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西府老八景陈仓内八景

 songsgt 2017-06-12

探寻西府老八景陈仓内八景

2017-06-02 18:03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秦山叠嶂

渭水潆池

周原霁雪

鸡峰插云

硖石虹梁

陈仓汉址

瀑泉飞帛

金阁流霞

硖石虹梁

若偃月

“秋风簌簌水潺潺,滚雪喷花入渭川。峻壁嶙峋环陡涧,长虹屈曲吸飞泉。霜侵石碣蝌文古,日射桥门古浪鲜。坐待隔溪明月上,灞陵诗思自悠然。”300多年前,清代名士党崇雅的儿子党恂如写下这首七言诗,赞美陈仓内八景之一的“硖石虹梁”。

在陈仓内八景中,最为奇特的莫过于“南北川架南北桥”的“硖石虹梁”了。

据记载,“硖石虹梁”是指在宝鸡西十余里渭水北岸,宝天驼道东端硖石河上的一座石拱桥。千百年来,硖石河水由北向南流,至入渭口时,被山石阻塞,由人工开硖导引注入渭水。明时为便于行旅,在凿石之地修建起南北跨度,长十八米、宽六米拱桥单孔一座。由于此处石崖对峙、断壁千尺、一水中流、桥梁横空,近观如一弯新月初升,远眺似长天不霁而虹,故名之。五百年来,这一奇观名扬秦陇,蜚声巴蜀。

原文链接:http://www./a/201706/468780.html

沿引渭渠向硖石方向一路前行,大约十几分钟,便到了村民口中的“硖石虹梁”。眼前的山腰上有两条铁路线,南北走向的河水已经淹没在杂草丛中,顺着山路向上走,只能依稀辨识出河水蜿蜒的走向,让人难以和诗句及县志记载的美景相联系。在河边还有不少钓鱼的市民,对于“硖石虹梁”的景色他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里叫作硖石桥,但他们却从没见过桥。

附近的村民说,这里曾有过一座南北走向的桥梁,村民称为硖石桥。硖石桥是明成化年间邑人王福信、李琪及游方道士牛道源募捐而建。因为当时水流是南北走向,原本架桥应该是东西走向,但因为这里经常有山洪,东西的桥容易被洪水损毁,于是,就顺着蜿蜒的河流,架了一座南北走向的桥。桥的南面立着一座木牌坊,斗拱出檐,凌空欲飞,玲珑精巧,美观大方。桥的北面有三间小房子,屋檐下刻着“眼云”二字,自号“眼云斋”。桥北不远处还有一座关帝庙。桥西边有一间小木屋,这座木屋就建在峭崖上。

这里景色最美的时候,就是晚上月亮当空,月光从桥上照下,就如同关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因1939年宝天铁路修建,“硖石虹梁”就被拆毁,而周围的建筑也随之被埋在了铁路桥下。

陈仓汉址

容千将

“群雄割据苦苍生,赤帝陈仓暗度兵。世代烟遥人事改,春来依旧鸟嘤鸣。”清朝诗人金应杰这首赞美宝鸡古八景之一“陈仓汉址”的七言绝句,让人仿佛回到了那金戈铁马的争雄时代。

据记载,“陈仓汉址”在今宝鸡市东十五里,原申新纱厂北,上有高原,下有峻坡,天然营垒,能容千兵,韩信曾于此屯兵。

沿着宝鸡市区的宝十路东行,过十里铺中学,就到了长乐塬,也就是当年韩信驻兵的陈仓峪。这是一处紧偎引渭渠的台塬半坡,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向渭河谷地倾斜。台地东西夹两沟,东边代家沟,西边北沟,北面是荒坡,距离南边断崖约百米处就是陇海铁路。站在崖边向东南方向看去,不远处是正在拆迁的代家湾村,宝鸡市行政中心大楼隐约可见。

