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店好名声 从一点一滴做起

 benteng1177 2017-06-13


酒店好名声是靠“做”出来的!


案例1:老同学的感动


我去某酒店看望一位外地来开会的老同学。他知道我的工作与酒店有关,于是寒暄一阵之后,就很自然地转到了酒店话题。他告诉我,这家酒店很不错,有几件事情令他十分感动,然后娓娓道来。

例如,因房间迷你吧台的电源插座不通电,原先放在迷你吧的电热水壶移到卫生间烧水,出去回到房间后,发现电热水壶已归位到吧台,水壶旁边还躺着一张小便笺,留言告诉我:吧台的电源插座已修复,并对我由此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老同学对服务员工作之细心和酒店工作效率之高,深表赞赏。


再如,由于开会文件材料比较多,凌乱地散放在写字台上。会后回到房间发现,文件整整齐齐地码在了一起,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在文件旁边还多出了两样东西:一叠可用作稿纸的大信笺和一个文具盒(该房间不是商务房,原来没配置文具盒)。使他大有惊喜之感。


还有,几件散放于座椅、床上的衣服不见了,而在床头柜却多了一张留言条,告知衣服收进衣橱里了。并体贴地说,您的会期还有好几天,估计您需要换洗内衣,为了消除客人对洗衣房洗涤内衣是否卫生的顾虑,本酒店房务中心备有连洗涤带烘干的家用洗衣机,可以为您单独洗涤内衣。如果需要可与房务中心联系。落款是某服务员。


老同学说,不管我是不是需要,但对服务员为我考虑如此周到,心中还是充满感激。



案例2:离店客人的匆匆留言




某酒店总台按该酒店规定,在客人办理离店手续时,都必须请客人留下意见和建议。


一天,作为该酒店顾问的我,在总台随手翻了翻客人意见记录本。当翻到昨天的一页时,发现有一位客人只留下一句话:十分贴心周到,下回一定再住!与其他客人多少举些事例、谈些具体意见相比,这句话未免显得过于简单。对此反而引起我欲探究竟的兴趣。


总台的当班接待员说,昨天这位客人办理离店手续时,显得非常急迫。当要求他留下意见时,没有讲话,只是自行取过记录本,在上面草草写下几个字后就匆匆离开了。


不过,总台接待员提供了另一个情况:这位客人是大前天入住的,登记身份证信息时,发现当天恰好是该客人的生日,于是立即通知营销部的公关专员,负责落实为该客人房间送进生日蛋糕、鲜花和贺卡。


另向负责该房间服务的房务员了解情况,房务员谦虚地说:“其实也就是按常规为他服务而已。”然后讲述了几件事。


她说,现在是热冷天气交替时期,酒店不开冷热空调,只送新风。这位客人晚上睡觉似乎怕冷,因为第二天整理房间时发现,客人将另一张床上的被子加盖在自己睡的床上。于是我按常规铺好两张床后,又在他睡的床上加铺了一条被子。


同时发现,卧室的垃圾桶里及其周边扔了很多手抽纸的纸团,由此推断他可能患了感冒。于是我在床头柜上除了多放一盒手抽纸外,还搁下留言条,建议他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并告诉他,酒店可以随时提供红糖姜汤,如果需要可以与房务中心联系。


至此,我总算明白了这位客人匆匆写下话虽短、意却真的留言的原因。


服务员的工作状态一般可分为三种层次:


第一种,眼里没“活”、心中无“意”——眼里看不到该做的事,心中也没有主动服务的意识。


第二种,眼里有“活”、 心中无“意”——虽然看到了该做的事,但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第三种,眼里有“活”、心中有“意”——不但看到了客人需要什么服务,心中更有主动为之提供服务、满足其需要的愿望,并主动地去做。


要达到第三种层次须三管齐下:一是灌输正确意识,二是建立激励机制,三是加强现场督导。使得员工产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习惯行为。


本文两则案例的酒店,其服务之所以使得客人深受感动和心存感激,赢得客人很高赞誉,应当说与这两家酒店的员工属于上述的第三种层次有关。


文中涉及的工作虽然都是服务员应该做的,也并不复杂,有的甚至是举手之劳,但如果服务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也就很难发现,或发现了也可能不会主动去做,或做了也可能做得不精不细。


反之,服务员如果能站在客人角度,想客人之所想,甚至想客人之未想,具有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无疑就会敏锐地察觉和发现问题,积极地找到该干的“活”,并认真细致、体贴入微、精益求精地去满足客人的需要。


由此我们领悟到:酒店的好名声是靠“眼里有活、心中有意”的员工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本文开启评论功能?文章下方“写评论”]

欢迎在下方评论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