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②

 HH老牛 2017-06-14
……

  人参、麦冬、茯苓、黄芩各5克,淡竹叶10片。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竹叶黄芪汤

  淡竹叶、生地黄、黄芪、麦冬、当归、川芎、黄芩、甘草、芍药、人参、半夏各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竹叶豆腐汤

  用料:淡竹叶15克、豆腐150克,白糖适量。

  制作:

  (1)淡竹叶洗净,加水100毫升,煮25分钟,过滤取汁,备用;豆腐洗净,切为4厘米见方的块。

  (2)淡竹叶药汁、豆腐块同入锅中,再加适量清水,大火烧沸,改小火煮20-30分钟,加入白糖,待糖均匀溶化即可。

  注意:此汤清热、解毒、明目。特别适合结膜炎患者食用。

  


淡竹叶粥

  


  

  用料:淡竹叶3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

  (1)淡竹叶洗净,加水煎汤,去渣留汁,备用;冰糖打碎。

  (2)粳米洗净,加淡竹叶药汁,再加适量水,如常法煮粥,粥成,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温服,每日早晚各1次。

  注意:此粥清热利尿通淋,适用于热病心烦、不寐,小便短赤涩痛,口舌生疮等症。

  


淡竹叶酒

  用料:淡竹叶30克、白酒500毫升。

  制作:

  (1)淡竹叶洗净,剪成长约2厘米的节,纱布袋包扎好后,置于酒罐中。

  (2)将白酒倒入酒罐,加盖密封,浸泡3天后即可饮用。每次1小盅。

  注意:此酒疏风热、畅心神,风湿热痹、关节热痛、心烦、小便赤黄之人饮用颇佳。

  


豆叶茅根粥

  用料:赤小豆30克,竹叶、白茅根各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竹叶、白茅根水煎取汁,加赤小豆、粳米煮粥,白糖调味服食。每日1次。

  注意:此粥清热利湿、健脾生精,适用于湿热蕴结下焦,精液粘,或有凝块,小便短黄等。

  

  淡竹叶治病验方

  


  


  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精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麦门冬20g,人参6g,甘草(炙)6g,粳米10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去六升,去渣,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竹叶清热除烦,兼以生津,为君药。(《伤寒论》竹叶石膏汤)


  治眼赤。淡竹叶10g,黄连4枚,青钱20文,大枣(去皮核)20枚,栀子7枚,车前草10g。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以洗眼,每日6~7遍。忌猪肉。方中淡竹叶配伍诸药有清热除烦,利尿之功。(《外台秘要》竹叶汤)


  单味煎汤,代茶饮,预防喉痛。


  治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治热淋:淡竹叶四钱,灯芯草三钱,海金沙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配伍应用】

  


  


配荷梗

  竹叶体轻气薄,味甘而淡,气寒而凉,轻能走上,辛能散郁,甘能缓脾,凉能清心,寒能清热;荷梗味苦气平,中空体轻,生于水土之下、污秽之中,挺然独立,富有长养生发之气,故能祛暑清热、理气宽胸、升发清阳(升发脾胃之气);竹叶以清利为主,导热下行,令其从小便而解;荷梗以升清为要,理气宽中、消胀除满、醒脾开胃。二药伍用,一升一降,相互为用,清心火,利小便,祛暑湿,快胸膈,消胀除满开胃增食之力增强,主治:①夏日中暑诸证。②热性病由卫分转入气分,症见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③小儿发热、小便短赤等证。④心热下移于小肠,症见小便涩痛等。


配生石膏

  竹叶甘淡性寒,轻浮上达,能解散上焦风热。清心肺之火热,导小肠膀胱湿热下行,清上导下,可升可降;生石膏清泻肺胃火热,除烦止渴。二药合用,辛凉甘寒,清解阳明,清肺胃热,主治肺胃热盛,症见咳嗽,气逆不得平卧,口舌生疮,口干渴。


配竹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