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高处不胜寒676 2017-06-12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冰箱会说话,镜子能够进行人像识别,智能机器人可以帮你照看孩子,甚至,你可能会和机器人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这些都是人们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遐想。

人工智能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它帮助人类解决问题,取代重复性的工作,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近些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很多传统行业被颠覆或是改造。2017年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现今不管媒体还是民众,言说必谈人工智能。更有人预言:人工智能时代必将到来!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略显“落后”的苹果,也终于在昨晚凌晨发布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产品——HomePob,杀入智能家居市场。

可,什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到底是一次革命还是一场灾难?人工智能是否会颠覆和取代某些行业?传统行业能否参与进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产品可能是伪需求?人工智能时代何时会来,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到底如何?

带着以上的问题与猜想,我们邀请阿里云首席科学官山景博士(以下简称“山景博士”)、百度云华东技术总监Leon(以下简称“Leon”)、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副总裁吴骏华(以下简称“吴总”)、Rokid若琪创始人Misa(以下简称“Misa”)进行了深度专访,希望结合大咖们的视野来与大家做一次分享。

别拿着互联网,就说是人工智能

从阿尔法狗到Master,人工智能屡屡被推上科技界的浪尖风口,带来了整个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近几年来对人工智能的各种炒作和误读。有行业人士认为,现在市面上真正的人工智能产品很少,甚至还没有,很多自称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其实只是互联网技术。

且不说当我们打开淘宝众筹、京东众筹,满屏的“智能”产品迎面扑来。因为多加了一个APP控制就自称为“智能”,其实在很多互联网应用上,比如以图搜图,将图片信息转化成为数据进行分析,大多数还只是数据比对,而未真正用有人工智能的能力。

提到此,Leon解释道,“所谓‘人工智能’,是在海量大数据基础之上,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建立的模型算法,通过训练成功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也就是说,单纯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分析,原本是互联网本身具有的能力,不叫人工智能,最多可以叫大数据分析。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前段时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活动上,李彦宏有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如果互联网是前菜的话,人工智能将是主菜,人工智能将会影响各个行业。”同样也是说明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数据是原材料,互联网可以收集数据跟分析数据,但是人工智能它会通过数据去建立了一个模型,帮助预测是否正确,这是两者本质的不同。

对此,山景博士概括为,“互联网为人工智能带来了足够多的原材料,这些积累的数据都成为了人工智能的训练样本,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人工智能。但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互联网是形态,人工智能是算法。

人工智能构建智慧城市

纵观整个人工智能行业,也许很多技术“流派”的AI创业者会认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用技术构建竞争壁垒,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但山景博士却有不同的观点,“人工智能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机器能和人对话,或者做一个人脸识别。好比图像识别,单纯在技术上从99%识别率提升到99.9%意义不大。就像CPU它可以每秒钟做多少亿计算,但它的能力要释放在什么场景下才能产生价值”。

那么,人工智能在具体场景下可以如何应用呢?其实行业大牛们都有很多不错的尝试:

去年8月云栖大会,阿里云ET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场景应用,如在城市交通方面,阿里云ET与广州市政府合作开展信号灯控制优化项目,作为全球第一个用互联网实时控制信号灯,对道路车辆进行疏导。ET不仅能够实时感知车流状况,对信号灯进行实时控制,还预测未来的交通情况,比如1小时后会不会堵车。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这个应用确实很好,联想到我们有时被堵在车道上,单行的方向已是堵成一片,但横向绿灯的车道却是车流稀少,这就是典型的只是使用固定模块进行调控的弊端。而人工智能却能通过深度学习进行实时的推演,对车流进行判断,选择采用多大的力度,在什么时间点内采取行动,阻止城市拥堵。山景博士表示,“治堵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堵不要发生,而不是等它发生以后再亡羊补牢”。

但智慧城市的安全性要怎么做呢?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速度与激情8》的车子被控制变成武器的情景,如果黑客攻破这个“大脑”,是否会一样导致整个城市运转失控甚至崩溃呢?

