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体正在遭受毁灭性打击!!

 偷闲翁 2017-06-12

书法有毒,沾染难戒

来自神秘侠客书法

01:03



导读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基础,字帖临的像,基本功扎实,日后独立创作时就会“翰不虚动,下必有由”。然而我以为,临帖时除了“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要求外,还要加上一条,即“求其形,更要究其理”。



今天,我们以欧体为例做一个简单的剖析,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在上图中,欧公的《九成宫》与姚孟起的临本大小一致,同排并列。且均在米字格中,二者的姿态与斜正,一目了然,差异鲜明——欧书明显左倾,姚书全部纠正。


事实上,这个对比的结果,成了摆在每位习欧者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后人是怎么把欧体的中竖给写毁掉的,以“禹”字作为例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选字

 

▲上图将“禹”字与古代书法名家与当代楷书高手的临摹作一对照,看看这些临作与欧公原作之间的不同。大家会意外的发现,多数临摹者都将不居中的竖给居中了


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口框字中竖不居中的现象,到底是欧公的书作出了失误或是他有意为之? 是临摹者没临到位,还是有意纠偏?一句话,欧公与多位临摹者之间必有一方出了错,而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而这个答案要由广大的临欧者来思考和回答。对于一个客观事物,真理只有一个,只是看人们是否能够发现它。


其实,认真临习欧体的朋友都知道,欧公很少将中竖居中,如上图



当然,事物的发展总是有正反两方面。


后人把欧体写的越来越平整,虽然对欧体来说是毁灭性打击。不过,在这个提笔忘字的数字化时代,馆阁化的欧体却更能使初学者更容易入门,从而增加他们对书法信心与兴趣,从这个层面来看,它又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普及书法教育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孰轻孰重,这就是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 神秘侠客 ◎ 独家撰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