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汝昌:一介书生总性呆,一卷红楼触百思

 石鼓春秋 2017-06-16

一介书生总性呆,也缘奇事见微怀。岂同春梦随云散,彩线金针绣得来。”又诗曰:“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两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

2014年5月31日,我国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享年95岁。曹雪芹痴,用10年写《红楼梦》;周汝昌更痴,用60年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周汝昌终其一生研究《红楼梦》,何以如此执着?

“万派归源,可以说周先生的红学研究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学术实现。那么这种中华文化的精义又是什么?这种‘中华文化的异彩’就是‘正邪两赋’,就是‘痴’。而周先生的红学研究,也正好十分有趣地体现了这种‘痴’,所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锋镝犹加,痴情未已’。有了这种‘痴’,才一往情深,才无怨无悔,才生慧心,具慧眼,成慧业,造就出了一代红学大师。” 红学家梁归智为周汝昌的著作《红楼小讲》撰写的序言,道出了周汝昌一生坚持不懈的追求。

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8年夏初,正在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带着对《甲戌本石头记》的疑问,首次叩开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东厂胡同一号的胡宅大门,拜访胡适先生。“胡适居然慷慨地将珍贵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用三层报纸包好,借给我拿走细看。”周汝昌曾这样回忆。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从此,二人经常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由此成就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还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

周汝昌先生自许“为芹辛苦见平生”,他践行了自己的许诺。

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很难想象是一个1954年双耳失聪,1974年两眼近乎失明的人完成的。

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周汝昌,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父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3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周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独子周建临便也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

2002年,周汝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虽然84岁了,经历了大悲、大喜,但我很留恋人间事。像我这样的人积累一点东西不容易,我现在写作的精力非常旺盛,几乎每天写几千字的文章,我女儿简直打不过来。我现在靠半只眼睛拼命干,就是因为我还有没做完的工作,我积累了几十年,不就是要把成果留给后人吗?……这是跟命运斗争的写作精神和方式,我的精神绝不消极,绝对没有懈怠。”

“日无虚度”的周汝昌仅2009年后就出版了《谁知脂砚是湘云》、《红楼真影》、《周汝昌校订评点石头记》繁体本、《周汝昌校订评点石头记》简体本和《诗词赏会新编》5部专著。

“借玉通灵存翰墨。” 周汝昌先生一生从容坚韧、笔耕不辍,诠释了一位长者的崇高风范,一个求知者的治学真谛!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极爱重的是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不被人为利用的真正学术研究。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持有如此这般的学术观点,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诬陷、排挤、攻击,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带有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周汝昌梦解红楼》有一首封底诗:“梦解红楼日月长,奇情异彩细参商。零笺碎墨皆堪念,中有微怀一瓣香。”如今斯人已逝,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红楼的奇情异彩,还有中华文化的一瓣心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