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艺术家观察②:从毕业到被画廊代理,这条路有多长

 WQ_AI_LYS_999 2022-06-16 发布于上海

在上篇关于年轻艺术家市场观察的文章中讨论了这一群体不少艺术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日益高企的现象,究竟什么样的艺术家会受到藏家的欢迎,从毕业到被画廊代理,这中间的淘汰率有多高?

天赋和努力究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孰轻孰重?面对如今快速变化的市场趣味和白热化的竞争,年轻艺术家群体“冒出头”的机会更难了,还是通往“罗马”的路更多了?不妨听听六位国内、国际画廊资深人士的观点。

国内画廊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系统性、持续性培养和扶持年轻艺术家方面是国内做的比较早的专业机构,迄今已走过近十年时间。 

图片

季鑫(b.1988) 复调 2020 布面油画、艺术家自制边框 163.5×133.5cm

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蜂巢▪生成”项目相继推出了40多位年轻艺术家的第一次个展,包括季鑫、钱佳华、蒲英玮、李维伊、张季、谭永勍、于林汉、龚辰宇、方媛等年轻艺术家。如今回头看“蜂巢▪生成”项目,中心创始人夏季风认为基本上达到了当初预设的三个目标:1、培养年轻艺术家;2、培养同样年轻的藏家;3、培养年轻的策展工作团队。

图片

夏禹(b.1981) 在上班 2021 木板坦培拉 200×160cm

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夏季风表示:“我们希望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年轻艺术家,而是期待能培养一个代表着未来的艺术生态。年轻一代对于艺术存在的可能性的探索、实践和开拓,既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担当。尤其80、90后一代,他们就是即将开启艺术思潮转变的主流。”蜂巢对这一转变也比较早的做足了准备,并精准把握住了这个时期新的审美趋势。“在选择代理年轻艺术家方面,主要还是希望他们的创作能呈现出与前辈艺术家截然不同的学术方向和美学特征,从而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夏季风看来,当下的环境反而让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很快便能脱颖而出,而且时间在缩短,速度在加快,应该说都与这个时代急速的运转直接有关。 

图片

谭永勍(b.1990) 生命的意志 2021 布面油画 300×250cm

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但同时夏季风也谈到了成为“艺术家”所面临的残酷的淘汰率。“估计都到不了百分之一。一个年轻艺术家从学校毕业获得艺术家头衔,与他们的才华有关。但在艺术家通往成功的漫长道路上,才华占有比例恐怕不到三分之一,而且还是最不可靠的那部分。”

所谓的“才华”在夏季风看来其实大多数人多少都具备,彼此之间相差并不大。真正让一个艺术家葆有能量并持续前进,更大可能与其后天的学习能力和开拓性思维有关。“他们理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抓住这个“焦虑的时代”的精神特质,并通过艺术的方式对抗焦虑,找到一条与世界和解或自洽的道路。” 

图片

张季(b.1993) 坛 2021 布面丙烯油画 300×600cm

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艺术家成功的另一个标志是作品在市场上同样取得认同。听上去这似乎很俗气,既与艺术的情调格格不入,也和艺术家的道德高度不符。艺术家以此作为清高的矫饰没问题,但如果当真这么理解,那至少没弄明白这个世界运转的基本机制,或者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家伙。

夏季风举了几个例子,“历史上许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是很好的商人,具备少见的商业头脑,不管是毕加索还是沃霍尔。也有许多貌似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夭折在半途,身上重负着矜高浮诞的“艺术家”名头。最后能留下来的先是人,然后才是艺术家。而都市传奇总是喜欢突显艺术家的一面,忽视作为一个世事通达的人的共性。” 

图片

蒲英玮(b.1989) 红土地 2021-2022

布面油画、亚克力、纸本拼贴、丝网版画、邮票、透明水色、矿物颜料、油画棒、色粉、马克笔、咖啡、喷漆、油漆笔 300×200cm

图片提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蜂巢目前代理的最年轻的艺术家是“90后”,2000年之后出生的艺术家也开始跟踪与关注,但目前尚未签约。“我们不会过早代理有待成熟的艺术家,发现年轻艺术家途径非常多样,我们既会长期关注各大艺术院校每年的毕业展,也会请美院老师、策展人以及艺术家们推荐,当然年轻艺术家也可以毛遂自荐。此外还会通过社交平台主动去寻找苗子。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挖掘到符合蜂巢艺术标准的艺术新星。对于创作媒介我们没有任何限制。我们每年大约能看到数千个艺术新人的档案,会从中选出3-5个艺术家,在“蜂巢▪生成”项目中推出他们的个展。最终是否形成签约代理关系,主要还看彼此间的磨合以及双向选择是否一致。” 

