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象热的“恐慌”说从何而来?

 optimum 2017-06-15

  导语:在西方艺术体系中,抽象艺术家的作品早已经成为博物馆里的经典收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产阶级身份的标配,但是在中国,“抽象”却始终尴尬徘徊于市场和学术的边缘。与此同时,从2014年开始,在拍卖场中抽象却逐渐成为市场的热点,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热点形成之前,画廊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推广功能,随着拍卖行的介入,中国抽象绘画拍卖更是成为2015年春季拍卖中现当代板块一个重要的热点区域。

 

  吴大羽  《谱韵-63》 约1980年代  成交价:1150万元  中国嘉德

  但同时我们也担忧,在国内的学术领域并没有形成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它不像写实绘画那样容易被大众接受,也不像装置多媒体艺术那样善于吸引人的眼球,大众多以“看不懂”来形容他们眼里的抽象画。在这样缺少标准的现状中,抽象绘画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资本操控的对象?

  无论对于“抽象热”有多大的恐慌,这股从2014年开始兴起的新热度还是在今春拍卖有了一次不小的爆发。从高价市场的担当赵无极朱德群开始,吴大羽和陈荫罴成为早期抽象领域内的新秀,而吴冠中后期的抽象作品也在经历过调整之后,重回高价领域;以尚扬、丁乙、王怀庆、余友涵、谭平等为主的抽象群体,则成为今春拍卖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这个群体中,尚缺乏所谓的学术支撑;持续保持媒体曝光度的青年艺术家,从崭露头角到逐步建立个人市场的领头作用,尤其是在经历了所谓资本炒作的热议之后,逐步成熟。

  抽象热的“恐慌”说?  

  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呈现在拍卖市场中的“抽象热”并不是孤立的资本操作,其实画廊的展览中,尤其是近一两年的展览名录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抽象类展览的热闹。

  吴大羽文献展览现场  中国油画院

  比如中国油画院举办的“吴大羽文献展”,重新发现曾经被遗忘大师的艺术,引起大家对抽象绘画的研究和思考;蜂巢艺术中心举办了名为“秩序的边界”的展览,虽然展览明确指出主旨不以探讨绘画的抽象性为目的,但整个面貌还是为观众系统的呈现了中国抽象绘画的基本脉络。4月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肖恩·斯库利艺术展”,紧接着举办了关于“后抽象”的专题研讨会,也包括谭平、梁铨等抽象艺术家的大型个展,也让我们看到学术界越来越关注抽象艺术的信号。

  但对于画廊而言,2008年之后就持续推广抽象艺术家的王新友显然更有发言权,“自2008年之后,偏锋每年推出一次抽象艺术展,直至2014年已经是第七回。但王新友坦言,虽然展览一直持续在做,但前五年的展览中的销售都是寥寥无几的,“偶尔有销售也都是周围非常好的朋友来买。”所以王新友对抽象艺术市场的转变特别敏感,抽象艺术市场被关注也不过仅仅是近两年才开始。”

  谭平个展“画画”现场  今格空间

  资深画廊主Waling Boers也表示,虽然希望抽象艺术可以成为主流,但事实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深入了解,比如抽象艺术的过去和未来。抽象艺术的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正如Waling Boers所言,对于抽象绘画艺术的推广,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因为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从业者,对于抽象艺术市场的期待并没有特别热切,原因大多与中国当下对抽象的理解程度相关。

  梁铨三十年艺术展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中国抽象艺术没有被关注归根到底的问题是中国的美育教育不够,第一大家看不懂;第二由于我们艺术品市场形成期比较短,大家不会耐心看一件作品,更多的是听。我相信今天的梁铨和谭平和他们十年前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在艺术探索上是更加游刃有余了,但还是自己的线索向前推进,但是在今天引起了关注”,王新友说道。

  而这或许也就是中国没有形成抽象艺术市场的真正原因,也是抽象热让我们“恐慌”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