那,我磕死在这里,我再也不认你们了”,开始威胁了。

 

孩子口中说出来的,这些都是老子训儿子的话啊,但他训他父母,真像训…….



你看,他以为是搞对象的原因,“从生活方面,上学方面,各方面都挺好的,自从我们发现他搞了对象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刷的一下子就拉开了”。

 

这就是危机早就在了,只是你们一直都不看见,然后有一天突然爆发出来。他为什么要有女朋友?很简单,因为父母根本听不懂啊,根本就不能理解他,他当然需要一个能听心里话的人啊。

 

所以,像这些人,我相信他们真的很真诚的相信,那些父母只要去上了他们的父母学堂了,听进去了,所有的都会改变。因为那些他讲的道理都是对的。那些道理,他讲的道理,他都非常真心的相信哦。

 

其实,现在有些亲子教育里面的那些老师,你说,他不相信他教的出来吗?他们非常真诚的相信他们那一套东西是对的,甚至这么说吧,他们以为他们的人生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做的,他们以为“我都讲过了,我都可以啊,你们不相信,你们做不到,肯定是你的问题,肯定是你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肯定是你没有把这些思想贯穿下去,肯定都是你们的问题,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啊。”

 

学生Q:他都办了一百多期,现在快200期,最后成果都没有他们期望的,孩子最后都没有…….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按照他期望的改变……


老师:他会说是你父母都没有做到啊,因为父母都没有听他们话啊。


学生Q:他就没有无力感?他没有帮上人家多少忙。


老师:他们觉得“因为我讲的都是对的啊.,因为你们没做到啊。”


学生Q:那他就是在扮演一个上帝的角色。


老师:往往都是这样。家长课堂,讲一套非常正确的理论。

 

 

我们现在看的很细腻,一些对话,一些言语之中,就能看到问题在哪。

 

机构负责人说:“最后给他两条路选择,是他自己跟我们走,还是我们强制带他走?”这就像猫对老鼠说:“你要红烧着死,还是清蒸着死?”。这就是所谓的民主,就是尊重孩子的意见?所以,孩子也可怜。

 

就算这个孩子是这样去的,他去到那边,还能呆几个月下来。所以,孩子,永远都有想被改变的意愿,这才是这些孩子最可悲的地方。他就算被强迫去,他依然能呆着,依然有改变自己的意愿。


甚至最可怕的是什么?最可怕的是,这些孩子最后被洗脑了,孩子觉得,跟着这些人学,应该怎么做,他们就可以改变。最可怕的是这样!

 

这就类似于,一些人说的:我只要改写文章,我就能提高思维能力,我只要这么学,就会成为精英,我生活中就会没有问题,只要我怎么修行,我就会开悟,就什么事都没了。

 

这些人的理念就是这样:教育就应该是这样,弄一个军训营,大家这样上课,就会有改变,你看,我们里面有几个标杆,他们就这么改变过来,所以,大家都往这边去,只要你这样做,就可以。然后,等到这些孩子很真诚的相信这条路是可行的,并且努力去做了,这才是很要命的。

 

 (继续看视频)


(孩子军训场景)

 

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训练?为什么这么站军姿?为什么这样叠被子?军事化管理和这些孩子不上学有什么关系?跟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问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H:因为他们觉得孩子是懒散的、没有纪律的,所以军事化训练,要服从、要听话,要这样调。

 

老师:某种程度,就是他们希望孩子沿着他们设定的轨道往前走。他们真的懂孩子吗?

 

这个记录片一开始说:我是个机器人,后来程序出错了……

 

这个记录片想说的是:孩子不是机器人。所以,很荒谬的是什么?他依然把孩子当机器人来调养。从一开始,他能介入这个家庭,把孩子从这个家里接走,就显示出他这套体系有多么的粗暴、多么的不人性,用粗暴、不人性的方法,再干预别人的粗暴、别人的不人性,只是说“我的粗暴比较高级一点”,是不是这个味道?“我是心理咨询师的粗暴,我的粗暴是权威性的,是有名头的,是高大上的”。

 

他们主观上认为这些孩子是生活能力不强,是家里宠大的,所以,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需要在这里学这一套东西。当然,他们从行为上去判断,确实是没错啊,关键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对不对?不从根上去调,只从行为层面去调,试图用部队的那一套去调,但是,部队是为了训练成战士啊,部队就不需要你有思想啊。话说,部队调的都是成年人啊。所以,我不知道这个营地这样调这些孩子们,到底在干嘛,他想调什么?


