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亿级新蓝海:主食深加工领域迎来战略机遇!

 田园牧韵 2017-06-16

导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落后,尤其主食加工,面对“嗷嗷待哺”的13亿人口,难有发达的主食加工工业体系撑住场面。为此,日前农业部部署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加快主食加工业的提升。



随之国家支持农产品深加工系列文件的出台,中国主食市场也面临着巨大商业机遇和品牌机遇,那么中国主食市场有怎样的特点呢?




现状扫描:中国主食市场有什么特点?




特点之一:.农产品多样用途较多


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不必多说。可做主食的农产品也多种多样。从饮食习惯上,北方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除了两种主食之外,玉米、大豆、小米、红薯、马铃薯也可以作为主食的一部分。

 

从粮食总产量上看,在2016年粮食产量61624万吨,虽然相比去年减产0.8%,但近五年粮食产量逐渐是增加的趋势。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粮食在价格上并不比国外产品有优势。因此,我国还是农产品净进口国,2016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1107亿美元,占比7%;出口金额729亿美元,占比3%。


其中,大豆消费高度依赖进口,84%的消费需要依赖进口。涉及主食的农产品小麦、稻米也需要300多万吨的进口。但从产量与进口量来看,我国粮食消费还是巨大的。


粮食消费量大,种类多,对大豆等产品依靠进口程度高,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


特点之二:主食种类众多


巨大的人口基数、丰富的粮食品种、再加上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使得我国主食品种众多。举个例子来说,北方的面食众多,单单面条的做法就能达到上百种;而南方的大米,做法也异常众多。



此外,还有很多不知满足的“吃货”,对于主食的创意也是种类繁多,各种新奇的创意也丛出不穷。

 



粮食加工:体系不均衡乱象丛生




虽然国内粮食消费巨大,主食种类繁多,但问题也较多。主食加工体系均衡,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国民营养不均衡,而且“黑作坊”乱象丛生,安全问题让人心惊。


1.主食加工体系不均衡


近年来,我国在主食加工领域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发展规模迅速。虽然如此,但发展速度并不均衡,主食加工发展缓慢,而方便食品制造也发展迅速。


据测算,我国每年以馒头、面条、大米为主的主食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0000亿元左右,其中以馒头、面条为主的面制主食产业规模是6000多亿元。这仅仅是官方测算数据,单从日益增长并未形成规模化的以主食制作为营生小店来推测,主食产业规模发展潜力巨大。


2.作坊乱象丛生


除了主食加工体系的不均衡,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小店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难以满足国民整体营养水平。可以参考自己一日三餐情况,上班族一般早餐和中餐的营养水平难达到均衡,在街头巷尾匆匆解决的可能性较大,从2012年的城镇居民在外用餐占比就可见一斑,已经超过20%。


而且许多作坊也是以主食加工为主,不仅有安全隐患、营养不均衡的隐忧,而且还以较低的成本挤占优质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巨大的主食消费量:品牌诞生的温床




巨大的粮食消费量是主食加工产业发展的温床,主食种类也给产业细化发展带来丰富素材。虽然国内主食加工存在体系不均衡等问题,但目前国内主食加工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政策的刺激下,哪些企业会有受益呢?考虑到受益方向,可以从产业链和政策惠及方面的角度两个方向考虑。


1.产业链完整机会大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若是主食加工产业受到支持发展,必然刺激上游产业的发展,例如粮食生产企业。而在我国许多粮食生产企业也会涉及农产品加工,而涉及农产品加工而且产业链较完整的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相对受益较大。


这也是本身产业所决定的,毕竟农产品或粮食的初级加工产品单位利润较少,形成规模,产业优势才能凸显,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企业,如仙坛股份。

 

2.品牌龙头成重点


除了产业链这个角度外,还可以从刚刚发布的《通知》来分析,《通知》中提出五大任务,分别是提升质量品牌、开发多元产品、推动集聚发展、开展典型示范和强化公共服务。从这五大工作任务可以看出,对于已经形成品牌的相关龙头企业会存在较大的利好预期。对于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如克明面业、桃李面包等。

 



桃李面包的启示:主食品牌机遇期到来




近年,一个面包品牌火了。在人们对刻板印象之下,常常有这样的认知,相对休闲食品的风声水起,主食市场的机会少得多,真是有机会,也是中粮等大企业的。事实上,这种认识可能是一个误区:当大家都在关注休闲食品的海量市场的同时,却忽略了主食加工领域,同样隐藏这战略机遇。



