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例分析案例三

 木一过 2017-06-16

 《方向与位置》课例分析

                         南墅镇北墅小学  赵英华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分析的课例是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第1课时。请看情境图(课件出示:情境图 这节课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与位置”的内容。“图形与位置”在新课标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它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引导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使他们通过图形、坐标的识别,从数学的角度初步理解位置确定的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无疑可以为以后初中、高中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我发现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应用意识等重要数学素养的培养是图形与位置教学的核心任务。为了使这些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我加强了对“图形与位置”教学的研究。在《方向与位置》教学中,我尽力做到使学生的这些素养都能得到训练和提升,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我觉得在本节课中对落实学生空间观念及应用意识的培养比较到位。下面结合具体的教学片断,就在《方向与位置》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的教学片断进行剖析。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

空间观念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概念之一,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知识需要学生通过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方能获得。因此,有效的教学应在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性学习活动。因此我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空间观念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积累起步,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务和现象切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学习新知的背景知识。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在《方向与位置》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关于方向的知识经验;二是直观感受,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游戏、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中经历探究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三是实践操作,积累经验——通过提供大量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并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四是拓展应用,发展思维——组织学生解决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方位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我主要想从直观感受,探究新知这一环节谈一下是如何落实学生空间观念素养的。具体分析如下:

片断一:

师:“哪是北呢?想一想生活中可以根据什么来确定北?”

生:可以根据太阳确定北。

师:早晨的时候怎样根据太阳确定方向?

生:早晨的时候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师:中午的时候怎样根据太阳确定方向?

生: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面对太阳,后面就是北。

师:傍晚的时候呢?

生:傍晚的时候太阳在西方,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师:那假如没有太阳,还可以根据什么确定方向?

生:可以用指南针。

生:晚上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北极星确定北。

师小结:看来我们同学能借助太阳、北极星、指南针等确定北了。

在上面的片断中,教师借助谈话,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实际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确定方向,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较好的反应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片断二:

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方向。我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请听我的口令,全体起立,下面请思考你面向的是什么方向?那现在你的左边、右边、后边各是什么方向?请不要转动你的身体,用手指着说就可以。

学生个别回答,然后齐答。

师:继续听口令,向右转。现在你面向的是什么方向?那现在你的左边、右边、后边各是什么方向?(继续向右转转到面向讲台游戏结束)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刚才我们身体转动中,方向东西南北变了吗?

生:没有,东西南北是不会变的。

师:咱班同学们真聪明,只要知道了面向的方向,就可以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很了不起。

在上面的片断中,我创设了 “找方向”的游戏情境,使孩子们轻松地利用已有的空间方位知识,在愉快的活动中根据指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这样设计便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究问题,使课堂充满着探索的气息,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下面制作校园平面图打下了知识基础。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本节课中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方向。把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应用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生活经验数学化。下面就在“实践操作,积累经验”环节中落实学生的应用意识具体分析一下:

教学片断如下:

《方向与位置》这部分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学时我注重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设计了三层应用练习,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从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出示情境图上的平面图)

1.辨别情境图上的方向

师:现在能确定这幅画的东西南北都分别有什么吗?

学生进行观察判断。

师:看来利用今天所学的方向知识能帮助我们看懂平面图。

师:(出示情境图)从这幅情境图上看,树林在哪一面?这幅图的东面有什么?对照风景图,找一找三位小朋友现在应该站在地图的那个位置?

引导学生明确情境图上的各个位置

2.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生:在麦田。(课件:师鼠标点击麦田,红点闪烁)

师:你能帮他们找到去桃花村的路吗?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我们能找到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刚才,我转了一圈,发现同学们很有想法,下面让我们来汇报一下。我提一个要求,要说出先往什么方向到什么地方,再向什么方向到什么地方。

1:往北走到树林,再往东走到桃花村。

2:先往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到果园,再往北走到桃花村。

3:我是先往西到湖边,然后沿着湖边向北再向西再向北到达杏花村,接着往东走穿过树林就到达桃花村了。

4:我还有一种走法,向北走到树林,再往西走到杏花村,再往南走到湖,再往东走到竹林,再往北走到果园,再往北走到桃花村。

师:同学们找了这么多走法,想一想这几条路线,你最喜欢哪一条?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

师小结:我们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路线。有急事的时候要选择最近的路线,如果是游山玩水当然是选择一条经过的地方多、比较远的路线,这样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

3.巩固应用

谈话:看到这美丽的山村,你还想到哪儿参观?选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看着路线图说以说该怎么走。

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说法。

在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应用练习,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一层次是辨别情境图上的方向,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刚刚认识到的地图上通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规定;第二层次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教材中的信息窗,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充分让学生体验地图的用途。同时要求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既训练了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层次是扩展练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的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上分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