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论崇高》看当代中国何以没有伟大的文学

 优雅a 2017-06-16
从《论崇高》看当代中国何以没有伟大的文学
  
  很多人都说,当代中国缺乏大师、没有伟大的文学。这样的评论似乎已经形成了这个时代的某种共识。随着经济与物质生活的突飞猛进,文化与文学却陷入一种近乎万马齐喑的困境。就连党国前不久都提出将文化改革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但文化并不是仅仅依靠政治就可以兴盛起来的。我们的文化究竟怎么了?问题到底何在?
  
  近来阅读了古罗马美学家朗基努斯的《论崇高》(想必中文系的多数同学都读了),在它的第四十四章我注意到朗基努斯关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评论正好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某种解答。虽则时空上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但是其中的现象与问题竟是惊人的一致,而朗基努斯以他极富洞察力的眼光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如今听来依旧是如此振聋发聩,以致再多的分析与批评都显得单薄无力。所以我谨在下面节录了其中的文字:
  
  最近有位哲学家向我询及这个问题,他说:“我觉得奇怪,无疑许多人也觉得的,当今这个时代固然颇有些人才,他们极有说服力和政治才能,聪明而又多能,尤其富于文学的感染力,可是为什么真正崇高的和极其伟大的天才,除了绝少的例外,如今却没有出现呢?举世茫茫,众生芸芸,唯独无伟大的文学。难道我真的要相信人们的老生常谈,据说,民主制度是伟大天才的好保姆,卓越的文才一般是与民主同盛衰的吗?据说,自由能培养有能者的智力,感发他们高尚的希望,彼此竞争的精神和争取高位的雄心随着自由而展开。况且,由于共和国给人人以奖励,演讲家的智力不断因锻炼得到磨砺,仿佛磨得发亮,当时就与照耀国家大事的自由共放光辉。然而,在今日我们好像从童年便受到社会的奴性教育,不但自从我们的心灵还是幼稚时便在风俗习惯的襁褓中培养,而且我们从未尝过辩才的最美好、最丰富的源泉——自由。所以我们没有表现什么天才,只有谄媚之才。”
  
  然而,我对他的话答道:“我的良友,常常挑剔当前的现实是十分容易的,也是人情之常。然而,可以考虑一下,天才的败坏也许不应归咎于天下太平,而是更应归咎于我们内心的无穷无尽的祸乱,尤其是那些今日占据着蹂躏着我们生活的利欲。因为利欲是我们今日人人都受其害得痼病,况且奢欲奴役着我们,不妨说,陷我们的身心于深渊中。爱金钱是一种使人萎靡不振的疾病,爱享乐又是最卑鄙龌鹾的。假如我们这样重视无限的财富,说句真话,竟敬之如神,我们怎能够拒绝那些与利欲共生的罪恶闯入我们的心扉呢?‘挥霍’总是随着‘傲慢的巨富’,真所谓‘亦步亦趋’;他一旦开了城邦或人家的大门,她便立刻进去,同他同居了。他们一旦在我们的生活中逗留下来,便如诗哲们所说,‘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不久就生育起来,生下‘浮夸’‘虚荣’‘奢侈’,并非庶出而是嫡亲的儿女。如果让财富的儿女长大成人,他们就很快在我们的心灵中产生那些残忍的暴君:‘骄横’‘枉法’‘无耻’。这必然会发生的,于是人再也不向上看了,再也不关心自己的名誉,生活的堕落在恶性循环中逐步完成,他们灵魂中的伟大品质开始衰退,凋萎而枯槁,因为他们只重视必腐必朽的肉体,却不珍惜不朽的灵魂的发展。一个受贿断案的判官,再也不能对公正清廉的行为作出正直无私的判断,因为受贿者必然从自己的利益来看公正清廉的事情;既然今日我们每个人毕生都受贿赂支配,猎索别人的死亡,埋伏以伺人家的遗产,为了牟利不论代价出卖自己的灵魂,我们人人都做了奢欲的奴隶,在这样如是疫风行的生活堕落中,我们又安能希望尚有一个不偏不倚不受贿赂的判官,来评判一切伟大的、永垂不朽的事物,而他却不曾被贪得无厌的利欲所败坏呢?总而言之——我说——今日的人心所以耗损殆尽,全是由于心灵的冷漠,除了少数人外,大家都在冷漠中虚度一生,既不奋发有为,又无雄心壮志,除非是为了博人赞美和追求享乐,但永不是出于热情的和高尚的动机造福世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