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烘焙行业增速较快。目前年增速在10%-15%之间。消费习惯转变与人均收入提升推动行业增长。竞争格局较好,桃李为短保质期面包龙头,实力优于对手。公司优势在于规模效应显著,渠道体系完善。未来全国潜在终端近70万,公司有5-10倍成长空间,当前开始全国布局新建产能,扩张之路已经开启。


1.行业持续成长,龙头竞争实力强劲


估计烘焙行业增速10%-15%,消费习惯的转变与人均收入提升推动面包行业增长,预计未来面包渗透率有望提升。短保质期领域桃李为绝对龙头。面包子市场内,桃李会面临两类企业的竞争:一是以“宾堡”为代表的同样采用“中央工厂+批发”模式的国外企业;二是地方性小型面包作坊,这些区域通常割据一方,但很那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品牌。两类企业各有优势,整体竞争实力不如桃李。


2.规模效应明显,渠道体系完善,桃李优势明显


在面包行业当中,为什么偏偏是桃李面包能够成为行业龙头而非其他企业? 桃李面包成长为子行业龙头,其优势在于,一方面公司具有明显规模经济效应,源于“工厂+批发”的商业模式以及均衡发展的品类规模。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善销售体系:一是销售深入到渠道末端,在覆盖区域内建立庞大且密集的销售网络;二是形成完备的终端需求评估体系,每日以销定产,保证稳定退货率水平。


3.未来5-10倍发展空间 真实潜在终端接近七十万。


面包行业空间极大,增长主要来自于多点布局全国化扩张以及渗透率提升。根据已经运营成熟的辽宁市场数据,估算桃李真实潜在终端近七十万个,未来还存在5-10倍成长空间。桃李面包目前已形成14家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销售网络,未来将在天津、重庆、东莞、石家庄等地新建产能,进行多点布局,利用东北市场经验,以新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向外埠市场拓展,逐步形成新的销售网络,开启全国扩张之路。




桃李面包背后:2000亿烘焙市场




中国烘焙产业正在越来越受到资本的追捧,尤其是在奶茶火了之后,顺带也带红了烘焙产业,让中国奶茶叶走入了奶+面包时代。


无论是最近走红的鲍师傅,还是一直以网红现象级而存在的原麦山丘都是属于中国整个大烘焙产业的一脉,在这个分散但却高速增长的市场中,越来越出现很多新的变化。


豆沙包、肉松包、软欧包,抹茶芝士面包,面包正越来越脱离传统意义的零食,而呈现出代餐的作用,下面先来看一张图片,看看一个面包在中央工厂里是如何生产的?


1.行业规模与潜力


中国烘焙业市场规模有多大,中国烘焙业增速如何?中国烘焙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相信会有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内心里会萦绕着同样的想法。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烘焙的主要品类面包的源点市场,因为中国人用同样的小麦在蜀汉的时候发明了馒头,而现在以来认知的蛋糕、面包这个词汇是一个舶来品。


因为面包在欧美国家市场一直是以主食形态出现的,而在中国市场始终是以佐食形态而存在的。更多是一日三餐之外的辅助零食,但是随着近年来国人生活方式逐渐全球化,在北上广一线城市逐渐开始成为某些用户的主食,但总体而言,依然属于副食类目。 

    

中国烘焙行业真正开始腾飞,或者开始行成行业规模的属性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首先从香港、台湾地区进入到中国市场,开始逐渐的成为食品行业中重要的分支行业。

 

想要了解这些年中国烘焙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看几组重要的数据: 

 


中国的烘焙产业销售是在逐年上升过程中,利润率也在逐步提升。 但是我们在另一面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与发达欧美国家和进邻日本甚至是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相比,大陆的整体人均食用烘焙食品的数量依然是偏低的。


2.我国烘焙行业的特点与现状


首先需要跟大家扫盲介绍一下什么是烘焙行业以及这个产业的构成?


烘焙食品是以谷物、食糖、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适量油脂、乳品、鸡蛋、添加剂等,通过高温焙烤工艺定型、熟化的各种易于保存、食用方便的焙烤食品。


目前整个烘焙产业共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面包、蛋糕、月饼以及粽子和其他食品。 其中面包是目前烘焙这个产业中最大占比份额的产品,大概能占据整个烘焙产业的40%以上并处于逐年递增状态,属于其中最大类别。


但是由于烘焙行子类目产品中有许多共同以及相似的地方,所以会有很多同时经营若干个品类与业态的。 这个行业总体而言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


