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丨夏季鸡舍内的温湿度管理要点,收藏吧!

 弓客猎人 2017-06-16

发展到今天,环控设备,环控理论成了我们的武器和魔法。

为了让鸡群在更舒服的环境中成长,减少外界环境对鸡群生长的舍内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掌握属于自己的环控理论。


理解下面的内容前,先看几个概念和关系:

1. 影响鸡群状态的环境主要有:舍外环境、舍内环境和机体内环境。

2. 主要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湿度、风速、空气成分及所占比例(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

3. 舍外环境影响舍内环境,舍内环境影响机体内环境,我们的养殖的终极目标是利用环控设备调节舍内环境,保持舍内环境稳定,不论舍外环境如何变化,舍内环境一定要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按照我们的想法让鸡群始终处在最舒服的状态。

4. 温度:主要有舍外温度、舍内温度,目标温度和体感温度。

5. 湿度:

相对湿度,空气所含水分与空气中能够最大限度包含的水分---即达到饱和---的接近程度。这个“与饱和的接近程度”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就是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在一定温度时,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份量

6. 北方地区冬季相对湿度较高,但实际绝对湿度(含湿量)却很低。这也是北方冬季看起来相对湿度较高,但寒冷干燥的原因。

7. 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关系:温暖的空气比冷的空气能容纳更多的水分。温度每上升10摄氏度,相对湿度下降50%。

管理实践;

30000只鸡,16*160米鸡舍,地面垫料养殖,13台54英尺风机,5台6英尺风机。水暖加热。饲养周期2017.4.29—2.17.6.8

截取整个饲养周期关键重要外界环境变化分析:

2017年5月18日,18日龄,从整天温湿度曲线上看,全天外界湿度变化从33%---69%,温度从18到31,温湿度变化不是很剧烈,环控比较好操作,夜间维持最小通风,舍内相对湿度和温度都可维持在合理范围内。白天随温度上升,舍内超目标温度3度,14:00-16:00时间段,即使常转,舍内湿度也可维持在55%以上。

2017年5月23日,23日龄,外界阴天,外界温湿度变化平稳。舍内环境在此种天气下,也不会有太大起伏,此天气,注意排湿,通风量尽量不要因温度低,而减通风,舍内湿度高,体感温度应该不低。

2017年5月27日,27日龄,目标温度24度,夜间平稳,白天高温低湿。此天,外界高温,有微风,湿度低,我们俗称干热天。此中情况,外界温度会在早晨9点左右,以每小时升高2-3摄氏度的幅度升温,舍内温度也会随之升高,但相对湿度会快速下降,此时,舍内温度有可能会升高到30度,我们在此种天气通风时,要时刻观察鸡群表现,因为此时,我们在通风时,舍内湿度会降到30%以下,要关注鸡群体感温度的变化,不能激进。另外,此种天气,排湿效果最好,舍内垫料,经过一整天的通风,会有可能变得异常干燥,舍内灰尘会增多。这样,我们此时夜间通风时,要注意保湿,利用舍内湿度压制灰尘。否则,后果很严重。

2017年5月28日,同样的天气。

2017年5月29日,29日龄,晴转小雨。老天变脸挺快,下午15点开始阴天下雨,在此,我想说一点的是,外界温度在下降,但外界湿度在上升,影响到舍内环境,肯定也是舍内温度在下降,湿度在上升,此时,我们不要急于缩减通风,如果你急于缩减通风,鸡群有可能会变得更热,因为舍内湿度在升高。我们应该进鸡舍,观察鸡群反应,合理调控。

插一个2016年暴雨来临前的天气:有相似之处

若此时鸡群日龄也是29天,大家有没有发现,同样是下午三点开始降温,但温度下降没有这么快,仍在高位,但此时外界湿度却是急剧上升,如果此时我们通风湿帘风机都在使用,随着外界湿度的上升,到下午17点,湿帘的效果会大大折扣,此时舍内肯定会高温高湿,若我们操作失误,温度降低,减风机,鸡群会因排热困难而死亡。正确的做法是继续维持鸡舍最大通风量,最大利用风速降温。

2017年6月6日,小雨,37日龄,我们最喜欢这样的天气,一天24小时温湿度变化不大,舍内环境影响也不大,只要调整舍内环境合适后,我们就可以一直维持此状态。

总结:这也是为什么春秋季节交换之际,我们生产成绩往往没有夏季和深冬好的原因,一天之内天气变化剧烈,若我们偷懒,没有及时随外界环境,及时调控舍内环境,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之:我们要知道,鸡群在什么日龄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在饲养期间,每日必须关注外界天气变化,随外界环境变化,合理作出环控调整,保证舍内环境相对稳定。

观察鸡群、观察鸡群、观察鸡群,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才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本文摘自鸡病专业网论坛,感谢来庆文老师的精彩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