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收藏并转发,文末有福利,不能错过! 熟悉的汤头歌诀来了: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消。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首见于《景岳全书》,为疏肝行气的代表方剂。由柴胡6g,陈皮6g,川芎、香附、炒枳壳、白芍各4.5g,炙甘草1.5g组成。有条达肝气,通调血脉,调和营卫之功效。主治肝郁血滞所致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目前临床应用泛,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胃脘痛以及肝郁而致的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症等病变。 【临床新用】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张瑞华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纹痛30例,其中稳定劳累型心绞痛14例,自发型心绞痛16例。治疗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心电图疗效显效3例,改善17例,无变化10例。疗效结果表明,疏肝理气,活血通脉是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治则之一。 方药:
随症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 病案举例 杨某,男,54岁。1988年11月9日就诊。患者自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2年。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服西药效不佳。症见心前区闷痛,呃逆,易怒。舌暗红、有淤斑,苔白,脉弦。心电图检查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血压16.3/10.9 kPa( 122/82mmHg)。证属郁怒伤肝,郁结不畅,心血淤阻犯胃,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和胃,活血行气。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服1余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纳增,疼痛5一6天一次。守方继服5剂,疼痛消失而病愈。 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 证属肝气郁结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收效良好。病案举例:孙某,男,50岁,干部。1994年9月12 就诊。患者自诉左乳房肿痛2个月,触之疼痛,推之移动,可触及约2 cmx2 om硬块,兼有心慌、眩晕。舌苔薄滑,脉弦细。证属肝气郁结,经脉淤阻而致。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g,川芎10g,赤、白芍各15g,当归12g,王不留行15g,夏枯草15g,香附15g,郁金9g,生麦芽15g。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痛轻。继服30余剂,肿块明显缩小。又加减继服1剂,乳房硬块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治疗睾丸胀痛 病案举例:患者,男,20岁。睾丸肿胀痛3个月。遇寒痛重,甚时牵引左下肢亦痛。西医诊断:睾丸炎。经西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症见阴囊左侧肿胀,有明显触痛。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证系寒滞肝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香附20g、川芎12g、王不留行15g、干姜12g、乌梅9g、白术12g、柴胡9g、吴茱萸12g、枳壳9g、当归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5剂后痛胀减轻:继服6剂后,睾丸肿胀痛消失而愈。 治疗乳房小叶增生症 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痰凝,积聚乳房胃络所致。柴胡疏肝散既可疏肝,又能行气通调血脉,因此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剂。 病案举例:患者,女,43岁,工人,自诉左乳房胀痛2个月,月经前胀痛明显,触之有硬结。 西医诊断:乳房小叶增生症。 常伴见头晕、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证属肝郁气滞化火。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后,症状稍轻,按上方又加生麦芽15g,继服6剂后,硬结明显缩小。又继服6剂,乳房胀痛消失,硬结消散,疗效满意。 治疗腰痛 证属气滞血淤者,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收效满意。 病案举例:王某,女,50岁,干部。1年5月20日就诊。患者自诉腰胀痛3个月,每遇情志不畅或劳累时腰痛加重,伴见胃脘胀痛,时而恶心欲吐。舌质淡暗、苔薄黄,脉弦涩。证属肝气郁滞,痰淤阻络影响于肾所致。治以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佐以补肾。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腰痛减轻。守方继服上药15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作。 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证属肝气郁滞者,用本方加减有良效。症见心烦易怒,善太息,胸胁胀痛,窜痛及胃脱隐痛,时而恶心欲吐,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用柴胡疏肝散加丹参15g,檀香9g、砂仁9g、石菖蒲15g、白芍15g;醋延胡索12g,水煎服,可获良好效果。 治疗慢性胃炎 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证属肝气犯胃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有效。 病案举例:患者,女,32岁,农民。胃脘痛间断发作半年。近2周疼痛加重,伴嗳气、纳少、两胁胀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度)。证属肝胃失调所致,治以疏肝和胃。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胃痛减轻。继服12剂后症状消失而痊愈。随访半年未发作。 治疗慢性胆囊炎证 属肝郁气滞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疗效满意。 病案举例:陈某,男,43岁。右胁胀痛,间断发作半年余。伴恶心欲吐,厌油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B超提示:慢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所致,治以疏利肝胆湿热。
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症状减。继服9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治疗乙型肝炎 临床报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本病80例,取得一定疗效。 肝郁气滞型,以柴胡疏肝散加栀子、茜草治之;脾湿困脾型,以本方加厚朴、茯苓等、苍术、茵陈治之; 肝肾阴虚型,用柴胡疏肝散合一贯煎加减治之;肝郁血淤型,用柴胡疏肝散加丹参、苏梗、五灵脂等治疗。随症加减,皆可收效。 另外,临床报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女子经前紧张症1例,有效率达92%。用本方治疗肋间神经痛、胃脘痛,以及肝郁而致的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症、肝胆疾病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按语】 柴胡疏肝散实为四逆散演化而来,由四逆散中积实改枳壳、加川芎、香附、陈皮而成。临床以胸胁疼痛、寒热往来、脉弦为辨证要点,是疏肝解郁、活血止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满意。本方对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肝胆疾病等,随症加减,皆可获得满意效果。 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请关注后点击楼下传送门,那里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内容: 传送门: 这里有你最需要“中医骨科笔记”的完整目录:每日更新,两周汇总<>
|
|
来自: 雪松4izyzwmrbl > 《中医四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