楚汉之争时,刘邦暗度陈仓,屯兵陈仓峪,袭取三秦,成就汉室江山,早已使陈仓名闻天下。相传韩信当年在陈仓峪屯兵,其“点将台”就设在陈仓峪北面的塬根。“点将台”西为“马刨泉”,当地村民讲,关于“马刨泉”还有一段传说。当时韩信率大军出汉中,遇水架桥,遇兵斩关,避大道,抄小径,神速挺进,到陈仓峪时,人困马乏,饥渴难忍,一时又找不到水源。正当困顿之际,忽见韩信坐骑白龙马,前蹄腾空,长鸣一声,落地一刨,蹄下顿出了一泓清泉,遂解全军将士燃眉之急,因而名曰“马刨泉”。“马刨泉”四季清澈见底,不枯不溢,泉水甘甜爽口,周围群众常在这里挑水食用,直到1982年秋大雨,坡塬滑塌才被埋没。

如今,踏上这片土地,当年的战火硝烟已被高入云天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一列列火车似长龙飞奔,穿行其间;一辆辆汽车如骏马嘶鸣,奔腾而过。使人很难把它与千万将士整肃军纪、演练人马的场面联想起来。

秦山叠嶂列锦屏

“峰峦积翠草芊芊,古柏苍松不计年。雨过苔花浑胜锦,风生岚气拥余绵。寻幽野衲留奇字,采药丹仙祕宝钿。车马红尘岩下路,行人如在辋川前。”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赵松斋赞颂宝鸡八景之一“秦山叠幛”的一首诗。

本文来源于西安兵马俑在线(http://www./),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宝鸡县志》记载:“治南俱称秦山,以其为先秦霸主之疆,又三秦之藩篱也。峻岭千幢,绝壁万仞,翠碧苍涯,锦屏环列。”特别是在西秦一带,其北麓断层陷落,巍峨险峻,奇峰嶙峋,苍松古藤,四季葱郁,就像天然的碧绿屏风,高高耸立于渭水之南。

渭水潆池固金汤

渭水西出宝鸡峡,流入八百里秦川,流经陈仓古城时,千回百折,波浪翻滚,在城下形成千百个大大小小的潭池,犹如一盆汤中,一个个鼓起的丸子,在太阳的照耀下,水汽腾出,让人忍不住想去品尝眼前的美味。《宝鸡县志》记载:“清渭东流数百里,至此始入平川,近经县治,循城附廓,不凿不深,冬春长桥卧波,人不须乘与,夏秋扁舟横渡,无忧大川,俨然方城之汉水金城之汤池也。”

周原霁雪出奇观

虢镇北原,曾为太王作邑之区、周室兴王之地,其原高敞平衍,土厚水深,每当雪余一望,皓洁如仰昆岗。清代诗人党恂如写道:“积素平原涨玉纱,冻云欲净献朝霞。庭余残雪堪烹狗,岭有寒梅待放花。春泽夜犁明月陇,秋光昼咏野人家。政行简静浑无事,欲泛山阴访戴槎。”

鸡峰插云呈瑞祥

《宝鸡县志》记载 :“鸡峰插云,县境峰岳之奇,唯鸡山为最;天柱矗立,玉笋排空;西连吴岳,东接太华;云绕峰腰,触石时呈五色,鸡栖山顶,惊人只在一鸣。”又载:“三峰如削,徙巅者必援铁索而上,有石鸡大如羊。”天晴的时候,从山下望去,鸡峰山直插云霄。站在金台观上望去,鸡峰山与秦岭山脉融为一体,仿佛一个人平躺在天边。

瀑泉飞帛胜匡庐

此泉在秦岭煎茶坪以西,其地山峰峭削,碧流飞涌而下,宛似喷雪,音响凌空,震耳骇目。在雨季时,这里的瀑布飞流而下,一点也不逊色于庐山瀑布。

金阁流霞映夕阳

民间曾有“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五尺半”的说法,若站在玉堂阁前平台上远眺,宝鸡美景尽收眼前。有晚霞时,整个金台观金碧辉煌、流光溢彩。(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于虹采写,照片由谢克强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