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分中药的药性对比

 baiqgw 2017-06-12
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
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道地药材
: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
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中药配伍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按照
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中药的配伍。
 
☆☆☆配伍禁忌

凡是药物合用后使治疗效果降低或消除,
或使原有毒性增强,
或产生新的毒副反应,原则上不能合用,属配伍禁忌。
 
中药炮制
:多数中药材,在应用和制成剂型以前,常根据临床用药目的、药
材自身特点以及贮存、配方和制剂的要求,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
法,统称为炮制。
 
 
 
《神农本草经》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一
定基础。全书共收载药物
365
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
伍法度及服药方法等均有论述。
 
《新修本草》
:是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该书载药
850
种,并附有图谱及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
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纲目》
:该书综合了
16
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
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
 
 
中药炮制
 
 
 
 
 
 
 
 
炮制目的:增效、减毒、纠性、保质量、矫臭味。
 
 
 
 
 
 
 
 
☆☆☆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法、其他
4

 
 
四气
: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以及阴阳
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中医临床非常重视对疾病
寒热病症的辩证。
 
五味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特点,
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五味的作用,
只是反映中药性能中的一个方面,
或某类药或个别药的作用特征。
 
归经
: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
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对性味功效相同,而主
治病症不太相同的药物,利用归经理论,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
强临床疗效。
 
☆☆☆升降沉浮
: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临床用药可利用药物的升降
沉浮性能,纠正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使其恢复正常。
 
☆☆☆毒性
: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毒性
是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反映药物的另一特性。
 
 
☆☆☆七情
 
      
是指单行以及其余六种配伍关系的总称。
 
      
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临床上需要的配伍关系:相须,相使,相畏,相杀。
 
      
应避免的配伍关系:相恶,相反。
 
 
十八反
:即指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
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
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解表药
 
      
定义:以发散表邪,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
(解表是指辛
散表邪的药物,用以改善或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
 
      
适应证:表邪即六淫之邪从人体皮毛、口鼻侵入引起恶寒发热、头痛
身疼、无汗或有汗不畅、舌苔薄、脉浮之外感表证。
 
风寒所致——风寒表证;风热所致——风热表证。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柴胡、升麻、葛根
 
麻黄、桂枝
 
相同点:发汗之力较强,相须配用,治风寒表实无汗重证。
 
 
 
 
 
 
 
 
不同点:麻黄,宣肺平喘、利尿。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止痛
及阳虚水肿。
 
紫苏与生姜
 
 
 
 
 
 
 
 
相同点:发汗之力较弱,可治风寒感冒的轻证,止呕,解毒。
 
 
 
 
 
 
 
 
不同点:紫苏,解鱼蟹毒。生姜,解毒、止呕作用强。
 
☆☆☆柴胡、葛根与升麻
 
 
 
 
 
 
 
 
相同点:解表退热,升阳举陷。
 
 
 
 
 
 
 
 
不同点:柴胡,和解退热力强,为治少阳证要药,偏升举肝胆清阳之
气。升麻,发表透疹力强,主治疹出不畅,清热解毒,升举脾胃清阳
之气。葛根,发表解肌力强,为治表证兼项背强痛要药,解热生津,
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适应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各种里热证均可表现出身热、口渴
喜冷饮、面红、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常见有脏腑实热证(温病
气分证)
、脏腑湿热证、血分热证(温病营血分证)
、热毒病症以及阴
虚内热等里虚热证。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夏枯草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败酱草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
石膏与知母
相同点:治疗肺热咳喘,胃火上炎症。为治疗邪入气分、高热烦渴的要药
不同点:石膏,收湿敛疮,用于湿疹、湿疮、水火烫伤等。知母,滋
阴润燥,治疗肺、胃、肾阴虚证。
☆☆☆黄芩、黄连、黄柏与龙胆
相同点:清热燥湿药
不同点:
[黄芩]——长于清泻肺火,燥湿作用广泛,主治多种脏腑
湿热证。
[黄连]——长于清泻心、胃、大肠湿热,为治湿热泻痢要药,善于
清泻心胃火。
[黄柏]——长于清除下焦湿热,又善退虚热,治疗湿热淋证、带下
及肾阴虚证。
[龙胆]——长于清除肝胆湿热及清泻肝胆实火,主治湿热黄疸及肝
经实热症。
 
金银花与连翘
相同点: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各种热毒病证,风热表证,用于
温热病卫气营血各阶段。
不同点:金银花,解暑热,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连翘,清心热。
 蒲公英、鱼腥草与败酱草
相同点:清热解毒、长于消痈肿不同点:蒲公英,治乳痈。鱼腥草,治肺痈。败酱草,治肠痈。蒲公英与鱼腥草,清热利湿。鱼腥草与败酱草,排脓。
生地黄与玄参相同点:清热凉血,滋养阴液,宜于温热病营血分证,热盛津伤以及
胃阴虚证。
不同点:生地黄,止血。玄参,清热解毒、散结。
泻下药
定义:凡是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大便秘结或里实积滞证的药
物,称为泻下药。
 
