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外展览】饕客李津:笔墨西行|李津访谈

 alayavijnana 2017-06-14

饕客李津:笔墨西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2017年作

设色纸本

37.5 x 43.3公分


2017年春天,李津到美国度假,途经洛杉矶、拉斯韦加斯与纽约,经历了一场饕餮美食之旅,他用笔墨记录下旅行中的见闻赏知。对李津而言,生活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惊喜和灵感,赋予了他满腔表达热情,由其激励下的创作呈现别具一格的灵性和生动。


今次洛杉矶展售会呈献艺术家李津四十幅设色纸本作品及两件青铜上釉雕塑,他的慧眼观察、机智幽默、饕餮食欲皆反映在画布之上,带观者走进一场丰盛妙趣的艺术飨宴。展览开幕前夕,蘇富比邀请李津聊聊他的艺术理念,以及此次西行的经历感悟。



您会如何形容自己的风格?


我是一个感性的,用传统的水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和喜爱的艺术家。

 

作为艺术家,是否有一些自我秉承的习惯,和规矩?

 

由于我是学院科班出身,又在学院任教,所以对水墨技法的掌握会有一些语言程序。但生活始终能够不断给我带来新鲜感,只要我对生活的感受没有麻木,在艺术上就能保证一种鲜活的状态。所以在绘画语言建设上即使没有创新,我的画面依然会给观者带来生动的感觉。

 

您的个人/文化背景如何在艺术中体现?

 

每个阶段的故事都不一样,比如1980年代初期,当时我很年轻,在西藏时期创作的作品和今天的作品风格有很大区别,当时西藏的特定环境,文化和宗教背景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记。我后来又在北京胡同里面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在跟普通的老百姓打交道,看到的都是市井,世俗的风情,那个阶段的作品一下就和西藏时期不一样了,画了很多老北京胡同里的故事和情感。再后来我经常出国,比如去欧洲也好,日本也好都会有一种新的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气息和风格,对跟我对当地当时的体验有关,所以我经常说我一个体验型的艺术家,凭直觉画画的艺术家。


加州温情

2017年作

设色纸本

24.3 x 33.4公分


您认为您的画作如何突破了传统的界限?另一方面,您的画作如何在传统扎根?

 

传统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传统的美学追求,另一种是对传统的技法,技巧掌握,这两部分在我作品里都有体现,我始终认为古人打造的水墨语言,水墨方法不是束缚我们走向当代,走向国际的障碍,反而实际上是一种优势。我们总说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语言的方式跟着你的生活走,跟着你的感觉走,那么它无疑就是当代的。任何传统如果不生存在一个活在当下的生命体里的话,它会休眠。所以说传统不是挡在我们面前的山,而应该是我们脚下的路。

 

各地艺坛有时充满隔阂,有时连结共生,您对此有什么见解?

 

我们所处的时代,世界从各个方面来看都越来越小,越来越雷同。想绝对的封闭是不可能的,但越是在看似文化大同的趋势下,尊重个人就越显得重要的。就是说没有必要去故意区分什么,但是你要活的很自我。

文化也是一样,中国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种血缘的东西,本能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对筷子的掌握会比对刀叉的掌握容易的多。这里面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种关系。


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2017年作

设色纸本

35 x 34.8公分


对拉斯韦加斯、洛杉矶和纽约这三个城市印象如何?

 

洛杉矶很西部,很好莱坞,阳光明媚,很酷。拉斯韦加斯每天都像在举办盛大派对,不分昼夜,五颜六色,每个人都很健康,快乐。纽约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并不年轻,她的积淀和历史给我感到一种时光和沧桑。这座城里虽然充满活力,但感觉更像是一个时尚的老贵族绅士,有活力同时又很深沉。

 

美国旅行给了你怎样的创作灵感?您用语言形容美国的风土人情?

 

这次创作中,我画的汉堡包也好,热狗也好,跟美国的快餐文化有很多联系。我觉得从餐饮的角度以及从文化的角度,都有很有代表性,尤其热狗很性感。美国文化里头也有这一层,既大众又很新潮,而且简洁。

洛杉矶有她特有的环境,地理上处于西部,宽广甚至有点荒蛮的感觉。加上热带植物和阳光,给人特别积极向上的活力。所以我对洛杉矶的印象就是一个随意又轻松又快乐的城市。跟中国人要比的话,我觉得美国人更单纯一些,更简单一些。更愿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那么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


雪中乐

2017年作

设色纸本

37.5 x 43.3 公分


您认为您是食客吗?最爱的食物、菜品是什么?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吃的人,应该说是一个吃货。美国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国度,世界各地的经典菜系都会在美国出现。这些餐厅菜品的精致和经典,不输给任何一个这些原本国家的餐厅。我感觉汉堡包、披萨、火鸡是美国饮食的符号。不过我个人更喜欢这里的日料,意大利餐以及土耳其菜。

 

是否有类似的异国长途旅行经验?是否有其他国家给您带来创作灵感?

 

这些年经常在海外旅游,去了日本、欧洲、还有澳大利亚等地。无论何地,我都是会带上绘画工具。我在旅行当中去创作,我选择这种创作的方式是因为一个新的地方会给我很多新鲜的感受,创作的冲动。这些灵感是我自己在中国的时候想象不到的。


饕客西行记》

2017年作

设色纸本

138.5 x 70公分


是否可以向我们简单介绍下您这次展览的作品?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这次展览仍然还是先生活后创作的模式。这些城市对我有各个方面的吸引,带给我灵感,激励我进入创作。某些特殊经历也影响我的创作,比如,我在纽约赶上了暴风雪,那种寒冷给我很深的印象。然后又在纽约丢了护照,我的情绪会跟着不同的状态来调整,对我的创作形成影响,我的画面就会呈现出不同味道。这正是我选择边走边画边体会的意义。当我们的艺术创作里有很多不平淡的经历,不平淡的生活,才有可能产生不平淡的艺术。

 

您觉得作品的那些方面最让您期待?

 

最好的创作状态是一种你有话要说而不得不说的状态,当表达的热情战胜了一切杂念,作品中会产生一种灵性和生动,这是我特别希望看到的。



【海外展览】「李津:饕客西行记」展售会 | 

洛杉矶艺术空间,6月8日至2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