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只有32年, 仅用5年便达到人生巅峰,却死于折磨

 茂林之家 2017-06-11

这份评分表

哈代25分,他满分

前段时间,超模君讲述了公式之美(传送门),然后有小伙伴对拉马努金甚感兴趣,留言表示想要听他的故事。



既然如此,超模君今天就来认识这位印度之子吧!


没错,这位就是拉马努金

1887年12月22日,拉马努金(Srī?ivāsa Rāmā?ujan Aiya?kār)出生在印度马德拉斯省的一个贫困家庭。恰逢全家都是印度教教徒,因此印度教女神娜玛卡尔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拉马努金一生的信仰


或许因为拉马努金对女神过于虔诚,于是在他年幼时,娜玛卡尔便每天托梦于他,从而教会他无数的数学知识。(当然这仅仅是拉马努金自个的说法而已)


因此,他始终坚信着自己一生中所写下的3000多条公式都是女神赐予的。

 

啧啧啧,不愧是女神

 

话虽如此,但是他的成就是无法否认的。


跟大多数数学天才一样,拉马努金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资。12岁就让寄宿家里的两个大学生教无可教;15岁便能在短短几个月里验证卡尔的著作《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中所写的定理方程,并对一些方程进行了推广。

也存在一种说法就是,实际上他耗时5年才证明完毕,但不管究竟耗时多久,年轻的拉马努金已经展示出他的才能。


像这种如此有天赋的科学家性格古怪实属正常,但是拉马努金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小学到高中,拉马努金的成绩虽然十分优异,但是他非常非常的喜欢逃学,经常需要出动警察把他逮回来

拉马努金如此任性或许跟家里的宠溺有着极大的关系。他的三个弟妹在婴儿期就夭折了,因此作为家中长子的他从小便是母亲关注和疼爱的焦点,小时候便十分固执敏感。


经历了N次逃学与被逮之后,1904年,拉马努金凭借出色的数学和英语赢来的奖学金进入了有“南印度剑桥”之誉的贡伯戈讷姆学院


不料这位问题青年在大学也一点不消停。


入学后,拉马努金一直全力以赴地研究数学,结果除了数学其他科目考试都不及格,以至于失去了奖学金,因此第二年他就退学了,并为此离家出走3个月。。。。3。。。个。。。月。。。


一年之后,他被帕恰亚帕学院录取,然后又以同样的原因被开除。

大学上不了,但是还得继续生活。为了维持生计,拉马努金成为了一名家教,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的闲暇时间都花费在研究数学上。


1909年,根据印度的习俗,拉马努金在家里的安排下与年仅10岁的远方表妹贾纳姬结婚了。婚后他游历印度南部,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所写成的笔记本(日后非常著名的数学笔记)拿给当时的数学家与教授阅读,以期能够得到帮助。


不幸的是,他的笔记并没有得到这些数学家和教授的认可,因为他们对于笔记中的多数内容并不能理解。


游历一番之后,拉马努金发现他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只好暂时放下数学去找工作。



不得不说,拉马努金命中必有贵人相助。在拜会一位税务官兼数学会秘书拉奥的时候,因为拉奥对他才能的肯定,他得到了拉奥的资助以便能在闲暇时继续研究数学。


没了后顾之忧,1911年,拉马努金便在《印度数学会杂志》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而这篇针对伯努利数的论文引起了印度数学界的轰动,从此他正式登上了数学的舞台。


1912年,在拉奥的推荐下,拉马努金成为了马德拉斯港务信托局的一位会计职员。此时,13岁的小妻子贾纳姬来到他的身边照顾他,生活一下子安定了下来,也让拉马努金有了更多的心思去研究数学。


那段时间,拉马努金的主要兴趣是无穷级数,以至于有人戏称无穷级数是他的初恋



与此同时,拉马努金的研究得到了两位上司的赏识,并在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之下,他不断地在数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还给剑桥大学的数学家写信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便能够得到指导。

拉马努金的上司一位是马德拉斯港务局的总工程师、爱尔兰人斯普林爵士,另一位是港务局总会计长、印度数学会会员耶尔。


1911-1913年,拉马努金在《印度数学会刊》成功发表了一共5篇论文。


1913年,在投递了第三封信之后,他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位伯乐——哈代

这次的相遇以及后来的合作成为了他们彼此间人生转折点——拉马努金因哈代而崭露头角,哈代因拉马努金而增光溢彩



哈代仔细研读拉马努金寄来的信之后,便确信他的数学天赋高于自己,于是便回信邀请他到剑桥来工作。


能够被邀请到当时数学家云集的剑桥工作对于数学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但是拉马努金谢绝了哈代的邀请,只是在之后的十个月里一直与哈代保持通信,进行数学研究与探讨。

