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凤遐 | 教师眼中我的历史课堂

 昵称35651867 2017-06-11

我在讲座中经常提到优秀教师应具备“非常6+1”的素质,最后这个“1”指的是一流的课堂教学。我始终认为,教师的主业和本分就是教学,课堂教学优秀的老师,管理起班级往往事半功倍,原因无它,学生对于能够在教学上吸引自己的老师,总是佩服、敬重的。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是我一直信奉的教育常识。我自己并非一个“主科”老师,能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我想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一直都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缘故吧。

年轻老师们经常来听我的课,特别是第一次带文科班历史课的年轻老师们,更是每一节课必听。他(她)写我的历史课的文章也不少。学生和老师们都由衷的评价我的历史课是:“安静的心情,激情的话语,忘我的投入,真诚的互动,挥洒写意,举重若轻,举座动容。”感谢真诚的学生和老师们,是你们用质朴文字记录了我的历史课,是你们以原生态的文笔给我留下美好的时光记忆。

之前与大家分享了我的两位学生所写的《李凤遐 | 学生眼中我的历史课堂》。今天将两位我的优秀年轻同事分别写我高一新授课和高三复习课的文章呈现给大家,我仍然是没有任何的删减增添一字一句,只是想让大家通过老师眼中我的课堂,将我上课的风格、情感和个性风采原汁原味地展示给各位同仁,欢迎留言交流。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语文老师王圣博眼中我的历史课堂

(注:退休后我带六个班的高一历史课)

 

文史同在一个办公室,每次下课李老师总是洋溢着笑容走回办公室,心思还像停留在课堂上一样。这些都让刚走上讲台的我由衷羡慕、心向往之。李凤遐老师课无比精彩是众所周之的,我忍不住跨学科听了一节历史课。

课前演讲“历史上的今天”出点意外,一位同学忘记了准备。这种情况我也遇到过,要么拍案而起,杀一儆百,要么高抬贵手,草草而过。想着想着不觉心中窃喜,意外是最好的老师,看李老师如何收拾?出乎意料的是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下讲台,拧着耳朵把那位男生提到了讲台上,抚摸着头说“孩子,别急慢慢想”,整个教室成了笑声的海洋,就连那位同学也忍俊不禁,同学们下午第三节课的困意也顿时被驱到爪哇国了,在其他同学的提示下,他终于想起历史上的今天的巴黎公社。李老师略带严肃的给了评价——“不错,史实清楚,如有准备会更好。”、“下次再做一次有准备的演讲,好吗?”。对待学生宽容而不纵容,整个过程没有丝毫尴尬。

笑容可掬,言辞亲切也许是诸多女老师的天生优势,而李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铿然有力。低沉处,柔而不绵;高昂处,刚而不亢,能把充沛的感情融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在讲到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李老师给同学举了自己八、九十年代的教学经历。在讲过民族工业的发展历史后,当年的学生在一次出游拍照时,为了支持民族工业,没有买“富士”、“柯达”等,而是买了国产“乐凯”,结果效果不佳,学生家长戏称“李老师是个书呆子”,讲到此大家忍俊不禁,李老师一句深沉感慨之语“民族工业需要国民支持,但是更要自立自强”,顿时使全班鸦雀无声陷入深思。

整节课李老师没有翻看一眼课本,除了在讲台上板书,大部分时间是站在同学中的。许多问题大家争抢着回答,偶有切中肯綮之言,李老师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总是竖起大拇指“真棒,你太棒了!”,尤其是笑着眯起的眼神直把肯定、鼓励、欣赏灌溉到学生的心坎里。面对如此跃动、蓬勃的课堂气氛,我已分不清是学生的朝气、阳光激励了李老师的热切和激情,还是李老师的热切和激情激发了学生的朝气、阳光。整节课,没有教师任何说教式的填塞,也没有学生任何应付式的回答,只有师生其乐融融。

铃声响起,李老师一贯不拖堂,稍作收尾就要下课,后排几个胆大的学生吵嚷着“接着讲,拖堂也不要紧,我们能多听点”,孩子们率真的几句话在老师心中胜过任何评价和荣誉。走下讲台的李老师,满面微笑浸透在丝丝汗水之中,难怪顾居常说李老师每次上课都是大汗淋漓的。我想,李老师以汗水耕种心田,这些小树苗能不长成参天大树吗?(此文发表在徐州一中教育教学刊物2010年第3期)

 

《李凤遐老师课堂艺术感悟》

——历史教师顾居眼中我的高三复习课

 

“大家看,我手里拿着一杯香茶。饮茶已成为我的一个生活习惯。但是这种‘奢侈’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改革开放以前有时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去追求喝茶这种高层次的生活习惯呢?现在不同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开始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过渡。可见饮食习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变迁的。其他的社会习俗也是如此,都能体现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李老师笑容可掬,侃侃而谈,开始了一堂复习课。下面同学注意力顿时集中起来,一个个饶有兴趣侧耳倾听,但听老师讲到幽默精彩处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课堂里弥漫开来。这并不是什么公开课或评优课,只是李老师平时最普通不过的一堂课。

作为一堂复习课,完全可以用复习导入、提问导入等常规方法,但李老师并没有这样做。事实上,我们很难把这种导入归入常见的某种具体方法。看似随意为之,但是如果没有卅年教书育人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没有长时间的读书、生活沉淀,想这么轻松自然而又恰到好处地导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李老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拉近了。每个人都好像在一餐盛宴之前吃到了开胃小菜,胃液开始大量分泌,他们就等着大快朵颐了。

导入顺理成章地衔接到了要复习的课程《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上。首先是提问,“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有哪些?”在对学生的回答“物质生活、交通通信和大众传媒”表示肯定后,李老师对三方面的变迁给予了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升华:物质生活在整个生活结构中是最低层次的需求,这方面的需求基本满足以后,才有可能提出交通通讯方面的提升要求,这种要求不是生活必需的,但是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很有帮助;这两种需求都是物质层面的需求,大众传媒则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了。所以,教材的章节安排不是毫无道理随随便便的,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的。如此复习知识,梳理脉络不光让学生便于记忆,也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后学生进入大学课堂学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时就游刃有余了。

整堂课教师有步骤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跟着老师的不断启发对问题也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就这样,像剥竹笋一样,教材被条分缕析 ;就这样,像渠成水到一样,学生在思考中达到了对学习目标的把握。然而这倒也有路可循,我们还可以跟着模拟、学习;但在知识传授中,李老师或结合自身经历或言及当下时事,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于无声中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则是非大手笔不可成就的。硬模拟、硬学习只能是形是而神非。静下来,坐下来;多读书,多思考;勤请教,勤实践抑或是根本之道。

很可惜,听李老师的课并没有多少次。很羡慕,陈老师可以每一堂课跟着李老师学习。一般的学习对我来讲是差不多成了一种负担,但这种学习却是我的一种享受。一般的历史课堂是一门科学或学科,但在李老师这里却成了一门艺术。说到这里就不由自主想起了吃我这行饭的祖师爷的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孔夫子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李老师也是我心目中的“夫子”。(此文发表在徐州一中教育教学刊物2009年第4期)

来源:凤眼看风景(lfxkfj)。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