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写作,读什么书?如何高效读?如何读以致用?【新媒体写作14】

 冬天惠铃 2017-06-15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余老诗

小北:感觉没东西可写了!江郎才尽啊。

小西:没文化真可怕!书读的少了吧?没听老师说,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吗?

小北:话虽这么说,可是该怎么读书啊?想当年读书时,书不爱我,我不爱书呢!

小西……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很熟悉?

难怪说:听了一卡车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读了一仓库书,还是没有动笔写一个字

为啥呢?

好吧。我来斗胆作一番“高谈阔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至少是给点启发,不枉我深夜更文。

初学写作,怎么看书?

桌上刚泡好的明前茶,清香淡淡。让人神清气爽。

捋捋思路,细想一番,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

1.看哪些书?
2.怎么高效看书?
如果再追问一下,可以发现,背后还藏着一个问题:
3.怎样看书才能提高我的写作呢

有时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如果重要问题没有发现,而你只能解决小问题,意义就不大。

好吧,我结合自己的阅读写作经历写作辅导经验,为您说说以上3个重要问题如何解决。

1.看哪些书?

如果我们受了鲁迅先生的影响,可能回答:什么书都可以看,多多益善。

这个回答也对,也不对。

终身学习的角度说,当然读书多多益善。

但是站在我们这个时代来看,知识信息处于爆炸状态,众多知识日新月异,快速更迭。对于一个工作繁忙、生活节奏紧张的学习者来说,贪多求全,何时才能屌丝逆袭杀出血路呢?

这种情况下,我更赞成“极其功利地读书”。(职场指导师古典老师的观点)

就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针对性极强地读书,读书目的就是学以致用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伙伴,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呢?

(1)如何认识写作

(2)如何开始写作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推荐以下两本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趣谈写作》,以聊天的方式,跟我们谈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作者谢普结合自身的学习写作经历,娓娓道来,对初学写作的朋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以具体地论说,让人感觉面目可亲。特别适合非写作专业的伙伴们入门选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同样是一本用写作实例来讲述写作方法和技能的好书。作者的观点往往借助一位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出,然后在案例中引导你一步步解决。初学写作的朋友,读起来也会觉得比较轻松。

概括起来说,要有选择性读书。因为咱们今天的时间紧,精力有限。

别忘了,我们占有书的同时,书本也占有了我们。我们应该牵着书的鼻子走

再回答一个小问题:

什么时候才开始选择一定方向的专业书

很简单,当你不再为动手写作而完全疑惑的时候,感到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你——赶快读点专业书吧,否则会有瓶颈了!

这个时候,真的应该去好好读专业书了。

2.怎么高效看书?

首先得理解“高效”。

一小时看一本书,算不算高效?

一周时间读了5本书算不算高效?

看完之后马上画了思维导图,算不算高效?

其实,单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求速度不算高效。因为所谓的高效,是单位时间的“产出”比较高。我们看书,投入的是时间和精力;产出的是什么呢?

以下几种结果,可以测算

A.用自己的话写感悟式读书笔记

B.在写作中对读书内容加以运用

C.在演讲中应用所读内容

至于在生活和工作中,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很难测量。我们这里不涉及。

对于写作而言,如果能做到前面两种结果,我觉得可以算是高效阅读了。

具体的操作方法也就随之而来: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做感悟式读书笔记,再学会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我个人的感悟式读书笔记做法如下,仅供参考。

A.主题感悟式

如读了《老人与海》(海明威),我对老人是否是个失败者,有自己的感悟,写下笔记:

谋生的角度说,老人的确是个失败者。因为费了老大的劲儿,居然只能拖着一副鱼骨架回来。况且长时间没有打到鱼,可谓是“久旱无雨”。生活怎么办?