自2006年创立至今的16年里,偏锋画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在固定的媒介或创作语言上关注和深耕,画廊通过A+A系列展、“图画·手工”系列展发掘了一批青年艺术家;据画廊创始人王新友自己的观察,从2009年的“在”到2018年的“抽象群展第十一回”,在持续长达十余年关注中国当代抽象艺术的实践中,美院一直是年轻艺术家的重要来源,但不是唯一渠道。

图片

康海涛 KANG Haitao

爬藤蔓的房子 A House Surrounded by Climbing Vines, 2007

纸板丙烯 Acrylic on paperboard

102 × 189 cm

图片提供:偏锋画廊

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里其创作的“新”——其中包括题材、媒介、观念,任何一个点的突破;加之其艺术生命力的稳定和持续,是吸引或促使偏锋和他们一起长久的走下去的关键。 

图片

马轲 MA Ke

英雄和灵魂, 2001

综合材料 Mixed material

70 x 50 cm

图片提供:偏锋画廊

王新友认为现在的创作以及市场环境对青年艺术家而言是机会更多了,而不是更难脱颖而出。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初期,只有有限的几家画廊可以合作,能够搞定几位重要藏家或机构、策展人,就可以进入所谓的艺术市场,成为职业艺术家。现在的环境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比起20年前,多了非常多的机会和途径。” 

图片

邬建安 WU Jian’an

水面之上 之一 Above the Water 1, 2020-2021

背绢宣纸,彩墨,丙烯,剪纸、刻纸拼贴

Ink, watercolor, acrylic, paper-cut and collage on Xuan paper

300 x 336 cm

图片提供:偏锋画廊

他认为从毕业展开始,甚至在校期间,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展览,媒体的曝光也相当给力。“难的不是有多大的平台,而是是否有足够大声的作品。

王新友建议年轻艺术家要多读书,多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保持对艺术的敏感和对生活的钝感力。“路是靠自己用脚一步步走去证明的,途中记得享受沿途的风景。”

国际画廊

1997年成立于泰国曼谷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目前在北京,曼谷、香港、首尔设有六处空间,圈内儿对其印象很多都来自于“大牌儿”艺术家和实验性的展览项目。但最近几年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与展览以及代理都动作频繁。 

图片

禹国元 《动物狂欢节》,布面油画和施华洛世奇水晶,181.8 × 227.3 cm,2022

图片提供: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创始人郑林在被问及关于年轻艺术家的代理情况时表示,唐人其实一直在推进年轻人,画廊在保税区的新空间马上要开,定位就是做年轻艺术家研究性项目为主。

798两个空间主要做重要项目和展览。曼谷面向整个东南亚拓展和建立更多东南亚艺术家,香港、韩国如果有好的年轻艺术家,档期允许的话,也会做年轻艺术家的展览。“不能每个空间都做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赵赵也是80后的艺术家,唐人从2015年开始和他合作,他六七年前更年轻。但并不代表这两年做年轻艺术家就不做重要的艺术家,比如罗中立的回顾展以及之前做的陈丹青的“退步”展,级别是一样的。”    

图片

奇蒂.纳罗德  《跳舞的人们》,布面丙烯,120 x 100 cm,2020

图片提供: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郑林十分看重唐人从97年建立至今二十多年间建立起的品牌形象,因此对于选择年轻艺术家建立合作代理非常谨慎。“年轻艺术家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让画廊品牌低端化,比如一个小画廊签了十几个年轻艺术家,以为只要好卖就行了,不管艺术家的品质,这样很容易使一个顶级画廊的品牌被淹没掉。我们签约年轻艺术家是慎之又慎的,不希望把代理艺术家的门槛降低。严格来讲,这两年签约的十几位年轻艺术家中,国内的很少,也就两三个。” 

