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说“你”也少说“我”

 JwwooLIB 2017-06-16
  柴 静——冷静敏锐的平和讲述 

  ■少说“你”也少说“我”
  
  每个人说话都离不开人称代词,就是“我”、“你”、“他”(“她”)、“我们”、“你们”、“他(她)们”等。不同的人称代词所指代的对象是不同的,同样的,不同的人称代词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比如:有的人一开口说话,总是喜欢以“我”开头,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想……”“我懂!”“我会做。”这样的话总是在不断地强调自我,于是就变成了一种排斥,让听着的对方感受到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自大、不谦虚、喜欢炫耀的感觉。
  
  比如:有的人说话总是喜欢说“你”怎样怎样,如,“你过来!”“你挡着我了!”“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还知道什么呀!”这样的“你”让对方感受到了一种类似于指责、埋怨,总之是很不舒服的感觉。对方感受不到你的尊重,感受到的是你爱摆架子。“你”字一出口,在心理学上讲,首先已在称呼上把自己和对方定位为一个对立的关系上,那么你的社会交际还可能成功吗?
  
  还比如:有的人说话总喜欢说“他(她)”如何如何,如,“她很爱打扮。”“他总是很早起床。”“她爱到处搬弄是非!”无论你要表达的是赞美还是贬低,这样的说话方式传递出来的意思都是一种负面影响,都会引起听者的反感。因为首先随意地谈论或评价别人就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也显得你很肤浅。背后道人短长本就是做人处世的大忌,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自然更不可取,即使是说别人的好话,有时候也难免给自己带来麻烦。如果你在甲面前夸乙哪方面如何如何优秀,甲心里也许会认为你表面上在夸乙,其实是在讽刺甲自己这方面做得不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有一种可能,你在甲面前说乙的好处,而乙碰巧得罪过甲,你说甲怎么看你呢?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是‘我’的人,一个随时随地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的人一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的确,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过多,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因此,会说话的人,在与人说话时,总会避开“我”字,更多地使用“您”或“我们”等字眼。因为与你更喜欢谈论自己一样,对方也更喜欢听到与他们有关的话,有时候,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
  
  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好办法是将“我”改成“我们”,这样就避免了筑起交流的屏障,让对方感受到了尊重,激发他的责任意识。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许多农民怀着对沙皇的刻骨仇恨,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别人做了许多工作,农民都置之不理,非烧不可。最后,列宁亲自出面做说服工作。列宁对农民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列宁问道:“沙皇住的房子是谁造的?”农民说:“是我们造的。”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齐声回答:“好!”列宁再问:“那么这房子我们还要不要烧呢?”农民觉得列宁讲得好,同意不烧房子了。
  
  “我们”就像一座桥,一座连接彼此心灵的桥,你可以到达我心里,我也可以到达你心里,彼此之间没有障碍,没有高低不同,这就是尊重心理的满足。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占便宜的时候强调“我”,而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变成“我们”。
  
  农夫甲和农夫乙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们走在路上,农夫甲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把斧头,就跑过去捡起那把斧头。他说:“我发现的这把斧头还挺新啊!”就想带回家占为己有。农夫乙虽然不赞同对方的做法,但是并没有阻止。他们两个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遗失斧头的人远远地看见农夫甲的手上拿着他的斧头,就匆匆忙忙地追上来,眼看对方就要追上来了,这时候农夫甲很紧张地看农夫乙一眼,然后说:“怎么办?这下子我们就要被他捉到了。”农夫乙听他这么一说,知道甲想把责任归咎到两个人身上。于是农夫乙就很严肃地对农夫甲说:“你说错了,刚才你说斧头是你发现的,现在人家追来了,你就应该说‘我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说‘我们快被他捉到了’。”
  
  很显然,这时候说“我们”是别有用心的,目的是把别人也拉下水。我们说“我们”可以拉平彼此的地位和感受,但反面的作用则变成了一种裹胁。我们需要的是前者,摒弃的是后者。
  
  还有一些人,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会说“‘咱爸’‘咱妈’怎么样”之类的话。这样的话乍听起来好像很热乎,其实已经热乎过头了,让人感觉到了做作和掺假的东西,这就是过度了。
  
  少说“你”是因为“你”缺乏一种尊重,从礼节上来说也是不可取的。“你怎样怎样”,潜台词就是“我要你怎样怎样”,这完全是一种摆臭架子的行为,显然是不受人待见的。很多时候,如果非要说“你”,我们可以用“您”来代替,这样,至少从礼节上让对方感受到了尊重。
  
  当然,在用“你”的地方用“我们”代替,也等于是将双方“捆”在了一起,作为一个战线上的同志,自然关系就能进一步了。
  
  少说“他(她)”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当你说“你怎样怎样”“他(她)怎样怎样”的时候,你就已经将自己和他人划分成了两个阵营,站到了对方的对立面。一个站到对立面的人,就算不是敌人,也不会是朋友。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不在一条战壕里,怎么可能心往一处想呢?所以,要想打动对方,就要先和对方站到一起。
  
  其实,在和对方交谈时,“你(们)”、“我(们)”、“他(她们)”这样的人称代词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不要为了避免而避免,那样反而显得生硬,还不如大大方方地用,只是要注意你的感情,要让对方感觉到尊重。著名主持人柴静的采访,也会用到很多这样的人称代词,但是一方面她会尽量避免,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她会更加注意感情的运用,所以一样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