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精神分析理论剖析《白鹿原》中田小娥的女性形象

 道不在远 2017-06-13
   摘 要:陈忠实的《白鹿原》对女性的描写非常突出,其中田小娥的形象尤其引人注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田小娥这一形象的探讨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将用精神分析理论剖析田小娥的内心世界,还原她善良、多情、勇敢的女性形象。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3753221.htm
  关键词:田小娥;精神分析;潜意识;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 02
  《白鹿原》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展示了中国农村的长幅画卷,在当代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作品对女性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其中的田小娥尤其夺人眼球。那么对于这一有争议的人物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田小娥出身于书香门第,却被父亲卖给了年老的郭举人做二老婆。田小娥在郭家不过是一个性奴隶的角色,郭举人娶她仅仅将她当做延年益寿的工具,每天在逼迫下做极具有羞辱性的“泡枣”的工作。田小娥年轻而貌美,欲望旺盛,这样的生活根本满足不了她。出于一种生命的本能,不安分的她勾引了黑娃,做出了在当时触犯传统道德的丑事。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前意识,三者分别处于人的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冲动和本能所产生的欲望,它们为传统所不容,被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人的心理仿佛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精神的意识部分就是露出水面的小小的尖顶,而人的潜意识是蕴含在海洋深处的巨大的冰块。在潜意识的涌涌攘攘的诸多冲动中,性的冲动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这种原欲被称为“力比多”。弗洛伊德通过对潜意识的分析,揭示出了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结构以及行为法则,提出了“性欲人”,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力比多”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是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田小娥正是在性欲本能的巨大推动力,勾引了黑娃。在肉体的结合与满足后,她与黑娃的关系由肉体的需要升华为精神的依托,他们之间有了真切的爱情。
  但是,无论田小娥与黑娃的偷情多么情有可原,都是违反传统的行为,她被郭举人扫地出门,连她的父亲也厌弃她。弗洛伊德称文明是放弃本能满足的结果,文明是对人性的压制。当时的封建宗法制严酷着压制着人的欲望,尤其是对妇女,如小说中另一位女性——兆鹏的媳妇,就是在传统道德的压制下忍受性饥渴的折磨精神失常,走向了悲惨的死亡。田小娥的“不守妇道”是对传统文明制度的极大破坏,必然会遭到吃人的道德的惩罚,这注定了她的灾难。
  田小娥随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悲剧。她是黑娃的妻子,却被族长白嘉轩拒绝进祠堂,公公鹿三也拒绝她进门。但是黑娃不放弃她,他们搬到了村外的破窑洞安家。平心而论,虽然田小娥与黑娃的结识并不光彩,但他们的感情却真挚感人,是小说中除了白灵和鹿兆鹏外值得人致敬的一对。当黑娃将她从她父亲手中领出,他们抱在一起痛哭,这痛哭百感交集,包含了小娥受的委屈,黑娃的心疼,重逢的庆幸,对未来的渴望。他们在村外的破窑洞安家后,当窑门和床空往外冒出炊烟时,两个人呛得咳嗽不止泪流满面,却又高兴得搂抱着哭了起来。田小娥不是个贪图富贵的人,她像所有的普通女人一样,渴望安稳的平淡生活。她不止一次地告诉黑娃,只要有他在身边,吃糠咽菜都情愿。但是,黑娃不得不出走了田小娥一个弱女子孤身栖居在一孔破窑洞里,四面八方都是垂涎她美色的衣冠禽兽。田小娥的境况开始每况愈下。
  为了替她心爱的男人黑娃求情,田小娥找到了鹿子霖,而他恰巧是个风流的中年男子。田小娥被告知:此事需要——睡、下、说。田小娥噎住了,叹息一声,开始默默脱自己的衣服。她屈从了——为了她的男人。让田小娥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么“疼她爱她”的鹿子霖竟然设计让狗蛋替自己“背黑锅”,还把田小娥置于了族长白嘉轩的家法下。酸枣棵子捆成的刺刷从一个个族人的手中落在她光洁的身和脸颊上,透出无数条血流。可怜的田小娥咬紧牙关,没有揭发鹿子霖,为这个无耻的男人蒙羞和忍受痛楚。也许因为鹿子霖是她唯一的依靠了,而且,即使她辩解也无人会信的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田小娥是个有情有义的女人。鹿子霖虽然阴险狡诈,但他宠爱过她,所以她宁愿忍受剧痛为他承担罪名。田小娥啊,真是个又傻又善良的女人!为了报复,也因为受了鹿子霖的胁迫,田小娥开始了勾引白孝文的举动。白孝文是族人眼中当之无愧的威严的族长继承人,想不到却在美丽妩媚的田小娥的诱惑下就范了。为了和田小娥厮守,白孝文失去了族长的位子,还把家产折腾精光,沦为了乞丐没脸没皮濒临死亡。由白孝文的悲惨经历看,田小娥的确是个“害人精”,是该杀的“祸水”。村里的人都把“窑里的那货”视为一颗毒瘤,最终由黑娃的父亲鹿三承担了“不能让那货再害人”的“重任”。鹿三手中锐利的刀刺进了田小娥负罪的身体,到这里,似乎大快人心。小娥死了,村里无人同情无人伤悲,甚至无人有何触动。没有人为她收尸装裹,她随那口破窑洞永远的填埋了。田小娥死前的刹那,她的眼神中一定充满了震惊、恐惧、不借、愤怒和抵抗,也有无尽的无奈和悲哀。