图片

江上越《彩虹-2021-T-21》,布面油画,200cm×140cm,2021

图片提供: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郑林介绍到唐人内部有一个关于艺术家合作,展览的研究群,“工作群包含我,展览部总监、市场部总监,也包含了唐人各分画廊的总监,这些都是唐人工作互动和了解艺术家的渠道,也是产生共识及建立艺术家合作关系审查的核心工作群。”

画廊会策划一些年轻艺术家的群展,从当中再挖掘出最好的艺术家建立合作关系。“艺术家进入我们展览合作关系后,再进行筛选。”在郑林看来,这是最能经受考验也是了解艺术家风格最有效、最谨慎的途径。    

图片

贡坎  《爱与恨》,布面丙烯,250 x 100 cm,2021

图片提供: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现在不少80、90后艺术家的作品在画廊卖20、30万,拍卖上卖200、300万,但未来好的艺术家再往前推进完全可能就是一两千万的级别。”

但郑林同时强调并不是每个80、90后艺术家在二级市场上都很活跃,现在卖的好也并不代表之后都能达到千万级别,关键要看艺术家个人和平台的合作关系,以及谁抢占了先机,而谁又能经受住考验。

“艺术创作是一场马拉松,同样是年轻艺术家,但谁跟最专业、有话语权的机构合作,慢慢就会有区别,好的机构能让艺术家得到更好的曝光和推广,面对藏家的级别也会更高、更专业,再加上美术馆系统强有力的合作,从而建立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当然就会让艺术家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白石画廊于196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彼时正是处在高速发展期,画廊主要销售日本艺术品和欧美的印象派之类的作品,到了70、80年代创始人转型为推广当代艺术的画廊,选择什么样的艺术家合作代理,便成为了画廊要考量的问题。 

图片

Miwa Komatsu 

Pray for Prosperity 

162.0 × 130.0 cm

 Acrylic on canvas

2016

作品图片由白石画廊提供

“最终画廊选择了抽象艺术,之后一直在主推日本战后前卫艺术家,包括具体派、物派还有像草间弥生这样的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六七年前我们除了日本,又在香港、台湾设立了画廊空间,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寻找一些年轻的当代艺术家。”

白石画廊中国总监王貝谈到关于如何选择年轻艺术家的问题时,回应这个问题“要再回到“具体派“的精神,当时的具体派的领袖提出一个口号: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图片

Huang Yuxing 

The observation stations by the river 

100.0 × 150.0 × 5.0 cm

Acrylic on canvas, panel

2019

作品图片由白石画廊提供

这些具体派艺术家是在日本战后1950年后期开始,一直活跃到70年代,他们当时从材质到主题都是在追求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比如最有名的就是白发一雄,用脚来作画。有的是行为艺术,把电灯泡,电线做成裙子穿在身上的田中敦子,类似这样的艺术家,都是用最新或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来进行创作。” 

图片

Etsu Egami 

Salome-2 (Oscar Wilde) There is a gem masterpiece in life itself 

72.7 × 60.6 cm

Oil on canvas

2021

作品图片由白石画廊提供

选择年轻艺术家方面,白石画廊也是根据具体派的“前人没有做过”的宗旨来寻找年轻艺术家,创作要有独特性或独创性,比如日本的小松美羽,江上越,中国的黄宇兴,陈英杰等这种有特别绘画个性和语言的艺术家。最近也有一些pop元素的,或者是半具象的,半抽象的,但总的方针就是寻找前人没有做过的创作方法或主题的艺术家。 

图片

Chen Yingjie 

2021 Breaking - loong Series XLV 

200.0 × 300.0 cm

Acrylic and mixedmedia on canvas

2021

作品图片由白石画廊提供

对于年轻艺术家所要面临的挑战,王貝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挑战就是有的年轻艺术家在市场上还没有成名,但是我们看到Ta的独创性,我们就会坚信Ta的独创性是肯定会受到市场和藏家们承认的,我们只要有这个信心,就会去继续推他Ta。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我们画廊对年轻艺术家的选择,对艺术家的态度是比较包容和支持的,大部分年轻艺术家,包括大学艺术系还没有毕业的学生,这样的有前途的新人,我们也会去支持,鼓励他们,并向市场推广他们的作品。”