适应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大便秘结不通以及胃肠积滞、水饮停聚、实热内结
等里实积滞证。
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甘遂、牵牛子
大黄与芒硝
相同点:泻下攻积,均力强。
不同点:大黄,
为治疗胃肠积滞证要药;
泻火、
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
清热利湿。芒硝,软化燥屎,清热消肿。
火麻仁与郁李仁
相同点:作用缓和,能润肠、缓泻以通便。
不同点
;
郁李仁
,
利水消肿。
祛风湿药、化湿药
祛风湿药
的主要功效
:祛风湿
适应证:风湿痹证、症见肢体或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关节肿大甚
至变形等。
 
化湿药
的主要功效:化湿运脾
适应证;
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
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
利水渗湿药
(1)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
称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
有: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
湿疹、湿疮等。
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
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
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
茯苓与猪苓
相同点:利水消肿药,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之证。
不同点:茯苓,药性平和,作用广泛,为利水渗湿要药。猪苓,利尿作用最强
茵陈与金钱草相同点;
利湿退黄药,
有利湿和清热作用,用于湿热黄疸。
不同点;
茵陈——治黄疸要药,可用于湿温、
湿疹、湿疮。
金钱草——
清下焦湿热,治疗湿热淋证,有较好的排石作用。
附子与干姜
相同点:
温里药
,具有温里散寒作用,主治里寒证。
不同点:附子
——温性较强,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散寒
止痛。
干姜
——增强附子的回阳作用,降低其毒性;温中散寒,温肺
化饮。
 
陈皮与枳实
相同点:
理气药
:具有疏畅气机作用,主治气滞和气逆证。
不同点:陈皮
——行气调中,作用温和,常用无止痛作用,长于治寒
痰、湿痰为治痰证要药。
枳实:
长于除痞胀,多种原因所致气滞而痞闷者,常可选用,为破气消痞药。
山楂与麦芽
相同点:
消食药
,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中作用,主治食积不消、脘
腹胀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
不同点:
山楂:
长于消油腻肉食积滞、活血散瘀,用于瘀滞腹痛、冠心
病、心绞痛等胸腹瘀滞证,为治肉食积滞要药。
麦芽
——长于消米、
面、薯芋、淀粉类食滞,兼回乳。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
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
主要表现为咯血、
咳血、
鼻出血、
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
虚寒性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凉血止血药
——小蓟、槐花、白茅根
 
收敛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
化瘀止血药
——三七、蒲黄
 温经止血药
——艾叶
 ☆☆☆活血化瘀药????
(
不记得是这个还是上面那个、

定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
血化瘀药。
适应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
主治瘀血证,其涉及病证多,范围广。
妇科瘀血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等;
内科瘀血证——胸胁痛、心腹痛、头痛、症瘕痞块、风湿痹证、中风半身不
遂等;
 
外伤科瘀血证——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
 
活血止痛药
——川芎、延胡索、郁金
 
活血调经药
——丹参、牛膝、红花、益母草
 
破血消症药
——莪术、三棱
 
活血疗伤药
——自然铜、骨碎补
 
川芎与延胡索
相同点:活血止痛药,活血化瘀,缓解瘀滞疼痛、行气,为“血中气
药”。
不同点;
川芎——治头痛要药,治肝郁气滞诸证。延胡索——长于止
痛,各种疼痛首选之。
 
丹参与牛膝,红花与益母草
相同点;
活血通经药,
长于活血调经,主治妇科月经不调,瘀滞腹痛等。
不同点;
丹参——性凉,
宜于血瘀血虚偏热者,
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及
血栓性脉管炎等。牛膝——活血性降下行,能补肝肾,强筋骨,可引药下行,多治下部证。益母草——妇科经产要药,既活血化瘀又利尿
消肿。红花——活血入血分,治温病热郁血瘀,斑疹色暗者。
☆☆☆半夏与天南星
相同点:燥湿化痰,治湿痰、寒痰证;外用消肿散结。
不同点:半夏,为治湿痰咳嗽、呕吐要药。天南星,善祛风痰,祛风 止痉常用。
 