对于数据安全的问题,山景博士却认为“反而更安全”。

首先“原本控制旧式信号灯的软件里面有没有‘后门’不能确定”,而且整套互联网调控系统“是通过政府机关的网站进行收集和控制,不是直接通过互联网看数据,反而没有‘后门’的担忧”。

据透露,今年广州市将全面推开互联网驾驶信号灯。届时,将大大降低交通拥堵机率,提高城市通行效率。

除此之外,ET还与饿了么合作研发人工智能调度引擎,提高骑手派送效率

在工业制造上,与江苏的协鑫光伏(全球最大的光伏切片企业)合作,通过收集分析整个生产线员工的各类操作历史数据,利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和模型,做到智能控制生产的所有参数,而不是像传统员工操作一样因人而异。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把整个生产线的良品率提升了一个百分点,每年创造上亿元人民币的价值……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同样是“智慧城市”的概念,在专访中智黑了解到,百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联合“宝贝回家”寻亲平台,用AI帮助找寻走失儿童。科大讯飞也利用自身技术参与进来,尤其在教育、政务、医疗方面。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利用自身技术,通过分析500个专家批改的考卷,然后让机器自行修改,减轻老师的人工阅卷工作量和提高效率;

“科大讯飞还利用人工智能和教育大数据实现因材施教。以前老师上课,面对一个班里学习能力各异的50个学生,他只能千篇一律的讲课,但现在老师和学生手上都拿着一个iPad,就可以通过大批量的个性化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数据,获得每一个学生知识点图谱的精准画像。而且还能够自动分析学生的历史考试数据,在考前,提供个性化诊断和试题训练,避免对已掌握知识点的重复训练,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吴总介绍道。

当智黑提出“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否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比如教育问题”时,吴总表示:“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以解决教育均衡、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为立足点。像新疆、西藏、甘肃这些西部地区,它们的教育资源平台都是科大讯飞建设的。我们的机器现在读英语,在全世界是第一,已经读得比人还准,在老师奇缺的地区,尤其是英语老师和音乐老师奇缺的地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大讯飞的音乐教育可以把学生唱歌进行评价和反馈,还可以做互动游戏,在一线的教学点更好地服务于一线的教师。”

但对于同样的问题,Leon补充说:“能否解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这个问题,还需根据基础建设的实际情况来处理分析。中国存在发展不均的情况,实际上很多地方连电和网络都没有,又怎么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普惠大众。所以说基础设施配套也非常重要。”

在政务领域,科大讯飞结合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技术打造公安超脑解决方案,用人工智能来进行电信防诈骗处理,准确率远超人工。“以安徽为例,安徽省运用半年,全国电信防诈骗冒充公检法的案件上升了50%,而安徽下降了60%。”

在医疗领域,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实现了医生诊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吴总解释,“医生在诊断病情的时候,会因为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诊断结果,但机器不会。以肺结核疾病的图像识别为例,一线医生对病情的鉴定平均准确率是70%,而通过我们的智能影像识别技术,机器对疾病鉴定的正确率达到94%,远远高于人工。”

在谈及人工智能应用的时候智黑表达了一个疑问,比如上述介绍的在教育、政务、医疗等领域的技术引用,利用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判断,是否是人工智能呢?还是说如医疗应用,机器在鉴定病患病情时,不仅能够做到精准鉴别,还能够对病情的走向进行预测,这种应用才会是人工智能的形态?

对此,吴总认为,“首先是判断,其次是推理,最后才是预测。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是一个层面的关系。人工智能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大数据来进行喂养学习成长的。大数据使人工智能可以更加智慧的关键。目前的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学习的能力,更需要我们用大数据来对它进行不断的喂养。但在行业里面把人工智能分为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对人类的帮助。强人工智能目前还存在于科幻片之中。现在我们更强调人工智能是人的助手。

预测,这已经属于认知智能的领域。目前来说在这一点全球的人工智能行业都没有实际的突破。但这并不妨碍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有了实际的应用。

人工智能最终都是一个手段。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都要建立在大数据的土壤之上。”

创新公司的机会:技术结合场景

说到人工智能话题,似乎总是绕不过BAT三巨头。人工智能竞争归根结底是算法以及数据量的竞争,人工智能这一被公认为“颠覆性”的科技领域,也引来三大佬争相抢占山头:其中,百度发展最早,着力最多,其数据和技术积淀不可小觑;腾讯今年3月AI围棋机器人“绝艺”崭露头角,其联合微信、滴滴、摩拜、58,围绕内容和场景已经布下了局;阿里为人所熟知的是阿里云ET,以及应用到具体场景上的ET城市大脑、ET医疗大脑、工业大脑等。

在这样大背景之下,其他智能科技公司还有机会吗?

