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业前的“热身运动”——作业安全分析(二)丨专题

 CBYQ 2017-06-12


上期(作业前的热身运动—作业安全分析丨专题)我们对作业安全分析(JSA)的实施流程及要点进行了相关介绍。本期将针对JSA中较难理解,也较难切实落地的风险评价环节,以及企业推行JSA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实践给出建议。


JSA中风险评价的探讨与应用



要进行风险评价,必须首先明白风险的定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将“风险”定义为: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企业中较为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如LS法、LEC法等都是基于此定义衍生而来的。但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风险定义的理解不到位,尤其是对于“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即“发生事件可能性”的误解,是导致现场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Number1

对于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有危害因素存在,例如高处坠落事故或事件,其发生的原因是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也称偏差):人的不安全行为(盲目攀高不系安全带等)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平台存在腐蚀断裂、积雪积油打滑、护栏不牢等);又如燃爆事故或事件,导致其发生的危害因素同样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违规用火等),物的不安全状态(设备缺陷导致的泄漏等)。其他的事故或事件如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电伤害、打击、溺水等,莫不如此。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应该取决于导致其发生的危害因素(偏差)出现的频率或存在的时间长短: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频率高(如不安全行为)或存在的时间长(如设备设施或环境的缺陷),则相应的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频率低或存在的时间短,则相应的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

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只是一个概率问题,与事故是否实际发生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它可能马上就发生,但也可能很长时间不发生。例如,笔者曾经调查过的某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车间,丙烯聚合釜每次泄漏,设备维修人员都是对泄漏点带压带料强行焊补,从不按规定先进行停车置换处理,应该说这种行为导致严重的燃爆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运气好,至今十几年过去了,这种事故还没有发生。又如,很多地方小化工企业,动火作业前从不进行可燃物含量分析,只是凭感觉作业,这种情况下发生燃爆事故的可能性应该是非常大的,但是,有些这样的企业也确实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故或事件。这些由于幸运而没发生的事件是最可怕的,但是在企业实际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却往往将此类事故或事件过往发生的概率等同为此次作业中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过去的结果判定将来,将此类最需要重视和控制的风险判定为可忽略的风险(从风险评价的角度来说,可能性为零即等于可以忽略),这与风险评价的目的,与现场风险存在的实际情况是截然相悖的。


Number2

实例分析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进行说明:

【例1】某聚丙烯车间聚合釜焊接作业JSA分析

比较合理的JSA表格分析见表1。

企业设备维修人员的分析表格见表2。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判断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再综合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确定治理的紧迫性。而不是纠缠于它是否经常发生或一定发生与否。

【例2】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的机械作业分析

某化工企业生产车间发生一起机械转轴绞伤致死事故,调查中发现,该车间自成立至今,大量的机械转轴、联轴节、转动部位没有防护罩、防护网,如此危害因素的大面积长期存在,发生机械绞伤事故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是多年来该车间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故。但是从未发生不意味着永不发生,只要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长期存在,事故的发生终会成为必然。

比较合理的JSA分析表格见表3。

表4是事故调查时,事故单位人员以前做的JSA风险分析表。

两张表格对比:

一种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偏差(设备无防护罩)频率极高,高到长期存在的程度,发生事故机械绞伤的可能性极大,应赋值5;第二种观念认为:因为机械绞伤事故建厂至今从未发生,所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应赋值1。

不幸的是,以前不发生不意味着以后不发生,也不意味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小。最终,企业为这起事故的发生付出了惨重代价。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混淆了结果与原因(因素、偏差)的概念关系,导致的分析结论会大相径庭,如果把危害(即偏差)与事故、事件、潜在事故的概念混淆,极有可能导致风险分析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规避风险的作用。


企业推行JSA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

 JSA中涉及的责任不清晰。

具体表现:在作业前,尤其是涉及多方人员——属地单位、承包商、监理单位时,谁来组织JSA,谁主要进行JSA,谁需要参加JSA等问题难以清晰。

★ 对于JSA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具体表现:部分员工,尤其是基层单位员工对于开展JSA的重要性还缺少足够的认识,认为是一种额外的工作负担。

★ JSA方法不熟练,耗时过长且质量难以保证。

具体表现:部分员工对JSA这种方法还没有理解和掌握,进行一次JSA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作业任务的压力下,往往是照猫画虎,仅以完成清单为目的,而不是真正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 JSA质量因人而异,优秀经验难以传播,存在大量重复工作。

具体表现:JSA的质量受员工个人水平影响明显,优秀的JSA经验缺乏正确渠道传播与分享。

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推广和做好JSA工作,达到作业风险防控的目的:

★ 建立企业级的、明确的JSA流程。以制度或文件的方式,明确JSA从提出、审查、分析到实施的全流程,对包括JSA的范围、各项作业JSA的时机和频次以及相关人员的职责等内容做出详细规定。

★ 开展充分的JSA培训和日常教育。JSA相关的培训不光包括JSA技能和方法的培训,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于JSA重要性、JSA目的的理解与认识。

★ 建立企业级的JSA模板数据库。优秀的JSA模板是企业的财富,应该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分享。建立企业级JSA模板数据库,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实施,有利于在提高作业人员JSA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提升JSA分析质量,同时能够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了解、学习JSA提供有效途径,促进企业JSA工作的正循环。

★ 把好JSA的“审查关”。JSA需要有标准和模板,但标准和模板可能会导致JSA的僵化。这需要我们在进行JSA和审查JSA的时候必须把好关,鼓励在模板框架下,以现场实用为导向的多种形式JSA的产生,对于风险高、频次低、条件差的作业活动要从严,经常做、条件好的作业活动允许从简。


JSA审查要点——“三四三一”




:步骤划分方面,三个基本步骤不能少:作业前准备、作业活动和完工验收。

四:危害识别必须包括四个方面,人、机、环、管。辨识顺序为能量-设备-环境-人员-管理。

三:控制措施要从三个角度考虑:工程措施、标识警告和管理措施、PPE(个人防护用品)。

一:补充措施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填写。



本文来自《班组安全》2017年5月刊(见上图)

欢迎您订阅

点击公众号菜单【联系我们】-【纸媒订阅】

安全生产月福利来了,

这有100套的PPT课件等你来领取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