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臣上奏废除宦官监军,宰相忙阻止:我有一招让太监自己再不敢去

 伟天英 2017-06-12

吕夷简,字坦夫,北宋著名政治家,在宋仁宗朝三次拜相,执政时间长达十三年,是宋朝立国以来任相时间仅次于赵普的宰相,对北宋政局影响深远。对吕夷简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欧阳修就曾上书弹劾吕夷简独揽大权,任用私人,导致朝政败坏,“夷简谋身忘公,养成天下今日之患。”尤其是吕夷简与范仲淹之间的矛盾,更使他背上了奸臣的名声。

群臣上奏废除宦官监军,宰相忙阻止:我有一招让太监自己再不敢去

其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是个忠臣,并不表明吕夷简就完全是个奸臣,作为朝廷重臣,他们只是政见不同,尤其是在迁都和宋仁宗废后一事上有分歧,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吕夷简推荐的皇后更为英明。至于吕夷简曾经给范仲淹穿小鞋,确实不够大度,但也是当时朝臣的一贯做法,并且吕夷简对范仲淹并没有“必置之死地而后快”,而是以国事为重,择机再次推荐,发挥他们的才能。

1040年,西夏攻宋,西北前线形势吃紧,范仲淹调至抗击西夏前线,官复原职,知永兴军。吕夷简也再次拜相,他主动对宋仁宗说:“范仲淹乃当世贤臣,怎么能只是官复原职呢?”于是任命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对吕夷简感谢道:“先前因为公事触犯相公,没想到相公竟然这样奖掖我。”吕夷简说:“我怎么敢再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呢!”

后来范仲淹与元昊通信, 被人告到宋仁宗哪里,朝廷里的一帮书呆子竟要以通敌罪将范仲淹处死,吕夷简挺身而出说:“大将在外,有些事不能全由朝廷控制。两国交兵,使者、书信往来也是正常的事情,不能因此加罪范仲淹。”宋仁宗深感有理,于是怒气渐消,只是将范仲淹官降一级。

群臣上奏废除宦官监军,宰相忙阻止:我有一招让太监自己再不敢去

当然,作为一名资深的政治家,吕夷简的政治手段非常老辣。比如在这次宋夏战争期间,有一件事就充分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当时,北宋朝廷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不仅重用文官,而且广用宦官,每次军队出征,都要派出太监监军。官员在外打仗,要按照皇上给的阵图排兵布阵,还要受到宦官的监督掣肘在,这作战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次宋夏战争,宋军依旧大败,朝野舆论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朝廷派宦官做监军,请求将监军全部撤掉。宋仁宗于是征求吕夷简的意见。

吕夷简对宦官监军的弊端当然是一清二楚,但要是直接建议不要宦官监军,岂不是要得罪这些公公?那今后自己在朝中的日子可就难过了,那怎么办呢?吕夷简早就有所准备,他先说到:“不必撤掉,只要选择为人忠厚谨慎的宦官去担任监军就可以了。”宋仁宗于是就对吕夷简说:“那你就去办理此事吧”。吕夷简马上说到:“哎呀皇上,我是一名待罪的宰相,从不曾和宫中的宦官交往,怎能知道他们是否贤良呢?”这句话至关重要,吕夷简一下就摆脱了交结内臣的嫌疑,随后他又说到:“希望皇上命宫内的太监们自己推举,为了能职得其人,应当规定:如果他们所荐举的监军不胜其职,推荐者与其同罪。”

群臣上奏废除宦官监军,宰相忙阻止:我有一招让太监自己再不敢去

宋仁宗剧照

宋仁宗感觉此议甚好,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这些太监们可害怕了,宋军与敌军作战经常失利,谁能保证自己举荐的监军能不犯过错呢?到时真追究起责任来,连自己也要倒霉。第二天,这些宫内的太监们纷纷跑到仁宗面前。请求撤掉所有监军的宦官。就这样,军中的宦官监军被全部裁撤,问题轻松解决,朝中士大夫无不称赞吕夷简的谋略。《宋史》称他:“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封建社会的宰相,吕夷简自然有他的局限性,但他对国家是忠诚的,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因病辞相,推荐范仲淹、韩琦、文彦博等入朝辅政,显示了宽阔的胸怀,著名的庆历新政也就此拉开序幕。吕夷简病逝时,范仲淹撰文说:“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