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丨为什么你的片子,拍出来总是那么烂?

 yinliang3600 2017-06-15

纪录片需要向故事片学习,学习故事片的叙事结构。


很多创作者,特别是新人,常常容易忽略纪录片的结构性,最后呈现出的状态,往往只是演绎了一段段有趣的采访和引人注目的事件,片子中并没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结构,可以保证叙述故事的趣味性和完整性,并按一定节奏展开。威廉·戈德曼就曾说:“结构代表了一切”、“结构是制作一部好片子的关键”,但是现在很多纪录片在叙事的时候,结构思路不清晰,有的甚至是想到哪拍到哪,很混乱。


那今后应该怎么做呢?


学习、借鉴!

分析一些优秀作品是怎么处理片子结构关系的。

 结构分类

首先,结构可以分为自然型创造型

自然型

片子的结构由素材本身内容所支配,即事件本身就有一个发展顺序。

 

这种结构的纪录片典型例子有德鲁协会(Drew Associates)拍的片子,比如《电椅》(The Chair)、《简》(Jane)、《极点》(On the Pole)等。



德鲁协会组织者Robert Drew


《电椅》(The Chair),讲述一个被判死刑的黑人保罗·克鲁普最后5天的生活。


在这5天里,导演发现:


保罗心态很好,虽然他知道自己即将要被处决。

保罗在狱中正写一本书;

他的律师也在积极活动;

天主教堂也在为宽恕保罗而做努力;

监狱长也在为保罗试电椅……




这个事件本身就有一个结构,事件高潮也是影片高潮,即最后处决前的几小时,保罗能否被免死刑,进行改判。


这种类型的片子,完全受控于事件本身的冲突和无情。

按这种结构和顺序展开,片子也会有很大的可看性。


这就是“危机结构”,故事片中经常运用。如果这种结构用在纪录片中,效果会比故事片更好,因为纪录片具有真实性,基于真实性,会比虚构(故事片)更让人惊叹。


比如,今年年初特别火的《制造杀人犯》(Making a Murderer)。




当然,这种自然型结构,可遇不可求。在事件本身没有特别强的结构时,就需要创作者创造结构。

创造型结构

比较能吸引人的结构有:

前后反差对比结构

基于突变原则,影片展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突变往往很能抓人眼球,类似故事片的剧情反转。

 

典型的片子有《最好的男孩》(Best Boy 1979),该片主人公菲里从6岁就患有精神障碍,生活一直不能自理。直到52岁时,其父母将要离世时,它学会了自己生活。

 

片子时长110分钟,主旋律是菲里前前后后反差性极大的变化。



变化,是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典型例子还有《人生七年》(Up)系列。

“一天的生活”结构

这种手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比如《柏林》(Berlin)等。


选取典型人物,将他们一天的生活状态有选择的展现。


运用这种手法,应该注意对人数和天数的控制。叙事简洁,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数量少,是片子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例子如《皇室》(Royal Family)。

“现在-过去-现在”结构

经典的有《黄金城》(City of Gold)。


片子导演科林·洛(Colin Low),机缘巧合下发现了一系列印在玻璃板上描绘1989年道森城场记的照片。



科林·洛


于是他们计划以这些照片为基础拍一部有关道森城(曾是克朗代克河金矿中心)的片子,以表现这座新兴城市的方方面面。


导演采用了“从现在开始-追叙过去-回到现在”的结构,使片子形成了一个完美整体。

没有最好的,只有适不适合。以上所列纪录片创作结构,只是一部分。


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于,给你提供一个万能的结构公式,而是要提醒创作者,在创作前,一定要考虑好片子结构。


文章部门内容来源自《纪录片编导与制作》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