白立方画廊的公共展览跨越四个空间,包括位于伦敦南部的白立方柏蒙西空间,白立方梅森广场空间和白立方香港在中环的空间。画廊自1993年创立以来,已展出了许多世界上最受好评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图片

Michael Armitage

Conservationists, 2015

170.2 x 149.9 cm (67 x 59 in)

67 x 59 in. (170.2 x 149.9 cm)

作品图片由白立方画廊提供

对于年轻艺术家的选择和代理则主要通过关注各地年轻艺术家的动态,透过访问不同艺术家的工作室来了解他们的创作方向。同国内大多渠道来自美院系统,画廊中国区代表赵婷婷认为艺术家的教育背景仅是一个让画廊认识更多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的渠道,但白立方对发掘更多有潜质的艺术家不只限于有教育背景的艺术家,亦会从艺术家的独特性上作重要的考虑。 

图片

Marguerite Humeau

'Migrations', 59th Venice Biennale, 23 April – 27 November 2022

作品图片由白立方画廊提供

对现在藏家群体的年轻化现象,赵婷婷认为与其说藏家群体年轻化,不如说是藏家的群体变得更多元化了。“对白立方来说要感谢的是资深藏家始终如一的支持,近年70、80后艺术家成为藏家很关注及感兴趣的收藏对象,资深藏家更是最早发现并开始收藏他们的人,画廊具资历的艺术家亦同样继续受到藏家的支持,画廊这几年来除了一如既往展出大师级的艺术家作品外,亦带进更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图片

Tunji Adeniyi-Jones

Gold Twins Study, 2022

185.8 x 135 x 5.8 cm (73.2 x 53.2 x 2.3 in)

72 x 52 in. (182.9 x 132.1 cm)

73 1/8 x 53 1/8 x 2 5/16 in. (185.8 x 135 x 5.8 cm) (framed)

作品图片由白立方画廊提供

中西方同代际的艺术家相较最明显的不同是技法还是观念?赵婷婷自己的观察:“年轻艺术家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艺术文化及历史,不仅是国内的新晋艺术家带进更多西方的艺术文化,同样西方新晋艺术家也参考了亚洲的艺术技巧及手法,随着国际艺术触及到更多人,文化差异在当代艺术来说可能已经不是一个考虑。” 

另一家履历资深的是同样成立于1993年的卓纳画廊,目前已在伦敦、香港和巴黎相继设立空间。自成立以来,画廊因举办了众多创新多元的展览而备受赞誉,所代理的近80位艺术家涵盖各种媒介和流派。 

图片

Michael Armitage

The Chicken Thief 2019

Oil on Lubugo bark cloth

 Michael Armitage

Photo  White Cube (Theo Christelis)

Courtesy the artist, White Cube, and David Zwirner

旗下代理的年轻艺术家近来市场表现亮眼,但市场的火热程度,或作品价格,并不是卓纳画廊考虑一位艺术家的关键,而是更在意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艺术语言是否和画廊阵容中的艺术家有关联,创作有无自己的独创性

卓纳画廊香港空间资深总监许宇对记者表示“画廊代理艺术家不是包罗万象,而是有几条主要的脉略:比如极简主义、包豪斯、比利时当代绘画、德国战后、当代摄影等等。每一个新加入的艺术家,都必定是和这个阵容息息相关。” 

图片

Katherine Bernhardt

Fungi Bathing, 2022

Acrylic and spray paint on canvas

 Katherine Bernhardt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Zwirner, and Canada

谈及卓纳画廊选择年轻艺术家的具体标准时,许宇介绍到画廊挑选艺术家都来自团队长期的调研和关注。“团队始终在各种展览、双年展上关注最新冒尖的艺术家,然后给予一两年的留意;此外我们也不断地与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交流,从他们的视角和推荐中了解新晋艺术家的状况。”

图片

Jordan Wolfson, Riverboat song , 2017–2018. 

Installation view, Jordan Wolfson: Riverboat song, David Zwirner, New York, 2018.  Jordan Wolfson. 

Courtesy the artist, David Zwirner, New York/Hong Kong, and Sadie Coles HQ, London

但许宇也指出卓纳画廊很少会直接从美院挑选毕业生,“我们相信艺术创作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和积累,才能养成一套自我的工作方法和认知。对于美院毕业生,艺术行业有许多非盈利空间、独立空间供他们施展和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