吴总认为,“对今天的创业者来说,真的没必要做源头技术,因为这个太难,而且代价太高,通用的数据训练平台也不容易做,但是在行业应用中其实是有很大的发力点。而且这样一个角度,会使得各种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原来国际巨头们通过数据入口、资金,可以轻易掌控整个市场,现在却很难,因为各个细分领域的创业英雄,打动的是有特定情感的特殊群体,所以它更容易赢得长期的成功。所以行业应用的打磨以及个性化需求,使得人工智能时代的创业英雄比以往更容易成功,这个市场更能成为一个新蓝海。”

山景博士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虽然人工智能竞争已经是作为生态的竞争,创新公司想凭借一项牛逼的算法颠覆行业已不可能,即使技术再厉害,应用场景也敌不过大头。但是将技术和业务场景做巧妙结合,找准应用场景和痛点,却可以成为小而美的存在,不断发展壮大”。

而所谓“算法和业务场景下应用”,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将人工智能和智慧家庭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近两年大家热议的人工智能管家。

摸索中成长的“人工智能管家”

“人工智能管家”,也有些朋友习惯称之为“智能音箱”,而Rokid的创始人Misa则希望大家称之为“人工智能助手”或者“人工智能伴侣”。

他解释道,“首先中国没有管家文化,在国外管家是帮忙打理一些家庭事务,是拥有一定决策权的角色,定义为‘管家’,在用户层面的理解会有偏差,可能会有过高的期望,而且目前的技术水平也还没达到可以把这么严肃、重要的事情交给机器打理,更多是轻陪伴、小助手的角色”。

在Misa的认知里,他所研发出来的“人工智能助手”是基于现在的 AI 技术,所做出来的最实用的AI 产品。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天马行空,但是却能给我们带来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体验。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Rokid新品若琪 · 月石

那么人工智能助手是怎样一个形态?Misa介绍道:

“首先是陪伴功能,陪你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会学习总结从而懂得你的需求,比如通过语音互动,可以让它播放音乐,但跟过去听音乐的体验有所不同的是,它会学习你的习惯,为你推荐你喜欢的歌曲。

其次作为小助手,让你处理事务更高效,让你获取内容更为方便,比如设定闹钟、查看天气、了解新闻、搜索资料等等,只需要通过声音进行交互,不用打开电脑就能获取,大大提高了便捷性,让你准确及时得到信息。

以及实现整个家庭智能场景联动,控制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备,根据你的生活习惯帮你调节室内光线,温度,净化空气等等。”

从用户体验来论,像若琪 · 月石这类人工智能助手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在家庭的体验,只要动嘴就能解决的事情,绝对不动手。但行业内的朋友也许有所了解,目前除了亚马逊的Amazon Echo销量较为乐观之外,其他同类人工智能助手产品销量还有待突破。

对此,Misa认为“我会尽量去扮演一个挑战者,我觉得这个困难同时也是机会”。Rokid团队花了3年的时间去打磨技术、产品,研究市场,就是为了在市场起步和爆发的时期,可以有好产品和强大的更新能力,在市场中赛跑。

对于昨晚刚刚发布的Siri智能音箱HomePod,Misa也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我觉得不管是产品还是发布都相对比较粗糙,不大像苹果一贯的风格。更像是为了迎合市场,仓促推出的产品”。

而谈及HomePod的产品定位和竞争力,他补充道,“作为一款智能音箱,自带音乐内容,主打高品质,在美国还是很有市场。但智能部分更多是辅助功能,辅助音乐的体验,本质建立在Siri的基础上。当然有人工智能助手的功能,但用过Siri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个人认为在智能助手方面不会做得太好”。

不谈开放的智能家居,都是在耍流氓

但其实在整个生态搭建中,也存在难题。“有的厂商基于现有的利益,不愿意去开放标准或者不愿意去遵守一个绝对开放的标准,还是希望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Misa分享道。

他认为行业形态的发展需要开放与协作,“只要有一家愿意开放,我相信其他人会迅速改变这个观点,否则它们就会相对落后,所以我觉得这个最终靠市场教育。但这个可能是Rokid做的事情,有可能是google,也可能是两种。”

据透露,Rokid也将在不久推出新的服务,通过声纹识别让Rokid认识每一个人,届时机器不仅能够听懂一个人的语言、学习你的习惯,还能像我们一样分辨家中不同的角色,然后按照对方的习惯、更“懂你”地跟你沟通。

