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生如夏花222k9b 2017-06-14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写作多年,我只模仿过一个人的文风:作家三毛。

中学时我开始尝试文字创作,看过诸多名家之作,难免创作心蠢蠢欲动。

挂在课本中的大师我不敢模仿,畅销书店里的写手我不屑模仿,我想起我从小学起便开始阅读的作家——

三毛。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多年创作后,我才知晓,如钱钟书所说:「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好在,写了那么多年,我总算摸到些许门道,回顾读过的作家们,鲜有人像三毛,把私人情绪面向大众,也能有如虚构作品般的效果,引万千人感同身受。

总觉得她的写作皆为冲动,可她的写作才能实在是高。

或许正因三毛笔下的故事太过曲折感人,哪怕她已去世二十几年,还是有人跳出来质疑——

假的!都是假的!三毛写的,都是她编的!

不管你允许不允许,我对这番言论的态度始终是:嗤之以鼻。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作为出版过短篇小说集的新人作者,我明白杜撰和真实的差别在哪——

第一人称的故事,情绪是真实的,剧情来源于生活的多个片段、场景,加上戏剧冲突,将它们编排在一起,从而达到故事的可看性和情绪的渲染性。

可以说,每个故事都是虚构的,每个故事又都是真实的。

争论三毛是否真实经历过她书中的情节毫无意义,她展现了文笔和情节,不抄袭不粗制滥造不带来社会负面影响,最终带来了感动与共鸣,争论是否虚构毫无意义,因为我只感谢——

三毛赋予我精神上的享受和财富,我很感动。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早些年,我和无数朋友推荐三毛,有些人问「是三根头发的那个漫画吗」,有些人说「是那个跟荷西说嫁给他可以吃少一点去撒哈拉的吗」,到后来,我不愿再和别人交谈三毛。

可能我太爱三毛,所以没办法接受任何让人觉得无奈的评价。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随意贴固化标签的年代,更何况,「被误读、被曲解」似乎始终是创作者们必须背负的原罪。

人们不再有信仰,把「质疑」给扭曲,上升到「污蔑」的程度,于是,林徽因是绿茶婊,雷锋是真小人,开国领袖们是杀人凶手……

好似,有光环的人不可以有黑点,有黑点就必须彻底推翻。

当代人心理都如此阴暗?恶意揣测、诋毁以及造谣成现在主流?

人们对于三毛也是如此,如前面所说,「三毛写作全是假的」所以「三毛是个大骗子」的无端诋毁。

请保持基本素养,给予尊重。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大众对三毛贴上标签,留下刻板印象。

有朋友和我说:听过三毛音频后,觉得不喜欢,没想象中的优雅,有些失望。

我无奈说:三毛从来就不是个优雅的女人啊。

外表漂亮不漂亮,处事优雅不优雅,是我也是大多数男人对评价女性时的重要指标

然而,我明白,当女人有足够魅力时,哪怕她撒泼、不修边幅,也那么迷人。

三毛是个坏脾气的女人。

她在国外读书时,起初听家里人的话,认为「吃亏是福」,后来被欺负够了,在宿舍和室友们打架,打到惊动学校校领导,也不肯退让,第二天在宿舍放京剧闹个天翻地覆。

她去荷西工作地点,遇见扣荷西工钱的坏老板,绝不忍气吞声,发生一次次争吵,一次次争吵,到最后与他们撕破脸皮,闹到鸡飞狗跳,也要给荷西一个公道。

她咋咋呼呼,随心所欲,心直口快,想骂人就骂人,想走人就走人,是个到哪哪都不会安宁的女人。

她一点儿也不优雅,可是我就是爱她。

无奈的是,多数人提及她,都只有两个标签:「撒哈拉」与「荷西」,自作主张将她划分为「优雅的流浪文艺女青年」,至于她的作品,抱歉没看过多少。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我记得三毛书里的诸多细节。

例如,在荒山里开车,荷西险些被打死她险些被强奸。

例如,中学时得抑郁症,她逃学跑到墓地去读书,在作文课写长大的梦想是当捡破烂的被老师骂。

例如,荷西死后,她父母来到异国他乡照顾她,她闹得家里人都精神崩溃,直到她在墓地上,看到远方马路上父母的背影,老了许多,走得那么艰难。

例如,她发疯写了近万字的文字,通篇都是放飞自我,没有主题,任性到让人哭笑不得。

……

我记得三毛曾写过,她和父母说不想活时,母亲吓得小心安慰,父亲气得脸发青,到后来,三毛说:只要荷西和父母三人中有一人在世,我就不肯死去。

可三毛仍是自杀了,在父母还在世时,死因至今还是个争论。

我怎么能接受,如此传奇女子会在医院选择用一根丝袜结束自己生命?