这个复杂的眼神是对她一生最准确的定义。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隐秘的部分,是真正的“心理实在”。自我一方面深深植根与本我,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想方设法实现本我的意图和要求,另一方面,自我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它正视现实,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本我对于田小娥,体现在她与黑娃的偷情,以及她在与鹿子霖、白孝文的关系中获取满足。自我是田小娥最主要的体现。黑娃出走以后,她失去了依靠和男人的陪伴,但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是鹿子霖和白孝文可以成为她另外的靠山。他们能满足田小娥的精神需求,也能给她带来物质享受和保护。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和现实条件,田小娥做出的选择就是,接受与鹿子霖和白孝文的关系,这是明哲保身的办法。超我不像本我那样盲目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是注重现实人的最高理想与道德准则,是传统道德的卫道士。超我再时时监视着田小娥,使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与痛苦。在她成功拿下白孝文,报了受辱之仇后,她丝毫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她努力回想白孝文领着族人把她打得血肉模糊的情景,以期重新燃起仇恨,用这种一报一报的复仇行为的合理性来满足自己的心态,其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审议这:我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啦!为了替白孝文报复鹿子霖,她把尿尿在了鹿子霖的脸上,用这种极具羞辱性的行为表达了对他的不满。由此可见,田小娥不是一个有害人之心的“荡妇”。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真实,不伪装自己的普通妇女。田小娥一直在经受着本我与超我的挣扎,这也是她痛苦的根本来源。田小娥始终在抗争,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有抗争精神的人。她抗争不公平的婚姻,与黑娃偷情;她抗争残酷的家法,勾引白孝文复仇;她抗争鹿子霖的唆使,把尿尿在他脸上……甚至死后她的灵魂也在抗争。她还做过更深刻的斗争,就是与黑娃、兆鹏等人,在白鹿原发起了“风搅雪”,自己做了妇女主任,提倡妇女剪发放大脚等政策。从田小娥的反抗可以看出,女性初期的反抗是出于身体本能的。弗洛伊德提出“当一种欲望不能满足时,就会导致病态的产生,而且他们的症候乃是对失去的满足的替代。”周作人将“性的解放”作为女性个性觉醒的重要条件,认为女子有了“为人或为女的两重的自觉”,妇女运动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田小娥正是有了正常女人的意识和渴望,才不甘屈于猪狗不如的生活,成为了时代的叛逆者。田小娥认识到了女性身体对男人的意义,学会了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展开“外交”,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田小娥的反抗,目的不是为了冲击礼法束缚的封建社会,因为她的行为是出于生命本能的,但这种行为确实具有了冲破封建传统道德的性质。今天看来,田小娥的确是一名果敢、可歌可泣的非凡女子。她与白灵一样有胆识,只是田小娥的生活条件受限,没能走上积极、进步的革命反抗路线。
  田小娥是个有情有义,敢爱敢恨的女人,甚至对于鹿子霖这个她依赖过的男人,她也是爱护的,她听命于他,维护他。对疼爱她的白孝文,她也由复仇心理转为真心相待。而对于她的丈夫黑娃,她更是“士为知己者死”,深爱着他。田小娥是个多情的女人,她的情,深、浓、真!联系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更能体会这个女人的可爱可敬之处。从小家碧玉到放荡之妇,再到哀戚的女鬼,田小娥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不解与怨恨走完一生。无论怎样,这个抗争失败的可怜女子,永远成为白鹿原最得品味的女子!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
  [2]、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李洁非.躯体的欲望[J].当代作家评论,1998(5):75
  [4]、张首映.西方20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小章等.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摘 要:陈忠实的《白鹿原》对女性的描写非常突出,其中田小娥的形象尤其引人注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田小娥这一形象的探讨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将用精神分析理论剖析田小娥的内心世界,还原她善良、多情、勇敢的女性形象。
中国论文网 http://www./5/view-3753221.htm
  关键词:田小娥;精神分析;潜意识;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 02
  《白鹿原》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展示了中国农村的长幅画卷,在当代文学史上意义重大。作品对女性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其中的田小娥尤其夺人眼球。那么对于这一有争议的人物究竟该如何看待呢?