川贝母与浙贝母
相同点:清肺化痰、止咳、消痰散结。
不同点:川贝母,甘寒清润,多用于治阴虚久咳、肺痨、肺燥咳嗽。
浙贝母,苦寒开泄,多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
苦杏仁与紫苏子
相同点;
止咳平喘药,
均以止咳平喘为主要功效,主治咳喘证。
不同点:
[杏仁]——苦泄降气,为止咳平喘之要药,兼有润肠通便
之效。
[紫苏子]——性温不燥,既可止咳平喘,又可降气化痰,宜
于痰浊阻肺而致咳喘者。亦有润肠通便之效。
紫菀与款冬花
相同点;
润肺降气化痰止咳,
不同点:紫菀,祛痰作用强。款冬花,止咳作用优。
 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与远志
相同点:均质润滋养,具养心安神的特点,治阴血不足,虚烦不眠。
不同点:
柏子仁——润肠通便。
酸枣仁——收敛止汗。
夜交藤——祛
风通络,治风湿痹痛。远志——长于化痰以宁心安神、开窍,治痫病发狂之证。
平肝潜阳药
定义:凡以平抑上亢之肝阳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病证的
药物,称为平肝潜阳药。
适应证:主治肝阳上亢证。
本证常由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暗耗其阴,不能制阳,使阴虚于下,
阳亢于上而致。
主症为气血上冲之头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
兼症有头重足轻、腰膝酸软、急躁易怒、心悸、失眠、舌质红、脉弦
细。
 
息风止经药
定义:凡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肝风内动
证的药物,称为息风止痉药。
适应证:
本类药主治肝风内动证。
风有外风、
内风之别,
外风宜疏散,
内风宜平息。
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肝阳化风所致之眩晕欲仆、项强肢颤、痉挛
抽搐等
 
 
 
 
 
 
 
 
功效:治风痰上扰之痫病,惊风抽搐等;治风毒侵袭引动内风之破伤
风痉挛、角弓反张等;治疗肝火上攻之目赤、头昏及肝阳上亢之眩晕
头痛等症。
 ☆☆☆羚羊角与牛黄
相同点:息风止痉,清肝热,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
不同点:羚羊角——治肝风内动、痉挛抽搐要药,平肝潜阳,清热解
毒。牛黄——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天麻与钩藤
相同点:平肝阳,息风止痉,治眩晕头痛,惊风抽搐之证;兼能平肝
潜阳。
不同点:天麻甘平滋润,治一切风证,平肝力强,治眩晕头痛要药。
钩藤甘凉,能泄肝火,宜于热盛动风证,可用于肝火头痛目赤。
决明与珍珠母
相同点: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肝热目疾。
不同点;
石决明潜阳、清肝力强,常与珍珠母相须为用。珍珠母镇静安
神,用于惊悸失眠,心神不宁
 
麝香、苏合香与冰片
相同点:开窍药,均有开窍醒神功效,主治闭证神昏之证。
不同点:麝香——开窍作用最强,为醒神回苏要药;活血通经,消肿
止痛、散结,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痹症、疮痈、咽喉肿痛等证。
 
片——开窍作用较弱,清热消肿止痛,可用于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疮痈、
烧烫伤等。
 
☆☆☆☆☆☆补虚药
定义:凡是以补虚扶弱、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
用,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
 
补气药——气虚证,代表药: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
 
补血药——血虚证,代表药:当归、熟地黄、阿胶、何首乌、白芍;
 
补阴药——阴虚证,代表药:北沙参、南沙参、麦冬、枸杞子、女贞子、龟
甲、鳖甲黄精;
 
补阳药——阳虚证,代表药: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冬虫夏草、菟
丝子、补脂、紫河车。
人参与党参
相同点:补脾、肺之气,生津,主治肺、脾、气虚,气阴两伤证。
不同点:
人参补气作用强且全面,
为大补元气挽救虚脱要药,
兼安神、益智。党参补气作用弱,多用于轻证;可补血治气血两虚证。
 
黄芪与白术相同点;
长于补脾、肺之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
    
不同点:
黄芪为补脾气要药,
长于升阳举陷,
并可补肺气。
白术安胎,
治脾虚引起的胎动不安。
 
当归、熟地与阿胶相同点:
补血力强,为补血要药。
不同点:当归——兼能活血、止痛、调经,润肠通便。为妇科及治瘀
血证要药。
熟地——益肾精,
宜于精血亏虚之早衰证。
阿胶——止血,
兼补肺、心、肝、肾之阴

生首乌与制首乌
[制首乌]——补血;长于益肾精,用于精血亏虚早衰证。
北沙参、南沙参与麦冬相同点:
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治肺胃阴虚证。
不同点:麦冬——补益作用最强,兼可养心阴,安心神。北沙参——
补益作用较强,
为治肺胃阴伤诸证常用药。
南沙参——补益作用较弱,
能益脾肺之气,兼可祛痰。
 
枸杞子与女贞子
相同点:补肝肾阴、明目;主治肝肾不足、视力减退、视物昏花及早衰。
 
不同点:枸杞子益精、补血。女贞子作用平和。
 
鹿茸、淫羊藿与杜仲
相同点:补肾阳,强筋骨。
不同点:鹿茸——峻补元阳,兼益精、补血、固冲任,托毒生肌。淫
羊藿——长于壮阳,主治阳痿不育;祛风湿。杜仲——补肾阳作用温
和,长于强筋骨,止痛,安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