我又想接受她是自杀,毕竟他杀太过残忍,三毛一生充满悲剧色彩,那么既然是「死」,让她自己选择吧,至少快乐点。

她1991年去世,我1992年出生,我未能经历过有她的年代,一天都没有,真让我沮丧。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我看过她每一篇作品,太喜欢,曾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沉浸在她释放的情绪里。

也曾模仿过她的文风,中学时写东西,提笔写下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有她的影子。

后来,我渐渐有自己的风格了,不再模仿任何人,但她对我的影响,仍是巨大。

小学时,便开始看她写的东西,年龄小,全然不懂文字里到底在表达啥,但就是爱——

我爱她与荷西的每件鸡毛蒜皮,爱她与荷西、家人斗嘴、爱她与小市民们斗智斗勇,也爱她轰轰烈烈说走就走,在各个国度里流浪、冒险。

那时爱甜蜜,爱疯狂。

中学时,陷入了对她的沉迷,翻完了她写的每句话——

我沉浸在她近乎自虐的文字里,最爱读的,便是她少女时期得自闭症时的文章,字字句句戳人心房,还有荷西死后,每篇令人绝望的文字。我陷在她的痛苦情绪里一起痛苦。

那时爱阴暗,爱悲伤。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在我只有十六七岁时,哪晓得世界到底有多残酷和到底有多美好?

我们都一样,年少轻狂时,遇到点小挫折便哭天喊地,说都是世界的错,世界太糟糕了。

我们都一样,青葱岁月里,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会为一些小确幸认为被爱,世界太温暖了。

在一无所知的童年时光,我遇见三毛,哪怕一点儿也不懂她在表达什么,也爱她,注定了我会受她影响,走上写作之路,写下一个个故事,让读者感动或质疑。

在愤世嫉俗的少年时光,我沉迷三毛,厌恶老师、家长与同学,极度自闭,每天放学都躲在房间里坐在床上,一页页翻她的书,天从亮到暗也浑然不知,仅存悲伤。

后来,再也不敢看她的文字,从大学到社会,我都很少重新阅读她,哪怕有她的全套书籍。

我怕又沉浸在灰色情绪里无法自拔。

每次重读时,看甜蜜、有趣的部分时,总会想为何这般乐观、充实、热爱生活的人会选择自杀?还是被他杀?

每次重读时,看阴暗、绝望的部分时,又会整个人都陷进去,随着一起感伤,一夜夜不眠,胡思乱想,自我折磨。

我怕那种情绪:不安、恐惧、失落、迷茫、害怕、孤独、无助、绝望。

即便我不再重读她的文章,但还是爱。

爱到微博上有人把青春作家的句子套上她名字转发时,恨不得把营销号博主拎出来,好好骂一顿。

爱到朋友圈有人转发关于她的文章,点进去发现全是胡说八道时,恨不得删掉好友,永不往来。

如同我很少和身边人讨论我的偶像蒂姆·伯顿般,我也不愿和多少人认真讨论三毛和她的作品。

我喜欢的作家很多,沉迷过的屈指可数。

三毛外表不美脾气也差,为何她还是如此迷人的女子?

我记得她每篇文字里的细节啊。

是《不死鸟》里荷西不断对三毛说「你不死,你不死,你不死」。

是《雨季不再来》里该死的考试,和似乎永远不会停的雨。

是《哭泣的骆驼》中沙漠中骆驼的悲鸣,哭诉历史车轮碾压的悲剧。

是《云在青山月在天》的任性,不知所云碎碎念,胡乱写还可爱。

是《亲不亲,故乡人》的犀利毒舌,爱我们的国家,也要指出毛病。

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爱情催人老。

我想,即便我再也不会去模仿她的文笔,即便我再用多少年去拒绝重读她的书,她对我的巨大影响也无法抹灭吧。

因为我爱她。

是深入骨髓的爱,是刻在灵魂上的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