  田小娥出身于书香门第,却被父亲卖给了年老的郭举人做二老婆。田小娥在郭家不过是一个性奴隶的角色,郭举人娶她仅仅将她当做延年益寿的工具,每天在逼迫下做极具有羞辱性的“泡枣”的工作。田小娥年轻而貌美,欲望旺盛,这样的生活根本满足不了她。出于一种生命的本能,不安分的她勾引了黑娃,做出了在当时触犯传统道德的丑事。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前意识,三者分别处于人的心理的表层、中层和深层。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这种冲动和本能所产生的欲望,它们为传统所不容,被压抑到意识阈限以下。人的心理仿佛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精神的意识部分就是露出水面的小小的尖顶,而人的潜意识是蕴含在海洋深处的巨大的冰块。在潜意识的涌涌攘攘的诸多冲动中,性的冲动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这种原欲被称为“力比多”。弗洛伊德通过对潜意识的分析,揭示出了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结构以及行为法则,提出了“性欲人”,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力比多”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是一切活动的原始动力。田小娥正是在性欲本能的巨大推动力,勾引了黑娃。在肉体的结合与满足后,她与黑娃的关系由肉体的需要升华为精神的依托,他们之间有了真切的爱情。
  但是,无论田小娥与黑娃的偷情多么情有可原,都是违反传统的行为,她被郭举人扫地出门,连她的父亲也厌弃她。弗洛伊德称文明是放弃本能满足的结果,文明是对人性的压制。当时的封建宗法制严酷着压制着人的欲望,尤其是对妇女,如小说中另一位女性——兆鹏的媳妇,就是在传统道德的压制下忍受性饥渴的折磨精神失常,走向了悲惨的死亡。田小娥的“不守妇道”是对传统文明制度的极大破坏,必然会遭到吃人的道德的惩罚,这注定了她的灾难。
  田小娥随黑娃回到白鹿村后,开始了新一轮的悲剧。她是黑娃的妻子,却被族长白嘉轩拒绝进祠堂,公公鹿三也拒绝她进门。但是黑娃不放弃她,他们搬到了村外的破窑洞安家。平心而论,虽然田小娥与黑娃的结识并不光彩,但他们的感情却真挚感人,是小说中除了白灵和鹿兆鹏外值得人致敬的一对。当黑娃将她从她父亲手中领出,他们抱在一起痛哭,这痛哭百感交集,包含了小娥受的委屈,黑娃的心疼,重逢的庆幸,对未来的渴望。他们在村外的破窑洞安家后,当窑门和床空往外冒出炊烟时,两个人呛得咳嗽不止泪流满面,却又高兴得搂抱着哭了起来。田小娥不是个贪图富贵的人,她像所有的普通女人一样,渴望安稳的平淡生活。她不止一次地告诉黑娃,只要有他在身边,吃糠咽菜都情愿。但是,黑娃不得不出走了田小娥一个弱女子孤身栖居在一孔破窑洞里,四面八方都是垂涎她美色的衣冠禽兽。田小娥的境况开始每况愈下。
  为了替她心爱的男人黑娃求情,田小娥找到了鹿子霖,而他恰巧是个风流的中年男子。田小娥被告知:此事需要——睡、下、说。田小娥噎住了,叹息一声,开始默默脱自己的衣服。她屈从了——为了她的男人。让田小娥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么“疼她爱她”的鹿子霖竟然设计让狗蛋替自己“背黑锅”,还把田小娥置于了族长白嘉轩的家法下。酸枣棵子捆成的刺刷从一个个族人的手中落在她光洁的身和脸颊上,透出无数条血流。可怜的田小娥咬紧牙关,没有揭发鹿子霖,为这个无耻的男人蒙羞和忍受痛楚。也许因为鹿子霖是她唯一的依靠了,而且,即使她辩解也无人会信的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田小娥是个有情有义的女人。鹿子霖虽然阴险狡诈,但他宠爱过她,所以她宁愿忍受剧痛为他承担罪名。田小娥啊,真是个又傻又善良的女人!为了报复,也因为受了鹿子霖的胁迫,田小娥开始了勾引白孝文的举动。白孝文是族人眼中当之无愧的威严的族长继承人,想不到却在美丽妩媚的田小娥的诱惑下就范了。为了和田小娥厮守,白孝文失去了族长的位子,还把家产折腾精光,沦为了乞丐没脸没皮濒临死亡。由白孝文的悲惨经历看,田小娥的确是个“害人精”,是该杀的“祸水”。村里的人都把“窑里的那货”视为一颗毒瘤,最终由黑娃的父亲鹿三承担了“不能让那货再害人”的“重任”。鹿三手中锐利的刀刺进了田小娥负罪的身体,到这里,似乎大快人心。小娥死了,村里无人同情无人伤悲,甚至无人有何触动。没有人为她收尸装裹,她随那口破窑洞永远的填埋了。田小娥死前的刹那,她的眼神中一定充满了震惊、恐惧、不借、愤怒和抵抗,也有无尽的无奈和悲哀。这个复杂的眼神是对她一生最准确的定义。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包括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隐秘的部分,是真正的“心理实在”。