智黑在对话中也向Misa提出了一个脑洞问题:智能家居以后会不会发展到所有的电器和家居用品都自带了传感器和控制器,其实可以脱离一个中枢交互系统运作?比如空调会随环境温度适当调整,扫地机器人监测到地板脏了就开启清扫模式……如果所有的产品都高度智能化,类似Rokid这样的人工智能助手是否有可能需求更低,甚至没有了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他表示,“智能家居是所有智能家电互联协作的一个场景,只要需要互相协作,就需要一个类似大脑的中控。好比说,虽然扫地机器人可以监测到地面是否脏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我正在听音乐,那它跑出来就会对整个氛围造成了干扰,而智能助手能够避免这些不协调的问题。”

对于智能家庭场景的未来,Misa认为未来是跨层级,多协作,并且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形态。

他认为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是设备之间互通互联,更多设备尤其是传统行业也加入进来,彼此开放彼此互联作为基础;

然后机器了解你,了解每一个家庭成员;

最后是无处不在,比如你准备要出差,人工智能助手自动帮你安排好行程,订好酒店,甚至和合作方约好见面时间,把行程安排推送到手机上,并且当你坐上汽车的时候就已经有助手为你设置好行走路线,甚至连汽车也是无人驾驶。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对智能家居未来的畅想,Misa表示虽然还需要一定时间,但距离已并不久远。也许2-3年时间就可以实现。“我们还是对未来有更多的浪漫,一起想象吧。”

人工智能到底是不是高频需求?

当我们看到人工智能热度持续已久,伴随着“三高”——创业公司估值高、技术人才价格高、社会普遍关注度高,这一新兴技术领域也引发了不少质疑,高估值背后是否存在泡沫?无论2B还是2C,技术是否成熟到临近广泛应用和普及的爆发点?市面上到底有什么人工智能产品或技术是高频需求?

对于这些问题,大咖们众口不一。

Misa

Misa对此比较乐观,他表示就如智能手机刚推出市场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智能手机能成为高频需求。但随着智能手机技术提升带来的体验革新,以及所承载的娱乐生活需求越来越多,如今我们越来越难离开。根据Rokid的后台数据显示,“很多人在家里使用Rokid Pebble的时间已经超过手机”,他相信人工智能助手不会取代手机,但主导未来智能家居的场景,一定也会变成高频的需求。”

吴总

吴总认为,“人工智能助手,其实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使用它,给它更多的应用大数据,它才会越来越聪明的。所以,别急,要有耐心,它一定是越用越聪明的,最终,一定会‘比你更懂你’。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会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深刻改变我们的世界。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正处于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突破的重要阶段,这里不仅需要讯飞,还需要更多优秀的公司一起加入。

Leon

Leon也认为“回顾智能手机或者互联网的发展史,最开始都是从小众领域开始的。但只要是完美的生活方式,必将会影响社会大众,成为家常便饭的刚需”,其发展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人工智能是否是高频需求或者是刚需,需要用户、市场进行验证和判断,市场需求和反馈非常重要!”Leon补充道。谈及如何发掘用户和培育市场的需求,他认为,“用户对于智能场景的需求很难凭空生就的,是需要外界刺激和习惯培养的。就像造房子一样,如果房地产从一开始就具备智能基础设施,这样无需配合模式入住,人们的接受度就会高很多,无感知、舒适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才能成为‘潜在的刚性需求’。”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山景博士却认为可能自己“孤陋寡闻,目前还没有真正的高频需求”,而且直言“聊天机器人是伪需求”。

山景博士

他认为市面上的聊天机器人,是一个机器加了一个类似人的外表,为了模仿人的基本功能,比如我们的五官,我们可以把他叫做一个器官性的智能机器,作为“助手”帮我们解决一些日常事务,但跟人还有非常大的差异。“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实现人的功能的综合体。不是单一图像识别或者语音对话的能力,而且是在一个场景下把这些能力有机聚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而这个“场景下的综合能力”,也正是上文提到阿里云ET在具体场景应用中凸显的价值。而且对于人的沟通需求,人还是希望和一个真正有情感的人类对话,就好比现在有语音视频通话,但我们依旧会觉得面对面沟通效率更高一样的道理。

人工智能时代必将到来!