与命运抗争的角度说,老人又是个胜利者。最终他坚持到了无可反抗的地步,与鲨鱼搏斗到底,拖着鱼骨架安全回家。精神上,他永不放弃

生态主义的角度说,老人是个朴素生态保护者。他对大海的利用是建立在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取之有道,取之有情,对蓝色大海有一份深深的爱恋

B.方法感悟式

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谈写作》,对其中的方法有所感悟,记录如下:

季羡林先生特别强调读经典,如《古文观止》。而且,他读了之后,还特别善于从内在去模仿。他小时候写作文,就经常想着《古文观止》中的文章怎么写,然后仿照去写。

这种方法其实可以概括为熟读经典——模仿构思。

C.技巧感悟式

记得读初中时,有一篇课文叫《荔枝蜜》。作者起初对蜜蜂并不喜欢,可后来喝了蜂蜜,参观了养蜂场,渐渐明白蜜蜂生命短暂,却无私奉献着自己宝贵的东西,情感上彻底改变,敬佩和赞扬蜜蜂。

这种欲扬先抑的技巧,就适合用在情感反差式变化的文章中。

感悟式读书笔记,不是简单摘抄书本内容,而是在笔记中加入个人思考,“产出”自身思考结果的成分比较大,的确算是一种高效的阅读。

3.怎样看书才能提高写作?

我对提高写作的理解是,要么直接提高某一种写作技巧;要么从写作方法上提高写作能力;要么从整体上提升写作素养


余老诗原创

大家看出来了吧。最后一种提高最慢,但是价值最大;第二种,提高不快不慢,价值比较大;第一种提高最快,但是价值不大

关键看你要什么

如果你想学了就用,立竿见影,那就选择“写作技巧”之类的内容;如果你想提高能力,那就学习写作方法,然后加以整体运用;如果你想提升写作素养,那就慢慢来,先从读经典著作开始,让自己的文学功底逐渐扎实,再好好学习写作的专业理论,并且四平八稳练好写作基本功,最后选择自己喜好的领域坚定地写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机结合,逐步走上创作的道路。

第一种,如同大火快烧,立马上菜,能解嘴馋。

第二种,好比中火烹调,讲究菜品,让人舒心。

第三种,类似文火慢炖,功夫到家,可享美食。

分别举例,说给你听:

(1)读技巧,用技巧

如我读了台湾作者林双不的《枪》,其结尾出人意料,感觉其表达效果甚好。

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在我自己的第一篇微型小说《出殡》写作中,就现学现用。结果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学方法,提能力

我记得在念中文系的时候,写作老师是一位喜欢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年轻老师。

他经常在课上让大家品读小说片段,继而领悟方法,最后通过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这方法我后来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不少同学都受益。

比如,微型小说的创作方法,运用到记叙文的写作中,常常带来出奇制胜的表达效果。

学生也尝到了写作的甜头。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爱上写作,同时构思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阅经典,修身心

所谓经典,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流行热闹一时,经典传承几世。

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在语言文字、情感力量、思想深度、写作方法、表达技巧等多方面受到益处。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的是,在史学上成就非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时,它又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堪比无韵的离骚。反复读之,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我们的情操,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刻画人物、设计情节等方面的写作方法。同时,又能让我们在领悟人生世事上有颇多启发

其他经典著作,也各有千秋,益处不可道尽。

写作,说到底是修炼为人处世、精进人生的事。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道出了为文与为人的相通之处。

经典,是一种高级别的为人与为文的修炼方式。不过,需要耐心,需要静心,更需要恒心。

能够全方位提升,何乐而不为?

总结一下:

初学写作者,高效读书应该明白的三大问题是:

(1)如何读书?

有选择性读书。先读通俗易懂的书,再读有关专业知识的书籍。

(2)怎样高效读书?

理解高效的真正意思。然后采用结果可测算的方式读书——写感悟式读书笔记;在写作中运用知识

(3)怎样读书才能提高写作?

提高技巧、提升能力、提升素养,是通过阅读提高写作的3种方式。分别对应的是“读技巧,用技巧”、“读方法,提能力”和“读经典,修身心”。

读书的方法不胜枚举。适用才是硬道理。

小伙伴们可以各取所需,学以致用,不断精进!


写作精进人生!余老诗陪你一起成长。

更多分享,请点击以下链接:

《我是如何同时写作5篇文章的》

《开启你的聊天模式,治疗怕写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