1.行业集中度低的现状,十分明显。


这与中国大消费行业的特点是类似的。目前这个行业中呈现出有意思的两个梯队,一个梯队是10亿销售俱乐部的烘焙品牌(指年销售在大陆地区一年销售额)。


这里面典型的以好利来、85度C、桃李面包、克莉丝汀、元祖蛋糕和稻香村为主,这6个品牌比较明显处于第一梯队位置,而桃李面包是已突破30亿年销售额的品牌。


另外一个梯队则是大约在1-10亿销售规模的品牌,依次为面包新语、米旗、安德鲁森、罗莎、味多美、仟吉西饼、皇冠蛋糕等区域特征明显的品牌。


而剩下的烘焙类年收入在2000万左右品牌数量最多,约有1000多家左右,行业还有很大的整合空间。而前几位领导品牌相对于整体烘焙市场,市场占有率不足1%,充分证明了行业集中度极低。


2.区域性以及销售的季节性是制约这个行业跨区域规模化连锁的最大困境。目前国内的冷链技术环境下面包冬季保质期5-7天,夏季3-5天,因此考虑到综合产品下的物流成本,基本是以200-300公里为半径进行周边产品物流的配送,这也成为面包烘焙品牌全国连锁扩张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同时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销售额占据绝大多数,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但也意味着开发潜力更大。


3. 目前我国的烘焙行业呈现出四大不同经营业态:


一类为以工业化中央工厂+纵深渠道分销模式为核心。它采用中央集约化生产,以商超、大卖场二三线城市便利店、小卖部等为终端渠道进行面包烘焙食品销售的大众化面包品牌。


这个在国内市场属于基础性市场,其典型代表为国内的桃李面包等企业,在国际上则是以来自墨西哥的宾堡旗下的宾堡小熊系列产品。


其中桃李走的是大众化高性价比路线,而宾堡同时在2007年在中国设立宾堡(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全面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其核心切片面包产品进入中低端市场,通过原生系列面包进入到中高端市场与桃李面包在华北市场展开竞争。


同时,这个领域还有另一外资品牌曼可顿(由比利时亚太国际集团在上海投资设立的外资品牌)。目前这个市场桃李面包在这个细分市场中具有领先地位。 


第二类核心模式则是中央工厂+自建品牌连锁店模式的烘焙企业。这个领域也是目前国内烘焙细分市场中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好利来蛋糕、元祖食品、85度C、克莉丝汀、面包新语以及日本的高端烘焙品牌山崎面包,韩国综合型食品集团SPC旗下的巴黎贝甜,韩国CJ集团旗下的多乐之日都是其中佼佼者。


这些连锁品牌经营业态中部分采用的是直营经营模式,部分则是采用加盟模式,还有一部分则是直营+加盟的混合业态。而最近几年则新涌现了原麦山丘等新锐的烘焙连锁品牌,证明烘焙连锁是争夺相对高端市场的一把利器。


第三类是以香送、21CAKE、mcake、窝夫小子等为代表的纯线上烘焙新品牌。这类品牌的特点,这类烘焙品牌以线上配送为核心,结合新媒体传播纯粹在线上进行蛋糕产品的预订与售卖。但是随着线上线下融合不断的加速,这些线上品牌其中一些也在开始尝试线下品牌店业态来进行经营。


以公开数据资料来看,纯线上烘焙品牌销售额与数据依然占整体销售数据比重比较小,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烘焙品牌的重线下体验,以及依靠现场制造和香味等环境因素吸引用户购买的特性。


第四类也是最普遍的一类,以个体经营为中心广泛分布于三四线城市的个体经营的手工烘焙作坊。


这一类是正在收缩的市场,但是也依然不容小视,比如像北京五道口枣糕王依靠传统的手工工艺和注重品质的限量销售方式依然可以成为用户心中的网红级烘焙品牌。


虽然在资本投资价值上依然相对较小,但是也是广大用户群最容易接触到的烘焙业态之一,不过随着本轮的消费升级的持续演进,类似业态的市场也肯定会进一步收缩,缩小。


各模式之间的优劣:



消费升级不光只是一线城市品牌的升级,西部与二三线城市也存在大量升级机会,这个时候如果不以一线城市为主战场,而是抢先布局最广大三四线城市的烘焙品牌也有非常大的投资机会。


这类品牌的核心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是抢先如同711一样先去抢占有利区域位置,将来即使无法独立上市也有非常大的并购机会。


桃李面包味代表烘焙行业的崛起,只是烘焙行业的一个缩影。未来,在消费升级的牵引之下,国内主粮加工领域,必将产生更多的品牌企业。(来源:神农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