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品的精加工使大量营养素流失

 生机饮食养生 2017-06-11
食品的精加工使大量营养素流失——杨泽华作品

每一种食物在精制及加工后,其营养价值都会流失许多。加工得越越精细,其营养价值越低。比如现代人吃的谷物,精加工后60%左右的钙、75%左右的镁、75%左右的锌、74%左右的钾、90%左右的钴、95%左右的维生素E、80%左右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以及75左右的叶酸都补破坏了,同时最基本的脂肪酸和纤维素也被破坏了,剩下的没有被破坏的,就是淀粉。

然而,大量的淀粉进入我们的体内,经过酶的分解会迅速地转化成糖,用不掉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导致肥胖和血液黏度升高。同时,大量的糖进血液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长期分泌增加,就会导致胰岛素枯竭,最终导致血糖高据不下,造成糖尿病。

同时,糖的大量增加,还会加速组织的老化和癌细胞的生长,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谷物在精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损失了大量的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E、镁、钾和维生素B群的损失,与致命的心脏病有密切的关系,与癌症的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市场上充斥着许多合成的食物,比如软饮料、人造果汁、胶质点心及其它许多食品,除了加糖的化学品,几乎不含营养成分。

实际上,目前中国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食品店,其实就是"面粉店",食品经过精加工后,除了大量的糖,剩下的就氢化脂肪和各种添加剂,其它的营养几乎没有。这类食物吃进去,很难消化,反而带来大量的垃圾和毒素。

我们经常说什么什么食品是垃圾食品,实际上,所谓的垃圾食品就是营养单一的食品。这种食品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不容易坏,二是一吃就饱。

不容易坏,代表连细菌都不能利用。细菌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它分解各种天然食物的能力最强,任何有生命的东西坏了,都要靠细菌来打扫战场,如果一个食物弄得连细菌都无法分解,那么我们吃下去还能利用吗?还有生物价值吗?

第二个就是一吃就饱。一吃就饱,代表这种食物吃进去后身体没有分泌消化液。身体出于自我保护,本能地拒止这种食物。因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基因确定的,如果这种食物不是基因指定的材料,那么身体就会本能的拒止,不会太多的接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