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这样的明末士兵战斗力怎么可能高

 昵称VChmUhmv 2017-06-14

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这样的明末士兵战斗力怎么可能高

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明朝末期,明军在关外节节败退,对皇太极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明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这么差?本篇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其实,解释这个问题不难,其原因就是明末军队已经成了一个烂摊子,而再往上追溯,根子就在于明末财政的败坏。

明末,国家面临空前的财政危机,具体表现在财政收入锐减,以及财政支出沉重。

明朝中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田赋收入锐减,相反,宫廷开支不断上升,军费激增。后来由于军士大批逃亡,军屯收入减少,朝廷不得不采用募兵制,募兵的月粮和饷银都是钱。对于边军生活,朝廷不得不每年输送现金救济,这叫做年例,正统年间年例四十多万两,到了万历中期三百八十多万两,何况还有临时的战费,例如辽东连年用兵,军费浩大,国家即便通过各种加派也解决不了问题。

太仓是明代的国库,明英宗设立,“天下财赋入太仓库者二百万两有奇。”一开始还能达到收支平衡,由于军费皇室开支激增,太仓从嘉靖四十五年起支出就大于收入,随后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拖欠各镇的军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崇祯皇帝派孙传庭任陕西巡抚时,只给他一岁军饷六万两,剩余军饷只能由孙传庭自己筹办,给了他“听若自行设处,不中制”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军士生活极为艰苦,因为士兵经常被拖欠军饷,无偿劳动。崇祯十年,著名将领卢象升的奏章中写道过士兵们的惨状:“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那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店典且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绥而病、僵而卧者,却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蔑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如此光景何意责成?有烦庙算者一也。”

“各军兵虽复摆墙立队,乘马荷戈,而但有人形,全无生趣。况时值隆冬,地居极寒,胡风朔雪刺骨寒心。微臣马上重裘,犹然色战难忍,随巡员役且有僵而堕马者。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

在严冬酷寒下,卢象升本人穿着厚厚的冬衣,尚且觉得冷,而军兵们竟然那么只穿着单衣,要么没有裤子,没有鞋袜,简直形同乞丐。卢象升看到这种景象,甚至都不忍心再责罚他们,更别提打仗了。

况且,明末军队训练废弛已久,士兵作战能力低下。军队将领能力普遍较差,训练士兵多为儿戏。

以明末战斗力所谓最强的京营兵为例,“入营观之,皆赳赳桓桓赤羽白钺,晃目耀日,真有虎豹在山之势。然而每日所操演者不过射放、冲打而已;所训练者,不过步伐止齐而已。”也就是说,他们训练的内容只不过是步伐整齐罢了,“今营所练之兵,有曰五花营,曰一字营,曰空营等不一,要皆窃古之糟粕,泥阵法之依稀,炫耀美观,全无实用。”

在这种军费无着,军纪废弛的情况下,明朝军队战斗力低下也就不难理解了,明朝的气数已尽,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