自我一方面深深植根与本我,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要求,想方设法实现本我的意图和要求,另一方面,自我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它正视现实,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本我对于田小娥,体现在她与黑娃的偷情,以及她在与鹿子霖、白孝文的关系中获取满足。自我是田小娥最主要的体现。黑娃出走以后,她失去了依靠和男人的陪伴,但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是鹿子霖和白孝文可以成为她另外的靠山。他们能满足田小娥的精神需求,也能给她带来物质享受和保护。考虑到自己的需求和现实条件,田小娥做出的选择就是,接受与鹿子霖和白孝文的关系,这是明哲保身的办法。超我不像本我那样盲目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而是注重现实人的最高理想与道德准则,是传统道德的卫道士。超我再时时监视着田小娥,使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与痛苦。在她成功拿下白孝文,报了受辱之仇后,她丝毫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快感。“她努力回想白孝文领着族人把她打得血肉模糊的情景,以期重新燃起仇恨,用这种一报一报的复仇行为的合理性来满足自己的心态,其结果却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审议这:我这是真正地害了一回人啦!为了替白孝文报复鹿子霖,她把尿尿在了鹿子霖的脸上,用这种极具羞辱性的行为表达了对他的不满。由此可见,田小娥不是一个有害人之心的“荡妇”。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真实,不伪装自己的普通妇女。田小娥一直在经受着本我与超我的挣扎,这也是她痛苦的根本来源。田小娥始终在抗争,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有抗争精神的人。她抗争不公平的婚姻,与黑娃偷情;她抗争残酷的家法,勾引白孝文复仇;她抗争鹿子霖的唆使,把尿尿在他脸上……甚至死后她的灵魂也在抗争。她还做过更深刻的斗争,就是与黑娃、兆鹏等人,在白鹿原发起了“风搅雪”,自己做了妇女主任,提倡妇女剪发放大脚等政策。从田小娥的反抗可以看出,女性初期的反抗是出于身体本能的。弗洛伊德提出“当一种欲望不能满足时,就会导致病态的产生,而且他们的症候乃是对失去的满足的替代。”周作人将“性的解放”作为女性个性觉醒的重要条件,认为女子有了“为人或为女的两重的自觉”,妇女运动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田小娥正是有了正常女人的意识和渴望,才不甘屈于猪狗不如的生活,成为了时代的叛逆者。田小娥认识到了女性身体对男人的意义,学会了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展开“外交”,在艰难的环境中求生存。田小娥的反抗,目的不是为了冲击礼法束缚的封建社会,因为她的行为是出于生命本能的,但这种行为确实具有了冲破封建传统道德的性质。今天看来,田小娥的确是一名果敢、可歌可泣的非凡女子。她与白灵一样有胆识,只是田小娥的生活条件受限,没能走上积极、进步的革命反抗路线。
  田小娥是个有情有义,敢爱敢恨的女人,甚至对于鹿子霖这个她依赖过的男人,她也是爱护的,她听命于他,维护他。对疼爱她的白孝文,她也由复仇心理转为真心相待。而对于她的丈夫黑娃,她更是“士为知己者死”,深爱着他。田小娥是个多情的女人,她的情,深、浓、真!联系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更能体会这个女人的可爱可敬之处。从小家碧玉到放荡之妇,再到哀戚的女鬼,田小娥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不解与怨恨走完一生。无论怎样,这个抗争失败的可怜女子,永远成为白鹿原最得品味的女子!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
  [2]、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李洁非.躯体的欲望[J].当代作家评论,1998(5):75
  [4]、张首映.西方20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小章等.潜意识的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