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认知:隔壁家孩子成绩好的绝密武器

 昵称39146847 2017-06-16

“我们的直觉往往是错的,因为不升级我们的认识漏斗,筛选出来的结果就是一错再错”

读书上学时,我们往往疲于考试。
社交沟通时,我们往往爱自说自话。
工作时,我们往往疲于完成工作。

与之相对,元认知更高阶的小伙伴。

读书上学时,学如何高效学习。
社交沟通时,洞察别人的内心,成为积极的聆听者。
工作时,学习高效工作,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所以,元认知决定我们最终的财富,其他的可能都是附属因素。

接下来,我们分三步,来谈一谈,何为元认识,拥有上帝视角和训练方法。

一、何为元认知

前段时间,很火的万科宝能之争,不同的人会表达不同的看法,就像1万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1万个哈姆雷特。

究其原因,我们的每个人元认知不一样,不一样的元认知,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

《沉思录》中有句名言: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因此,元认知就是过滤信息,过滤信息的漏斗。元认知的高低,决定我们的看问题的角度,做事的心态,学习的思维,做事的行为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元认知就像一个优秀的记者。

元认知强的小伙伴,会像一个优秀的记者,看到经典的知识会迅速行动,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思考。

元认知强的小伙伴,会像一个优秀的记者,挖掘各方面的信息,打破或各学科之间的边界。

元认知强的小伙伴,会像一个优秀的记者,一针见血的直面核心问题。

元认知强的小伙伴,会像一个优秀的记者,持续追踪问题的所在,直至问题解决。

元认知强的小伙伴,会像一个优秀的记者,打破原来过的思维,接受真实的事实。

二、 重塑元知识,拥有上帝视角

曾经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而这个认知就是元认知,亚里士多德根据这个元认知,构建出了一系列的知识体系。

但后来,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并且被证实地心说是错误的。我们就获得了新知,原先的元认知,一切和原先元认知相关的知识体系就全都崩塌了。

这个过程就是元认知的重新塑造。我们需要对新的元认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用上帝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对应到现实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我们往往容易忽略知识背后的原理,喜欢直接学操作技巧。

在上学时,普通学生,学习数学定理就是直接背了用于解题,不去理解定理背后推到的过程,换道题极有可能又不会了。

好学生会将定理产生的过程推到一遍,这就是上帝视角,不仅换道题也会,甚至很难的压轴题,也能做出来。

抓住了背后的核心本质,就拥有了上帝视角。

在《麦肯锡方法》一书中,提到麦肯锡之所以外行可以看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发现关键驱动因素,也就是解决了20%的核心问题,就能带来影响80%的结果。

同样,阅读也是,元认知能力强的人,会通过检视阅读用非常短的时间,看书名,目录,加粗段落,图表,每章简介等大致游览整本书,来判断这是不是一本好书。

像一个将军一样决定这场仗该不该打,而不是,还不知道书的好坏就开始战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过去。

可见,我们需要打破固有认知,找到问题最原始的出处,抓住核心问题,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元知识,根据元认知重建知识架构。和这个日异月新的世界,一起不断的自我生长。

三、训练方法

方法一:多看大师的经典书籍

现在的我们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被切割成大量碎片的时间,接受着碎片的信息,我们很容易把该学习的内容当成娱乐,把该娱乐的内容当成学习。例如:我们每天刷微信,微博。

刷完几个小时后微信,微博后,常常感觉一无所获,因为碎片的信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没办法形成知识体系。

而阅读大师经典图书,这些经典都经过岁月沉淀,事实检验。大师的元认知先入为主的进入,不仅可以降低自己的处理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塑造自己的元认知。提升自己的品位。对错误,低质量的信息产生屏蔽。

正如那句话所说:知识决定智慧,智慧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别人在看朋友圈的时候,你看付费内容。
别人在看付费内容的时候,你看系统的付费课程。
别人在看系统的付费课程的时候,你拜见大咖学习。
别人拜见大咖学习的时候,你系统的写作,讲课,演讲等输出。

方法二:拆解复杂
把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分解的越细,成功率就会越大,误差就会越少

在《超预测:预测的科学与艺术》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问题,怎么仅凭预测,预测出芝加哥有多少钢琴调音师?

这个问题感觉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预测,但是把这个问题拆解成:
1.钢琴多久调一次?
2.调一次多久?
3.调音师一年工作多久?
4.芝加哥有多少台钢琴?

这些小问题预测起来就会变得容易。
1.钢琴多久调一次?也许一年一次。
2.调一次多久?也许两个小时。
3.调音师一年工作多久?一年可能工作1600小时。
4.有多少台钢琴?可能有5万台。

按照这些数据,我们最终可以猜测5万台,每年调一次,每次2小时,总共10万小时,除以一年工作时间,得出62.5个人,和登记在册的83人,差的不是很多。

在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同样也可以将其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去进行思考解决,会容易的多。

方法三:刻意练习

1.买工具和教材
当你对某件事情有兴趣的时候,不要舍不得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买工具,买教材。
买好的工具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
买好的教材就像前面讲到的阅读大师经典。

2.模块化训练
有了好的工具和教材之后,将训练步骤进行分解步骤,进行模块化训练。就像我们学习广播体操。

著名的游泳选手菲尔普斯08年奥运会泳镜坏了,照样拿金牌的原因就是,模块化训练中,大量练习到了泳镜坏了如何比赛的内容。

若时间有限,找到分解动作中的最核心步骤,专注的训练该项内容。例如:学习弹吉他,就专注的学习音阶,经过正确的训练,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很多曲子你都会弹。

3.加入社群
我们处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千万不要浪费这个时代给我们最好的馈赠。
也就是要去好的线上社群,移动互联网让其变得极其的方便,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大大的降低了我们学习的成本。

好的社群,小伙伴们会按时的分享,潜移默化中我们学会了自律。
好的社群,小伙伴们充满着正能量,潜移默化中我们的情绪变得积极,又富有正能量。
好的社群,小伙伴们都是各路英豪,能给我到我们激励和及时的反馈。

在这个时代,不融入一个好的社群,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如何进入好的社群?移动互联网也让其变得低门槛,仅通过看好的文章,就能顺藤摸瓜找到。

4.输出
输出倒逼输入是个不错的的学习方法。

查理芒格有一个著名的大猩猩理论:一个人进入一个有大猩猩的房间,解释他的想法是什么,而那个大猩猩只是坐在那里吃它的香蕉。结束这段谈话后,那个解释的人出来时一定变得更聪明了。

这就是输出的好处,我们能表达出多少,代表了我们掌握了多少。

平时生活中,我们听了一门新的课程,做了笔记,但尝试将笔记的内容去和别人分享,就会发现,有些内容你想说却说不出来。这些内容就代表着我们没有真正掌握的内容。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新去理解学习,甚至去查相关的其他内容,重新组织我们的语音,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形成自己元认知的过程。

最终我们会进入一个,产生更大兴趣,练习更加深入,分享更加系统化的正循环。

到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就会说:

啊!原来我想的是错的?
啊!难道我想的不对吗?
啊!原来是这样的?

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摧毁旧的元认知,重塑新元认知的时刻。

说明:内容是经过自己学习,整合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