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真气”的学者该被剥夺院士头衔

 李宇坤 2017-06-13

——本文约1345个字,阅读需2分钟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主讲的《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讲。他公开表示,“真气”为“大量神经元的涌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引起一片哗然,在某网络问答平台上引发了“真伪科学之争”。

用朱清时的话来说,他的思路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做的一个实验,初步结果表明,中医的真气和经络是可能存在的,但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这引发了许多中医爱好者的关注,很多人甚至开始为古代的玄学唱赞歌。

鉴于朱清时的院士头衔和之前在大学当校长的履历,很多圈内人士对他的观点虽然不认同,但是也没有大肆批驳,甚至还有“与朱清时商榷”这种话出来,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科学界某些人的虚伪所致。

北京时间“锐评”(微信ID:Btimelun)毫不掩饰地讲,朱清时所持的“真气论”根本就是伪科学。

比如朱清时提出的“长期打坐能改变脑干的构造,改善心肺和其他神经系统的功能”,那么所谓长期是多久?改善又是什么层面的?如何排除安慰剂效应?这种事情如果还需要专门写文章质疑,简直是侮辱大众的智商。

当然,朱清时先生是化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除了曾经担任中科大校长,也曾经参与改革实验田的南科大创建,并成为首任校长,更何况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述任何一项成就都值得敬佩仰望。

但朱清时的这些成就并不代表他传递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像这种“真气”理论明显不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说因为他是院士是学者,就批评不得,就不能反驳。正如牛顿的贡献举世仰望,不代表他晚年去研究炼金术于是就把炼金术变成了科学。

但应该注意到,朱清时宣扬伪科学比一般的江湖术士危害更大,首先是圈内人士碍于情面不便斥责,即便有些反驳的文章,竟然也试图为朱清时解释。比如某报刊登《大科学家为何会轻信伪科学》一文,竟然将问题归结为“大概是因为他作为科学家,以前遇到的科学同行都是‘讲规矩’的,不会把毫无根据的理论和实验结果发表出来”。这种洗白真是既可笑又荒谬,难道做过大学校长的人还不懂这么点人情世故么?说白了还是圈内互相回护的陋习罢了。

同时,朱清时宣扬伪科学时往往会牵扯上“院士”的头衔,这或许并非他所愿,但是客观上等于是中国科学院再替他背书,圈内知道朱清时是谁的当然明白,不知道的民众则只留下“院士说真气治病”的印象。这不论对于反对伪科学,还是维护中国科学界的名誉和秩序,显然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锐评君以为,既然朱清时已经背离了科学的原理,管他是误入歧途也罢,是受人蒙蔽也罢,都已经不符合“科学院院士”的身份定位了。对此既然不能强制要求他放弃谬论,那么也不应该再为他保留这个头衔了。

去年中科院印发了经院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科学院章程》修订版,第十九条规定:当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品行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部声誉,劝其放弃院士称号;情节特别严重或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其院士称号。

而就锐评君看来,朱清时固然谈不上品行有什么不端,但是宣扬“真气治病”明显违背了科学道德,也损害了院士群体声誉,至少有劝其放弃院士头衔的可能性,至于是否可以直接撤销院士称号,中科院自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也表明了中科院对待伪科学的一个态度。

或许,没有了院士头衔的朱清时依然会去宣扬伪科学,但至少那时候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真气大师”,也不会有人因为“院士”这个头衔而感到疑惑了。

文/北京时间评论员 梁千里

此文系北京时间原创稿件

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留署名

投稿邮箱:pinglun@btime.com

>>酷评推荐:

保不住狗命,东航就别揽宠物托运的活儿

东航如果不能确保保护“狗命”,那么就不要承揽这种宠物托运的业务,而不是利用法律条款和航空公司优势地位赚取托运费却不承担相应责任。[详细]

苹果给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上了一课

苹果的做法,你固然可以抱怨它的收费贵了,但这个价格体现了这个平台的价值,也是一个平台拥有的权利。[详细]

给乐视员工贴标签暴露猎头无能

这种给乐视员工贴标签行为的存在,实际上只能证明这种猎头本身的无能。[详细]

律协有什么权力向律所摊派“借钱”?

律协敢于以这种“摊派”的方式向律师事务所要钱,恐怕不仅仅是“决策失误”那么简单,而是律协拥有的变相权力试图寻租变现。[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