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予东田圃·教学研究】巩高峰,你把浙江29万考生逼疯了?

 老刘tdrhg 2017-06-13
【予东田圃·教学研究】巩高峰,你把浙江29万考生逼疯了?


程予东

 2017年浙江高考阅读文章选用了巩高峰的《一种美味》,第14题是这样的: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值:6分。不少考生戏称“十年寒窗,败给一条草鱼。”小说结尾是对诡异的光理解。诡异的光是什么东东?有人向巩高峰要标准答案,巩高峰说标准答案还没有出来,自己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他说自己哪里能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啊。指向告诉你们,鱼这样蹦出来的,闪着诡异的光。

作者自己并不知道答案,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啊。其实,这太正常了。某地月考选了筱敏的散文,一个考生得分比较低,他气急败坏地跑到筱敏的博客,语言粗鄙地谩骂作者,筱敏有些委屈,但是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理解,她向哪个学生致歉,为难你了孩子,我自己也做不出来的。作者做不出来答案,不是偶然。

考生都是需要训练的,有模子的。那些作者有没有经过训练,他们还没有习得一些套路,让他们来回答问题,有些为难。巩高峰说我也很绝望啊,现在高考试卷为什么要署名?署名,就容易被人肉出来,不想红都难,不想挨骂都不可能。他戏谑道:最好选古人的或者故人的作品。想怎么吵吵都没关系。

【予东田圃·教学研究】巩高峰,你把浙江29万考生逼疯了?

已经出活人的了,就面对吧。试想,作者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你让孩子来做这类题目,不是为难孩子吗?为难是正常的,不为难怎么淘汰啊!作者不知道答案,出题者知道啊。孩子只要能揣摩出题人的意思,分数就赚到了,揣摩不出,那就得不到什么分数。说起来是不是残酷。出题人的理解也只是代表个人,29万考生的想法都得和他的答案靠近才能得分,这是怎样的怪诞!

巩高峰说:9日下午对完答案,发现自己做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有80%是吻合的,说明出题者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章。与此同时,他表示,这套阅读理解题之所以被众多考生“喊难”,可能因为考生大多是95后这代孩子,“完全没有那种生活经验。”他的答案是怎样的,读者没有看到,考生也没有看到,他自己说相近80%,说明什么?说明出题者理解巩高峰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前面不晓,后面明了。这个弯道是如何跑出来的,吃瓜群众表示超出理解了。

大概巩高峰说的是13题的理解,我们可以看看第13题以及给的参考答案:

13、一种美味有多种意蕴,请简要分析。(5分)

(1)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于汤的渴望变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
(2)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3)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考生对一对答案,自己能捞到多少分数。如果你的分数不理想,不能怨出题者,更不好责怪作者。谁的责任呢?生活的断层。注意巩高峰那句话,完全没有那种生活经验。出题者年龄应该在巩之上,他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对生活理解的深度,能够挖掘出微言大义来。

第14题的答案是这样的:

(1)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2)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儿”,“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来某种魔幻色彩。
(3)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4)结尾揭示了美味的含义,又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细细看答案,多涉及到的是文章结构技法问题,这就分明告诉考生关注的是文章的写法。多角度理解某个词语的意蕴是有差异的,而技法问题相对来说答案确定的。情感是可以因为生活经验有所不同,而结构技法是有路可循的。这可以在平时学习中得突破——关注文章为什么这样构思,这样结尾。

附文: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验证。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偷瓜摘桃。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谗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安排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约的,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意外里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吴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忽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扇动鼻翼,有些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可供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卤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响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做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他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一切的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的铁嘴铜牙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的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乎乎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全家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项了,他刚把火点着,第二把柴火他就抓着了一个粘粘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