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思明居士 2020-01-25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明朝在建国初期,军费不高,但军队员额充足战斗力强,周边各国难遇敌手;到了明朝末年,军费激增,军队战斗力却直线下降,不但打不过满清,甚至敌不过农民起义军。

军费高了,军队为啥反而不顶用了?这里我们就来检讨一下大明的又一个败策:急募滥募。

首先了解一下明朝的开国兵制:卫所制。

卫所制主要内容是: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卫所,一般由卫指挥使率领,辖5个千户所,共5600人;千户所由千户率领,辖10个百户所,共1120人;百户所由百户带领,辖2个总旗,共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全国卫所,共设内外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兵额最多时达270余万人。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明朝卫所分布图

明朝颁行《垛集令》,成为卫军的主要征集方式。“垛集” 原是军伍缺额时抑配民户补充军伍的一种办法,按《垛集令》的规定,民3户为1单位,其中1户称正户,出军丁,其余为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永乐以后,正户与贴户的壮丁轮流更代为军。军民严格分籍。当军之家皆入军籍,称军户,属都督府,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管束,优免一丁差徭,身份和经济地位都与民户不同。

军户固定承担兵役,父死子继,世代为兵,并随军屯戍,住在指定卫所。若军户全家死绝或逃亡,由官府派员到原籍勾补亲族或贴户顶替,称为“勾军”或“清军”。

军户,又是靠着屯田制而生。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陆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

洪武至永乐年间,全国军屯约有八九十万顷。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按“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

一旦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不得不说,朱元璋和刘伯温,乃至后来的朱棣,对自己成功经验总结的很好。

总的来看,卫所制就是解决了如何少花钱而多壮军的矛盾。卫所中的军户,世居一地、代代相传、不再变动。军户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平时在卫所中屯田,战时马上从征调发。

起码,在明朝初期,军户们还有着“当兵是传统,当兵尽义务,当兵光荣”等等想法。明朝确实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军费,只需要提供土地房屋等,就获得了稳定忠实的军力。

后来,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其原则“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跟明朝开国的卫所制有无神似?

卫所制在维护明朝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卫所制只要能延续下来,健康运转,大明是有足够的军队来应付危难的。

问题是,朱元璋那些后代儿孙,有几个能像他那样对军队控制自如、管理有佳?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土木堡之变,使得大明不得不推行募兵制,影响深远。

明中期以后,由于大批屯田被豪绅、将校侵占,军户生活无着而大批逃亡,卫所制逐渐走向崩溃!

转折关口发生在正统十四年(1449),那一年的“土木之变”,使得集合全国卫军精锐的京军,全军覆没。为保卫京师,朝廷派官四出募兵以应急,大规模推行募兵制,募兵逐渐成为军队主力。

从以前的军户从军,到这时的当兵吃饷,变化是很大的。

从国家层面看,募兵制相较与卫所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养兵耗费大。募兵愈众,国库日绌,为了填补国库,政府只得向民众征税,由此埋下了激化阶级矛盾的火种。

从军队层面看,募兵制相较与卫所制,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将领对军队控制加剧。军饷由将领发放,自然强化了将领的权威。另一个变化,就是军队的强弱也跟统军将领的优劣划了等号。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募兵制也会出强军,戚家军就是例证。

比如,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一支典型的募兵制军队。从战斗力来说,戚家军明显要强于当时的卫所军。该军在戚继光的带领下,从江浙打到蓟北,又转战辽东朝鲜,数次与国内外强敌血战,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可见,只要是将领足够忠诚、足够优秀,所带领的募兵制军队,是完全能托以国事的。

但是,大明历史上,能跟戚家军齐名的,又有几支?

大明败策之急募滥募

大明万历末年,特别是辽东战事兴起之后,募兵制的弊端就开始大面积暴露。

萨尔浒之战后,大明从关内关外集结的主力付之一炬,为了应对辽东危局,明廷只好加大募兵力度,同时了增加了征税力度。

著名的明末三饷之一——辽饷,从万历末年开始征收。

应该看到,辽东领略熊廷弼最先察觉到此时国家的危局,如果任由辽东战事长时间拉锯,势必会激化社会矛盾,甚至有动摇国本之危。于是,熊经略力主“弃辽”。(详见本人旧作)

可惜,接下来的情况却一步步失控,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关宁锦防线被建立起来。这条明朝的马奇诺防线,要是放在卫所制健全的明初,也许无甚大碍。可建立在募兵制盛行的明末,绝对是要了明朝的老命。(详见本人旧作)

孙承宗的继任者袁崇焕,固然是一代英豪。但在那个募兵制对将领权威扩大的时期,作为崇祯又怎么能对一个能灭了后金的军事将领放心呢?须知,袁崇焕在斩杀毛文龙之后,袁崇焕尚且不能收编毛文龙那几个部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崇祯能收编接管数十万关宁军?

崇祯上台之后,罢免了魏忠贤,废了他的税收政策。不仅如此,崇祯在一帮东林党人的怂恿下,直接开启了募兵、征饷、再募兵、再征饷的模式,明末三大饷:辽饷、剿饷、练饷,就此凑齐。

大明崇祯年间,募集之兵训练废弛,战斗力转弱,粮饷又多被克扣,这样的明军走上剿匪战场,溃败逃亡成了常态,临阵倒戈也不稀罕。殊不知,明廷那年头的政策一向抚剿不定,只要能活着,明军也好,民军也罢,有什么区别吗? (详见本人旧作)

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卢象升在调任宣大之前,曾对剿匪形势做过总结:“贼寇横行以后朝廷再调兵,贼寇人多时再增派兵力,这只能说是跟不上趟儿。部队开上战场然后再讨论供应军饷,部队会合以后再来申请粮饷,这只能说是玩命。况且请到的粮饷不够用,士兵们就会跟随贼寇去抢劫,这样近八年来所召来的部队都和贼寇成了同伙,所食用的军饷都无异于盗贼的饷粮了。

应该指出,崇祯对危局的变通处理能力实在是太差,既然倚重募兵制,却又不敢对将领放手使用,十多年来始终不得要领,在军队的召集补充上陷入急募滥募的死循环。

清咸丰年间,内忧外患再次同时出现。以往的八旗绿营兵制同样不堪敷用,而这时咸丰慈禧却放手任用了曾国藩、李鸿章等,由此诞生了赫赫有名的湘军、淮军……清朝也因为这次改革多延续了五十余年。两者相比,孰优孰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