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充电桩建设遭遇“拦路虎” 电动汽车推广政策何去何从

 渐华 2017-06-13

《海南省“ 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明确表示,海南将在“十三五”期间推广3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建设2.8万个充电桩,要以海口市为核心示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中心城市群乃至全岛示范运行,将海南岛建设成新能源汽车岛。但是实际执行起来,却发现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现实是问题重重。

“每天要掐着电量开车,特别是碰上路况不好的时候,就怕电量不够,或者找不到充电的地方,这很头疼。”很多海南的新能源车车主都会抱怨,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区附近的充电点非常少,如果遇上排队充电,至少要1个小时。而距离较远的充电桩,却又经常看到闲置无人充电。

海南充电桩建设遭遇“拦路虎” 电动汽车推广政策何去何从

在海南,即使充电桩运营商小二租车和特来电已完成全岛环岛高速公路和主要景区电桩布局,但充电桩安装数量增速远低于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充电桩的铺设存在“铺设难”、“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各种问题。充电桩的发展滞后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不方便、充电桩的建设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为困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电桩难“进场落地”遭遇“拦路虎”

在铺设电桩时候经常遇见的三问题:场区管理者不认同、电力设施不配套和用地难,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海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难以“进场落地”。

一、“用地”和“用电”成为两道首要门槛

充电设施运营商建设充电站点绕不开“用地”和“用电”。建设充电站点的土地,一般是通过政府划拨或者多方合作的模式取得,比如海南省部分实现划拨部分公共区位给小二租车建设充电桩。电动汽车主要被城市居民购买使用或商业化运营,城区土地称得上寸土寸金,并且大多数土地已经规划完毕,政府部门很难划拨充电站点建设用地。因此,运营商与土地产权方合作便成为最常见的建站方式。

然而,海南省各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还处于云端,物业公司对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充电站点尚未普及,物业公司能够看到的成功案例还比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大多数物业公司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以管理困难、存在安全风险为由拒绝合作,这为我们的建站工作推进造成极大障碍。

即使物业公司愿意合作,电容不够则是运营商碰到的另一难题。建设充电站的地区,普遍需要电力增容,尤其是在海口市区老旧的供电线路状态下,限电已成为常态。寻找老旧小区富余电力如大海捞针,需要运营上撒网式地推。

二、配合难,难在利益链条难打通,运营企业负担重

在目前充电站点普及度还不高的情况下,运营商主动与土地产权方合作,大部分商用场地电费计价奇高,无波峰波谷计费模式,对于这样的合作,土地产权方还要求利益共享。充电站点投资成本高、回收周期长,在尚未形成明晰的盈利模式前,充电服务费是生存与成本回收的主要形式。如果这部分利益被共享,将进一步压缩运营商的生存空间,并且部分物业负责人员存在寻租要求,即使是小区保安都会成为拦路虎,大大削减了运营商投资建设积极性。

海南充电桩建设遭遇“拦路虎” 电动汽车推广政策何去何从

据国家电网某运营人员解释说,如果国家电网在该地区有自建充电站的规划,那么国家电网的充电站与民营充电站必然存在竞争关系,这导致各地区电网企业在流程配合上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如果国家电网在该地区投建充电站的积极性不高,当地电网企业与民营充电运营商配合情况也不会太好,“他们觉得这只会增加工作量,却很难从中获取更多收益。”

新能源汽车推广,涉及部门较多,例如市政管理以罚代管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对新能源汽车应用和充电站建设的认识不清晰,经常性以制造麻烦者对待运营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海南省充电桩建设运营商小二租车和特来电负责人,运营人员表示,要解决以上关键症结,需要提高政府官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对充电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加强宣传力度,解决电费高、负荷不足等问题,让政策真正落地,才能进一步加快普及布设充电桩。而充电桩布局情况直接影响新能源车推广程度,化解充电桩建设落地难题才是海南新能源汽车推广当务之急,否则再好的政策将成为一纸空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