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55岁 初诊日期:2016年8月12日 主诉:双脚大脚趾变形(外翻),疼痛剧烈,断续3月有余。 患者脚趾有过疼痛史,但持续时间不长,可自愈。初期几个月痛一次,近年来疼痛变频繁,从2016年5月份开始,双脚大脚趾有外翻、变形的迹象,且疼痛异常,持续时间长。曾多次求医,屡用止痛药、消炎药以及针灸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极痛时走路困难。 刻诊:双足大拇趾外翻(约15°),压迫余趾,次趾、中趾受压最重,向外斜歪;大拇趾根部内侧有瘤状鼓起,直径约2cm,皮色正常,质地坚硬,按压疼痛。步行时足大拇指趾疼痛,步态不稳。 辨证:脾肾功能失调。脾失健运,进一步可伤于肾致肾损害,导致痛风性肾病,甚至慢性肾衰,此为中医说法。而进一步了解,该女子常食海鲜,爱吃动物内脏,喜好用肉汁拌饭吃,偏好含嘌呤高的食物,导致尿酸偏高,从而导致了痛风。 处方:菊苣栀子茶——菊苣10g、栀子10g、葛根5g、桑叶5g、百合8g。每日3剂,水煎,取茶水饮,早、中、晚饭前分服。可冲袋泡茶,一次一茶包。 方解:①菊苣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肾的功效。且其含有菊苣酸、菊苣根多酚可降尿酸,治痛风。②栀子清热、凉血,可治热毒疮疡以及扭伤肿痛等。③桑叶、葛根和百合为临床疼痛治疗常用药,有解痛消炎缓解痛风的功效。 复诊(10月12日):足大拇趾复位,余趾伸展已近正常,步行时无痛感。目干涩大减;舌红、裂纹不显、红点少见。效不更方。建议患者再坚持服用,待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按:《素问·痹论》云:“(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厥阴经于大敦……大敦穴,足大趾外侧端。”《伤寒论》载:“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菊苣栀子汤与,其脚即伸。” |
|
来自: 昵称35877444 > 《小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