由于宗教上的顾虑和文化上的抗拒心理,婆罗门和遵守教规的印度教徒是不能漂洋过海的,到英国去是对家族的一种玷污,其严重性堪与公开抛弃圣巾、吃牛肉或迎娶寡妇相比。

而拉马努金所在的家族正是一个婆罗门家族。


到了12月下旬,因为数学的魅力无法抵挡,拉马努金在女神庙里呆了3天后决定接受邀请前往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据说是得到了女神的谕旨)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历经四个月的海上旅行,拉马努金终于到了英国与哈代会面。经过短暂的接触后,哈代和里特伍德发现他虽然有着强而有力的数学直觉和思维能力,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现代数学的教育,也就是说他对于很多概念以及严谨的证明手段并不了解。


对于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哈代和李特尔伍德只好尝试给拉马努金补课,以便他能够写出严谨的证明。


然而拉马努金的思维非常的跳跃,他常常能根据他们所教的进行延伸与拓展,致使他们的目的不能实现。


李特尔伍德

尽管如此,哈代始终包容着拉马努金,尽可能地保护拉马努金的创造力,并凭借自身浑厚的数学知识引导着拉马努金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严谨证明。后来哈代曾将这段经历描述为“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件”。


短短五年间,他们共同研究与探讨,并在英国数学期刊上一共发表了28篇研究论文,期间拉马努金还发表了十多篇独立论文,成功收获了三一学院授予的“科学研究学士”、伦敦数学会会员等荣誉。



可惜的是,这五年来拉马努金所获得的种种荣誉与喜悦,依旧无法抵挡来自于心理和生理的折磨。


拉马努金到英国的两个月之后,一战爆发了,紧接着蔬菜便供应不足。渐渐地,因为无法遵守素食菜谱和不适应英国阴冷潮湿的气候他的健康状况开始受到影响

一般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较低者,才吃荤(羊肉)。而拉马努金家作为印度教中最高级的婆罗门家族始终严格遵守素食。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学习期间,他的妻子拒绝到英国照顾他,致使拉马努金开始出现抑郁症状,第四年还患上了当时难以医治的肺结核。

实际上,拉马努金因为一直惦记着家里的亲朋好友,曾写信给母亲,表示希望妻子贾纳姬能来英国陪他,结果婆媳之间早不和,所以他的母亲根本没告诉贾纳姬,就回信说不可能。


因此,1917-1918年,他只好在医院一边研究数学一边进行疗养,只是疗养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好,因为拉马努金曾经尝试卧轨自杀。


一战


1919年2月,一战结束。


此时,拉马努金的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同时他还顺利成为了F.R.S.,因此他不再需要定居英国,于是他便直奔回印度。


虽然人不在英国,但他与哈代的合作持续进行着。在印度,他仍然忘我地工作,甚至都不肯停下来吃饭,妻子贾纳姬只好在旁边喂他米饭。


不幸的是,4月,32岁的他因为患有肝系统阿米巴病(一种寄生虫感染病)与世长辞,只给世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笔记本。

 


15年后,哈代亲自设计出一种计算一个人数学天分的评分表,他自己得了25分,李特尔伍德得了30分,同时代最伟大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得了80分,而拉马努金则得了满分100分!

除了在纯数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以外,拉马努金的理论还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他所发现的某些定理在粒子、物理、统计力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理论和空间旅行等不同领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晶体和塑料的研制也受到他创立的整数分拆理论的启发。

而他在模形式领域的工作则是目前相当流行的超弦理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项成果——仿theta函数有力地推动了用孤立波理论来研究癌细胞的恶化和扩散。


不得不说,这100分他当之无愧!

 

生活就像海洋,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拉马努金32年的人生仅用5年便攀上了人生的高峰,与此同时,他的遗产于后世而言乃得之者幸。


不过,超模君希望各位科研者对于自个的身体也能有着对于研究同等程度的关注


 最后,安利个有趣的小故事

拉马努金在医院疗养的时候,有一天,哈代去探望他,一进门就抱怨搭乘的出租车牌号。

哈代:我刚坐了一个超慢的出租车来,我早该想到的,他的车牌号就不吉利。

拉马努金:车牌号是多少?

哈代:很无聊的一个数字,1729!

拉马努金:不,哈代,这其实是个很有趣的数字。

                因为它是可以写为两组不同的两立方数之和的整数:

123+13=1728+1=1729

103+93=1000+729=1729



本文由超级数学建模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