(继续看视频)



人家谈的好好的,你把人家拆成这样,人家哭成这样,你还好意思说。

 

其实,话说回来,他是真的在想女朋友吗?基本不是,是因为在这里出不去,自由被控制了,觉得很悲哀18岁了,又没和女朋友说分手,是情比金坚的阶段,为啥哭?说成想女朋友?这些咨询师,是一些心地比较善良的人,是一些很想帮助人的人,仅此而已。


(继续看视频)


这个孩子,知道有媒体跟踪才去,挺有想法的。

 

我接待的个案里,父母要带孩子过来,第二天,孩子又睡不醒、不想来,都很常见。

 

方向没调对,孩子就算想来,你白费了这一次机会,白费了孩子想改变自己的心。希望,这些孩子的希望,硬生生被他们掐灭掉了。


(片中,在呈现泽清的家庭情况,妈妈是单位骨干,出国进修过好几次,外公外婆都是大学退休教授)

 

这是个高知识分子家庭,我还真接待过这样的个案,爸妈都大学老师,但孩子就是不愿上学。

 

(视频中,泽清妈妈在讲她的“贱”,孩子上网下军旗,她送吃送喝,孩子打她,拿凳子砸她,拽她头发,爸爸在一边躺着,看着不动,也不制止)

 

问题在这里:夫妻关系孩子打妈妈,爸爸根本不过来制止,妈妈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无休止的给孩子所谓的爱。

 

所以,孩子为何可以为所欲为?问题在爸爸身上。妈妈肯定也有很大的问题,孩子能这样的说你贱,能说出这种话来,在夫妻关系中,这个妻子表现出来的,真的也会是,符合孩子心目中贱的……她的老公根本不管你的所有东西,但这个妻子,其实什么都忍了,什么都忍了,所以,问题在这里啊,该调这里啊,问题很明显啊。

 

这些咨询师,才叫有执业执照的杀人犯,明目张胆的罔顾个案的心理诉求!方向本身就错了。

 

这个孩子,是很高智商的孩子。


(继续看视频)


(机构和孩子的一段对话)

 

机构老师:“听妈妈说,你是看在中央台跟拍的份上,愿意参加这一期的训练营,你是怎么样想,怎么样看的?”


泽清:“这种采访还是比较好的吧?”


机构老师:“你认为有中央台采访比较好,是怎么一个好呢?”


泽清:停顿20秒,然后说“有存在感吧”。


机构老师:“有存在感”。

 

这是无效的对话。你到底在问什么?你想要他说什么?对不对?孩子说有存在感,你就呼应,“哦,有存在感哈”,瞎回应,根本就是无效的交流。

 

这个泽清,他们根本没有读懂他的心灵,某种程度,他希望中央电视台跟拍,有可能,他想把父母的问题暴露出来,对不对?有可能啊。因为,当父母两个人都面对镜头的时候,很多问题会被看见。


(泽清爸爸妈妈分别对着镜头讲对彼此的怨言)

 

老师:问题已经呈现出来了哈。


学生:心离的好远啊。

 

都已经把对方定性了,两个人的心根本没办法交流的。

 

这个女的,是大学教授的女儿,有没有可能,她对自己有一种文化知识上的优越感?但是,我不知道这老公的出生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村姑”这两个字来形容?如果这老公刚好是农村出生的话,可能就有问题。

 

泽清这样对待他妈妈,他爸爸动都不动。爸爸说妈妈每天晚上都逛街啊什么之类的,并且说妈妈应该提前收拾,他妈妈是从来不听的,因为他爸爸说“我都可以想象……”,也就是说,他爸爸对这个妈妈也有一肚子的不满。他妈妈就说“他就希望我做个贤妻良母,像个村姑一样”,言外之意,就是出去逛街也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以说,这两个人思想上都有极大的误差,对彼此有极大的误解,而这个误解有极其细腻的东西在里面。

 

这就类似于《万箭穿心》里面,那对夫妻,那女的觉得:我嫁给你已经屈尊纡贵了,觉得那男的就是土包子、从农村出来的,就是怎样。所以,两个人是完全没有交集的。

 

这个男的,对女方妻子可能就产生一种软性抵触,你爱怎样就怎样,我不管你。这对夫妻,问题在这里。


(继续看视频)


(泽清小学时写的日记)

 

“隐忍才是王道”,小学高年级写出这样的,其实,是对家庭绝望啦,对父母绝望了,觉得父母根本就没用,一无是处,但是,他又摆脱不了父母,必须依靠父母,所以,“隐忍才是王道”。

 

父母的角度,就是:“奇谈,好难理解,孩子怎么这样?”,父母还觉得自己可辛苦呢。

 

孩子讲父母的恶习:“妈妈会紧揪着一些事情讲,讲话很刺耳,且讲到最后,都是妈妈是对的,爸爸会暴力”,而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厌恶的。

 

这些孩子,本质上都是非常孤单的,本质上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


(继续看视频)


(泽清:“没有这家长课堂,我肯定不会来的,我觉得家长课堂实际上比我们学生要重要。我觉得实际上要呆81天的是他们,但实际上,我是来呆81天的,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

 

孩子的心声真的是这样哦,孩子觉得“我为你们在付出,我为了让你们上这个6天,我付出了81天”,孩子真的是这样哦。这才是最可悲的,知道吗?他的心声,没有人听懂,这才是最可悲的!


这孩子好聪明。

 

(未完待续,第二集和第三集的深度解读,敬请期待!)



了解青稞时代【内家心理学训练小组】,请点击:

青稞时代《内家心理学训练(心理咨询师全方位训练)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