也许正如上文所言,在追求人工智能进阶的过程中,单点功能或性能的突破并不能价值最大化,如拥有千里眼、顺风耳只能在获取数据端实现优化,但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帮助人类做决策和判断,机器学习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至少不是未来的全部。

那,未来的人工智能是怎样一个形态?

在人工智能的“大”领域,山景博士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最本质的技能,是它可以在不确定中做出决策。就好比我们身体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我们避开太阳往阴凉的地方去;绿灯还剩下10秒,我应该慢下来停车还是加速冲过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环境做出判断,人工智能也应该具备在多种不同模糊信号收入的情况下做决策的能力。

那么突破的技术点在哪呢?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人工智能,比如图像识别,语音对话,都是在某一类信号下试图理解,打消不确定性。但是,机器不可能识别图像100%准确,还是会存在误差。而在每一个信号都存在误差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应该优选什么去做判断,是眼见为实,还是耳听为实?而突破点在于它能够吃一堑长一智,把过去的经验调取出来,机器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也是最难做到的事。”他解释道。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他同时补充,“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的某些功能’,更多是帮助人进行判断而不是取代人”。

回顾每一场技术革命,技术的升级都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一场以大数据为原材料,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作为新技术的数据革命,其实跟以往的产业革命没有什么区别。“某种程度上对某些岗位是一种挑战,但对整体人类一定不是挑战,而是帮助。” 山景博士表示。

对于这个问题,吴总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不仅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越来越多复杂的高级脑力活动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比如律师的部分工作,比如金融分析师的部分工作。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种替代,更多是对人的低端劳动的一种解放。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创造性的事情。人类将迎来一个‘智慧大爆炸’的时代。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工智能替代的,是标准化服务,是可复制的服务。但是比如高端接待员和服务员,因为具有人性的温度,反而会更有价值,会趋向更高端更昂贵。”

最希望看到人工智能领域的3个积极变化

在访谈中智黑问到:“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希望看到的3个积极变化是什么?”时,山景博士表示:

首先,他希望“大家能够谈多一些原创性的东西,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一上来就说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我觉得这个可以再丰富一点,再看一下其他的学派或者其他的领域,尤其是基础性理论研究。今天我们在追寻和跟踪硅谷发生了什么,但如果我们国内的同行们能够多做一些创新,可能我们会引领下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有一天硅谷能反过来看我们发表了什么。”

其次,他认为大家“不要为了智能而智能”,而是“更多的去查一下智能的价值在哪里。智能的价值就是业务价值、社会价值,比如你把图像的识别率从99%提升到99.9%又能怎么样?产生的价值在哪,我觉得还是要考虑技术和应用的。双向互动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最后,他还希望“有传统行业的人加入到人工智能进来,千万不要成为BAT互联网公司技术人员小圈子的专利。我们需要把生态打开,让传统行业的从业者、专家们,能够拥抱人工智能,而且知道怎么的拥抱。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在行业当中找到更多的同盟者,愿意跟你一起来拥抱这个新技术,才有可能把人工智能在行业当中的价值观落地,加速做扎实。

如果永远都是互联网人在鼓吹,天天搞发布会,而传统行业的人都在看热闹,不知道门道是什么。那这个行业就永远没法打破,不能打破就不能产生跨界的价值,我觉得这点是我最想看到的。”

智黑有话说

从智黑成立之初,我们就坚定心中的愿景——让智能科技服务于生活。

我们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一定会像互联网一样,渗透和改变各行各业,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近两年来,人工智能行业持续“走热”甚至有“过热”的现象,虽然受大家追捧但并不代表行业就是真正的成熟,但正如上文各个大佬分享,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是需要整个行业齐头并进,彼此开放,互惠互联。

智黑始终认为:“科技能够让生活更美好,但更要努力做好落地,让科技真正应用于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智黑会一直是一个勇敢、好奇的践行者,我们很看好未来,同时我们也会不断为抵达未来做好准备!

在智黑1周年庆期间,我们围绕人工智能、智能母婴、VR三个领域在各行业/生活场景中的应用,特别邀请了各行业大咖、资深从业者参与我们的系列话题专访,希望让传统行业和科技行业的观点产生碰撞,一起去探究智能科技是否能真正解决现实领域的痛点,是否会引发出一些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如何触达未来等等。希望让我们的思考更有价值!

专访阿里云百度云科大讯飞: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在思考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